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看书写字或者与人交谈的时候,常常会看到、用到或听到“俗话说怎么怎么样,人们都说怎么怎么样”这样的用意是用来说服别人,以便加强语气。
俗语,就是流行于民间,在群众口头中常用的一些定型的、地方色彩很浓的通俗语句。俗语源于民俗事象,尤其是俗话的正反两面之说更另人佩服这嘴皮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谓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如:礼让三先--当仁不让。金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又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沉默是金、祸从口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等等,都是有两方面的民间的口头语言文化。
既然为语言艺术文化,就是斯文语言,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细柔、缓慢的渗透力,但是,有的俗语却有着极强的杀伤力,甚至是比杀人的利器还要尖锐,譬如:你要是鲜花,以后牛都不敢拉粪了。巴黎圣母院少个敲钟的,就你了。你这模样一出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等。
其实,世间流传的俗语不论是谚语或是歇后语,本来都是在表达某种生活和处事的哲理,出自哪里并不是很重要,只不过是“一种道理各自表述”而已。人们惯于用俗语说道,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古老文化的崇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增强自己言谈话语的说服力而已。
记得几年前在一次某化妆品宣传会上,一个年轻人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费力的介绍着他手里的产品,见大多的听者都心不在焉,她忽然话锋一转说了很长一句“咱们中国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如果你为未来几个月担忧,那么你应该去种粮食;如果你为未来几年担忧,那么你应该去种树;如果你为未来几个世纪担忧,那么你应该去教育后代。如果你想永远年轻,那么你就应该选用这种品牌”。她一连串说出一段这么长的句子,但听上去这分明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也许,这就是商者的嘴皮文化。
2013春晚老面孔蔡明和潘长江在央视蛇年春晚表演的小品《想跳就跳》,讲述了一段在一位还不适应退休生活的女强人与装俏老男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整个小品看下来,你会发现,人在小品中是没有人格尊严的。公园中相遇的两个陌生人,一个高贵冷艳腹黑毒舌小老太,一个卑贱阳光宽容矮个老男人,一方是凶狠的语言扣杀,另一方只有卑微的接招与宽容。小品中人与人之间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礼仪与应有尊重,更没有任何可以回转的空间,而那个不尊重别人人格的高贵者,却可以用砸手机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正义,用高贵的身段与弱势者共舞,来体现人类伟大的同情心。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诸如此类至理俗言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小品里的那位高贵者缘何极尽言语讽刺侮辱之能事,将“心罚”这把不带血的“尖刀”毫不留情地捅向那位身份卑微的小个男老者的心窝?也许她自认为高端,有地位,有身份的文化者,但她损人的嘴皮文化恰恰暴露出她的人格、文格的失真。
当今社会,嘴皮文化无处不在,不会兴国也不会丧邦,但确确实实,它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善良人一颗善良的心,误人、误己。嘴皮文化者,很多时候,表现的嘴“很硬”。此“嘴硬”并不意味着他的见识和学识有多高,而是明知道自己做错了,却是癞蛤蟆垫桌腿--硬撑着。这类嘴皮者,动辄爱打赌。‘理屈词穷’、‘豪气的英雄气概’下是一颗虚伪、残忍的良心!
俗语是嘴皮文化的核心要素,既然是嘴皮文化,就是表现在嘴和皮一唱一合。有的人靠俗语‘布道’,靠嘴皮‘作秀’以传播自己,这样的人很多时候是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口吐莲花,俗语套套,冠冕堂皇,完全一个水仙不开花——装蒜。一旦论异己,则头头是道、歇语连篇,恨不得把对手踩在脚下,永不能翻身,自己却乐于做个“看客”。这样的靠着嘴皮功夫而忽悠人们的所谓文化者完全是“手电筒”式的虚伪文化者,名副其实的上嘴皮挨天,下嘴皮贴地--没有脸皮。
俗语,即为艺术语言,也是地方方言,是生活习俗等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但是,由于流传年代久远,又经人嘴皮的上下承传,其原意已经发生发较大变化,有的甚至已经失去了其本意,个别俗语可能还有些极端,其中的道理就需要我们去深领悟,细揣摩,准掌握,活运用了。
- 相关推荐
【俗语的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黄河的谚语俗语03-04
关于鸡年的俗语08-06
经典民间俗语谚语02-17
生意谚语、俗语08-02
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08-16
关于桥的谚语俗语08-07
关于狗的俗语或谚语08-07
关于春天的谚语俗语08-11
春天的谚语和俗语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