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们过年的习俗

2022-11-11 作文素材

  过年,是一年当中最喜庆的日子,各地都有各地的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人们过年的习俗的相关作文素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人们过年的习俗 1

  过年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北京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加上丰富多彩文艺节目,喜庆气氛更加浓郁。1994年,北京禁放烟花、爆竹后,北京人只能到郊区的几个定点地方去看喜庆的新年烟花,但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尝试以越来越新鲜的方式来渡过这中国人的新年。

  家乡人们过年的习俗 2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终于把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看看咱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过年的!

  1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之日。

  2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除日。

  3 腊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5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6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7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8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9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

  10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11 大年初三: 肥猪拱门。女婿女儿回娘家拜年。

  12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13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14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15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16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

  17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庆贺。

  18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19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古代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20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21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22 正月十四: 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23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家乡人们过年的习俗 3

  一、新春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二、贴对联、福字、门神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端正。有的还横批,贴于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还有的在屋门、墙壁、门楣上贴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还有人会把绘有门神的画帖贴在门板上,祈求一年平安无事,增添节日喜乐气氛。

  三、祭祖、祭神

  春节祭神,是一种遍及我国东西南北的习俗。全国各地祭神习俗大同小异,但目的基本相同,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等等。

  祭祖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祭神之后,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在我们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饭之前,各家各户派个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祠堂才会关门。

  四、吃水饺、吃汤圆、吃年糕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还经常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大家就说他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在江苏淮安,早上有吃汤团的习俗,河南开封一带,春节这天既吃饺子又吃汤圆。春节期间还有吃年糕的习惯,年糕口味因地而异。

  五、守岁、给压岁钱

  除夕守岁,也是最重要的春节活动之一,邻居朋友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大家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压岁钱是小孩子和晚辈最喜欢的习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向晚辈分别赠送钱币,并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在小孩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这个习俗自汉朝开始就已经流行,当然,现在已经没有铜钱了,一般都是拿个红包装现金了。

  六、燃放炮竹

  新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以示吉庆。当然,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爆竹了,还是应该遵守国家规定,以安全为主。

  七、拜年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和习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小辈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在外出相遇时,再笑容满面地互相恭贺新年。

  八、逛庙会

  春节期间,一般在农村里都会有庙会。早期的庙会,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又逐渐增加了集市交易活动,还有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九、舞龙、舞狮

  龙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据说能够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祈福消灾。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舞龙求雨的活动。除了舞龙,还有舞狮子,也是春节期间比较普遍的习俗,在我们北方,也叫耍狮子,小时候经常见,现在也少了。

  十、踩高跷

  踩高跷,也是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历史悠久,在《列子.说符》就有记载:“宋有兰子者……以双肢长倍其身,属其胫,并驱并驰。”踩高跷也叫“扎高脚”、“踏高跷”,表演的人在两只脚上绑上两三尺高的木质跷棍,表演各种古怪滑稽的动作,小时候基本村村都有这项活动,后来就越来越少了。

【家乡人们过年的习俗】相关文章:

家乡过年的习俗02-06

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10-11

家乡过年习俗作文08-24

家乡的过年习俗作文06-02

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09-01

有关家乡过年习俗的作文10-12

家乡过年习俗作文参考10-20

家乡过年的习俗小学作文11-17

学生作文:家乡过年习俗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