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2024-03-14 外婆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外婆家的年味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1

  一年当中,最热闹、最令人难忘的节日,莫过于过春节了。而在我心目中去乡下外婆家过节,是我最期待,最快乐的日子。

  大年初二,我们驱车三百多公里来到了台州黄岩外婆家。一路上,妈妈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小时候的事。妈妈说:“她小时候,外婆家还未通上公路,进城赶集需要徒步1个多小时的山路。平时,外公辛勤耕作出的农作物想运到城里去卖,必须得人工挑下山,真是非常不方便。现在经济发展的很快,国家政策落实的好,村村都住上了崭新的洋房,以前泥泞崎岖的小路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水泥路,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在外婆家,我体验了浓浓的年味。我们在外公的指导和带领下,来到了自家的鱼塘捕鱼,俗话说得好“年年有余,”外公说了过年一定得捕一条他自己养的'大鲤鱼煮给我们吃。瞧,鱼塘里的鱼好像知道我们要捉它似的,看到外公的大鱼网撒过去,它们便四处乱窜,溅得外公一身的泥水。不过再狡猾的鱼儿也逃不过外公的眼疾手快,忽的一下外公一提手,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已落入了外公的渔网,我高兴得拍手大喊:“捉到了、捉到了,好大一条鱼啊!”

  捕好鱼回到家,外婆已蒸熟好了糯米等待着外公准备打年糕了。只见外婆把一箩筐熟透了的糯米倒在一个石臼中,外公拿起一个石锤,一下一下地往米团上锤,不一会儿,一颗颗的糯米都变得粉碎,全粘在一起,我和表弟在旁边看得都惊讶地叫道:“哇!原来又香又糯的年糕是这样打出来的呀。”

  夜幕渐渐降临,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哇!外婆准备了满满一桌丰盛的菜肴,有糯甜的年糕、香鲜的鲤鱼、红红的猪肉、碧绿的蔬菜、新鲜的竹笋还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海鲜……看着这么多的美味佳肴,我迫不及待地坐下来赶紧品尝起来,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我,还有舅舅一家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开心地聊着。互相祝福道:“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春节真好,要是天天都是春节那该多好呀!愿外婆家的年味一年更比一年浓!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2

  年二十九,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外婆家过年。

  来到外婆家,我看见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和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山。外婆在鱼塘边种的菜可多了。有“绿色的皮球”—包菜,有“载着乘客的帆船”—豌豆,还有“一块块白色的翡翠”—蒜。

  我一进外婆家家门,就看见外婆正在做糍粑,于是,我也决定和外婆一起做糍粑。外婆把糍粑胚分成一个个大小均匀小团子,我抓起一块小团子不停的揉。外婆揉成椭圆形,而我揉的什么形状的`都有。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月牙形,还有的是圆柱形。

  我和外婆把所有糍粑胚弄成形状各不相同的,外婆就一个个夹起来下油锅炸。当糍粑胚浮在锅里时,外婆等了五分钟就捞起糍粑了。外婆笑眯眯地说:“来,我的外孙女,糍粑好炸了,等糍粑凉一点再吃吧。”我完全把外婆的话抛在后脑勺了,直接拿起筷子就吃。“哎呀,这糍粑真烫啊!”我边伸出舌头边说。外婆笑了笑,说道:“你啊,还真是个急性子,去喝点水吧。”我觉得虽然烫了一点,但是糍粑却很好吃。

  外婆大声说:“大家快来呀,糍粑煮好了,快来尝尝吧。”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其他亲戚都拿起筷子一人夹了一个糍粑吃,糍粑甜甜的,真美味。就连外婆家的小猫小狗都坐在桌子底下凑热闹呢。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感觉真幸福。

  外婆家的年味就是不一样,这个春节,我过得真有意义。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3

  虽然大家都说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是我的外婆家的年味还是十足的,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我的外婆家在萧山进化,每年正月初二,外婆家附近的吉山探梅处都要进行打麻糍的传统习俗。去年也不例外,记得那天刚吃完午饭,我们就坐上车直奔吉山探梅。来到目的地,那里人声鼎沸,原来早已进入了打麻糍的`前奏。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外婆事先将淘好的糯米放在大灶上蒸成饭,但好奇的是没加锅盖敞开式的。这时站在一旁的外公告诉我将糯米蒸成饭最关键,必须保证从里到外的糯米都是熟的,所以不能加工锅盖。

  大约二十分钟后,第一锅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出锅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外公将其倒入专门用来打麻糍的石捣臼中,用舂头不停地舂捣糯米饭。外公告诉我糯米饭舂捣的越糊越好,此时几位年轻力壮的阿舅也加入了其中的队伍,帮忙轮流舂捣着,大家纷纷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而站在一旁观看的小屁孩们却兴奋地不得了,因为有的还是第一次看到,嘴里还不时地呐喊着加油声。

  正当大家有点体力不支的时候,其中一位外公伸手捏了捏糯米饭。这时糯米饭已成了糯米糕,粘粘的好有韧性,告诉大家可以了。

  于是便迅速拿到一旁撒有炒米粉的竹扁上,三四人将糯米糕拉成圆扁形,并在上面撒上黄糖和芝麻。就这样第一锅麻糍新鲜出炉了,并用刀切成一块块的。

  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麻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似乎早已忘记了刚吃过的午饭。热乎乎的麻糍,吃在嘴里甜甜的,香香的,软软的,还蛮有嚼劲的,我瞬间双眼紧闭,心间顿时流淌着一种情浓味更浓的感觉。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馋涎欲滴的感觉呢?明年过年的时候可以和我一起上萧山进化参与一下打麻糍的乐趣,增加现在越来越淡的的年味色彩。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4

  当汽车的车速降低,右转进入高速公路弯曲的辅道时,我知道外婆家快到了。

  父亲开着车子缓缓行驶在国道上,随口说道:“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平日里,我可能会附和一二,但此时,我却大大的不赞同。或许对于父亲而言,整日就是工作,或是回家和我唠叨,或是埋头看书,忙忙碌碌。他哪知道年味是什么!可我知道,年味就是春节难得来趟外婆家:千年古镇严州府,现名梅城。青砖白瓦的江南小巷,青苔铺路的城门码头,有杭州从没有的美味:皮薄雪白的鲜美的手工馄饨面、内馅刺激味蕾的红白相间的豆腐包、还有从小就镌刻在记忆中,每日支楞耳朵想听的走街串巷的牛肉粉丝汤吆喝声。这么多年了,它们哪里变过?

  年味也是除旧迎新的影像,镌刻春秋痕迹的小镇状元牌坊静静地看着这个小镇的'改变,看着它从落满光阴尘埃,有些许落败的小镇摇身一变,变成“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旅游胜地。

  天下西湖七十二处,外婆家比邻梅城西湖,镇子的那头还有个东湖。原本是两湖隔镇相望,从未交融。现如今,旧貌换新颜,有一清澈见底的河道相通,小河弯弯,河上有石桥,河边有青柳,河岸住着世世代代喝着三江源头江水长大的梅城人,东湖西湖犹如两颗明珠,点缀梅城古镇东西。

  梅城虽小,却蕴藏了我对春节的点点回忆与对家乡的感情。梅城的年味,不会变,也不会淡。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到外婆家去过年,经过几小时的颠簸到了外婆家。这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着灯笼,贴着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爆竹烟……大家忙得不亦乐。

  这年货提前置办的,大家忙活打糍粑,做豆腐,炸肉丸子等。还有一种凉拌菜鱼腥草根,这是外婆家乡餐桌必备的地道菜。

  走在街上,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因为马上过年了,都来置办年货。

  除夕这天,每家都很忙,一大清早各家都在忙着做饭,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

  下午街上玩,看见一个阿婆穿得花花绿绿的,身上套着一个船形模样的竹制品,走路一摆的,身边还有两个挑花担的也是左右摇摆,一个画着花脸手拿划践浆在假装划船。表哥告诉我这叫彩龙船。不远处还有玩龙灯和舞狮的,热闹及了。

  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欢聚一堂,吃起了年夜饭,今出碗菜都是热腾腾的,我的心里暧洋洋的。在我的眼里,这些菜都蕴含着浓浓的爱,我们吃得热火朝天。过年总不能漏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守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个个小品把我们逗的人仰马翻,一个个相声让我听的有嗞有味,增加了不少过年的气氛。在大年初一的最后几秒钟,我们一起欢呼起来"五,四,三,二,一!”无数个礼花腾空而起,又带着满身的光焰洒向大地,把大地映得光彩夺目。人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纵情的欢呼。变幼无穷的焰火映照着人们兴奋的笑脸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红的`,似节日的灯笼;黄的,像成熟的稻谷;绿的,如茂盛的大树。把平门闪闪发光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路灯这时,也没了用场,各色礼花在空中竞相开放,构成一幅花团锦簇的图画,一幅幅,繁花似锦,绚丽多彩,好不令人叹为观以止!

  年初一上午还有乡村文艺汇演:如独唱,弹琴,跳舞等节目。这便是外婆家乡的习俗,有着我喜欢的热闹的“年味”。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6

  又是一个新年,妈妈对外公外婆的思念更甚。

  妈妈说,记忆中最有味道的新年趣事,就是小时候外婆外公带着她去做年糕。那时候,做年糕都要排队到后半夜,但是妈妈一点都不瞌睡,刚做好的年糕滚烫,香甜软糯。心灵手巧的外婆用一把剪刀就能惟妙惟肖地做出各种漂亮的动物生肖。等到家里的年糕都吃完了,孩子们也舍不得吃这些动物生肖年糕。

  外婆早早地剪好姿态万千的福字窗花,亲手写好春联,贴得家里到处喜气洋洋。外婆提前包好各种馅料的粽子,灌好桂花糖藕,亲手做的酒酿在冬天里香气四溢。这些都是孩子们最爱吃的.。

  准备年夜饭时妈妈要给外婆帮忙,总被外婆挡回来说她一个人够了。一会儿工夫,外婆就端出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外婆特别钟爱黄梅戏,嗓子也特别好,过年时节都会给孩子们唱黄梅戏,经常赢得邻居们驻足观望,妈妈说这是她听过的最好听的戏曲了。年夜饭大家欢聚在一起,品尝着外婆花尽心思做的各种美食。外婆给全家老少都准备了新年礼物和压岁钱,妈妈说从来没有见到外婆为自己准备过礼物。后来妈妈长大了,每年都会偷偷地往外婆的枕头底下放上一个大红包。

  外婆外公善良勤劳,一生平凡。外婆说过一句话:“只有孩子们幸福安稳,就是我们最幸福满足的人生。”外婆和外公相继离开有十多年了,我没有见过他们,但是每当妈妈提起他们时,看到妈妈一脸的幸福,我知道那是妈妈最快乐温馨的岁月。在妈妈的讲述中我仿佛感觉外婆外公还在我们身边。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7

  我的心情格外兴奋,因为今年在外婆家过年,这是川北的一个小乡村。当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到处焕然一新美丽极了!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外爷忙着劈柴生火,我也卷起袖子有模有样的帮忙抱着柴火,今天呀要在院子里点燃大大的火堆,火烧的越旺越好,预示着明年的日子将红红火火。忙完院子里的事情我跑进菜园给小猪摘青菜,两只脚上沾满了妈妈故乡的泥土,我却格外开心,很想把外婆家的泥土带点到杭州去,哈哈……嗯,是什么香味呀?原来是外婆在炖猪脚,香喷喷的味道调皮的在院子里飘来飘去,不止是外婆家,整个村庄都弥漫着年夜饭的味道,袅袅升起的炊烟,院子里熊熊燃烧的火堆,我相信明年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小朋友在院子里打打闹闹,谈笑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还有恭喜发财的'音乐声,汇成了一曲喜庆的新年交响乐。

  “吃饭咯!吃饭咯!”随着一声喊叫,我不顾身上的泥土味从菜园里直奔餐桌!哇!香喷喷的香菇炖鸡,海带炖猪脚,红烧牛肉,外婆家自制的凤爪……满满两大桌,色香味俱全,看得我垂涎三尺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又长大了一岁,该以新的状态面对新的一年新的挑战了!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8

  每当看到妈妈静静地坐在书房时,我就知道妈妈又在思念外婆外公了。新年又来到了,妈妈对他们的思念更是加剧。

  听妈妈说,过年最有味道的就是小时候外婆外公带着他们去做年糕,那时候都要排队到后半夜,但是妈妈一点都不瞌睡,一直等到年糕做出来,刚做好的年糕滚烫柔软,心灵手巧的外婆用一把剪刀就能惟妙惟肖地做出孩子们的`动物生肖。等到家里的年糕都吃完了,谁也舍不得吃这些动物生肖年糕。

  外婆会早早地剪好了姿态万千的福字窗花和她自己亲手写的对联,分别贴在了家里的显眼处;提前包好了各种馅的粽子,灌好桂花糖藕,外婆在冬天都能变出香气四溢的酒酿,因为都是孩子们最爱吃的。

  准备年夜饭时妈妈去帮忙,总被外婆挡回来说她一个人够了,外婆一会儿功夫就能变出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外婆嗓子特别好,过年都会给孩子们唱黄梅戏,经常赢得邻居们驻足观望;妈妈说这是她听过最好听的声音。年夜饭大家欢聚在一起,品尝着外婆花尽心思做的各种美食。外婆给全家老少都准备了新年礼物和压岁钱,妈妈说从来没有见到外婆为自己准备过礼物。等后来妈妈长大了,每次妈妈在离开外婆家时,她都会偷偷地往外婆的枕头底下放上一个大红包。

  外婆外公善良勤劳,一生是那么的平凡。外婆说过一句话:“只有孩子们幸福安稳,就是他们最幸福满足的人生。”外婆和外公相继离开有14年了,我没有见过他们,但是每当妈妈娓娓讲述时,看到妈妈一脸的幸福,我知道那是妈妈最快乐温馨的时光和岁月,也是妈妈过得最甜蜜有年味的年,我也感觉外婆外公永远在我们身边一样。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9

  自从外婆退休后,她就一直待在家里,安安心心地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每逢寒暑假,我和表哥都会去外婆家舒舒服服地住上一两周,那也是外婆最幸福的时刻。

  今年,我和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来到外婆家,不同的是,这次来我还有一个任务:给在腊月是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送红苹果。到了外婆家,我的'前脚刚踏进家门,眼珠就被屋内的景象吸引住了。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地板拖得十分光亮;一缕青烟从厨房里飘出,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我随着这缕青烟走到厨房,看见外婆正在做饭,她左手执锅,右手拿着锅铲,熟练地摆动双臂,霎时间,一碗美味的菜肴就从外婆的手下诞生了。

  每逢腊月,外婆就开始不停地洗许多不同的蔬菜和鸡鸭鱼肉,她的手不停地在菜蔬、鱼肉间来回穿梭,还因为它们身上的色彩使手上的颜色变得五花八门:洗藕、土豆时,外婆手心的掌纹就变成了黑褐色;洗鱼、肉时,掌纹又被染成了红色……到了晚上,外婆就开始炸许许多多的丸子、酥肉、鱼等,那几天,外婆就天天站在油锅前,下锅、沥油、出锅,长时间的烟熏火燎,外婆的手心手背,都沾满了浓浓的油烟味。

  我不由地想到:“外婆也是大年三十依旧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啊,我应该把红苹果送给她!”于是,我恭恭敬敬地把红苹果送给外婆,祝外婆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幸福平安!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10

  年糕,客家人称之为甜{。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有蒸甜{的习俗。古时候就有“不蒸甜{不过年,没有甜{不成礼”的说法。

  小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就把我交给外婆照看,这让我有机会领略外婆做甜{的过程:到了腊月二十七,外婆就把早早准备好的糯米和粘米浸在水里。这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是外婆在当年晚稻中特意挑选的上好糯米。那浸泡的水,也不是普通的井水,是外婆专门去山里挑的山泉水。糯米泡软后,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起来磨粉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可是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了。外婆把浸好的糯米捞起来提到石磨旁,把石磨洗干净后,就把米倒进石磨里。外婆在最前头推着,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在外婆的后面,使劲儿地推着,边推边催外婆:“快放米啦,快放米啦!”在石磨嘎吱嘎吱的转动声中,糯米磨成细腻的粉末。看着这辛苦努力的成果,外婆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米粉磨好后,外婆又把米粉放在粉筛上慢慢转圈,慢慢筛下细粉。粉筛好后,外婆把煮好的红糖水慢慢加入,边加入还要不停地搅拌,直到搅拌成浆状,再放置半小时。半小时过后,再把米浆倒入专门装甜{浆的透明胶袋,用塑料绳系上,最后把装好的桨放入大锅里蒸四个小时。蒸好后,如果马上吃,那不是最美味的,因为它还是软的,不成形,切不成一块块的甜{,真可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待它放置两三天后,方可切成片,蒸软吃,那才爽口滑腻呢。

  甜{角,我最喜欢吃了。它的外表特别光滑,吃起来不仅光滑而且有嚼劲。外婆每次切甜{的时候,都不忘把光滑的那部分留给我。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年夜饭,外婆就把煎好的.甜{端上来。煎好的甜{外焦里嫩,金黄金黄的颜色让人看了就特别有食欲。全家人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又尝到了久违的味道,让漂泊的心安定下来。

  就这样,每年我都和外婆一起磨粉,看外婆做甜{,直到到外面去读书。每逢到了年底,我回到外婆家,外婆都会把香喷喷、外焦里软的甜{放在我面前。我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把它吃得干干净净。每次看着我吃完,外婆都很高兴。我愿年年吃到外婆的甜{,看到外婆露出满意的笑容。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11

  夕阳如此温和,风也如此柔媚。乡村的黄昏是那样宁静安详,虫子的呢喃如古琴般缓缓流淌,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古老的虚线。落日的余晖温柔地洒在人们的脸上,此情此景总是会令人想起那人那事。

  我是在外婆家度过我的童年的。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小野花,有满园子的果子,还有外婆做的一手好年糕。“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外婆,长大以后我也要请你吃年糕!”“好啊!外婆等着乖孙女做大年糕呢!”外婆知道我爱吃年糕,每天变着花样做,仿佛我吃完年糕后幸福的微笑便是她的全世界。她喜欢在落日时分坐在门口的竹椅上一边缝补衣服,一边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年糕。每当我回头冲外婆笑时,便会看到她坐在金色的余晖中慈祥地笑着,然后柔声地说慢点吃。我说好,想了想又补充道:“外婆以后吃我做年糕也要慢点。”随后,便是外婆温柔的笑声和我“咯咯”的笑声,回荡在幽静的乡村中,很久很久一直传到天际……

  暮春时节,我总爱缠着外婆带我到山间的小路上转风车。那儿的和风是带着麦香和花香的,所以风车也带着淡淡的幽香。每当微风吹过,我的风车便“吱呀”地转动起来,奏着古老的乐音,扣响人的心扉。一日,我和外婆又来到山间的小路上,风车却没有转动。我不悦地看着外婆,外婆却柔声说道:“你跑起来呀!”于是,我举着风车缓缓地跑了起来,风车果然“吱呀”地转动起来。我“咯咯”地笑着,回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外婆慈爱的笑容和天际绚烂的晚霞。我大声地喊着:“外婆,长大以后孙女还要给你做个大风车!”“好啊!外婆等着孙女做大风车呢!”微风吹过,将我们的'话语传到山的那边……

  可是,人生是没有那么多的以后的。在我还不会做年糕不会做风车的时候,外婆便去了天上,永远离开了我。我不再爱吃年糕,也很少去转风车。那天,我拿起盒底尘封已久的风车回到了那条缀满野花的小路上。一阵夹着麦香的春风吹过,风车竟又“吱呀”地转动起来,伴着纷纷扬扬的落花奏着亘古不变的乐音。我想,外婆在天上一定听到了,她一定没有怪我没有兑现我对她的承诺。否则,尘封已久的风车为什么还可以转动得这么完美?那阵风,也是外婆为我吹的吧!站在春风中,我蓦地明白,人生是没有以后的,抓住今天才是最重要的,我会一直一直坚强地走下去,让以后的人生少一点遗憾。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12

  每每临近新年,街头巷尾那些卖炒货的店铺就会全部开张,店里伙计们挥舞着铁铲,卖力地炒着瓜子、花生、核桃……香味隔着马路就能闻到,但这不是我最爱,我最喜欢的是那一片片炸得金黄,香脆可口的年糕胖了。平时,外婆总会称上一些,拿回家给我当小零食吃,过年时当然更少不了它!

  小镇的街道上总有人推着三轮车在那儿叫卖,车身上还印着几个大红字:手工年糕干——甜滋滋、嘎嘣脆!于是我们也经常买,可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外婆亲手做的年糕胖。

  外婆做年糕胖,有别于我们常见的米年糕,它用的材料种类很多,有糯米、粳米、番薯、土豆、野艾等,这种年糕做好后,再将它们切成均匀的薄片,挑天气好的日子拿到外面去晒。年糕片一片片都被放在一个大大的竹箩里,白的、黄的、清的、紫的,色彩斑斓,煞是好看。不过炸年糕片才是我最高兴的。外婆在已经烧热的大锅里倒入一些油,滋啦啦,不过一会儿油就沸了起来,一片片年糕片宛如一只只小鸭,一个接着一个地跳进了油塘。

  外婆不停地用大铲翻炒着年糕片,直到颜色有点橙黄时才能出锅。那时,我一定会从她身下钻出来,向外婆讨几片刚出锅的',解解馋。热乎乎、香喷喷、油滋滋的,艾草味、南瓜味、紫薯味、芝麻味的,那味道至今难忘。要是见到年糕上面鼓出个大气泡的,那我就更不会客气了,其实这就叫年糕胖,可是年糕片中的精品哦!

  每逢过年,亲戚朋友们都会来外婆家里拜年,外婆当然会拿出她亲手制作的年糕胖供大家品尝。我总是第一个过来抢吃,外婆这时就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哈哈,有个小馋鬼!那个时候她还小呢,最爱吃年糕胖了,我刚炸好两罐放在桌上,那小丫头一直看着,趁我不在就悄咪咪地走过去,抓上好几把往口袋里塞!到晚上有客人来了,我打开罐子才知道她偷吃了,正想骂她,谁知她竟从口袋里拿出几把年糕胖招待客人……她真是个小机灵鬼呀!”说完,大家总会朝着我大笑。我知道外婆说的小馋猫就是我,于是装傻跟着大家一起笑!

  “嘻嘻!”大家说,我是不是一个吃货呀?吃着外婆的油炸年糕胖,让我幸福满满,欲罢不能,因为那上面有外婆的味道。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13

  天气越来越冷,新年快要到了!

  这个时候,我也最喜欢去外婆家。除了购置年货,新年中的第一件大事:做年糕也开始了。不过,现在的年糕并不像以前那样是纯手工的,而是用机器碾制而成的。

  那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外婆、舅舅他们出了门。做年糕的地方离外婆家并不远,才几分钟,就已经闻到了一阵阵年糕的香味“啊,好香啊!”表弟兴奋地把头探出了车窗。正如舅舅所料,这里的`生意可真好得很!远远望去,排队的人多得像条长龙。没办法,先来后到,我们也只能乖乖地排起了队。

  突然,做年糕的房子里传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跟着是一大股白烟袅袅上升。随即,整个房子也开始抖动了起来。我吓得不敢做声,以为是什么东西爆炸了。“呵呵,吓到了吧?这表示有一户人家的年糕做好了!”舅舅凑过来,边安慰我边解释给我听。约摸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了我们了。趁他们不注意,我悄悄地跟在舅舅后面溜了进去,想看看这又糯又香的年糕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来到一个大房间里,只见我们的材料被倒进了第一个机器。机器顶端仿佛出现了一座小型雪山,那一粒粒被浸得饱胀的大米白得发亮。机器开始转动起来了,一眨眼的工夫,工作人员便从机器的出口处接了满满一大麻袋的粉。原来是把我们拿来的材料磨成了粉!

  紧接着,粉又被放进了一个类似蒸笼的机器炉子里。表弟惊奇地说:“姐姐,这不是《西游记》中烧唐僧的东西,怎么到这里来了?烧好的年糕还怎么吃啊?”几句话逗得我们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第一锅终于出炉了,热气争先恐后地都溢了出来,粉也变成了许多细小的颗粒。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米粉又被放进了最后一个机器。只见一个人用铁铲把米粉都往一个洞里塞。就这样,一条条接连不断的、长长的年糕从那个小洞里钻了出来,随即又被旁边的一个师傅迅速切断了。我们把切断的年糕放到门板上一一晾开来。我实在馋得很,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往嘴巴里塞。外婆看到了,朝我瞪了一眼。我可顾不了这么多,故意嚼了满满一嘴巴。

  啊,暖暖的年糕真好吃!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14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教我打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没吃头。”每当唱起这首童谣,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和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情景。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外婆带着我来到村口的晒谷场。天才蒙蒙亮,场地里已围满了人,盛着大米的箩筐排起了长队。箩筐里的大米经过一夜的浸泡胀圆了肚子,晶莹剔透。

  工人们把大米磨成粉再蒸熟,将熟粉倒入,一条条热乎乎的年糕从机器的大嘴巴里跳出来了,香气扑鼻,弥漫了整个晒谷场。机器的出口处有一股水流喷向年糕,听旁边的一位师傅说,这是为了给年糕降温。我迫不及待地上前摸了摸,啊,原来刚做出来的年糕软软的、黏黏的,完全不像从超市里买的那样硬邦邦的!

  外婆把年糕一条一条平铺在竹匾上,说是要晾上半小时冷却。它们就像一个个士兵整齐地排列着,这时候,如果你刚好站在晒谷场的一角,远远望去,场面肯定壮观。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条,咬上一口,有点嚼QQ糖的感觉,就是不够甜。外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神秘地说:“好吃的在后头!”

  第二批出来的年糕变成了浅棕色。它刚一出来,就有人喊:“糖年糕出来喽!快来抢啊!”和我同龄的孩子们都一窝蜂地围了上来。外婆把一条糖年糕分成三四份,给我们每人一份。比起刚才的白年糕,糖年糕多了一丝甜味,口感稍硬,更像QQ糖了。啊呜一口,我把年糕咬成了一条小船,像旁边的伙伴炫耀。过不了多久,年糕太阳、年糕鱼、年糕树……都来凑热闹了。

  你以为这就是外婆口中的“好吃”的?当然不是。这时,真正好吃的年糕花闪亮登场了。所谓年糕花,就是在年糕还没成形前,熟透的一团年糕粉。外婆先把粉搓成一个凹圆,添入一些咸菜、榨菜丝等辅料,然后把它搓圆。最后一个环节——捏花形,就得比比谁的手巧了。外婆捏了一朵“太阳花”送给我,见我舍不得吃,又捏了一朵,并催我趁热尝尝。米香伴着咸菜的酸味,开胃又爽口,一整个下肚,也不觉得腻。此时,平日里好吃的`牛排、披萨是没法与它相提并论的。

  回去的路上,我发起了一连串提问。外婆告诉我,妈妈像我这么大时,还没有机器年糕。年糕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是手工完成的。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都会打年糕。村民们自发组成打年糕队,你淘米、我磨粉,他烧火……邻里间互帮互助,形成一条流水线。这样打出来的年糕比机器做出来的更加细腻,而且存放时间更长,不容易裂开。现在,这样做手工年糕的地方很少了。我想:人们一槌一槌地捣粉,一块块地切糕,这手工年糕真是来之不易啊!

  一路上,外婆还给我讲了许许多多年糕美食。为了给小时候的妈妈解馋,外婆把糖年糕切成年糕片炒着吃,把白年糕油炸着吃;闲时,给刚放学的妈妈用筷子串一串苔菜年糕;烧饭时,在火堆里放几条年糕煨着……在外婆这个老宁波人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是煨年糕和大头菜烤年糕,这大概就是一种记忆的味道吧!

  这个冬天的清晨,外婆教我如何做年糕,让我知道了我们家乡的特产——年糕的由来。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年糕年糕年年高,一代更比一代好。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15

  每逢春节,外婆总会做年糕送人。外婆有一门做年糕的好手艺。只见她拿出面粉,掺入红糖和水用力揉搓着,慢慢地变成大面团。接下来,她又拿出几片粽子叶,把揉好的面团拿起。外婆手法娴熟,不一会,便把粽叶绕着面团围成一圈,如同盛开的荷花一般。接下来,便是生火,蒸年糕了。外婆曾说道,蒸年糕需要耗上一个晚上,需要不断往炉灶添加大木柴,在这期间还需不断加水,唯有如此,方能蒸上一笼色香味俱全的好年糕。

  南方的腊月,不似北方那般寒风凛冽,冬日里的太阳总给人带来一股暖意。到了夜晚,白日里暖意未消,院子里四方天空黑得深邃,只剩那弯弯的小月牙悬挂空中,春节将近,家家户户也逐渐悬挂起大灯笼于门前。

  此时,厨房内的火光映衬在外婆那满是笑意的脸上,虽说年逾花甲,但她身体依然硬朗,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劲。炉灶的火还是燃烧着,或是时间久了的缘故,外婆那神采奕奕的眼神中透着丝丝疲惫,她不停地打着哈欠,不时用手揉揉酸痛的眼眶。看着外婆憔悴而又疲倦的面容,我于心不忍,上前搂住外婆的肩膀,轻柔地拉着她的手,让她回房休息,可是外婆怎么会如我愿呢?她打起精神,向我摆摆手,继续坐在炉边看火。外婆似乎被那烟火熏到了,不停地揉着眼睛。看这情景,我硬拉着外婆回房间休息。

  一个半小时后,外婆走出院子,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想要接管看火。我犹豫地看向外婆,她的脸上虽然有了精神,可疲惫却是掩盖不住的,外婆一句一句地劝说,终究执拗不过我,于是我们便一起在炉旁看火。

  终于,年糕做好了,外婆把它从炉中拿出来冷制,慢慢地从白色变成了黄偏红的颜色,等到差不多硬化了,就在年糕中央塞个红枣。第二天,外婆兴高采烈地拿起年糕,送给前来拜访的乡邻们。

  年糕虽普通平凡,却蕴含着外婆的用心经营的心血。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 16

  年糕,客家人称之为甜粄。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有蒸甜粄的习俗。古时候就有“不蒸甜粄不过年,没有甜粄不成礼”的说法。

  小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就把我交给外婆照看,这让我有机会领略外婆做甜粄的过程:到了腊月二十七,外婆就把早早准备好的糯米和粘米浸在水里。这糯米可不是一般的糯米,是外婆在当年晚稻中特意挑选的上好糯米。那浸泡的水,也不是普通的井水,是外婆专门去山里挑的山泉水。糯米泡软后,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起来磨粉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可是我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了。外婆把浸好的糯米捞起来提到石磨旁,把石磨洗干净后,就把米倒进石磨里。外婆在最前头推着,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在外婆的后面,使劲儿地推着,边推边催外婆:“快放米啦,快放米啦!”在石磨嘎吱嘎吱的转动声中,糯米磨成细腻的粉末。看着这辛苦努力的成果,外婆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米粉磨好后,外婆又把米粉放在粉筛上慢慢转圈,慢慢筛下细粉。粉筛好后,外婆把煮好的红糖水慢慢加入,边加入还要不停地搅拌,直到搅拌成浆状,再放置半小时。半小时过后,再把米浆倒入专门装甜粄浆的'透明胶袋,用塑料绳系上,最后把装好的桨放入大锅里蒸四个小时。蒸好后,如果马上吃,那不是最美味的,因为它还是软的,不成形,切不成一块块的甜粄,真可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待它放置两三天后,方可切成片,蒸软吃,那才爽口滑腻呢。

  甜粄角,我最喜欢吃了。它的外表特别光滑,吃起来不仅光滑而且有嚼劲。外婆每次切甜粄的时候,都不忘把光滑的那部分留给我。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年夜饭,外婆就把煎好的甜粄端上来。煎好的甜粄外焦里嫩,金黄金黄的颜色让人看了就特别有食欲。全家人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粄,又尝到了久违的味道,让漂泊的心安定下来。

  就这样,每年我都和外婆一起磨粉,看外婆做甜粄,直到到外面去读书。每逢到了年底,我回到外婆家,外婆都会把香喷喷、外焦里软的甜粄放在我面前。我细细品尝着外婆做的甜粄,把它吃得干干净净。每次看着我吃完,外婆都很高兴。我愿年年吃到外婆的甜粄,看到外婆露出满意的笑容。

  • 相关推荐

【外婆家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年味的传承-关于年味的作文900字04-13

年味遐思作文09-28

家乡的年味作文06-04

家乡年味作文10-23

年味初中作文02-03

年味小学作文02-04

感受年味作文02-07

幸福年味作文08-12

幸福的年味作文02-28

年味的幸福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