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四年级作文

2021-07-15 四年级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四年级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四年级作文 篇1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看花灯,吃汤圆的习俗。代表一家人会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一早,外婆就说要亲手做汤圆给我们吃呢!她先拿出前几天刚买的糯米粉与芝麻馅,准备做汤圆。只见,外婆拿来一个小脸盆,把糯米粉倒了进去,再加一点水,用双手使劲揉动面粉。过了一会儿,原来面粉状的糯米粉,变成了湿湿的一团,就是大功告成了。接着,外婆撕了一小块,把它用手搓地又长又圆,再切下一个橡皮大小的面粉团,搓圆,挖一个洞,在里面放上准备好的芝麻馅,再把它给搓圆了。哈、哈、哈、一个汤圆就完成了。我看着外婆做的那么灵巧,手痒痒的,也想试一试,就对外婆说:“外婆,让我试试吧!”外婆说:“好吧。要仔细一点,慢慢来。”我点点头,学着外婆的样子毛手毛脚地干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像模像样的汤圆展现在我手中,我激动地喊着:“外婆,我做完了,你看,多棒呀!”外婆也笑着说:“真聪明,一学就会。”很快,在我们的努力下,把汤圆都做好了。接下来,该煮汤圆了。先在锅里放点冷水,等水煮开后,就把汤圆放进锅里,外婆加了几次水后,那一个个白胖胖、圆溜溜的汤圆活蹦乱跳地钻出水面后,就真的熟了。我端着一碗汤圆,看着那一个个胖乎乎的白球,真像一个个小雪人在水里游泳。我张开嘴巴,使劲一咬,芝麻馅慢慢地流了出来,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啊!真香、真甜、真好吃。

  我吃着自己做的汤圆,觉得比平时买来的要好吃多了。我不由地笑了起来,心里美滋滋的。

家乡的风俗四年级作文 篇2

  在 广阔无垠的草原上,一直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有 着一个一年一度隆重的集会――那达慕。

  没来过内蒙古,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吃过牛肉干,没看过那达慕。那达慕一开始只是为了 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后来经过长期发展成为了 此刻的那达慕。

  由于我生在 内蒙古,所以经常领略那达慕的盛况。那达慕那天,商贩云集,吆喝声四起,我混在 人流里,不 断有人对我微笑,拉着我推销他们的商品,人们热情高涨,有 许多打算上场的人在 场上拉着马转来转去,那天天气好极了 ,阳光明丽,万里无云,似乎也在为那达慕的开展表示祝贺。商铺出售的.商品应有 尽有 ,小到饰品珠宝,大到古董文玩,太阳伞。

  可那达慕的高潮不止于此,民族表演,竞技,更让原本就热情的人群更加激动。一般的那达慕可以持续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开幕式和民族舞蹈,立即杂技表演,人们的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竞技同样很受观众喜爱,小伙子们表演赛马,摔跤,射击,场上激烈极了 ,场下也毫不 逊色,掌声四起。场上的运动员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给人一种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总而言之,那达慕是蒙古族特点和文化的表现,也是一种传递文化的方式。

家乡的风俗四年级作文 篇3

  敬亭山,江南诗山,是这座城市不可多得的珍贵“宝藏”,散发着迷人的江南味道。

  好山自有好茶出。茶贵在清醇微苦,需要您用心去品,就像您要慢慢品尝宣城的味道一样。因为文明,宣城茶香千年。入春的宣城,三分春色,二分茗香,一分诗香,半分尘土,半分流水。

  好茶自有好酒出,宣城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散发着那原汁原味的“宣酒”醇香,太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借杜康来解救自己的寂寞,太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是借醇酒来祭奠这逝去的所有云烟,那一缕缕惆怅,正是他踏足宣城这块充斥着酒和诗的土地,此刻的他是如此的逍遥自在。

  茶欲新,酒欲醇……是因为这个千年古城,一直与文明相伴。

  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遥看水阳江,环抱着青山碧水,轻轻的低吟,捕捉每一束阳光,每一缕清风,化作一江灵气。当灰色的混凝土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就算是刺目的玻璃反光也无法再现充满生机的绿色。这一刻,我只能用回忆来滋润心田。面对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大千世界,我们如何才能够置身在碌碌众生之外,如何将宣城放在心田里。

  因为热爱,所以,一直期望着家园在创建中处处文明,在文明中时时创建。

【精选家乡的风俗四年级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1.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7篇)

2.家乡的风俗作文

3.家乡的风俗作文

4.家乡的风俗作文

5.家乡的风俗作文

6.家乡风俗的作文

7. 家乡的风俗作文

8.家乡风俗作文

9.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16篇)

上一篇:家乡的春节四年级作文 下一篇:家乡的春节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