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是夏天盛开的季节,美丽芬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荷花水乡抒情文【篇一】
我的故乡在赣南山区的赣江源头。那里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山青水秀,拥绿揽翠。
七月,正是荷花怒放的季节。行走在故乡时而开阔时而狭窄时而笔直时而弯曲的乡间小道上,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荷塘。荷塘里密密匝匝的荷叶郁郁葱葱,苍苍翠翠,绿得耀眼;婷婷玉立的荷花,或花瓣四开,热情奔放;或含苞待放,娇羞四溢;粉红色的花朵,像少女的粉脸,妩媚娇艳,迎风摇曳,令人陶醉。
是的,我的故乡盛产白莲。记得小时候,我家房屋后面一块大约一亩宽阔的水田,原来一直种水稻。不知什么原因,有一年突然改为种白莲。白莲刚种下时,水田里碧波荡漾,偶尔看见水面上露出一些黑乎乎的莲耦头。个把月后,便发现水田里长出了象蒲扇似的荷叶,绿绿的,嫩嫩的。到了端午节过后,水田里的荷叶便铺天盖地连成了一片,把水田遮盖的严严实实。昔日的水稻田完全变成了一丘荷塘。又过了半个月或20来天,荷塘里便变戏法似地,这里一朵那里一朵悄悄地伸展出顶上呈粉红色的荷花花苞。在你不经意时,它又不知什么时候花瓣大开,向你张开了粉嘟嘟的笑脸。到了七月,荷塘里开满了荷花,一眼望去,碧绿的荷叶上面是一片灿烂的粉红。渐渐地,荷花枯萎、凋谢,花托上便长出一个个碧绿的莲蓬。采摘时,大人们会丢给我们小孩子一两个莲蓬,叫我们剥开来吃。我们当然不会客气,剥开莲蓬,取出莲籽,再剥去莲籽绿绿的皮(壳) ,取出白白胖胖的莲米,放进嘴里,一股清香沁入心扉,牙齿一咬,咬出满牙的脆爽,然后细嚼,嚼出满口的甜香,可是,嚼到末尾,竟嚼出些许苦味来。大人们“幸灾乐祸” 地笑着说,谁叫你们吃得那么猴急?莲米进嘴之前要先取出莲心,莲心是苦的,取出来后不要扔了,积攒起来,莲心是一味上好的中药材。果然,取出莲心之后,咀嚼莲米,再嚼不出苦味了。
长大了我才知道,荷花之美丽,并非为了向人们炫耀,而是默默地孕育着香甜的果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外地求学,在县城工作,很少回到故乡,难得与故乡的荷花谋面了。再后来,来到了深圳,故乡的荷花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偶尔梦中想起,总是物是人非,晃晃悠悠,漂漂渺渺,很不真切。
这次应同学之邀,重回故乡,已是时隔35年。太太看到一大片一大片荷花,兴奋不己。一个劲要求要到荷花丛中去拍照。8岁的侄儿也嚷着要一块去。来到一大片荷塘中,太太高兴得跟荷花一般灿烂,拍了好多照片。侄儿顺手摘下一个莲蓬问,姑姑,这是什么?太太告诉他,这是莲蓬。侄儿又问,可以吃吗?太太便接过莲蓬剥开,取出莲籽,去皮,将雪白的莲米塞进嘴里嚼起来,然后又剥出一颗莲米,去掉莲心,塞入侄儿的嘴里,侄儿说,好甜好香好吃。我看见后嗔怪道,你们怎么可以随便摘人家的莲蓬吃人家的莲籽呢?话音刚落,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一位中年妇女,手挎一个装满莲蓬的竹篮,走到了我们面前。我有些尴尬,便用家乡话问道,表嫂,这片荷塘是你家的吧?中年妇女微笑着看我一眼,爽朗地答道,是呀,这不,我刚刚到里面摘了一些莲蓬回来。我赶忙说,不好意思,小孩没见过莲蓬,摘了一个尝尝,要不,我给你钱吧?中年妇女噗地一声笑了起来,然后说,说到哪里去了,吃个莲蓬谁会要你的钱?吃吧,吃吧,没关系的`。说着,从竹篮里拿起两个莲蓬住侄儿手中塞去。我说,不用了,不用了,多谢,小孩子就是好奇。说完,我把两个莲蓬放回了中年妇女的竹篮里。中年妇女抬起头盯着我说,你也大讲究了,莲是我自已种的,两个莲蓬又值不了几个钱。说完,满是皱纹的古铜色脸笑成了一朵花……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故乡的山变了,水变了,房屋变了,地里种的庄稼变了,但,善良的人心没有变,质朴的民风没有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蓦地,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周敦颐的千古名句。望着荷塘里一朵朵娇艳的荷花,一股崇敬之情在我心底升腾,升腾……
荷花水乡抒情文【篇二】
我们去陶辛观赏荷花,是盛夏一个晴朗的周末。
到达景区入口处,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了。景区入口处占地面积很大,不过看上去十分简陋,完全是一处刚刚起步建设的旅游乡村。入口处的小河边是游客登船的码头,游船沿着小河往来于荷花主观赏区和入口码头之间,每条电动小木船一次大概只能搭载十个人。由于景区的游船数量有限,往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等船让很多游客滞留在入口处。
我们买票以后,加入到长长等船队伍的后面。景区管理人员只管验票和限制放行的人数,以保证每条游船不能超载。没有人维持秩序排队秩序,队伍显得有点混乱。
站在我们前面的是一对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妻,我发现他手中的门票与我们买的门票不一样。
我很好奇:“你们这个门票怎么和我们买的不一样?”
“我们是在网上淘的门票,免费的。”男士很得意地扬扬手中的门票:“买票谁到这里来呀。”
男士话让我们半信半疑,不过看他手上的门票也确实注明可以进入这个景区,上面还有省旅游网的印章。
然而,等到检票的时候,景区的管理人员却拒绝他们上船,管理人员的理由很简单:“景区是我们个人承包的,我们只认自己的门票。”
夫妻俩听说不让进去,显得很着急,先是和管理人员说明情况,没有效果以后继续和他们理论,最后男士把电话打到了省旅游局,一番折腾以后,还不错,总算被允许可以进去了。
不过此时,他们脸上的得意劲已经没有了。
看来,天上如果真能掉下馅饼,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毫无遮挡的河岸,热辣辣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大约半个小时的排队等待之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电动游船,
荷花婷婷,小船悠悠。想起何稀尧的《操莲曲》“锦莲浮处水粼粼,风外香生袜底尘。荷叶荷裙相映色,闻歌不见采莲人。”
只是,此处唯有观赏莲,风外荷花香生处,笑声起,不见采莲人,只有观赏荷花的游客。
我们坐在红色的电动小游船上,沿着曲直的小河流行进,缓慢而平稳,小船偶尔会穿过横跨河面的小桥。桥面上的行人把倒影投射到水面上,很快就被小船行进的水流扭曲后飘散开去。
穿行在荷花丛中,不时可以听到船舷与荷叶摩擦的“沙沙”声,近距离水中观赏荷花,有一种别样的亲近感。
偶尔有蜻蜓落在荷花上,当小船行近,伸手似乎就可以抓住,不过当手一靠近,它们就迅速飞走了。我们的到来惊扰了它们的世界,不过“蜻蜓荷上飞”也是荷乡风景的一部分。
同学S和同学Z坐在小船的另一头,Z想抓一只落在荷叶上的红色蜻蜓,却抓了个空,他顺手采了一朵含苞的荷花,转身送给身旁的S,然后他们一起回头看我。
“一朵荷花你就要了?”我笑着调侃道。
“要了!”同学S回答得很干脆。
“哈哈哈……”我们一起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们的说笑带动了同坐一船的其他游客的情绪,大家都笑着看我们。
小船行走带起的“丝丝”水声,荷叶碰触船舷发出的“沙沙”声,船上游客的说笑和对于荷乡美景的感叹声,混合在一起,组成了荷花水乡特有的协奏曲。
小船在水中游,行人在岸边走。岸边一把碎花伞下,一位身着白色长裙的年轻女子,正沿着河岸悠然步行,她不时转过脸来看水中的小船。她在岸边看荷花游船是一道风景,船上的人看她也是一道风景。
“相看两相悦,惟有荷花渡。”
游船离岸边很近,坐在船上可以和岸边的行人说话。船上的一个帅哥,举起相机,玩笑地和岸边的妹子打招呼,那妹子似乎也很配合,摆了一个妩媚而调皮的Poes。那情景颇有“哥哥你坐船头,妹妹在岸上走”的韵味。
大约二十分钟的行船以后,我们就到了荷花主景区。小船停靠在长满青草的小河边,乡村的荷花渡口泥泞而湿滑,简单的几个石阶,从水面延伸到岸边的小路上,供游人上下船。
上岸以后,沿着小河岸边的土路走过一座小桥,就是荷花观赏主景区的入口了。一个简单的栏杆,边上坐着一位中年妇女,这就是景区的检票处。我们把入口的门票给她看了一下就算是检票了。这个门票的功能很多,既是进入渡口的门票,来时乘船的船票,也是荷花主景区的门票,还是回程的船票。
进入荷花主景区,连绵起伏、望不到边际的各种荷叶,首先带给游客的是惊喜和震撼,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荷叶,更没有见过这么大面积的荷花。那些立在荷叶之上的花朵,有盛开的,也有含苞的,有大的,也有小的。颜色有粉红的、纯白的、金黄色的和紫色的等等。穿行在荷花丛中行人的各色着装,以及遮挡太阳的各色的花伞,这些或静止或移动的色彩,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动感画卷。多彩点缀的荷区,仿佛是一块翠绿的翡翠上面五彩缤纷的玉斑。是一种动与静,自然与雕琢的和谐与完美。
我采摘了一棵很大的荷叶,顶在头上遮挡太阳,阳光下一袭淡淡的荷香飘散开来。
整个荷花景区,被很多条纵横交错的幽幽小径分开,游人可以通过小路,游览每一处荷花。所以尽管景区游人很多,丝毫也不显得拥挤。
在景区深处,我们又遇到了在网上淘票的那对夫妻,他们因为和景区交涉,错过了和我们同乘一条渡船。此时他们正在给活泼可爱的女儿拍照。从他们快乐幸福的表情上可以看出,验票的小插曲,丝毫也没有影响他们旅游的好心情。再次见面也算是熟人了,相互帮忙合影留念。
满池荷花在江南水乡是很常见的景色,把荷花变成旅游风景,是水乡利用自然资源,对于荷花商业化的结果。当然这样的开发,给乡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一个地方的成功,带动了附近乡村的效仿。在我们去的荷花景区周边,就有很多类似的景区,也是荷花,也是水乡,基本上大同小异。
我们从荷花渡口乘游船返回入口处以后,又去了另外一个景区,这里的荷花与我们之前看到的有所不同。
首先是荷叶很高,游客几乎都被淹没荷花丛中。其次是荷叶很大,最大的荷叶差不多有一个小伞那么大,当然荷花也大,颜色更加鲜艳。整个荷花景区,小桥流水,亭榭长廊,看上去更富有诗意和情调。
景区里有一个原木铺就的长廊,长廊分上下两层,走在上面的一层,整个景区尽收眼底。长廊把景区分为两半:一边开满荷花,另一边只有荷叶没有荷花,这让我们感觉很好奇。从景区管理人员那里我们知道,原来两边的荷叶完全不一样,没有荷花的那边是专门长莲藕的`,属于经济作物,荷花盛开的这边是观赏荷花,只开花不结藕。
村民告诉我们,现在正是采藕的季节,在远处的荷塘边上,就有人在采藕。我们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看去,隐约可以看见,那边的荷叶在摆动,再仔细一看,荷叶丛中有几顶晃动的草帽。
同学C提议,我们去看看采藕,顺便买些新鲜的莲藕带回家。
走下长廊,沿着荷塘边的泥泞小路向前走一段,就看到荷塘里几位采藕的村民,他们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用双脚在水中不停地采动,不时地弯腰从水中捞起一根根白嫩的鲜藕。采藕人把刚捞起的莲藕放在荷叶上,当荷叶上的藕多了以后,再送到岸边。
“藕怎么卖的?我们买点。”我问一个正在采藕的村民。
“不能卖,我们是帮老板采的。”一位采藕人回答。
听了他的话以后,我们有点失望。
“就帮老板卖点给我们呗?价格好商量。”我们看着从水中捞出的嫩藕,实在想买一些带回去。
“不能卖的。”采藕人依然没有卖的意思。
“到这边来,我卖给你们。”正当我们准备空手返回的时候,另一位采藕的村民喊我们,这让我们喜出望外。
采藕人挑选了几个比较粗嫩的藕段,放在荷叶上包起来递给我们,我们按照采藕人要求的价格付了钱。经常买菜的C同学说,这个价格比菜场上便宜很多。不过价格不重要,诱惑我们的是藕的鲜嫩。
我们不知道藕钱最后是进了采藕人的口袋,还是藕塘主人的口袋,当然这个与我们无关。
采藕人告诉我们,莲藕被采挖出来以后,荷叶不需要再为莲藕提供营养,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在剩余的时间里,自生自灭,叶子由碧绿会慢慢变成黄色,而后开始枯萎。深秋的时候,所有的碧荷都会变成枯荷,枯荷安静地矗立在水面上,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秋雨之后,枯荷逐渐凋零,零落的枯叶,无力地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落入水底,归于藕塘的泥土中,作为养份,静静地等待莲藕下一个生命周期的来临。
可以想象,在一个深秋落雨的午后,来到荷塘边,你看到的将是另外一番景象。置身于“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景象中,触景生情,心随景动,或许会滋生出些许伤感的情绪。
莲藕在采完之后,整个荷塘在剩下来的季节里,都显得萧瑟。当冬天的一场大雪来临的时候,水面结成冰霜,将那些顽强越冬的枯荷茎秆,冻在冰水里,凌乱的枯茎零散地分布在冰面之上,冰冻残荷,让人感叹自然的神奇和无情。
采摘了莲藕以后的荷叶,对于村民来说不再有经济价值。碧绿的荷叶上,看不到一点灰尘,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纯绿色纯天然。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岂不是有点可惜。同学S突发奇想,她觉得采摘一些回去,可以做荷叶蒸饭,或者荷叶蒸肉,通过蒸煮让荷叶的清香,渗透到饭菜里。我们一致认为这个想法不错,并期待分享她亲手制作的荷叶美味。
其实荷叶包饭,并不是发明创造,我国民间很早就有。在清末的岭南地区就很流行,有《羊城竹枝词》为证:泮塘十里尽荷塘,姐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
这个正是对于荷叶饭的真实写照。
在回城以后,下车的时候,我从S同学的一捆荷叶里抽出了几枝,我贪恋这些碧绿、纯净荷叶的清香,我觉得如果把这些一尘不染的荷叶,做成荷叶茶,味道一定很好。
我把带回来的荷叶,放在阳光下暴晒成荷叶干,晒干以后的荷叶依然是淡淡的绿色,并且清香的气味更加浓烈。把干荷叶切成碎片,取一些放在茶杯里,加进开水,看那些绿叶慢慢舒展开来,杯中的清水逐渐变成淡绿色。我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味道微甜,清香宜人,是真正绿色环保的饮品。有资料上显示,荷叶茶是极好的瘦身饮料,乐于追求身材苗条的女士们,不妨一试。
荷叶茶或者荷叶蒸饭,是荷花水乡旅游的意外收获,也是旅游快乐心情的延续,自己动手制作更是一种生活情趣。
无论是S同学的荷叶蒸饭,还是我的荷叶茶,这些东西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内容,让我们体验了更多的生活乐趣。
- 相关推荐
【荷花水乡抒情文】相关文章:
六月荷花正艳时抒情文05-31
七月优美抒情文:七月诗情荷花01-27
春雨抒情文08-16
张小娴抒情文精选01-28
春天的抒情文章08-11
抒情文:忆昔01-27
抒情文:再见,奶奶01-27
温暖的回忆抒情文01-28
心曲散抒情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