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婉约派

2022-12-14 文学常识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婉约派,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婉约派1

  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它具有“可歌性”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创造美的意境,是婉约词的基本特征。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婉约派2

  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宋词有两派:一是婉约派,一是豪放派。无论北宋还是南宋,词坛皆如鲜花争妍,各放异彩。正如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婉约派的出现和形成较早,唐、五代的民曲都可归入。婉约派统治整个北宋词坛,以晏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为代表。他们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坚持“诗庄词媚”的主张,多表现花前月下的风情或离情别绪,男女恋情;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艺术性较高。

  晏殊( 991—1055 ),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进士,庆历中官至集圣殿学士、同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官僚仕大夫的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感时伤序的愁情。语言婉丽,词风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但由于他还处在表面的升平时期,他的词虽也不免流露寂寞哀迟之感,却没有冯词里所透露的亡国前夕的忧伤。《浣溪沙》一词,可略见其成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春归花落,春意衰残,好景不常的惋惜。词句婉转,玉润珠圆,寄情于景,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柳永(约1004—约1054)字耆卿,初名三变,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初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但他仕途坎坷,终身潦倒,久不达志,统治阶级常待以白眼,因而他放荡不羁,流连坊曲。他的词也就以写羁旅行役和男女之情为主。艺术特点是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写景抒情,委婉尽致。语言通俗,擅长白描手法,善于层层铺叙。名词有《雨霖铃》。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为寄托之物,融情于景,表达了和爱人难以割舍的离情。作者通过对离人内心活动的描写,写了别时、别后,写了自己、对方,缠绵而深挚。但情调低沉,渗透穷途之感,显然是他仕途失意,不得不远行的一种心理反映。

  柳永还有许多描绘歌妓生活和城市风光之作,颇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他创作慢词独多,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技巧方面,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他最大的`贡献是一手建立了俚词阵地,与文词分庭抗礼。北宋词有俚雅之分,始于柳永,扩大了词的影响,所以人们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秦观( 1049—1100 ),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累遭贬谪。

  秦观十分推崇苏轼,文词为苏赏识,他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被当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词,音律谐美,委婉含蓄,语言淡雅,饶有余味,在婉约派中成就很高。正如南宋词人张炎说: “秦少游词体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在题材方面,他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在秦观的全部词作中,固然不能说找不出个别庸俗的作品,但他主要的倾向是歌唱爱情的真挚和纯洁。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虽然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似乎是古老的题材,但作者推陈出新,不落陈套,深于情,专于情,自辟途径,用最后两句赞美和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点出牛郎织女一年只相逢一次,彼此更能珍惜时光,感情更加炽烈,格高意新,在他的词中是少有的。这个观点,在古代作品中也是健康的。

  李清照( 1084—约1151 ),女,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著有《洛阳名囡记》,夫赵明城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在家庭影响下,很早就有诗名,是我国文学史上声誉最高的女作家。她的词,以深沉的思想感情、浓厚的生活气息、清新的语言,给婉约派带来新的生命。她的词,在题材上,前期多是反映封建时代上层妇女生活情态,有写夫妇间的离愁悲哀,如缠绵婉约,人比黄花瘦的思夫名篇《醉花阴》。

  这首词用菊花比人的瘦,来说明相思之苦,情真意切,委婉含蓄,表达自己的一片深情。上阕,主要是写作者独处的寂寞,下阕主要是写词人思夫的深切。到了后期,由于国家多难,自己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哀愁,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使词的风格产生了突变。因此,她的词的创作,在遣词命意方面更加凄楚,词章风格更加沉郁,抱着冷清凄惨度生涯的态度。如《声声慢》。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词里所写的愁,不仅是个人的感情,也有着国破家亡的具体生活内容。词贵情真,词贵意切,词贵语新,她把情感活动和自然景物、生活细节结合起来,刻划入微,语言新颖独到。所以,这首词有较强的感染力。

  除上述词人外,婉约词派重要的词人,北宋时还有黄庭坚,周邦彦、张耒、陈师道等;南宋时有姜夔、史达祖、高观国、吴文英、蒋捷、张炎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婉约派】相关文章: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郊寒岛瘦01-28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豪12-21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史12-21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圣12-09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诗仙12-21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楚辞09-29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离骚12-21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骈文12-21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沈宋体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