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文

2022-04-25 西安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安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安作文 篇1

  今天是我到西安的第二天了。我们今天要去看半坡遗址和参观兵马俑。我们首先到了半坡博物馆。我一边拿着照相机对着橱窗拼命地拍,一边认真听着导游小姐的介绍。哦!她说半坡人有2大迷至今都无解哦!我好奇地爬在橱窗里看了半天,原来这2大迷是“尖底瓶之迷”和“刻划符号之迷”。真得好深奥哦!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半坡人原来住的房子,房子已经没有了,只有一个坑一个坑的,但是我还是通过还原的视频看到了半坡人的居住环境和他们的劳作情景,原始人太伟大了!

  中午爸爸请我们吃了西安有名的魏家凉皮,味道很好。吃完饭我们出发去看兵马俑。到了那边我们先参观了兵马俑现场挖掘出来的大马车。还看到了秦俑发现人――杨会民老爷爷。妈妈给他拍了照,他在我买的书上面签了名,我很高兴!然后我们去了一号大厅,进入里面我看见一个很大很大的坑,里面站着很多很多的兵马俑,姿态都不一样。我看了都惊呆了!接下来我又参观了二号大厅,三号大厅……有一个大厅整个没有开挖,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兵马俑本身都是有颜色的,但是一开挖后就氧化变得灰灰的,现在我们国家的技术还不能保留颜色,等到有这个技术了再开挖,到时侯请我们再来西安看彩色的兵马俑。我很期待!出了博物馆我还买了很多的兵马俑模型要带回杭州。今天虽然很累可是我收获很大,也很开心!

西安作文 篇2

  这个学期突然就很想很像去西安,以前也有想过,但是没有这段时间这么强烈的欲望,甚至连梦里也出现了一个关于西安的片段,好神奇。特别想去,就像朝圣的虔诚一样。渴望伸手触摸西安的城墙,用脸颊去感受历史的温度。静静感受西安这座古城的灵魂,那堆砌的沧桑似乎是在告诫我,不要太投入。每个人在历史面前都是渺小的,渺小地不曾存在。

  我总是编谎话哄自己。

  有一天,花会开在梦里;天上会掉钱;吃饭不要钱……

  那一天没有到来,于是,我抱着一个不会实现的愿望,独自等待。

  某个深夜醒来,伸出手,触摸黑夜的冷寂。不知所措,打开手机,也不知道应该拨给谁。然后开始莫明其妙的无声哭泣,不知道怎么就哭了,也不知道哭些什么。是太寂寞了,还是太脆弱了?无解……第二天,假装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天气开始冷了,秋天也在慢慢靠近。静秋也好,悲秋也罢。我只是喜欢安静地享受这个略带悲伤的季节给予我的淡淡忧伤。想看看秋天的西安,天空会是蔚蓝的吗?最好让我看看西安的雪,长这么大才见过一次下雪。

  我不是想逃开,没有原因,只是想一个人去体会。

  很多人向往一种生活自然纯朴。其实不一定是一个地方,我想有时候一个人就可以是你的桃花源,你的撒哈拉……如果哪一天你看到了一个人,他(她)让你觉得是撒哈拉,也许那就是你的向往……我只是说也许。也许你没有看懂。很好,我也没有全懂。

  这样也不错,有些东西无法形容。就像情歌满大街在播放,却与你无关。

  直到今天我也不敢去看。我的大学。它给了我多少期冀与幻想,又从我身上带走了多少表情与时光。或许我真的不该对我的大学说这些无聊的东西,我不该在投入大学的怀抱后又开始一种崭新的感伤。这是用一种空虚去表达另种空虚么。或许吧,或许每个人都拥有能看得透这一字一字的力量,只有我还在默默地旁观,看着那些叶子由绿变黄,由无再到有。

  一个人清醒是好事,可是,如果一直都那么清醒;有时,太痛苦,我那么清醒地旁观着,看起来,真尴尬,不是吗?

  我很好,在大学经历了一个崭新的青春历程;我很好,我丢掉了一些友情,丢掉了一些笔记,丢掉了一些本以为可以陪在我身边一辈子的简单愿望。我的朋友们都很好,只是隔了一层厚厚的空气。会一直祝福你们,一定要幸福丫:纹岩、王丽、聪聪、小宝、小路子……

  好了,早安!

  我最喜欢散文,写散文是不用动脑的。喜欢什么敲什么字,没有约束。写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在诉说什么东西。

西安作文 篇3

  风景尤美,我已相约

  朋友从西安回来,送给我一套明信片,让没去过的我看后分外冲动,也想要去领略一下西安的尤美,可是无奈被物质所约束,而无法现在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只能目物解相思了。

  西安一直是我梦中的城市,提到它。作为文科生的我不会不知道它的历史悠久,它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年多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中国历史文化上最重要的一隅,让人无不欣往。

  看到明信片,第一张便是兵马俑,它是西安的标志。画上说:它是秦始皇陵的殉葬品,根据战车、战马、士兵形状制成。由此可见,秦朝在当时是多么的强大,虽然他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可缺的光辉时光。《过秦论》中写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等宏伟一让我难以用言语表达。只得在心里敬仰。

  朋友说他还去了鼓楼,说哪里很有故事,让我羡慕。据明信片介绍:鼓楼于明洪武十三年建成,是中国最大的鼓楼之一,因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没有亲身感受过的`人没有发言权,我没有去过,我亦不评论。只是看看明信片就好,虽然有点失落。

  西安还有好多故事,它见证着中国最繁华的唐朝的发迹,它有着那么多的美丽需要我去领略,需要我去感受。在我心中它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我会好好努力,去走进它,去抚摸着他的脉搏,感受着它的心跳。也让我的心和它一起跳动。西安,我和你约定,我一定会来。

西安作文 篇4

  作为一个从小对书法痴狂的人,受着家里的文化熏陶和影响,本人在成长的历程中一直在不断寻找一些可以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书法水平的东西。记得从五岁开始,祖父和父亲就教我如何握笔,来写正规的汉字。之后我便一下子爱上了,一发不可收拾。高中时由于忙于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并且自己会写书法也很少为人所知。上了大学(郑州大学)后,可以说终于遇到了我知识的海洋,那里有着社团的众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交流,有着书法堂课上老师的指点,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时间,这样才能不断练习进而提高自己的由内而外的修养。因为书法乃是性情所抒,内心拥有什么样的世界就便会写出什么形状的字,因此所谓的练书法也皆是内外兼修,所以真正能在书法界达到一定境界的人也都是性情中人。

  可能是机缘巧合,也可能命中注定,在我们大学院系里甚至校园里,作为一个理工科的男生的我竟然是凭借文学和书法而广为人所知的。而在我看来,自己也是两面性的,是文理兼修的综合体,在文科学生看来我更多的是一名理科生,而在理科学生看来我则仿佛是一名文科生。大学期间就经常亲口告诉人,本人今生写书法和绘画只为娱乐和交友,从没有想过要拿它来赚取金钱。纵然将来有朝一日可能名噪一时,那也是因为大家对于我书法和绘画喜爱的结果,所以更不能以此来谋取利益。大学期间由于本人喜欢以书法交友,所以送出去的字画达百余张,其中包括我的一些大学老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的细心研究,居然学会了一种从硬笔书法中来钻研软笔书法的方法,因为世上的万物道理想通,硬笔书法上面的一些技巧绝大部分都可以应用到软笔书法上。而我作为一个在郑大的过客,不能在校园里留下什么足迹,也唯有留下这一些字画和诗句来证明自己曾经在这个学校来过。祁冠领的传说已经离开校园,但校园里流传的绝不只是传说。

  时光水逝,如今转眼大学四年也成为了过去。蓦然回首,我也在西安的中建五局工作半年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同事说西安有个碑林博物馆,里面藏着从古至今无数的顶级书法家的书法字画的石碑,他知道我喜欢书法,所以推荐我去看下。我于是闲暇之余一个人去了碑林,那是周日下午,阳光明媚。就像是地坛在等它的史铁生一样,而碑林仿佛也正是为了等为数不多的能读懂它的过客,在那里历尽沧桑等了将近一千年。碑林最初建于北宋,公元1078年,期间无数的文人骚客曾经去过那里并且也留下了自己的作品,所以时至今日自己能作为一个后来者瞻仰这些所有珍藏的稀世作品,也是种幸运。我不能穿越至那个时代去亲自见证他们当初写作的背景和情感,我只有抚摸着这些历尽沧桑的石碑,揣摩着上面的文字的寓意,以此来推测他们当时心里是如何的百感交集、感慨万端。穿梭于石碑之中,让人更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置身于室内是一个世界,走出碑林是另外一个世界,转眼已是千年。面对着石碑上的千古文章和累累残迹,曾经是一笔一划刻于石上,?时光蹉跎了那段岁月,蹉跎了石碑,却蹉跎不了历史的车轮,蹉跎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心。在青春的国度里,永远有人前仆后继着。

  岁月如梭,枯荣一线,封妻荫子,拜将登台,如花美眷,流年似水,好不自在……历史的尘烟远去了,作为千百年后的我们只能从他们留下的只文片语中来推测他们当初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也幻想着他们曾经是怎样的风华正茂、气吞山河。一张书法便是一生。不过所幸的是千百年来人的本性不变,书法的精髓不变,人们的所兴所感不变,就像是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是那颗对书法好奇的童心,在探索追求的道路上不随时间的长短和自己水平的高低而改变。那么,就让这种毅力和坚韧继续伴随我下去,让我永远以一种初学者的渴求心态去面对艺术和生活,让信念和探索伴我走好一生

西安作文 篇5

  20xx年6月25号星期三西安晴

  去年是去北京旅游,了解了明、清朝的一些历史。今年在我请求下妈妈、舅妈、表哥和我,我们一行来到西安。

  第一站——西安古城墙。

  西安古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防御”为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马车和操练士兵。

  我们一行是从南门进去的,本来舅妈想借两辆双人自行车的,可是借自行车的阿姨说小孩子要满10周岁才能借,我年龄不到我们就只能用走的了。一路走走停停,一边观看两边的美景拍照留念,城墙道路宽大,浑厚,浓烈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真是看山跑死马,我们从南门上去经过西门,再走到北门就下来了。因为实在是走不动了,一个个又累又饿,所以东门就没去。

  出了北门,我们经过钟楼,前往回民街,去品尝了陕西的著名小吃。

西安作文 篇6

  一连几天,温度都是居高不下,闷热干燥。慵懒般带着丝丝倦意的阳光,惹得周围抱怨声四起,人群匆忙,心底慌乱。住在这个城市里,这样的天气也习以为常了,自然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觉。面对朋友们的牢骚,也一笑代之,天气对于生活来说,还有什么可以挑剔,唯一能让你自己舒服的,不就是心情二字。没事坐在房里看书,偶然间看到林清玄先生的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最有禅意的感情是失恋。不禁哑然失笑,先生好生幽默,还是禅意使然,竟得到这般话语,像是有些抚弄世人,飘渺无隙。停下来喝了杯水,重新拾起书本,可觉得这话兴许有几分道理,毕竟,先生的修行可不是一般,怎能没有分量呢。

  看着窗外透彻扑面的天气,时间过得好快,一晃,阴天也就走了,接踵而来的就是这样无味。回味起先生的禅意生活,清而不玄,浮躁中孕育清净,名利间绽放芳馨,娴静里折射曼妙,不就是这天气的缩影吗?从泥土中走来,胼手胝足挥汗如雨时仍旧怀揣梦想,历经十年埋命奋斗,终成文坛大侠,三十岁便功成名就,为鲜花和掌声包围,尔后又从佛法中寻找解脱现代人心灵痛苦的真谛,并将之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化为笔尖不断流淌的文字灵魂,泽被世人。

  从迷茫困惑的青葱岁月中一路走来,曾经的他因为一小时几千字,声誉鹊起,大侠冠名,在掌声和鲜花的簇拥下惬意生活,曾经的他因为失恋眉发几乎一夜掉光,试图自杀,在妄想中寻求解脱自我,曾经的他狠心苦心闭关,打坐研佛,求教宗禅,只为那一席清净之地。历经时光洗礼,漫长心灵的旅途,今天的他横空出世,惊起四座,性灵悠然,万人瞩焦,今天的他娓娓而谈,目光温和,面容恬静,超尘脱俗,今天的他在同一个咖啡馆里分手,只是淡淡的端起杯子:只想请你等一下,我喝完这杯咖啡。我不知道在信仰的境地里,禅意的心态是什么,也许禅并不是要你离开生活,而是为了提醒生活,习惯修禅不等于出世,相反是为了更好的入世,以出世之眼看入世之人,以出世之怀容入世之物,以出世之心理入世之事。而选择中真正的成功并不是事业,而是心态。好的心态来源于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些,他早已懂了,就像,面对这样的天气。

  也许,只有沧桑过后,沉淀下来的才会是淡定与从容,洒脱和自得。一生为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免不了雨里火里走一趟,不必要为身边而烦恼,努力的活出自己,清净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平常心有情调,柔软心无置疑,清而不玄,在美妙中平衡,在平衡下绽放,在绽放里呼吸,在呼吸间微笑。

西安作文 篇7

  我一直以为,西安是个快乐的城市,的确是的,但它也有凄惨的故事。

  初到西安,已经是晚上了,回民街的一道道灯火,便成了美丽的风景,黄灯、蓝灯、红灯……颜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让我的眼睛应接不暇。突然,远处传来了叫卖声,西安的夜晚顿时变的热闹起来了,欢呼声、吆喝声、叫喊声、响成一片。

  但久之人静。夜,深了;灯,倦了;人,困了。叫喊的余音却还荡漾着,仿佛浴火重生的凤凰,永不停息。

  但当我看见一个个如假包换的兵马俑时,我对西安的印象就改了,改的冷漠、凄惨。

  近看那兵马俑时,我的眼前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幅景象;在以前皇帝死后都要做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找很多无辜的人做陪葬,我非常悲愤的想:“唉!以前的皇帝怎能这样,明明是自己一人的事,却要拉着别人一起死,以前到底有没有法律呀!”我看着兵马俑那威严的样子,心里感觉一阵阵剧烈的悲痛,这真是钉在眼前,烙在心里啊!

  离开西安,每当我想起在西安,陪葬秦始皇的那些壮丽的兵马俑时,我的心还是在隐隐作痛的感觉!

西安作文 篇8

  说起西安,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西安的秦兵马俑闻名于世。而这次西安之旅,给我留下深深印象的不仅仅是奇伟磅礴的秦兵马俑,还有西安著名的小吃——美味无穷的羊肉泡馍。

  刚到西安,我们就直奔西安最负盛名的老孙家羊肉泡馍馆。进了大堂,服务员给我们一人一只大碗和一些坨坨馍。我一看这碗,足有一个小盆那么大了,不由得大吃一惊。

  我拿起坨坨馍,学着西安人的样子,细细地掰起来。听别人说,这种坨坨馍叫做“九死一生”,就是用九份死面和一份生面搅在一起做成的。我掰了一会儿,掰得手指疼。但是没有办法,为了吃到泡馍,我只好硬着头皮掰下去。“耶!”终于掰完了,服务员立刻把馍拿去煮。

  过了十分钟,我们的泡馍终于上桌了。仔细一看,果不其然是“水围城”:煮好的馍配上这翠绿的葱花、香菜,红褐色的羊肉,黝黑的木耳和黄亮亮的油汤,让人一看就垂诞欲滴。袅袅的热气中,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香味不仅仅是羊肉汤的清香,好像还有一些草药和大料的独特醇香。

  等了好久,终于可以吃到自己亲手掰的泡馍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手中的筷子——开吃了。刚开始吃第一口时,一股浓烈的羊肉香味直冲进嘴里,随着我慢慢地把泡馍咽下去,那股强烈的羊肉香味又慢慢地进入喉咙……之后,这种香味就一直氤氲在我的嘴里。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等我吃饱时,才发现额头上早已热汗淋淋,浑身热血沸腾。

  “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馍喜气洋洋。”是对西安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对西安三宝的赞美。我爱西安,更爱西安的羊肉泡馍!

西安作文 篇9

  两年前,我们一家去了陕西玩了一次,到那里的目的是游秦俑、爬华山、看雁塔、还有品尝一下最著名的“羊肉泡馍”,“泡馍”是泡在羊肉汤里的面饼块,那可是色香味美啊!

  在西安的第一天,我们游览了全城,西安四周都是古时留下的城墙、城门,仿佛令人回到了当时在这建都的唐代。我们午间时光时来到了钟楼和鼓楼,这两栋大楼宏伟壮观,古色古香,就在鼓楼旁边有一个招牌是“羊肉泡馍”的大餐馆,我的肚子早已“呱呱”作响了,看着那诱人的招牌,我已经垂涎三尺,爸爸妈妈也饿坏了,我们迫不及待的“破门而入”。我们点了三碗羊肉泡馍,我开始还以为端上来就可以吃,结果出乎意料,正宗的吃法需要自己亲自动手,真麻烦啊!端上来的是一盘大馍,然后我们开始瓣膜,掰成黄豆大小,然后拿给服务员泡汤。几分钟后,羊肉泡馍就上桌了,香气扑鼻,几片羊肉浮在汤上,热气腾腾,让人一看就想喝一口鲜美的汤,吃一片鲜嫩的肉,我忍不住喝了一口汤,虽然颜色很淡,但是味道却是鲜美无比。泡馍随着勺子的搅动,上下翻滚。泡馍泡的有些羊肉的味道,羊肉汤有了些馍的味道,于是我大块朵颐,一扫而光,一滴不剩,今天真是大饱了眼福和口福!

  今天我终于品尝到了色香味美的羊肉泡馍,但望有朝一日我带来更多的朋友来品尝这人间美味。

西安作文 篇10

  晚上,我的一位广东朋友来坐,一谈到国庆节去西安游玩,我的这位朋友顿生北方人的豪气,大声赞道:“西安羊肉泡馍,真好吃!”。去西安之前,他除了知道秦始皇兵马俑,再就是羊肉泡馍了。南方人这几年喜欢到西部旅游,好吃的他们除了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外,当然就是要亲自品尝一下这带有西部色彩的小吃了。如果是在广东,恰巧碰上了一位西安老乡的话,他提起羊肉泡馍时眼中放出的光,言谈中的兴奋劲,让你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以致于让他眉宇间仿佛都包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不知这吃食到底有多解馋,叫人如此难以割舍。

  到西安不吃羊肉泡馍,就像到中国不登长城一样,是非常遗憾的。外国友人对吃羊肉泡馍也是着迷。他们来到西安,走丝绸之路,观骊山、登华山,观看兵马佣,再吃一碗羊肉泡馍,听一曲秦人的秦腔秦韵,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触摸着西部那座古老的城市。正如我的那位广东朋友一样,对陕西的小吃如此豪赞,更何况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呢?人都说陕西人恋家,也许他们丢不下羊肉泡馍的醇香,离不开关中那片古老的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一种饮食总是与一个地方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羊肉泡也是如此。西安的羊肉泡馍,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大诗人苏东坡有诗曰:“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在西安盛行吃羊肉泡馍可能是宋代的事情。相传,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今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羊肉泡馍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流传至今,象有名的“老孙家”就是老字号的泡馍馆。

  写到这里,我的那份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故乡的村庄,老屋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儿时的欢快笑声,还有爷爷带我去吃羊肉泡时,边吃边用手擦着短胡渣上汤汁的一瞬,古铜色的脸上荡漾着老人家舒坦的笑容……想到此处,我的目眶渐已潮湿。

  屈指算来,来广东这片土地上十余年了,常日里忙于生意,无非以米饭为主食,四菜一汤,正宗的陕西小吃在这边是绝对吃不上的,但妻的厨艺绝棒,闲瑕之余,我们心血来潮时,认认真真地做一回,味道也着实解馋。我们从选料到配菜每一关都细心入微,生怕做不出家乡的那种厚重味。于是夫妻一同下厨,她和面、烙馍,我煮汤、掰馍,九岁的儿子也在边上瞎忙活,弄得全身是面,象个“小丑”,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说到馍,挺有讲究的,九分死面,一分发面揉在一起,待面团光滑圆润时,用擀面杖擀成圆形,放在平底锅上慢慢地烤干,我们叫它“托托馍”。掰馍时,要一块一块地掰,馍要掰得碎、大小均匀,这样煮了才入味,吃着才叫地道。不过,在家乡现在几乎所有的泡馍馆,都用机器绞馍,绞出来馍的大小,和用指甲掰的大小差不多,但机器绞的味道确实不及手工掰的好吃。

  羊肉泡馍要好吃,贵在于一个肉和汤,汤是高汤,将羊肉、羊骨头放进滚水里,加入大料熬制而成。馍掰好了,煮时还要加入蒜苗、粉丝、黄花、木耳等配菜,大火煮几分钟即可盛碗飨客。它绝对算得上是一种诱人的好吃食。吃的时侯,用筷子从碗周边开始边拨边吃,那吃食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我们一般吃的时侯就一些糖蒜、涪陵炸菜等佐菜,如果你还不解馋的话,可以再放些正宗的油泼辣子。一碗泡馍下来,吃得人满嘴流油,红光满面,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心中充满甜美幸福,感觉世界真的很美好。

  至此,我终于明白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为什么就洋洋洒洒地写了整整六七万言,明白了他笔下那些老字号的大馆子,还有那琉璃厂的那个《信远斋》。想想看,一种看似简单的美食,它虽不及山珍海味丰盛,不及满汉全席排场,但它质朴凝重,却被赋予了一种生命,有着灵性的美。一碗羊肉泡馍融进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记载了几多历史文化的沧桑,一千多年古老而又神秘,羊肉泡馍却历久弥鲜,深入人心,没有失传,其独到之处,只有你亲自尝了才知道。

  我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秦腔,咬字运腔,高低宛转,豪放亢腔,我终于明白了关中大地上的一种美,一种粗犷的美,一种厚重的味道,厚重的文化。

【实用的西安作文合集十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西安作文合集10篇03-31

实用的西安作文合集四篇03-14

关于西安作文合集十篇03-08

【实用】西安作文600字十篇04-18

【实用】西安作文锦集十篇04-09

【实用】西安作文300字十篇04-05

实用的美丽西安作文合集五篇04-23

实用的西安作文合集七篇04-09

实用的介绍西安作文合集五篇04-07

实用的介绍西安作文合集8篇03-19

介绍西安作文 西安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