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作文:旧书

2023-02-12

  导语:看到旧书,首先想到的是破书,但仔细一想,旧未必就破。如千年狐妖,反诱人得很。小编收集旧书的作文,希望你喜欢。
 

  第一篇:旧书

  好风如水,月夜读书,寻得旧书,名曰:《昭君怨》。尘封许久,视之黯然,常以为书即美人,往昔之书,岂非古之美人乎?遥想当年,初出青梓,皓齿明眸,读之心如浴雪,而今黄尘满面,素蟫灰丝,蠹鱼百出。人生百热,终有一冷。好书如玉,兰心蕙质,然亦有生老病死,朱颜零落,纵玉貌绛唇,亦将委骨穷尘,莫不埋魂幽石;千古以来,历尽劫波,不禁喟叹。梦中与之语,对泣不能言:

  三更无眠书当枕,一朝醒来梦无痕。旧梦一去生新恨,缣缃黯淡书蒙尘:“蠹鱼昼寝作旧宅,素蟫夜宴到新晨。可堪香销芳骨折,应是情绝累故人。几经寒暑肌色衰,往昔红颜不复存。自叹自怜还自怨,凄凄自语到黄昏:我知歌哭皆百态,自知此生在红尘”。“佳人秋士莫嗟叹,壮怀遂志本无门。黄金台上昭王死,望夷宫前徒逡巡。列侯将相轻千金,满朝朱紫尽王孙。纵然明日有万劫,此恨难消与谁说?”“一误流光悔后迟,半生青春便永诀。而今四月芳菲歇,只余子规空啼血:青春苒苒芳草茵,紫陌纷纷杏花雪。可怜东风唤不回,梦断故国旧山岳。帝城歌舞春色深,君臣欢娱醉日月。今日境遇竟如此,前世红尘何难越。烛影摇红光破碎,孤枕独眠双泪绝。愁肠百转不得结,虫噬鼠啮肝胆裂”。“平生非无沧海志,岂能空被尘埃没。长空白云向天拍,问君岂是容颜改?我今为君歌一曲,麒麟一夜呼天籁:美人黄卷今非在,豪杰埋骨凤凰台。白云苍狗复白云,沧海桑田复沧海。斯既帝秦五刑具,却道天子重英才。宁戚饭牛歌《下里》,不能逐兔至上蔡。貂裘角弓生尘埃,欲骑青牛真可哀。茫茫黄沙秦关道,漠漠白云汉边塞。隐者行处没苍苔,何人高吟归去来?”“古来兴亡皆如此,如今方知伤我怀:秦淮灯影何茫然,汉水归舟只影单。梦沉书远鸿声断,绿浓红稀莺语缓。蓬莱无处觅蓬莱,关山难越越关山。遥夜举杯清酒暖,日暮倚楼翠袖寒。少年鬓发渐渐老,唯有春发今又还;当时年少春衫薄,如今鬓白心已远。看惯世间人悲欢,卷听川上水潺湲。山花烂漫清梦残,回首夕阳望乡关。盛宴归去人尽散,欲往东岳行路难。然则莫道桑榆晚,少年不可等闲看”。

  学得古人句,铅华满面,不得要旨。书旧,尤需怜惜。智慧难得。“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青灯易灭,黄卷难销。愿与爱书者共勉。

  第二篇:旧书

  看到旧书,首先想到的是破书,但仔细一想,旧未必就破。如千年狐妖,反诱人得很。《聊斋》里的那些穷秀才,没几个逃得出她们的裙摆。我又想到老书,但老书和旧书又不一样,现在不是时兴国学么,大量的老书得以再版,大量老书以新书的面孔出现,即老书又未必就一定旧。

  少年时代逛书店,最常光顾的地方是新书专柜,认为那里才能见新作品。可读来读去仅两字:新瓶。现在,每到一个地方,我仍然会逛一下书店,直奔书店的角落,挤进那几乎蒙尘罕迹的柜前,取上一本最旧的书翻看。

  可看得多了,又索然无味,仅觉两字:旧酒。因为据说,只有封坛的才是好酒,酒如不封坛存它个百五十年,则不醇。所以,窃以为把旧书比作旧酒是非常高的评价。思及此处,我于是又开始责怪自己:少年时不知珍惜,竟把老祖宗留下的旧书当成草纸,揉擦扔弃……我甚至想,如果当初懂得珍惜,自己或许已是“国学大师”了。看来,草纸未必就不值钱,至少是有很大的机会成本。

  为了挽回把旧书当成是草纸的损失,我于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另一个陋习:于草纸中找旧书。很庆幸,我的运气还真是不错,什么国语读本,什么规,什么戒,什么奇,什么异,通通都被我翻出来了。可是,翻去覆来,除了爱莫能助,我什么都没有读出。无语。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位老妪,每到傍晚的时候总会站在村头的田埂上用晦涩的古语骂街,我当时很是不解她究竟在怨恨什么?而立之年后,我终于醒悟,那位活了90多岁的老妪其实也是一本旧书,当她好不容易熬成了一本旧书,希望别人去认真读她的时候,却已没有人愿意再读她。不久,老妪逝去,我却于葬礼上的哭呵之声中又听到了晚辈后人们的悔悟之心,当时我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又觉得自己又一次失去了成为“国学大师”的机会。

  思之及此我才明悟,我们芸芸又何尝不都在去往旧书的过程?且不说多么惊艳花前的玉容芳华都终将老去,即便是那经年苍柏的翠枝上,条条纹路,又哪处不折射出岁月的无情。

  第三篇:旧书

  搬了几次家,书橱里的书也整理了好几回。新书不断的添加,旧书陆陆续续地被清理出来,送进了废品收购站。童年时读的书所剩无几了,只有一些连环画,虽纸质已经微微发黄,但依旧被我珍藏着。每次整理书橱,当翻到这些薄薄的小册子时,一种久远的依恋漫上心头。这依恋似乎一直就藏在我心田的某一个角落,当回忆的闸门打开时,她就会流溢出来,在我的心头漫开,带着童年的那份纯真、那份甜蜜、还有那份淡淡的酸楚。

  记得第一次接触课外书时,我已经上三年级了。由村上的教学点(一二年级)进入村小本部上学,我才感到自己真正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一切都是那么令我兴奋。特别是语文老师经常带给我们一份份惊喜。这位姓程的老师,每次进城回来,总会买来一些连环画,什么《大人国》《小人国》《阿拉丁的神灯》等等,每次当他在讲台上将连环画(我们当时称小人书)高高举起时,我们的脖子伸得老长,睁大着眼睛,想看到封面是什么样的。似乎有一个神秘的世界就藏在小人书里,等待着我们去探知。

  小人书发下来了,由于每次只买了十来本,老师就让我们几个人合看一本,轮流传看。教室里,一群一群的小脑袋凑在一起,静静地看着小人书。虽是几人合看,但没有人喧哗,大家都被这另一个世界所深深吸引。下课时,同学们在一起谈论着小人书里的情节,评论着小人书中的人物,谁是好汉,谁是坏蛋等,争着辩着,虽面红耳赤,但心里那份痛快就甭提了。

  上了四年级后,那位为我们打开课外阅读启蒙之门的程老师不教我们了。少了小人书陪伴的失落、焦渴感伴随我有一个学期。好在一次随哥哥上城,东溜溜,西逛逛,在县城电影院前的场地上,一片热闹的景象犹如新大陆似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东一块西一块的,广场上摆设着好几家书摊。所谓书摊,就是由几张竹床(夏天乘凉时用的简易床)作摊位,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花花绿绿的连环画。走进这片场地,就犹如走进小人书的天地,弯着腰从这家书摊,走到那家书摊,走走停停,眼睛扫视着一本本连环画的封面,从书名、封面来猜测里面的内容是不是有趣、精彩。有时,猜得心里直发痒,忍不住伸手去翻一下,常常会得到摊主的一声呵斥,便又有点不甘的缩回手。捏捏口袋里少得可怜的两角钱,这两角钱是妈妈特批给我上城买小吃的零花钱,它忍受了炒板栗香气的诱惑,抵住了糖葫芦色彩的迷惑,终于等到了“英雄有用武之地”——租看小人书。看一本小人书要二分钱,虽说能看十本,但在这浩瀚的小人书世界,确只算得是一滴水珠而已。于是精挑细选,于是手捧小人书,于是沉浸在故事中的喜怒哀乐中,一天下来,饥肠辘辘,可小人书带来的那份阅读的快感让我忘记了饥饿。

  从此,我便常常盼着星期天的到来。可是,家中的农活常常压制了我上城的欲望。即使有了上城亲密接触连环画的机会,可家里的经济是不允许我每次上城都有零花钱的。捡废品换得零花钱,成了我积攒上城看连环画费用的重要渠道。一次次光顾电影院前的小广场,一本本连环画让我的童年生活变得色彩斑斓,变得有滋有味。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远离了这一片童年的乐土。

  又是一次上城,又是一次坐在书摊中,又是一次津津有味的翻看着小人书,又是一次忍不住偷偷的发笑。突然,有人叫我的名字,抬头一看,原来是同村的一个小伙伴,他偶尔也来光顾小书摊。打了一个招呼,我便又埋头沉浸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终于,囊中见底,我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府。刚转过一个街头,忽然,有人追上来抓我的衣领,将我吓了一大跳。只见连环画的摊主一脸怒气,他厉声质问我,为什么伙同他人偷窃他的连环画,我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措。在摊主的叫骂声中,我才明白原来和我打招呼的同村的小伙伴偷走了他的连环画。惊慌的小小的我只会无力的说自己没有偷书。那摊主咬牙切齿,揪着我的衣领要我带他去追那位小伙伴。我忍受着大街上行人投来的鄙视目光,哭哭啼啼地去找真正的“偷书贼”。可那个小伙伴早就溜之大吉了。摊主无奈,将所有的怒气喷向我,直到骂累了,才放了我。后来,不知怎的,班主任老师知道了我“偷书”的事,在班上不点名的批评“有人手脚不干净,败坏学校名声”,我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

  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走进那曾经带给我无数快乐的连环画世界了。只是积攒了一定的零花钱,我才到新华书店里,买一两本连环画。好在后来我上了初中,年龄的增长、阅读面的扩大,使我对连环画的兴趣减弱了。

  好多年以后,当我从师范毕业,再到电影院前走走,去寻找童年的足迹,寻找着童年的关于连环画的记忆,可那片书摊已不见了。空空的场地上,我怅然若失。

  这种感觉,在我每次整理书橱的时候,在翻看着珍藏的连环画的时候,会变得愈加强烈。哦,童年的连环画,永远抹不去的童年的印记

  第四篇:旧书

  闲来无事,总会蹲在旧书摊旁,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书页,贪婪地嗅着那特有的馥郁古朴的味道,伴着那柔曼隽永的韵律,悉心感受这古老的舟撩拨的文字的海。

  那深沉的纸页,以一种无华平缓的语调讲述着一个个干枯如柴的人生、衰落的家族、殷红如血的事实,以及纯真饱满的幸福、温馨深邃的大爱、浩瀚抽象的哲理。它像一位老人,褪去世间的浮华,语重心长地告诉你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让你的思想走向深刻纯净,教你抛开烦恼与重负,笑对人生。旧书实实在在,没有复杂的插图,没有突兀的栏目,更没有天花乱坠的包装。它只有质朴的装裱,只有占满书页的文字。

  一页浅色的纸做封面,几个庄重的宋体字做书名,几句富有情意的话做前言,几列简单的目录做索引,接下来,便是洋洋洒洒的正文。若是能够有幸翻到附有批注的旧书,那便如同得到了书中珍宝。你可以与旧书原有的主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发现自己没有领悟到的思想层面,给自己再添一颗颗深藏在箱底的钻石。让原来还肤浅的思想渐渐丰腴起来。这不是名家所做的批注,你不必毕恭毕敬地全盘接受,不敢质疑。

  这是一个思辨的过程,你思维的广度由此打开。阅读文学巨著、古典名著,若是能够拥有一本古老的简装本,这超越时空的韵调,便能够带你走进那个时代,真切感受那时社会的氛围,感受那时人们的情感,追循历史人物的足迹,那古时的空气都能够荡起你心中的涟漪。

  这时的你,自由翱翔在历史的天空,畅游在历史的长河,那俯瞰历史的曼妙,打捞历史的神秘,如梦如幻。旧书,是被遗忘被尘封的记忆。它布满尘土的封面下,包含着永不落伍的知识,旧书被一次又一次的翻新,不变的,是其中永恒的富有深远意义的常读常新的文字。它不像市面上有些装裱华丽而内容平淡甚至低俗的书籍,它补给包含着文学史上沉积下来的精华,还蕴含着一种简单沉稳的心态。

  捧一本旧书,泡一杯浓茶,与阳光交织的黄晕中,让心灵恬然地律动。翻开旧书,深吸一口历史的气息,让它,教给你文字的真谛,人生的真谛。

  • 相关推荐

【初中优秀作文:旧书】相关文章:

旧书初三作文06-19

关于旧书的作文900字10-09

关于旧书的高考作文06-17

旧书的作文通用15篇08-23

怀旧书屋作文500字06-06

旧书作文650字_高考作文08-23

旧书700字话题作文(精选25篇)04-23

旧书与我-高考满分作文(通用37篇)06-09

(优秀)初中优秀作文10-12

初中优秀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