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宜兴陶瓷博物馆作文

2023-11-17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心中的宜兴陶瓷博物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心中的宜兴陶瓷博物馆作文 1

  2月24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宜兴博物馆,深入了解了我们大宜兴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我们宜兴,出土了许许多多精美的文物,我算一饱眼福了。

  首先从货币说起,要知道,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我国的夏商时代就已出现了货币,最终的发展是到周朝的春秋战国时代,当初各种形式的货币盛行,有楚国的布币、刀币、蚁鼻币等,燕赵的鼎形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铜币等等,正因为货币的发展,才使当时社会的各种行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古人的这些货币在现在看来仍十分的精巧,铜币虽形状各异,但其币上的铭文、花纹非常美妙,每一件都是艺术品。这些出土货币展现了我国在古代的铸币工艺的高超,以及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兴盛。

  其次,来看看我们的大宜兴有什么。

  我们宜兴作为陶的古都,出土的陶器非常的多。虽然大部分民众生活生产所使用的陶器在现在看来非常的粗糙,联系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水平也无可厚非,但出土的陶器中也不乏工艺精湛的精品。比如一个名为神兽尊的陶罐摆件,它的四周镶有四只面目狰狞的蟾蜍神兽,每只蟾蜍都张大了嘴巴,口中都叼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珠子,身体上各种漆釉流光溢彩,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我猜想这件陶罐肯定是当时社会上层人士所用,制造者对它非常的用心,我仿佛看到制造他的人用那简陋的工具不断的修改着他的作品,一分一秒的仔细斟酌,一步一步的勾画着,每一个步骤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生怕一个疏忽就能铸成大错的'样子。

  看到这些,我想这些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倾注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着古代人们的勤劳,我们作为后来者应该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世代把他传递下去。

  经过对宜兴博物馆的游览,我已经对我们的大宜兴几千年来的历史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使我更加关注我的家乡,更加热爱我的大宜兴。

  我心中的宜兴陶瓷博物馆作文 2

  我的家乡宜兴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太湖西岸,山水交融的环境孕育了她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紫砂陶、均陶、青瓷、精陶、彩陶这五朵金花更是驰名中外、妇孺皆知。

  走在宜兴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卖紫砂陶器的商铺,地方特色颇为鲜明。而如果要想更深入的了解陶文化,去宜兴的陶瓷博物馆便是首选。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来到宜兴陶瓷博物馆,感受陶的魅力。

  博物馆的入口还是蛮气派的,里面有十六个展厅,荟萃了三万余件宜兴生产的古今名陶精品。非常鲜明地展示了现如今宜兴的陶瓷文化和制陶艺术。五千余年的陶艺风貌,在这里可以一览无遗。

  我先来到古陶馆,古陶馆中陈列的都是一些历史时期的古陶瓷,虽不精美,但每一件都是古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我又来到精品馆,其中陈列着不同门类、不同品种的陶瓷珍品:有以朱泥、紫泥、黄泥等作为原料的。颜色虽不艳丽,却有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似一座金字塔,里面埋藏着陶的秘密。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浸透着心血、精力与汗水,是宜兴陶瓷文化的缩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让我领略到了先人的智慧和大师的风采。

  我最感兴趣的便是紫砂陶器了,它始于宋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紫砂颜色呈暗紫色。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紫砂壶,它似一朵紫色的云,在宜兴的天空上徜徉。紫砂壶做工细腻,或有棱有角,或圆润和谐,真是千姿百态。据说紫砂壶还具有适当的透气性,而且冷热骤变不易炸裂,用其制作的壶泡茶,可以使茶的纯香得到更佳的发挥呢!

  我还参观了精陶馆、均陶馆、彩陶馆等,个个渗透着文化历史的气息。这次游宜兴陶瓷博物馆,我不但看见了许许多多精美的陶瓷器具,还感受到了陶的魅力。

  我心中的宜兴陶瓷博物馆作文 3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同志题写馆名)于30年前由陶瓷产品陈列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中联部部长李一氓题写书名)逐步扩建、发展而来。作为世界闻名的陶都、中国重点陶瓷产区之一的宜兴,我们一直觉得有这么一个陶瓷博物馆而感到自豪,作为一幢建筑物,它坐落在陶业重镇的丁蜀镇西边,新老104国道的中间,它依坡而建,拾级而上,主副对称,绿瓦封顶,巍峨挺拔,已成为陶都宜兴的标志性建筑。周围林木扶疏,翠竹摇影,小桥流水,长廊迂回,一派江南山水园林美景。而它的馆藏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门类、品种、水平,均列国内各大陶瓷产区陶瓷博物馆之前,按照宜兴陶瓷品种的问世先后,古代、近代、现代,彩陶、青瓷、均陶、紫砂、美陶、精陶,分馆布局,陈列有序。它藏的是陶瓷,展示的却是宜兴陶瓷的数千年历史;它展示的陶瓷器物,弘扬的却是灿烂的陶瓷文化。也许在宜兴人眼中不以为然的一件件历代陶瓷器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却彰显着宜兴文脉的最大亮点。在近万件的陶瓷藏品中,不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且件件份量厚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就有41件,三级文物57件,这在县一级博物馆已是十分了得,着实不可小看。

  每当我陪着国内外客人踏进宜兴陶瓷博物馆,看着那一件历朝历代留下来的陶瓷藏品,脑海里仿佛呈现着一幅幅宜兴先民陶工们,在土与火的交织里,忙忙碌碌挥汗如雨且面色凝重,当看到从熊熊窑火中蜕变而成的缸、瓮、坛、罐、壶、盆、瓶、鼎时,会流露出灿烂的笑容和丰收的喜悦。当我向客人们一一介绍历史上紫砂名人的作品时,我仿佛看到了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蒋蓉等一张张慈祥的面孔,正是他们那一双双灵巧的双手,不仅为我们留下精美绝伦,隽味永久的一件件艺术瑰宝,更有一大批芬芳的桃李徐汉棠、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顾绍培、周桂珍、何道洪、曹婉芬······这不由使我又看到了当今一大批陶瓷艺术家李守才、邱玉林、徐安碧、毛国强、徐达明、季益顺、吴鸣、曹亚麟、陈建平、张振中、范建军、华健、范伟群、史小明······他们在传承,更在创新,一批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色的陶艺作品,见证着宜兴陶瓷近年来的发展与提升。活跃当今的一大批青年陶艺家,接过传承宜兴陶瓷的接力捧,担当着延续陶都辉煌的重大责任,他们是宜兴陶瓷的薪火传人。总之,不管是宜兴陶瓷的先人、前辈还是新人,在我的眼中,他们都是宜兴陶瓷的骄子,我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如今的陶博馆,除了宜兴陶瓷的展出,还另辟展馆,陈列了国内其它产区、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陶艺作品。这是开放交流的成果,在与国内各大陶瓷产区的互动中,景德镇的艺术瓷、醴陵的釉下彩、德化的白瓷、龙泉的青瓷、禹州的钧瓷,汝州的汝瓷、大专院校的'现代陶艺·······在与国际陶艺家学会的几次研讨活动时,欧美陶艺家带来了他们的作品,留在了宜兴,陈列在陶博馆。特别是近十年来,与韩国陶瓷文化协会,交流频繁,先后数十位韩国陶艺家把他们最自己满意的作品捐给了宜兴,陈放在陶博馆。这些风格各异,充满着友谊的陶艺作品,与我们宜兴的陶艺作品,陈于一馆,交相辉映,更丰富了陶博馆的收藏,也向宜兴的陶艺工作者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样本。

  宜兴陶博馆三十而正当时,作为陶都宜兴最亮名片的对外窗口,它的作用无可替代,陶博馆常年开放,面对纷至沓来的一批批参观者,欣喜之余,不无忧虑,日益增多的藏品,扩容扩库急在眉捷;繁重的接待任务,人才培养尤为迫切,这些,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该重视,而博物馆自身更应时不我待,实干才能兴馆。我们期望着宜兴陶博馆在50年庆典时,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遥想着,宜兴陶博馆在100年庆典时,将会和美丽富饶、现代发达的陶都宜兴共同展现在世人面前。

  • 相关推荐

【我心中的宜兴陶瓷博物馆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世界博物馆日作文:我心中的博物馆01-20

我的故乡宜兴-写景作文550字03-23

美丽的宜兴作文01-09

宜兴游记作文「精选」01-27

陶瓷鸟作文01-25

陶瓷鸟作文09-28

游宜兴善卷洞作文05-02

心中的我作文08-20

我心中的作文07-31

陶瓷艺术优秀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