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待人的故事

2022-07-21 四年级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故事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诚待人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

  我们身边有许多以诚待人的事,你碰过吗?我就碰过。不信?那你慢慢听我说。

  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周末,我在家里看书,一阵叫卖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我仔细一听,原来是一位大叔正在楼下大声吆喝大家来买他的雪梨。我禁不住雪梨的诱惑,拿上一点钱,带好钥匙,就下楼买雪梨去了。

  我挑了一些雪梨放在称上,他提起称,麻利地称起来。这位大叔约40岁左右,身穿蓝色上衣,灰色裤子,眼里显露出几分真诚和憨态。“小妹妹,一共是一块八角。”他微笑着递过雪梨。我急忙接过来,把钱放在车上,他看也不看就放进了口袋。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个。啊,真甜!梨汁犹如一股清凉的泉水,滋润着喉咙。我吃完以后一数钱,我应该还有两角钱的呀?不好,那个人没找钱!我像箭一般的冲下楼去,那个人不见了。我呆住了,心想:怎么办,那是我妈妈给我自行车打气的钱呀!我正准备回去,突然听见一声“小妹妹,等一下!”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大叔。他一边将两毛钱递给我,一边说:“对不起,我太着急回家了,没数钱就走了。该要的钱不能少要,多出的钱不能多要。再见!”他说完转身就跑。我又呆在那里一动不动。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2

  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以诚待人,以礼待人。可是,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往往没做到这点。

  例如:有一次,我回到学校,拿起书准备读,发现我的同桌正和我后桌玩,玩了很久。巡逻的班长拿起“警棍”向他桌子猛敲几下,打得“啪啪”响,并板着一块‘门板脸’大声叫道:“你给我站起来!”他不愿起来,装着没听到,于是班长又吼一声:“起不起?再不起来我告诉林老师(班主任)。”由于害怕老师,同桌只好嘴巴嘟咙着歪歪扭扭的站起来。引起了同学们的反感。其实,如果班长的态度不那么生硬,态度好一点,心里端正一点,使人觉得管管不认真学习的同学,是真心真意为同学和学习着想,就不会引起同学的逆反心理。

  还有,我看过一个这样的小故事:有两个好朋友,在曼哈顿出差,其中一个看见马路对面有一卖报的小摊子,他着急想看今天的足球赛新闻,就想过去买份报纸,让他的朋友在那儿等他。当他接过报纸时,却发现自已没带零钱。就递过一张十美元的钞票,对卖报纸的小贩说:“来一份,找钱”。卖报纸的小贩看了他一眼:“不设找赎,自备零钞。”当然,这人没能买到报纸,悻悻地回到了马路对面。这时,他的朋友安慰他说:“不用急,你在这里等我,我过去试试。”他朋友来到报摊前,递过同样的十元美钞,对小贩说:先生,对不起,我是外地来出差的,想要买一份报纸,可是身上没带零钱,你可不可以帮我把这十元钱换零?“那小贩听了,顺手拿起一份报纸,递给他说:”拿去看吧,我现在也没散钱,这次不用付钱,等你以后有了零钱,再还给我就是了”。

  所以,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有两种结果呢?就是要做到以诚待人,以礼待人。因为你尊重别人,你得到的也是别人的尊重:你在别人有过错的时候,及时去告诫,不要排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去指责别人,在你有困难、过错的时候别人同样也会诚心真意地对待你的。

  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已。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做到以诚待人,以礼待人吧!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3

  诚者,诚以待人;毅者,毅以处事。我们生而为人,待人接物时党当以诚相待!以下是关于以诚待人的故事,不妨去看看?

  “我与捷利亚的故事,起始于2004年,那时候捷利亚才刚刚成立。”说起捷利亚,河北固安新华种业(下称新华种业)总经理刘新华瞬间打开了话匣子。据其介绍,新华种业成立于1992年春,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号称京津菜篮子。2004年以前,新华种业主营甜、糯玉米及一些蔬菜品种。2004年末,刘新华与捷利亚结缘,开始代理捷利亚的白萝卜品种“捷如玉”。他回忆,当时市场主流是长条萝卜,而“捷如玉”是短条萝卜,市场不叫座,卖不出去,农户上门投诉,他旗下的一个经销商还因压力过大患上重病。新华种业垫付了一笔钱给患病的经销商作为补偿,同时找了些收购商上门收购短萝卜,“我把事情处理好后,跟捷利亚说了个处理结果,其间发生的事情,他们都不知道。”刘新华笑了笑,“虽然当时才刚认识,但我有种感觉,我以诚待他,他也会诚心对我。”很快,新华种业便成为捷利亚的河北省总代理。

  “精于心、勤为径、共发展”是捷利亚的企业文化精髓,捷利亚集团副总经理梁会敏介绍,捷利亚从创立之初,就与客户坦诚相待,站在客户立场上为其考虑,“共发展”是捷利亚与客户的相处之道。“大家都有好的发展,捷利亚的发展自然不会差。”

  “或许是企业文化的原因,我感觉,与捷利亚之间更像是朋友一般。”刘新华表示,每次与捷利亚方洽谈业务时,恍惚间会有一种老友闲谈的感觉,“现在没办法分清是在谈生意还是私下闲聊了,感觉相互之间很多事情都是随性即谈。”刘新华说。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4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两位书生在赴京赶考途中相遇,一见如故。不巧,甲书生突然病倒,乙书生就留下来照顾他。眼看考期临近,甲书生担心乙书生误了考期,劝他赶快上路。乙书生不肯,说:“舍弃朋友而追名逐利,非君子之所为也。”于是,继续在病榻前服侍乙书生,端汤送水,煎药喂饭,无微不至。及至病愈,考期已过。甲书生深受感动,相约明年端午节请乙书生务必到家中一聚,乙书生慨然应许,不见不散。第二年五月初五,甲书生杀猪宰羊,备下盛宴,专等乙书生的到来。可是从早上等到晚上也没见乙书生的影儿,不免失望,这天夜里,甲书生忽见乙书生大汗淋漓而至,说:“兄长,实在对不起,因琐事繁杂,竟忘了约定,突然想起已迟了,无论如何赶不到兄长处。听说鬼魂行路极快,就自尽化作一缕幽魂来见兄长,幸好如期而至,没有负约”。甲书生听罢大惊,继而大恸,心想,兄弟已死,从此阴阳相隔,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心一横,也自杀身忘,与乙书生相聚去了。

  故事是虚妄的,却也感人心魄。为了实践一个约定--在今天的人来说毫无法律效力的口头约定,宁可舍弃生命而决不食言,看出古人把诚信看得何等神圣,神圣得令“万能”的金钱也黯然失色。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5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自然是人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少了诚信,将不会被任何一个人信任。我的朋友和我讲起了在他身边发生的一件关于以诚待人的事情。

  事情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朋友到西湖公园玩耍。忽然看到有他最爱的冰激凌。赶忙跑上前去,一下子就买了6个又大又贵的冰激凌。那位卖冰激凌的阿姨笑眯眯用地道的福州话说,“一共是18块钱。”朋友是从外地来的,听不懂她说的话。“什么?请您再说一遍。”阿姨无论说了多少遍,朋友还是听不懂。最终,阿姨没办法了,只好用手比划出“18”。但是我的那位朋友呢,没办法,只能说他IQ太低,看成了“81”。一般人看到这个数字一定会大吃一惊,然后转身离去。可我的那位朋友是一个冰激凌“骨灰级粉丝”,管他多少钱,买了再说。他当场就付了整整81元钱,然后就潇洒地拿着冰激凌走了。如果我是那位阿姨,一定在偷偷笑,哈哈,发了发了,今天可碰上了个大傻子。可那位阿姨却追了上来,把找回的零钱递给朋友,用不大清楚的普通话说,“小姑娘,给。刚才我说的是18元钱,你却给我81元钱。这些都是找给你的钱。”朋友听了,脸马上红了,“谢谢您,阿姨。”阿姨露出了甜美的笑容,那笑容,是比天使还美的笑容。

  听了这件事后,我先是不由得哈哈大笑,笑完后,我开始敬佩那位阿姨了。阿姨那种以诚待人的精神使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要知道,天下已经没有那么多少人可以抵得起金钱的诱惑了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歌:

  如果人类是一片森林,那么诚信就是那个给前面带来生命的太阳。

  没有了太阳,大树就无法成长。

  如果人类是无边天空,那么诚信就是那道为天空添加色彩的彩虹。

  没有了彩虹,天空的颜色就显得很单调。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6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发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这个店主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坚守诚信。这就是那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7

  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但在社会高度透明的今天,守信却似乎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道德境界。“人无信则不立”,这句传世箴言直到今天仍在警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守护诚信吧。

  为人要诚实守信,这是从小到大老师家长们时刻教导我们要谨记并践行的处世之道。它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观念中,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但我们身边,是否有不诚信的事发生呢?就我们身边而言,“考试诚信”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分数与诚信孰轻孰重呢?我认为,分数之重,足能让我们刻苦学习、严阵以待;但分数又是轻的,分数之轻,在诚信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就以每年被全国人民热切关注的“高考”来说吧,每一点分数对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同时国家也十分重视考试的公正性,高考监督制度更是一年比一年严厉,可以说,考生几年来付出的每一分的努力都将得到光明的回报,而一切妄图以作弊来获取分数的鬼祟念头,都将无处遁形。所以,让我们守护诚信吧。但行光明事,俯仰无愧心。

  但实际上,国产企业也不断在探索中成长着。1895年,海尔老总带领着员工当众砸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毫不留情,也正是这一砸,砸响了海尔集团的名声,也将海尔冰箱的质量砸了上去,成为了全球家电第一品牌。如今,海尔砸冰箱的那把锤子正静静地躺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馆中,见证着中国企业的崛起。

  所以,企业更要像珍视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企业的信誉,守护诚信,做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如今的中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成长着,从“中国制造”蜕变成了“中国创造”,并逐渐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更要时时谨记诚信、践行诚信、守护诚信,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友善”的社会氛围,发扬我国代代传承的美好品质,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诚信大国”!

  让我们一起守护诚信吧,让诚信在纯净的蓝天下自由地生长着!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8

  淘气的华盛顿在小的时候,发现了爸爸买来的一把十分锋利的斧头,他想试试这把斧头的锋利程度,便将斧头拿到果园,他抡起斧头向一棵小樱桃树砍去一斧砍下去那棵小樱桃树成了两截,华盛顿一看这把斧很锋利,他便将斧头放回原位,装做什么都没有干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华盛顿的爸爸看见他用十分昂贵的钱买的樱桃树断成了两截十分生气,便找来仆人问仆人樱桃树是谁砍的,仆人说不出是谁干的华盛顿的爸爸便要赶仆人走,华盛顿知道了,赶快跑到了爸爸那告诉爸爸这件事是他干的。华盛顿万万也没有想到,爸爸不但没有责怪华盛顿还夸奖华盛顿讲信用。

  华盛顿作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在小的时候就十分诚实,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一代伟人都具有的优秀的品质——诚信。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9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

  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孟信不卖病牛的事很快传开了,连皇帝都听说了。皇帝认为孟信是个诚实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进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荣归故里。

  孟信不因家境贫寒而卖病牛,以其诚实守信赢得了皇帝的赏识,进宫为官,从而走出了贫穷的困境。由此看来,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困境时获得别人的帮助。一个人只有忠诚老实、诚信做人,才能够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只有讲信用、守信义,才会建立自己的信誉;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困境时获得别人的帮助。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0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1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2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3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4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

  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

  “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

  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5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小乔治可高兴啦!他想父族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 “来吧,小乔治,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小乔治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栅桃树砍去,一下,两下……樱桃树倒在地上了。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棍,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

  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小乔治: “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

  小乔治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 “爸爸!是我砍倒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下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 “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小乔治望着父亲,懂事地点了点头。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6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

  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7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8

  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

  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

  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19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以诚待人的故事 篇20

  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诚待人的故事】相关文章:

以诚待人的经典名人故事(精选6篇)02-10

以诚待人的故事450字六篇03-27

以诚待人的故事600字荐读三篇03-27

以诚待人的作文08-01

2016年高考写作素材积累:以诚待人的故事03-31

关于以诚待人的作文03-22

诚信作文:以诚待人04-17

以诚待人5篇01-29

以诚待人的名言警句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