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柔者莫过于水作文

2021-06-19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下柔者莫过于水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下柔者莫过于水作文1

  沏一壶清茶,捧一卷史书,思绪漫游在浩瀚的史海中,多少亭台楼阁平地而起而又付之一炬,多少王朝显赫一时而又无影无踪,可无论时局多么动荡,形势如何艰难,却总有一种名为君子而又清丽如水的人,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德行,坚守着自己的气节。

  君子若水,水有三德,其一曰“仁”。人们常说“上善若水”,人们也常说“君子温润如水”。水是生命之源,用自己的仁爱之心滋润万事万物,草木遇水而生发,鱼虾得水而得生,人逢水则净心。水在不经意之间施仁行善于万物,君子亦是如此。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用自己的仁善之心去善待他人,尽心竭力以爱人,以助人,以育仁人。孔子作仁爱之说以遗后世,文景行仁爱之政以御万民,孙中山怀仁人之心以复华夏。君子若水,用自己的方式来践行心中仁的准则。

  君子若水,水有三德,其二曰“智”。人们以水来代表智,是因为自然界中的水形态众多,善于变化。水在天则为云雾,随风而动,腾云致雨;水在地则为江河,一波三折,奔流到海;水逢冬则化为冰雪,静伏不动,以待春光。水善于变通,变化万千,君子亦是如此。君子遇事能如水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根据形势而制定策略而又拘束于其中。无论过程多么曲折,步骤多么复杂,总能步步为营,马到功成。张良运筹帷幄故促刘邦西汉之兴,诸葛亮智计百出故令三国风云变幻,刘伯温足智多谋故助朱家一统天下。君子若水,遇事多智,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

  君子若水,水有三德,其三曰“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浅显的自然现象却昭示了水的恒心。水虽善变,却目标唯一,持之以恒。万川终将归海,大海是水最终的归宿。天上的水化作云雾,飘过千里之遥归于大海;地上的水汇成滔滔大江,劈石开山,归于大海;地下的水汇成地下暗河,或加入大江,或奔腾入海。水有恒心,目标坚定,君子亦然。君子遇困难如水一般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不达目标,决不放弃。姜太公八十而遇文王以灭商纣,司马迁尽一生而作《史记》;毛主席坚持革命数十年终有今日之共和国。君子若水,恒心不变,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理想。

  君子若水,坚守三德,不论方圆。

天下柔者莫过于水作文2

  《道德经》中言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所言极是。水,从无性状却自有其态;遇事即让却颇具风骨。客观的境遇决不依个人的意愿而存,因而立身处世,须有如水一般的无争与包容之心,懂得那蕴于水中的进退之道。

  无争是锋芒褪去后的成熟,是人性上的一种韬光养晦。苏东坡中年时请求外任,远离朋党之争正标志了他无争的智慧的修得。青年时期的.锋芒毕露曾让他遭尽仕途上的坎坷,那么就摈弃填膺的愤慨吧,用一颗如水般淡泊的心去普惠苍生。而这无争却并非无为,他筑堤治水、疏浚河道,他上书减税、改善民生。他未能在朝堂之上掌握大权,却在乡野勾栏青史留名。利众生而不争,这是成熟的苏子最真实的写照。余秋雨评苏子时所言“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必定就是那时他心谭上的某种折射了。

  无争是一个人从迷惘的当局者变成冷静的旁观者的修炼。二战后的美国人民无限迷惘,对于希望的有无心存畏惧。一代大师梭罗独自从思想的困境中走出,来到瓦尔登湖畔,向大自然寻求抚慰与洗礼,并用耐人寻味的文字涤荡了千千万万美国人的心,是无争的心使他毅然出走,去寻觅医治人心的良方;是无争的心使他甘愿远离尘嚣数年之久,在孤独中艰难求索,在孤独中大彻大悟。绝对沉静而质朴的文字才能将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从惶惶与浮躁中解脱出来,而这一切都源自梭罗内心的无争,如瓦尔登湖水一般沉谧的处世之观。

  佛家有一句话“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我认为这其中蕴含的亦是一种无争的智慧。花落不因雨,絮飞不因风,因为它们已摈弃了一切外界的纷扰,无争即是无所欲,身外之物不入心,则行为就不为外界所动,一切变化,都是顺其自然的,正如水遇圆则周,遇矩则方。

  但无争绝不意味着对现实的规避,如魏晋南北朝时崇尚的虚无之观有着截然的不同。无争只是对世道的不曲意逢迎,拥有无争心态的人总是那群置身事外的智者,他们是周敦颐笔下的莲,是王阳明不在心外之花,包容一切或善或恶,洞见一切是是非非。

  处世应无争,这是对这个混沌世界的顺遂,亦是启迪。

【天下柔者莫过于水作文】相关文章:

水之柔作文01-16

柔水高二作文09-02

描写水的散文抒情:水之柔08-27

写水的散文水之柔11-07

爱若柔水初中母爱叙事作文04-23

得诚信者得天下07-31

得民心者得天下叙事作文12-08

信人者,信立天下07-30

做智慧的试水者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