看秧歌作文

2021-10-29 小学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看秧歌作文(通用1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看秧歌作文 篇1

  我最喜欢看秧歌了。

  先在屋里听到热热闹闹的锣鼓声,从远而近,我便飞奔出门。挤在人群中间向远处观望,只见一队花花绿绿的人马沿着街道缓缓而来,最先看清的是敲锣打鼓的。然后就扭秧歌的了。他们打扮成京戏中小姐书生的模样。只是穿得更加新鲜艳丽。脸上还画了浓浓的妆,脚上踩着半人高的高跷,有的手中拿着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长长的红绸带,双手各拎一角。踏着节奏挥舞开两只胳膊,投入而神气的扭动。那股神常常会把一些孩子吸引进队伍里去。

  扭秧歌的队伍中有时还会有唐僧师徒,老汉推车、小媳妇骑驴等有趣的造型。他们在一样的节奏下,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显得更逼真,更有趣,也更吸引人。

  扭秧歌的队伍很快就扭过去了。我常常会跟出去很远很远,追着看。

  看秧歌作文 篇2

  电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晚会,主要节目是秧歌汇演和焰火燃放,今年也不例外。

  吃过元宵后,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就来到了大街上,秧歌汇演还没有开始,可大街上早已聚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孩子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手里拿着串通红通红的糖葫芦;有的孩子提着可爱的小兔灯笼,在人群中快活地钻来钻去;还有些淘气的小男孩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鞭炮,趁别人不注意时点燃,鞭炮的炸响惹来周围人群的惊声尖叫。

  随着清脆悦耳的唢呐声和欢庆的锣鼓声,秧歌汇演开始了,秧歌队员身着花花绿绿的服装,手里拿着扇子和手帕,随着鼓点的节奏扭动着腰肢,还不时地随着领队的口哨声变换着队形。最引人注目的是走在队伍后面的唐僧师徒,唐僧的白龙马不见了,禅杖也丢了,只穿了一件黄袈裟,拿着把扇子扭得还挺来劲儿呢;猪八戒扛着钉耙,腆着大肚皮,不时地朝观众们做着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秧歌汇演结束了,人们都纷纷向明珠宾馆涌去,在那里将要燃放焰火。正当大家翘首以盼的时候,突然,几条火蛇吱吱乱叫着钻上了夜空,在空中画出了几条优美的弧线,焰火表演开始了。“嗵、嗵”几声礼炮响过,几个暗红色的亮点飞上了夜空,随着“呯呯”巨响,亮点在空中炸开,粉色的、黄色的礼花在夜空中竞相绽放,犹如夏日那盛开的野菊花般艳丽,让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夜空中那怒放的焰火有的象飞泻而下的瀑布,让人不禁联想到李白那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的礼花盛开后变成了可爱的笑脸,仿佛在向人们表达着节日的祝福;有的象秋日里的蒲公英向大地抛撒着金色的种子……

  精彩的秧歌表达着人们喜悦,盛开的焰火向人们传递着祝福。

  看秧歌作文 篇3

  今年的正月十五我在河南外婆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外婆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外婆、二外婆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白面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外婆、二外婆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外婆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外婆拿东西,我问外婆累吗?高兴吗?外婆说:不累,很高兴。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外婆、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看秧歌作文 篇4

  晚饭罢了,带着一天的紧张与劳累,一家子相拥走出家门溜弯。

  小风飕飕的刮着,与人们在刚刚吃过饭的`热气和头顶的汗珠较量着,很是舒服……爽!近了,近了……远方传来的又随着人的脚步一步步逼近的打鼓与喇叭的声音越来越热闹,一圈衣着古代仆式衣服的挥舞着扇子的老人迈者秧歌步,一点一点,向前挪动着。

  似乎是一部中国各年代经典故事的大杂烩。白发苍苍的杨白老迈着颤抖的脚步低头弯腰可怜兮兮的与嘴叼金色烟袋眼着黑色墨镜一头乌黑“秀发”“雍容华贵”的黄世仁苦苦周旋;身披袈裟手拿金色佛杖抬起胳膊捻者佛珠的手至嘴角不远处口中不停絮叨的唐僧似乎在教导蹦跳不安定惹是生非将金箍棒耍成旋风似的孙悟空,还有老苯的黑衣挺者大肚子举者耙子的八戒在引诱旁边衣着干净长相秀气的娇羞的小姑娘;还有一个嘴歪的傻子走路东倒西歪象喝醉了的酒鬼,手拿鞭子抽打黑色的驴子似乎在埋怨不争气的驴子……既真实又夸张的再现了离我们遥远的经典的历史故事与传统的乡村生活。

  让你忍不住也想加入其中。打鼓手脚有节奏的点着地,充满豪气在空中抡起鼓槌,有坚定的落在鼓面上,铿锵有力!吹喇叭的师傅更是起劲,摇晃着充满音乐细胞的小脑袋,将腮邦吹的一鼓一鼓的,那腮部白皙的皮肤鼓成一个球,好像小孩吹的水晶泡泡粘在了脸上,可爱而滑稽,顺着他坚定的眼神忘去,远远的他的媳妇正在队中尽情的跳者,这眼神似乎诉说着那平淡却真挚的爱恋。

  看秧歌作文 篇5

  只是晚餐。带着一天的紧张和疲惫,一家人相拥着走出了家门。小风在吹,刚吃完饭就和人的热气、头上的汗较劲,很舒服。酷!

  近,近。远处传来的鼓声和喇叭声,随着人们的脚步一步步逼近,越来越热闹。一圈老人穿着古老的仆人式服装,挥舞着扇子,跳着秧歌,一点一点向前移动。

  这似乎是中国不同时代经典故事的大杂烩。

  白发苍苍的杨白劳低着头,迈着颤抖的脚步弯下腰,与黄世仁搏斗,后者嘴里衔着黑色墨镜,黑色的“头发”和“优雅奢华”;身穿袈裟,手持金佛棒,举起绕口令佛珠的手,直到嘴角不远处,一直喋喋不休的唐僧,像是在教跳不稳的孙悟空把金箍棒做成旋风,黑衣大腹便便的老苯八戒在诱惑看起来娇滴滴的羞涩小姑娘;还有一个嘴歪的傻子,走路像个醉鬼,手里拿着鞭子打黑驴,好像在抱怨一头不争气的驴…

  重现远离我们的经典历史故事和传统农村生活是真实而夸张的…所以你忍不住想加入。

  击鼓,有节奏地触地,鼓槌在充满英气的空中扬起,稳稳地落在鼓面上,使之铿锵有力!

  吹小号的师傅更是干劲十足,摇着满是音乐细胞的小脑袋,鼓着腮帮子。他面颊上的白皮肤鼓成了一个球。好像是小孩子吹的水晶泡泡粘在脸上,可爱又好笑。他用坚定的眼神忘记了。他媳妇远远地在队伍里跳来跳去,似乎在诉说着平淡却真挚的爱情。

  看秧歌作文 篇6

  我的家乡在都安的一个小县,那里虽无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小县的大秧歌,更是小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真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个个都能扭上一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县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过不了一会儿,人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广场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携妻子和儿女。小商贩们干脆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一时间,广场上变得热闹非凡。

  大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中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舞出了别样的风采,尽情地挥洒着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此情此景,引逗得一些青年人和孩子心里发痒,也争着加入到秧歌队当中,那一条条彩色的“长龙”也越来越长了。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家常,自在悠闲。唢呐不时的变换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就看不厌不疲。这样喧器的场景一直会持续到夜深才结束。

  家乡的大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项目。每到节日,秧歌手们便身着彩装,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也粉墨登场,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看秧歌作文 篇7

  随着录音机里播出的大秧歌鼓点,站在阳台上的奶奶欢快地扭动起来,那潇洒的脚步,那快乐的神情,谁能相信这是个年近六十的老人呢?看着奶奶如今大大方方地扭秧歌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往事。两年前,奶奶退休了,整天呆在家里,摆弄着锅碗瓢盆,实在是腻歪人。她心里一烦,病就都找上来了,这里痛了,那里痒了,火气也大得不得了。爸爸妈妈劝奶奶扭一扭大秧歌,活动活动身子骨,奶奶却没好气地说:“扭来扭去,像鸭子一样,这么大岁数出这洋相,别人不笑我,我自己也羞死了!”爸爸妈妈不吃那一套,给奶奶买了不少大秧歌磁带,没事就在屋里播放。

  有一天,电视里播放着“东北大秧歌”,奶奶坐在电视前,看得入了神。爸爸趁机说话了:“妈,看看人家不也那么大岁数吗?”奶奶听了抿嘴一乐,没有说话。一次我放学回家,路过广场,一群穿着花花绿绿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正在欢快地扭着大秧歌。在队伍中,有个人的身影是那么熟悉,是奶奶!看着看着,我忍不住大叫一声:“奶奶,你扭得太好了!”奶奶一惊,脸“刷”地红了,但是马上又神气起来,扭得比刚才更欢快了。

  现在,奶奶已经是秧歌队里的老成员了,还参加过市里举办的扭秧歌大赛呢!奶奶的身体也变好了许多,心情开朗了,腰也不疼了,背也不痛了,大家都说奶奶越活越年轻了。

  看秧歌作文 篇8

  我的姑姑住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春节里我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那里都市繁华,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那里的大秧歌,更是小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可是家喻户晓,那里的男女老少哪一个都能扭上一段呢,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上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锁呐声,像一种号令,不一会人们就到了广场,有的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带着妻子和儿女。小贩则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

  大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让人目不暇接,她们也在尽情的挥洒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孩子,心里也有些发痒,不时地加入秧歌的队伍当中。条条彩色的“长龙”也在不断的加长。队伍的周围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自在悠闲。锁呐不停地交换着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久看不厌。这样喧嚣的场面一直到深夜才会结束。

  大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不可少的项目。每到节日,秧歌手们身着彩装,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也粉墨登场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

  东北小镇的大秧歌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甜,醉着小镇上人的心。

  我盼望着来年再到那个让人留恋的小镇上去。

  看秧歌作文 篇9

  上个星期,雪后晴朗的好天气,使我们忍不住要出去转一下,地点是宁溪的一个农家山庄。

  我们吃惯了城市的大鱼大肉,现在品尝一下乡村的特色农家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就在我们酒醉饭饱的时候,那边传来了一阵热闹的锣鼓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出去一看,原来是广场上正在举行扭秧歌活动。

  这个广场四面环山,虽然是冬天,但周边的有些树木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平坦宽阔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特别是小孩子,异常兴奋,东奔西跑,也想上去扭两步。

  这时候,人越来越多,连小山坡都站满了。欢快地乐曲中,一个穿着绿衣裤,右手拿着金边大扇子,左手捏着红色绸带一角的人,脚踩着鼓点,拉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

  一刹那,广场上红绸飞舞,鼓声惊天,她们动作整齐,手中的绸布时而向前直伸,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摆动,如银蛇,似飞练,让人眼花缭乱,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老奶奶,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双手不断变着花样,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红扇子。八角巾一会儿甩在肩上,一会儿摇下来,扇子一开一合,灵活无比,真是精神十足,绝不逊色于那些小伙子。

  热闹的场面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左右,喇叭声,锣鼓声,把这个寒冬的冬意吹得一干二净。我们都在看着,听着,在幸福和欢乐中陶醉着……

  看秧歌作文 篇10

  瑶瑶,快起床。”我睁开眼一看是姐姐在叫我起床,我穿好衣服发现奶奶不在家便问姐姐:“姐,奶奶呢?”“去参加一年一度的秧歌大赛了。”姐姐接着说:“快点起床,一会去比赛现场观看比赛。”我飞速洗完脸、梳完头,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和姐姐去比赛现场观看比赛了。

  还没开始比赛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我和姐姐像两只小耗子似的挤进人群中,走到了第一排,比赛情形一目了然。比赛开始了锣鼓喧天,鞭炮齐呜。

  比赛的节目分三类,一类是舞龙;一类是高跷,还有一类是秧歌儿,舞龙的节目只有一队,是由十几人人组成的,这条龙每一段就会有一根杆子。他们一个人一个杆子,左右摇动,他们的动作那么协调、那么有序,把龙舞得活灵活现的。

  高跷的节目也只有一队,他们衣着整齐,站在高跷上如履平地,近看他们的服装你就会知道他们平时有多么累了。

  轮到奶奶的队伍出场了,他们一场就响起阵阵欢呼声,叫喊声连成一片。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奶奶带着红帽子,穿的是绿色上衣和裤子,上衣还乡着一条龙,亮眼极了。随着锣鼓声轻盈的舞动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现在的奶奶好象年轻了二十几岁。我和姐姐都暗暗的想:奶奶一定会进前三名的。我们看见奶奶就向她招手此时的奶奶笑着更加灿烂了。

  最后爷爷、奶奶们用实力告诉我们他们是最棒的。人们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他们让我看见最绚丽多彩的夕阳红。

  看秧歌作文 篇11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转眼又到了元宵佳节。

  过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放烟花,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在全国地都不过如此。然在延安这个革命圣地,除此之外,还有久负盛名的秧歌。

  瞧!在劲厉的风中,陕北女人着盛装矗立,宛如雕塑一般。但是,看!当宁静的天地被惊天动地的锣鼓声敲碎,变成一番火热,就像燥热蒸土地忍受不了烈烈骄阳的烘烤时,喷薄而出。

  女人们奋力舞支手中的红绸,渲池着她们内心按捺不作的激昂,大红嘴唇深画眉,洋溢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扭愈烈的腰肢,体现着她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她们是春的信侠,晨的呼唤,美的奉献,和的明天!

  每年的正月十五,延安城区都格外热闹,人们倾城出动盾秧歌,那场面,那阵势,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今年,也毫不例外。

  曾记得今天看过的秧歌,最有新意的当数牡丹舞。女子们的发上插5—6朵鲜艳的牡丹花,背着一大朵牡丹花模型。手里握着两把羽毛扇,红衣黄裙,裙边,手腕用绿丝带缠着翩翩起舞,时合时散,时舞时潼。水风中的“牡丹花”的,娇嫩无比,争相竟入。

  秧歌是我们陕北特有的民俗,历史源远流长。当年,我们的毛主席还曾与陕北老百姓在正月十五扭秧歌哩!

  在延安各界同心同力地构建和谐魅力延安的今天。秧歌作为冲水头阵,为我们带来了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带领我们上前去。

  陕北秧歌,我将永远为骄傲自豪!

  看秧歌作文 篇12

  今天是正月十四,一年一度的秧歌会。我很是期待。吃过午饭我和妈妈来到了中心街。

  我原本以为我们去的很早,会有一个好位置,但是一到那儿,我就知道我们错了。这里已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挤得水泄不通。警察早已拉好了警戒线,任何人不得跨越。可人们还是想尽量把头探出去,把脖子伸长。把脚尖尽量踮起,可又不能持久,身子前后晃动或脚上下颤,大概正在恨自己不是姚明。

  妈妈放下车以后我们就找地方,跑了好多地方也没找到合适的,不是前面有人挡着看不见,就是地方太偏。很多小朋友也在呼朋引伴,前前后后的跑,想找个观看的最佳位置。叫声,笑声、呼喊声响成一片。这儿也引来很多卖小吃的,如糖葫芦、米花糖等,成了小吃一条街,我马上让妈妈买了条铁板鱿鱼吃,美味极了。突然锣鼓喧天,人群一阵骚动,舞狮开始了,我却只闻其声不见其物,后来好不容易看见了一辆三轮车,也不顾谁的就站了上去,看见了上下翻腾的龙和花红柳绿的秧歌队:老年队的有骑毛驴的,跑旱船的,卡通队有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人物。听大人们说一个单位一个队,旁边跟着的是本单位的乐队。

  人们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脸上喜气洋洋,庆祝元宵佳节。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下一年我一定也让姥姥来看看我们这儿的秧歌。

  看秧歌作文 篇13

  “咚,咚,呛,咚,呛……”还在睡梦之中,我就被这锣鼓声吵醒了。那粗犷豪放的节奏格外令人激奋。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换上衣服,拎了相机,直奔大街,汇入看秧歌的人流之中。

  大街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人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

  过来了,过来了,年看看,年年看不厌的秧歌,锣鼓喧天地扭过来了。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车厢的四围都用彩绘纸包装起来,车顶上立着一块大牌匾,写着“陕北秧歌队”。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头缠白羊肚手巾,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腰系红绸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看起来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这时,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幸亏有交警的阻拦,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

  扭秧歌的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与大姑娘。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穿着秧歌盛装,手舞大红绸扇,足蹬绣花舞蹈鞋,个个都英姿飒爽。他们甩开膀子,脚底生风,进退自如,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缭乱。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给这个祥和的新年平添了无限的喜庆氛围。

  看秧歌作文 篇14

  说起家乡的文化来那可是多不胜数,例如吃饺子,剪纸皮影等等。但是让我记忆最深的是过年的大秧歌,每年过节人们都会提前一个多月准备大秧歌,然后再春节的那天表演,还到市里比赛呢!

  说起秧歌队啊!你们可能不会猜到他会是怎样的一个队伍呢!他是有什么样的人组织的呢!等等的疑惑吧!我将会一一告诉你们这一家乡的文化。

  秧歌队是由一群老奶奶和老爷爷组织而成的;最大的70岁;最小的50岁;别看他们老;他们可一点都不显得老啊!那秧歌跳起来;恐怕没有人说他们是老人了;那活泼;起劲别提多热闹了。

  毛驴、彩扇、烟管、腰长镂等等,在前面带队,一跳一蹦的;再往后面则是一个囚抬轿子,里面有一个新娘,一走一退跳着秧歌。在后面则是大队秧歌队了,五彩缤纷的彩扇,五颜六色腰彩带挥舞着那场景美丽极了。

  嗡咚—~嗡咚~嗡咚,什么声音?哇!原来是秧歌队的大鼓响了,人们跳得更是起劲了,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身份,自己还是一位老人,他们脸上充满了欢笑,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

  怎么样?我的家乡是不是很吸引你啊!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还有呢!我就不再一一说了,是不是也吸气啊了你的舞动之心呢!在秧歌响起的时候,你也随之动摇了呢!那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吧!见证我们家乡更多的家乡的文化吧!

  看秧歌作文 篇15

  最近,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咚咚锵”的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很好奇,于是我昨天晚上,放下饭碗,去探个究竟。

  在我家北边一个十字路口,聚集着许多老人。哦,原来在扭秧歌啊!其中两位老人,一个打鼓,一个敲锣。因为没有鼓,所以用塑料桶代替。“咚咚”和“锵锵”两种声音一唱一和,可又趣了!

  跟着节奏,老奶奶们开始扭了,她们手拿一把漂亮的扇子,然后两只手左一摆右一摆地甩了起来,脚下前三步,后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停顿一下,就这样,跳来跳去,扭来扭去。奶奶们嘴里还说着:“咚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时还窜到人群中瞎扭一番,那手舞足蹈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起来。细心稳重的女生,则在一旁观看。看着那奇怪的动作,我说:“怎么看怎么像是喝醉了酒的人,路都走不稳了。像是在耍醉拳!”“呵呵呵……”

  几把椅子,一个塑料桶,几个铜板,几根棍子,加上几个“扭秧歌的演员,构成了一个小舞台。

  九点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了。睡在床上,耳边又响起打鼓敲锣的声音。秧歌儿声伴着我进入了梦乡……

  看秧歌作文 篇16

  国庆节长假里,我跟着妈妈来到了姥姥家。一见面,我就发现姥姥变样了:脸色红润,动作灵活,好像年轻了好几岁呢。要知道,原先的姥姥身材胖胖的,每次到我家玩,就怕爬楼梯,老是说自己腿上没劲。姥姥还有句口头禅:“老了,不中用了!”其实,她今年才刚刚58岁。我忍不住问姥姥这其中的原因,姥姥神秘地说:“晚上我领你们去一个地方,去了你就明白了。”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跟姥姥来到小区的广场上,说是广场,其实就是几座家属楼之间的空地,这儿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其中有四五十岁的“年轻人”,七十多岁的“老革命”,更多的则是像姥姥这样六十岁左右的“中年骨干”。不一会儿,音乐响起来了,人们随着节拍翩翩起舞。瞧那位奶奶,看年纪最少也有70岁了,满头银发,可是精神抖擞,舞步还是那么轻盈。扭了一会儿大秧歌,一位30多岁的阿姨向姥姥走来,姥姥介绍说,这是她的交谊舞老师。只见这位阿姨手把手地教姥姥跳起了交谊舞,她教得那么耐心,姥姥学得又是那么认真,真让人看了感动。这下我明白了,原来是姥姥参加了社区里的秧歌队,怪不得姥姥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妈妈说,姥姥他们的秧歌队非常好,文明、健康、时尚,是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典型,既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也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给居民带来了欢乐。姥姥活得可真精彩,真心祝愿姥姥和他们的秧歌队越来越红火!

  看秧歌作文 篇17

  期待已久的体艺节如期而至,从本周返校那天开始,同学们就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上课的氛围也开始变得有些浮躁。

  周三下午的开幕式虽比以往压缩了不少,但有句老话“浓缩就是精华”准是没错。高三年级的学生表演方阵令人震撼,其中我们班表演的“秧歌”更是让众人眼前一亮,而我竟是这光彩中欢乐的一份子。

  犹记得,几天前晚修,我们跟着王超老师排练,一天下来,王老师的腿就充血不能跳了,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心疼他。看着老师一瘸一拐地继续指导我们排练,我们越发下定决心要表演好这个节目。

  上课之外,每天放学,晚修,我们都在排练。这是我第一次做我不擅长的事情,刚开始我实在是很抗拒,在那么多人面前跳秧歌感觉实在难堪,但是老师一直在开导我们,叫我们动作要放开,跳的时候只想着是自己一个人,就不会害怕了。

  每天晚上大家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宿舍,虽然身体有散架的感觉,但内心却无比充实。我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这种感觉了,有些像去年忙忙碌碌参加各种活动的我,而能找到那年的自己,真好。

  开幕式那天,天气格外好,像是特意为我们准备的。彩带在风中飘扬,飘出一个个美好的瞬间。我们的表演虽然有瑕疵,但老师依然给我们竖起大拇指。在明媚阳光下流着汗的我们,是多么美好啊。

  我好想好想回到那段有泪有笑跳秧歌的欢乐日子,却只能带着留恋一直向前走。不管前路多辛苦,我都会无所怨尤,如歌远方。

【看秧歌作文(通用17篇)】相关文章:

1.正月十五看秧歌作文

2.元宵秧歌作文

3.正月十五秧歌作文

4.扭秧歌小学作文

5.家乡的扭秧歌作文

6.家乡的大秧歌作文

7.正月十五扭秧歌作文

8.儿时扭秧歌趣事作文

上一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作文 下一篇:授之以渔摆脱依赖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