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思美人》诗歌及赏析

发布时间:2017-05-06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屈原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屈原的《思美人》诗歌及赏析

  思美人

  屈原

  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

  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曛黄以为期。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解扁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凭而不俟。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译文:

  怀念着我心爱的人呵,揩干眼泪而远望。

  没人介绍而路又迢遥,有话却无法成章。

  我至诚一片而蒙冤,我进退两难而不前。

  愿每日陈述我的心思,心思沉顿而难表现。

  愿浮云为我捎信,云师却不肯讲情。

  托鸿鸟为我传书,鸿高飞而不肯应命。

  我难比帝喾高辛,能遇凤凰而授卵。

  要变节而随流俗,我知耻而有所不敢。

  多年来我遭受摧残,毫不减我心中的愤懑。

  宁失意而长此终身,我何能如掌之易反?

  我明知正路难通,但我不能不走正路。

  尽管是车翻而马倒,我依然望着前途。

  我再把好马辔上,请造父为我执鞭。

  慢慢地走吧,不必驱驰,让我把光景留连。

  指着嶓冢山的西边,那汉水发源地点。

  就走到日落昏黄,也莫嫌道途遥远。

  我姑且等待明年,艳阳的春日绵绵。

  我要放怀地歌唱,逍遥在江水夏水之边。

  我攀摘灌木中的苻蓠,我采集沙滩上的卷施。

  可惜我和古人不能同时,摘来香草我同谁赏识。

  采取扁蓄与同蔬菜,尽可以纽成环佩。

  也未尝不好看一时,终萎谢而遭败毁。

  我姑且快乐逍遥,观赏南方人的异态。

  只求我心中快活,把愤懑置诸度外。

  (芳香与污秽杂混一起呵,芳花终会卓然自现。)

  芳香馥郁必然远扬,内部充实,外表自有辉光。

  只要真诚的素质长保不亡,声名会突破一切的阻障。

  想请薜荔替我说合,又怕走路去攀树子。

  想采荷花替我媒介,又怕涉水湿了裙子。

  登高吧,我不高兴,下水吧,我也不能。

  固然是我的手足不惯,我犹豫而心不能定。

  完全依照着旧贯,我始终不肯改变。

  命该受难我也不管,趁着这日子还未过完。

  一个人孤单地走向南边,只想追求彭咸的典范。

  (郭沫若译)

  【赏析】

  思想主旨

  此诗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是思君、爱君。思君是爱君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爱君、思君之中又带有怨君、待君之意,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楚王及早醒悟。

  诗人以“美人”隐喻着自己朝思暮想的理想政治方式、人生方式与人格理想。诗人不仅思念他的“美人”,追求理想的政治、人生和人格典范,而且在思念和追求中“冯心未化”地选择保持着高风亮节的追求方式。

  诗篇在写美人的同时,也写到了香花美草,它们均一一“以配忠贞”:沿江夏行进时,诗人“擥芳茝”、“搴宿莽”、“解扁薄与杂菜”,这里的“芳茝”、“宿莽”、“扁薄”、“杂菜”,均非实指植物,而是用以喻指才能,诗人一路采摘、佩饰它们,乃是为自己为国效力时作准备。遗憾的是美人——君主并不赏识,致使诗人只得发出“吾谁与玩此芳草”的慨叹。这还不够,诗人更以芳草自譬,说芳草与污秽杂糅,作为芳草,终能卓然自现,而决不会为污秽所没;又将芳草比作媒人,“令薜荔以为理”、“因芙蓉而为媒”,欲通过这些媒人而向美人求爱,但又缺乏勇气。毫无疑问,美人、鲜花、香草,在诗篇中都一一成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化象征者,它们在表现诗人本身的气质形象及体现诗篇的主旨方面起了极好的烘托作用。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大胆地将地上与天国、人间与仙境、历史与现实等有机地融合一体,让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一起,从而形成浓烈的浪漫奇特风格,是本篇又一突出的艺术手法。

  诗人在求美人未成后,思绪难以自抑,情感受到挫伤,此时,处于现实困境的人物突然想到了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这些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的闯入,大大丰富了诗章的艺术内涵,拓展了读者的想象思维空间,显示了诗人超常的艺术想象力;正由于此,本诗才更显出想像奇特、神思飞扬的特点,表现出与《九章》其他篇有所不同的风格与色彩。

  艺术特点

  作者以形象思维为主来展开该诗的艺术画面,因而在表现手法上也呈现出相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成功运用象征比喻手法,以想象、回顾和观赏风光民俗的方法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远”和“近”构成的合力形成某种距离感的形式表达情感三个方面 。

  《思美人》具有屈骚的两段式结构特征,属于“非典型的二段一结”;发展了整体象征手法、直抒胸臆中穿插比喻和描写男女悲欢离合渗透的君臣之思,从而形成既直抒胸臆、又以婚爱寄意君臣关系的不甚完备的整体象征系统;在表现屈骚抒情方式的回环往复这一特点上,比以往作品更多地展示了个性特征。

  本诗最大的特点即是“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王逸《楚辞章句·离骚解题》),如同《离骚》一样,诗中处处都体现出“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同上)的鲜明特色。

  首先,诗题“思美人”即是“灵脩美人以媲于君”的体现;“美人”在诗中毫无疑问是指楚君主,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美女。(至于是哪位君主——怀王抑或顷襄王,历来有争议。)屈原撰写此诗的目的,就是试图以思女形式,寄托自己对君主的希冀,以求得到君主的信赖而实现理想目标。

  诗一开篇即陈述了诗人思美人的行为——“揽涕”、“伫眙”,感情真挚而又炽烈。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拘牵——无良媒,致使他“志沉菀而莫达”,一再申言也无济于事。不过,诗人并不因此而完全丧失信心,他仍竭尽全力地努力追求:“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直至诗篇之末,诗人明知自己已实在无能为力了,却仍不改“度”——努力的行为不得已作罢,而节操却始终不易。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