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国基金申请书各部分撰写经验
2017年度国基金申请书评议意见分析报告
基金申请书有其特定的框架结构,并且是通信评议专家评判的唯一依据,每一部分的书写质量好坏都会直接影响专家评议的好坏。下面从2017年度反馈的200余份评议意见中,挑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意见供申请人参考,并结合申请书的正文提纲做一简单分析,希望对申请人有所帮助。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
专家评议意见:
①“申请人所提出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已工程化并已批量生产应用,申请书中涉及的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不够准确,如申请书中说国内的传递误差在30秒,实际情况是有的单位在实验室已达到1秒左右,说明申请者并不了解国内发展状况,不了解该领域前沿,所提的研究内容已落后于工程应用的水平,所以建议不予支持。”
②“申请书外文文献偏旧,大部分是五年甚至十年以前的,近期文献主要是中文的,应关注国外研究动态。”
③“??国内外研究进展论述不够充分明晰,没有明确给出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情况,参考文献中没有引用国外相关期刊论文。建议不予资助。”
④“项目调研不够充分,参考文献过少过于陈旧。研究问题属于经典问题,创新性不强。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阐述不够清晰。建议不资助。”
⑤“所引用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文献大多是10年以前的,应更多地关注相关的新进展。”
建议:申请人应全面深入了解自己选题的研究现状,知道国内外同行现在在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了什么程度;参考文献列举时不可大意,不仅有中文,还要有英文,尤其是近几年的文献不可少,数量在30~50篇即可。对于参考文献,本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不可缺,尽管年代比较久;国内主要同行的参考文献不可缺,因为他或许就会是你的评议专家。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专家评议意见:
①“研究内容包括冲击损伤的形成、演变,以及热波探测等多个方面,包括理论分析、模拟计算、冲击实验和热波成像探测多方面的内容,列出了很多重点,感觉是面面俱到,内容繁杂,但关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法则不突出,列出的预期成果表述过于一般和抽象,不具体。建议不予资助。”
②“研究内容松散,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研究内容的关系、没有体现出是如何解决关键问题的。研究目标和课题的关键问题也不能很好的吻合。研究方案描述笼统,没有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层次,预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缺少新意。从方案中不能看清申请者的研究规划。本次不予资助。”
③“该申请在课题立论分析中,没有梳理出主要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描述过于笼统,提出的研究思路缺乏创新性”。
④“该项目理论研究仅给出要研究的问题,没有从科学意义上进行立项依据的论证。建议继续深入探索立项的科学依据。 建议不予资助。”
⑤“提出的研究关键问题及研究内容偏重于工程应用层面,学术研究成分较少;内容缺乏新颖性。不适合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研究,故建议不予资助。”
⑥“拟解决的科学问题重复了研究内容、较为常规,难以看出科学意义。预期研究成果仅为工作总结报告,没有论文成果。工作基础中已研究了误差建模和补偿等内容,有重复之嫌。综合上述情况,拟不建议资助。”
建议:此部分为申请书的重点内容,是成败的关键。问题较多的有以下3个方面:1、研究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关键不突出,内容的关联性、逻辑关系不清晰;2、关键科学问题不会凝练,停留在表面现象上;3、部分申请人分不清楚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关键问题三者的区别,导致部分内容在申请书中重复出现。申请人要将3者的逻辑关系理顺,“研究内容”是具体要做的事情,“研究目标”是事情做完以后要达到的效果,“关键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凝练科学问题,其实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建议改变就事论事的思维习惯,思考在技术实现背后隐藏的内在机理,也就是在技术实现过程中,抓住科学原理基础,从本质上进行创新。要把技术实现过程提高到科学方法论的层面上来认识,弄清楚了科学问题,也就清楚了自己创新思路的内在依据,弄清了自己的创新是原始创新、移植还是集成。研究内容有4个大问题就足矣,切忌为了全面而让专家感觉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研究内容是这一部分的关键。最后再强调一下,提出的关键问题应该具有普适性,不要局限于个人研究范围,基金支持的是基础研究,不支持具体工程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专家评议意见:
①“申请者提出采用半实物仿真来进行研究,但项目中并没有说明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如何运用仿真模型数据来构造复杂运动条件下的相移模型,如何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同时,技术路线表述不是很清楚,所提解决方法的创新性不强,对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不够深入,经费预算不是很合理,因此,不建议资助。”
②“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内容没有聚焦,如:**信息传递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影响有多大,目前有哪些解决方案等,没有充分分析,因此,其解决方案缺乏针对性,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技术路线来达到完成课题的目的。”
③“在研究方案里并没有看到具体的可执行的研究措施,都是空泛的机理分析、建模和实验,没有更深入的介绍如何进行机理分析、怎样建模,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从目前的申请书介绍,看不到项目的可行性。”
④“研究内容及方案创新性不够。(1)关于多元信息融合及多参数信息融合、时序预测在相关文献中已见报道,进而导致本申请提出的研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创新性不足;(2)研究方案阐述相对简单,且并没有给出拟采用方法的有效性等相关阐述。”
⑤“项目很有创新,同时难度非常大,项目提出的研究内容比较合理,申请者研究基础也很扎实,但报告最大问题是无法从技术路线看出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报告技术途径更像研究内容重复和难点分析),因此建议申请者加强路线的深入,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后再参与评审,按照报告目前的情况,建议不予资助。”
建议:本部分主要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进行说明。申请人应在理论分析上指出主要演绎思路和方法,在数值模拟方面给出数学建模的建立和选择以及主要的技巧和算法;在研究方案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实验方面,应提出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主要的实验步骤;对于其中的难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要有恰当的表述,并给出拟定的解决方案。对于可行性,需要从技术层面和研究积累层面加以陈述(学术思想+研究条件+研究团队)。技术路线是这一部分的关键,专家的关注点就在这里,一定要写清楚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切不可太含糊,让专家感觉不到你胸有成竹。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专家评议意见:
①“本项目创新性不十分明显,相应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多年。”
②“申请人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使用价值,但是从申请者的研究内容来看,项目理论创新不高,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写得很多,但大多是对现有方法的分析、综合与应用。 另外,申请者在前期积累方面也嫌不足,尽管参加过很多课题,但从申请书上看,高水平的成果比较少。”
建议:创新一直是基金委所主张和坚持的原则,没有创新很难申请基金成功。用新思想、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是最理想、最值得称道的创新,但是要做到源头创新这点很难。对于大部分申请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多的是集成创新,即针对某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种做法的巧妙组合,采用移植法或借道法(借用其它学科或问题的处理途径),以综合集成的思路攻克难题。这部分的创新宜少不宜多,一般2-3个足矣。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专家评议意见:
①“工作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如工作安排中,前半年的时间都在文献和论证,接下来的半年时间也仅仅是完成碳基复合材料的合成制备及性能测试,从申请者现有的工作基础看,这样的时间安排有些不够效率。此外,经费预算也不够合理,且前后照应关系不够清楚,比如,预算中,没有考虑学术交流活动的相关费用。 综上所述,不予资助。”
②“项目缺乏特色和创新性,反映出申请人创新思维一般。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显不够,研究条件也显不足。预期研究成果较少。基于以上原因,可考虑不予支持。”
③“预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具体表述出来,应该说明预期发表多少科研论文等等。”
建议:此部分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同时也要明确说明预期的成果,比如发表多少篇论文,被检索多少篇。但是要把握好度,工作计划要合理,预期成果也要有依据。一本申请书说要发表SCI6-8篇,其中3.0以上的3篇,而课题组近5年只有2篇1.0左右的SCI,可信度太低,评委不会相信的。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专家评议意见:
①“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申请书符合面上项目申请指南的范围和要求。但研究内容宽泛,特色不鲜明,未能凝练到核心问题上,预期成果中的算法和模型都是该领域研究得较多的内容,有些甚至已经集成到实际工程型号系统中。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偏重预研及工程项目领域,从事理论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相对缺乏。建议进一步提炼基础理论问题,梳理核心技术。”
②“从申请书内容来看,申请人在本领域的研究基础一般,项目组成员承担完成了大量科研项目,但与本项目关系并不密切,无法对本项目提供有效支撑。申请书中工作条件方面的阐述也比较含糊,无法判断该单位是否具备开展本项目科研工作的基本条件。经费预算中,技术咨询、技术协调费不够合理。”
③“申请人负责的863项目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申请人的介绍上来看,研究内容相同,本项目属重复资助。合作研究单位仅为一家,而没有****大学,但研究中很多内容需与****大学合作方能完成。”
④“立项依据中参考资料均没有引用,且综述较冗繁。另外申请者博士论文题目为“****方法研究“,从题目上看与本项目差别不大,但申请书中并没有已有研究与本项目的区别进行充分阐述。”
⑤“申请人相关领域研究背景薄弱,从已发表论文情况看,申请人不具备所提出的研究内容的工作基础。 鉴于此,建议不予资助。”
⑥“研究队伍及成员水平和工作条件一般。主要不足之处是申请者对这方面前期研究基础,尚未见过申请者发表过相关的论文,在相关研究方面前期准备不够充分??评审人无法确认申请人及其合作者能够完成该项目的研究并且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建议不予资助。”
建议:学校的基础研究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在研究基础上要避免过多地阐述在工程科研上开展的工作,尤其是研究内容不能集中在工程科研上;还要注意说清楚现有的工作基础和申请基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员,希望对博士期间研究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首先必须确定几年前博士期间研究的问题是否还是研究热点,如果不是就要调整或更换,如果认定问题确实有前沿性和重要性,则需要进一步阐述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博士期间所作工作的联系与区别,避免给评委留下申请人拿已有的研究成果申报项目的印象。
如果个人研究基础偏弱,也可以把团队的成绩写上,因为完成基金研究任务不仅仅靠负责人,而是靠的整个团队。此外对于青年项目并不十分强调有多好的前期工作基础,但要让评审相信你和你的团队。2017年的一份评议意见是“申请人的研究基础一般。当然,对于青年基金,这一点不太重要。”项目组或者负责人已经有相关的基金项目,必须解释清楚新申请项目和已有项目的关系。
三、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简介(青年项目仅要求负责人) 这一部分实事求是填写即可。基金委要求提供近3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可是申请人可能近3年成果偏少,或者3年前所做的一些代表性成果也希望能展示给评委看。建议尽量按照基金委要求,在个人介绍时列入近3年研究成果,3年外的研究成果可在附件中另外列出,既表达了个人想法,也符合规定。
四、经费申请说明
专家评议意见:“经费预算存在不合理项。研究内容中包含实验研究内容,因此,实验材料费不应为0。研究经费中之“人工计算时费40万”不合理。”“经费预算偏高,一次国际会议花费不可能4万元。”
篇二: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基金申请书2017
刘 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全国广大科研人员赖以生存和发展、获得学术成长的最重要的资助来源。除了“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名额有限的项目之外,基金委的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因为覆盖面广、获资助者多,是与广大普通科研人员最密切相关的项目,同时也是获得认同感最高的项目类型,被中国科学界视为最公平、公正的资助体系。
基金申请既然是最公平公正的,那么申请书的质量就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而申请书的质量,其实质反映在科学问题是否凝炼到位,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是否切中科学问题,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是否具体可行,申请人是否具有前期良好的研究基础,研究条件是否具备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申请书是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和思考进行撰写的,是基金申请的主体,但是,依托单位的基金管理人员在基金申请书的审核阶段也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为基金申请书的真实性把关,另外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给申请人特别是年轻的科研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完善申请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成功率。
作者本人曾经经历过四个角色(基金申请人、基金委兼聘人员、基金申请书函评专家和依托单位基金管理人员),对基金申请和评审过程有一些心得体会。作为基金申请人,经历过前两次申请均无功而返但最终“事不过三”,在第三次申请时终于申请成功;作为基金委兼聘人员,曾经参与过基金委基金管理的全过程,对申请书审核、专家遴选、综合排名等过程比较清楚;作为基金申请书函评专家,对评审和评语撰写有自己的理解;作为依托单位基金管理人员,对申请书的审核、提交、基金过程管理比较熟悉。正因为自己的经历比较丰富,所以作为一个依托单位基金管理人员,常常在审核本单位提交的申请书时容易“错位”,不仅对申请书的形式负责,还对申请书的内容和质量比较在乎,常常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这样做虽然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但是成效还比较显著。2008-2010年我所申请到的基金资助经费连续三年排名所有科研院所的第一名,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的资助率基本上都在50%左右。通过2008-2011年4个年头依托单位基金
管理人员的工作,现将在基金申请书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归纳总结如下。为便于叙述,特以一份申请书为蓝本从头到尾进行阐述。
一、仔细阅读项目指南和申请书撰写提纲
一年一度的《项目指南》,是基金委资助思路和政策的体现,因此认真阅读“申请须知”和“限项申请规定”以及欲申请项目类型的情况介绍,对于申请人来说,了解限项规定和资助强度等信息对撰写申请书非常重要,不能忽略不看。对于依托单位基金管理人员来说,则更是掌握政策、全面把关的根本,因此,每年的《项目指南》出版后,管理人员都应该通读一遍,对“申请须知”和“限项规定”了如指掌,对每一类型项目的具体要求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审核申请书时有根有据。前几年,基金委对限项规定比较复杂,导致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把握不准,从2011年开始,基金委对限项规定进行了大幅度精简,掌握政策相对而言简单了很多。
基金委现在资助的项目类型分为研究项目类、人才项目类和环境条件类等三个大类20多个小类,因此每一类的申请书内容要求就不可能一样。在开始撰写申请书之前,依托单位管理人员可以将每一类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打印出来,以备审核基金申请书撰写是否规范时查阅。2011年基金申请书上明确写明“在撰写过程中,不得删除系统已生成的撰写提纲”、“本要求将作为申请书正文撰写是否规范的评判依据”,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规范了申请书的形式,二是可以让评审专家根据提纲来更好地判断申请人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撰写(如申请人简介里除了申请人本人以外其他项目组成员的情况是否齐全等)。
二、认真准确填写基本信息表,高度重视摘要撰写
基本信息表不是申请书的正文,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托单位管理人员通常要关注“职称”填写对不对,不能填报虚假信息,否则一旦被举报填写不实,基金委会做出处罚的。常见的错误是将“博士后”填写为“助理研究员”等。“每年工作时间(月)”填写也要讲究技巧,既不能填得太满(12个月),也不能填得太少(<4个月),如果申请人的项目不太多,任务不饱和的话,填8个月左右比较合适。
另外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是“合作研究单位信息”。如果项目组主要参与者中出现了非本单位人员名单,那么就必须将该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要在这个地方选择或者填写单位的相关信息。在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必须填写与注册单位公章一致的名称,比如“吉林大学”,而不能填写“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如果不是在基金委注册的依托单位,则必须填写单位的全称并保证与法人单位公章一致。
项目基本信息这一栏中,重要的是要根据《项目指南》选择好“亚类说明”和附注说明。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是要选择好申请代码。第一个申请代码是决定了申请书投递到哪个学部的某一学科来受理评审,是最重要的选择。不同的学科竞争激烈程度不同,同样一份申请书,在某一学科可能因为申请书质量都比较高,竞争激烈而难以提交到会议评审,但如果换一个竞争稍微弱一点儿的学科,就很可能被提交到会议评审了。所以,申请代码1的选择要特别重视,可能的话可以打听一下各学科的竞争程度。申请代码2相对而言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最多会在遴选同行专家时参考。
“摘要”是对申请书的高度概况,包括选题的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研究的方案和路线,以及预期的成果与意义等等。很多申请人不太重视“摘要”的撰写,其实这一短短的400字信息非常重要。有些比较有名的专家一年会收到
近30份的申请书,让他们从头到尾将每一份申请书都认认真真地看完,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这短短的摘要就显得异常重要,根据摘要函评专家就可以大概知道这份申请书想做什么,能不能做,有多大意义。而且专家在写评审意见时,很大程度上也会参考摘要内容,因此,在这里多费点儿功夫,将申请书的精华浓缩在一起,不仅是对自己的锻炼也有助于专家的评审。
最后,科研人员常常犯的错误是关键词之间不是按照要求用分号(;)分开,而是想当然的用逗号(,),这个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往往却要基金管理人员指出来进行修改,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纸张。
三、项目组主要参与者要填写准确,与申请人简介部分要呼应
“项目组主要参与者”表中需要注意总人数是根据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数据自动统计的,但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表中填的人员少,而统计的数据多,究其原因是实名的参与者人数较少,担心被评队伍薄弱,就在研究生一格多填点儿数。其实,这两者应该是一致的。此外,为便于评审专家核对参与者的信息,表中姓名的排序与申请人简介中应该顺序一致。
四、经费申请表填写清楚,注意管理费的计算技巧
经费申请表,是评审专家评判经费设计是否合理的第一印象,申请人要根据科研任务的需要实事求是的填写。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笔经费后面要附上简短的计算依据与说明,“备注”一栏不能为空。其次就是要注意“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是有上限规定的,不同类型的项目规定不同,要根据基金委的规定填报。最常见的问题是在“管理费”上,基金委规定管理费的上限为5%,一般的单位估计都是以上限来要求的。这个5%是指总经费的5%,也就是说是“合计”的5%,但很多申请人通常是认为是“研究经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三者之和的5%,结果造成管理费总是超过“合计”的5%。这个其实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大体确定了“研究经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三者之和后,将总申请经费确定下来,再乘以5%将管理费确定下来,微调一下研究经费中的某一科目,所有数据就比较一致了。
五、项目的立项依据是立项的根本,突出科学问题且简洁明了很重要
每一个申请人在申请基金之前都需要回答“3W”问题(Why—为什么要申请基金项目,即为了解决某一科学问题,这是选题依据;为什么要解决该科学问题,有什么科学意义?这是立论依据;What—为了解决该科学问题,应该做什么?这是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How—如何做?这是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如果申请人能够很好地回答“3W”问题,那么申请书写起来就不费劲,而如果没有充分思考,那么很可能会出现:
(1)对创新性科学问题把握不准,对选择研究的科学问题缺乏有效的论述,导致研究目标不明确;
(2)对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缺少清晰的构思,也没有准确地提出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使人怀疑申请人是否可以解决问题;(3)对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缺少可行性论证,特别是对拟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落实缺少说明,使评审专家难以确定其可行性;
(4)对申请项目拟定的预期成果过高、过多,评审专家基于研究队伍以往的学术积累、学术信用提出疑问,认为其难以实现预定目标;
(5)经费预算不严谨,有时为了达到申请强度而拼凑预算经费,与研究方案中的设计不相称,与实际经费需求差距过大。
项目的立项依据是决定申请是否能够立项的根本。基金资助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因此是针对科学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来进行资助,所以,找准科学问题,围绕科学问题来设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是获得立项的前提条件。但是,
科学问题有大有小,基金委坚持有限目标的资助方式,即使是重点项目也不能提太大的科学问题,资助面更广的面上项目,则更是要具体到一个明确的科学问题,切忌题目太大,研究内容过多,否则评审专家会给出一句“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太大,难以完成,不予资助”。
在立项依据的撰写过程中,应该首先提出存在的科学问题,然后阐述国内外针对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再根据前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过程中,经常看见一些申请书人为地将科学问题和研究现状割 裂开来进行撰写,其主要表现是先提出一个未解决的科学问题,然后将国外同行和国内同行做过的相关工作像写读书报告一样罗列出来而没有任何评论或者归纳总结。这种写法,虽然让评审专家知道申请人看过了很多文献,但却无法说服专家相信申请人已经知道了前人的优劣,从而对申请人的立项依据是否充分存有怀疑。一个好的立项依据,应该是针对存在的科学问题,高度概括国内外同行对这一科学问题做了某一或某些方面的工作,但仍然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解决,从而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思路(切入点和创新性的体现)。这样写,评审专家会觉得申请人既抓准了科学问题,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非常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立项依据是站得住脚的。
申请人在撰写立项依据的时候,除了要清晰地阐述拟研究的科学命题之外,还可以采取合理的、醒目的论述方式,包括重要的句子加黑加粗,明确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地区,提供研究区的图件、照片等资料。总之,申请人要站在评审专家的立场上去撰写申请书,让评审专家可以更准确、高效地把握和理解申请人的选题。
在申请书提交到科技处审核的时候,依托单位基金管理人员会面对着大量的申请书,并且通常是在截止时间之前几天集中送来,因此很多时候基金管理人员没有太多的时间仔细看申请书的内容,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形式审查上,但如果能够从头到尾将申请书看一遍,特别是针对立项依据的撰写提出中肯的意见,对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可能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旦领悟、受益终身。
六、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要清楚
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是一个申请书的主体部分。科学问题抓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也清楚之后,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科学问题就是这部分应该阐述的内容。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个研究目标,但要达到这个目标是要通过几个方面的工作(研究内容)才能完成的。因此,针对科学问题而设计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而设计的研究内容是一个互为关联的有机整体。在撰写的时候要有层次感和递进感,要给评审专家一个深刻印象即研究内容都是围绕研究目标而设计的,而完成这些任务之后就能够为解决存在的科学问题提供帮助。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否能抓准也是申请人能力的体现。围绕研究目标开展的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哪1-2个问题是对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目标来说是最关键、最难以突破的问题。比如,要根据某一湖泊沉积物来反演过去1万年来的高分辨率古气候变化,定年问题可能就是最关键的科学问题,因为年龄不准,反演的时间就不准,难以与别的记录进行对比。因此,根据各申请项目的实际情况,找出最困难而不得不突破的科学问题就能写好这部分内容。千万不要将研究内容重复一遍或者将只要去做实验分析就能得到结果的研究内容列为“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否则会让评审专家感觉申请人抓关键问题抓不准。
总之,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体现的是申请人解决科学问题的学术思路。包括:需要用基金资助的经费去做哪些主要的研究工作(需要具体阐述,不能笼统);具体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否适合开展此项研究);具体做哪些研究,可能会做到什么程度(根据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拟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研究目标不是越高越好);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关键的突破口)。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写下来,就非常具体而清晰,如果不这么写,评审专家就会给出“研究内容不具体”或者“太简单,内容空泛”;“关键科学问题不明确”;“科学思路不清楚”等评语。
七、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要具体
一份好的申请书,在有了顶层设计之后,剩下的就是让评审专家觉得申请人能做好、能完成任务。因此,拟采取的研究方案一定要具体且让人感觉切实可行。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的撰写一定要紧紧围绕研究内容来写,每一个研究内容通过哪几个方面的实验分析去完成,包括用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需要的仪器型号和实验流程、测试分析的样品数量和分析地点等信息都尽可能写详细一些。有些申请书这个部分写得非常简略,通常是几句话就带过去了,让评审专家不知道他到底去哪里测试分析,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否可行,分析的数量是否满足需求。因此,这部分如果不详细阐述,就通常会得到“研究方案不具体”、“技术路线粗略”、“关键仪器设备不落实”等评语。此外,这部分内容与经费预算其实是紧密相关的,做多少分析才能预算多少经费,如果没有一个数量的表述或者数量有误,评审专家还会给出“分析/试验内容与经费预算不匹配”的评语。
八、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要画龙点睛、简单明了
很多人写申请书,生怕别人看不明白,将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从立项依据到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等重复一遍写得太多、太复杂。其实,这部分内容应该尽量写得精炼一点儿,一个申请书有2-3个特色和创新之处就很不错了,多了就让人觉得不是创新或者太平淡了。另外,评审专家在撰写评语时,通常要参考这部分内容,因此,申请人自己将申请书的精华凝炼出来,其实也有助于评审专家去写评语,如果自己都整理不清楚,非得让评审专家去慢慢抠出来,对评语的撰写不一定有利。
九、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成果要实事求是
年度研究计划要根据研究工作的预期计划进行撰写,虽然申请人常常不把这个当成重点而且写得有点儿“八股”风范,但是写得通顺流畅而不做作才是本事。其实一个好的研究计划应该是根据研究方案和路线来写,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几年的研究工作,完成研究内容达到研究目标。所以,围绕这个中心来安排年度计划才是让人觉得可行的。如果照抄别人的“第一年上半年收集整理文献、准备……”,实在是让人感觉是为了凑时间和凑文字在写。
另外,虽然科学探索允许失败,但是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毕竟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因此,研究结果总得让人感觉可量度可考核,因此,预期发表**篇论文(包括SC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等)、取得几个软件著作权或者专利的情况还是要写出来,含混不清的表述给人印象不好,至少让人觉得投入几十万,科研成效比较低的话还是不资助了。当然,预期成果要根据前期基础和工作潜力来适度表述,预期成果写得太多也不好,以免最终达不到目标。
十、工作基础与工作条件
此部分主要是看申请人前期是否做过相关的工作,具有前期的工作积累经验。另外还要看看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中设计的实验条件、仪器平台等是否满足要求。因此,可以将前期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工作经历进行简单的阐述。而工作条件则要紧扣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设计所需的实验条件去写。
篇三: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范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 请 书
申报日期: 20XX年 月 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项目组主要成员(注:项目组成员不包括项目申请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类项目不填写此栏。)
我保证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如果获得基金资助,我将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严格遵守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认真开展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若填报失项目组主要成员承诺:
我保证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如果获得基金资助,我将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加强合作、信息资源共享,认真开展工作,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送有关材料。若个人信息失实、执行项目中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承诺:
已按填报说明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书内容进行了审核。申请项目如获资助,我单位保证对研究计划实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等条件给予保障,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规定,督促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以及本单位项目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规定及时报送有关材料。
篇四:如何写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申请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申请要点;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变化
一、新的变化
1.一个大的变化是没有中级职称的青年科学家都可以申请国家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等三类项目。
●对于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规定如下:
(1)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 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 技术人员推荐。
(3)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前款规定的条件、无工 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经与依托单位协商,并取得 该依托单位的同意可以申请。依托单位应当将其视为本单位科学技术人员实施有效管理。
(4)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面上项目,但在职人员 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依托单位申请。
●对于青年基金,规定如下:
(1)具有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3)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35周岁。
(4)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具备前款规定的条件、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经与依托单位协商,并取得该依托单位的同意可以申请。依托单位应当将其视为本单位科学技术人员实施有效管理。
(5)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不得申请,但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学 位且符合第六条规定条件的,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依托单位申请。
2.成立了医学科学部
3.新定了学科目录(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分别设立 学科目录)
4.基金总额增加24%左右
5.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增加,中标率:8-12%
目 录
一、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
二、选好题目是首要问题(标题和摘要)
三、“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是核心
四、“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是补充
五、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一、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
●要点:基金的评审实质上只是对基金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
★因为:1、评审过程没有本人答辩或现场了解,没有申辩。 2、你不知道谁在评审,评审人也可能不认识你。
★所以①评审实际上只评申请书本身。不评实际学术水平。②学术水平高≠申请能批准,申请书写得好才能批准。③不要把希望、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后门或名人效应上,而应该放在写好申请书上(基金评审是国内经费申请中最公正的评审)。
●记住:申请书的质量决定一切!
申请书正文格式
目一 申请书正文格式 二 如何选题 三 四 五 录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是核心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是补充 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2
一、申请书正文格式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立项依据
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
2、工作条件
3、申请人简历
4、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5、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二、选好题目是首要问题
●要点:一个好的题目等于成功了一半
★标题要“确切、醒目、主题明了”。
★大小适中,防止“大题目、小课题”。
★题目要简练而且尽量包含“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反复推敲。
★400字摘要具体,不讲空话[是上网内容]。
★投放的学科要选准=(好比)报自愿
选题问题一 ——创新
●要点: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
基金委要求:源头创新 = 原始性 + 唯一性
如何理解:创新包括:新理论;新规律;新方法;新体系。实际上:“有新意,有发展”就是创新。(面上基金做不到个个都有重大创新)
选题问题之二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要点:从你的内容中“抽出”科学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范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 研究。
★所以:题目“有意义”还不行,要属于基金资助范围。(“应用研究”可申请“联合资助”项目) ★题目本身不必写“……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 研究”。(不是基础研究写也无用)
★尽量往基础“靠”(避免写做设备)。“善于从你的工作中“抽出”基础研究的内容。
※摘要写法: 即使评审专家没有足够的时间看后面的内容,也能把握整标书的主要内容
◆400字以内。概述研究方法、内容、目标、科学意义。问题提出(即背景,1~2句),研究内容(主写,要体现研究思路),意义(1~2句,要明确、具体)
撰写格式:
例一:用… …方法(手段)进行… …研究,探索/证明… …问题,对阐明… …机制/证明… …规律有重要意义,为… …奠定基础/提供思路。
例二:以… …为研究对象,采用… …方法,进行… …研究,阐明… …机制/提示… …规律,为… …奠定基础/提供思路。
●要点:摘要一定要证据坚定,旗帜鲜明!
三、“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是核心(是要化大力气写的部分)
◆各块内容的重要性:题目(摘要)占 20%,立项依据占4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占 30%;其他 占10%
●三(1) 立项依据编写要点
★既要有国外工作,更要有国内工作 —— (指出本内容需要解决的共 同问题)避免评议时说你“不了解国内情况”,更不要“撞枪口”。
★既要写别人工作,更也要写自己的工作 。(不怕与“研究基础” 部分有重复)—— 可以争取“立项依据充分、全面”的评语。
★要写开展本项目研究的理由,最好写自己的预研发现了什么苗头(值得“吹”之处),言下之意:“只有我才能干这一课题”,否则可能是:“你写的项目是重要,但别人来做更合适”。
★避免“填补空白”。 “填补空白”不是立项依据。理由:我国的基金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而不是“填补空白”;填补空白实质上仍是“跟踪”。
★参考文献要点:“越新越好”,也要“不多不少” —— 避免太臃肿,又避免评语“了解情况不够”。
★语言要点:“高级科普”。要通俗地交代清楚关键问题,又不要过于科普化。(理由:评委并非全是专家;深入浅出是高水平)
●三(2) 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要点:目标明确、内容集中、具体
★“研究目标”是“解决科学问题、学术问题”,而不是“寻找最佳工艺”或“改进性能” —— 避免评语“不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
★“研究目标”要突出重点,宜针对“一个”(两个)科学问题。
★“研究内容”要紧紧围绕研究目标,要突出重点。解决一两个科学问题就不错了。切忌什么都做 —— 避免评语 “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通病之一)
★要写细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的申请容易得到专家的好评) — — 避免评语“研究内容不够具体”。 (通病之一)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准确 —— 避免评语“申请项目没有深度”。也不能太多——避免“申请人缺乏完成本项目的能力”。
●三(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要分清 —— 避免评语“思路不清”。(通病之一)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楚,可逐项写。什么方法;在前人基础上如何修改;实验步骤如何。但有保密问题时酌情处理 (以既能说明问题又不暴露“技术诀窍”为原则) ——争取得到 “可行性较强”的评语。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不宜太多(切忌为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方法都用)—— 避免评语“范围太广,路线不明确”。
★“可行性”首先是“学术上可行”,而不仅仅是“我课题组有几个教授、几个研究生、几台仪器”。(通病之一)
★“学术思想”+“研究队伍”+“研究条件” = 可行(关键还是学术思想)
●三(4) 特色和创新之处
★要中肯、严谨,避免把创新扩大化,切忌吹牛。
★主要要写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新的学术思想,不是光写该领域的特色,也不是光写本实验室研究条件的特色。领域特色和研究条件特色≠自己的特色。 (通病之一)
★“交叉学科”是提倡的,但要说交叉点在哪,对学科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填补空白”不是特色和创新,特别是对基础研究,这里也不要写。
●三(5) 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计划要尽量具体。切忌如下计划:“第一年文献调 研,第二年实验研究,第三年写出研究报告。” ★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写入计划有助于增色,又有助于 争取额外经费。
★预期进展可以不太具体,大致设想即可。特别是对基础研究,允许课题进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唯一可不具体之处)
★预期成果。例如“预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XX 篇”不好。要写哪方面的论文,什么样的专利。关键是达 到什么水平、与“研究目标”写的相吻合,强调质量。
四、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总目标:力争得到“研究能力很强[较强]”“工作条件具备” 的评语。
1 工作基础:是项目组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不是所在集体的或导师的工作。避免只写本实验室
的工作基础和积累。(项目组和实验室不同)
2 工作条件:应写具备了基本条件。基金不支持购买大 仪器,只能“写”缺少一些小设备(经费的实际使用是另外的事)
3 简历:不光是申请人的,项目组主要成员也要。介绍工作时著重与本课题相关的工作。不相关的部分要“忍痛割爱”,否则有“反作用”。
4 提供数据的人员和辅助工作的人员不算项目组成员。
四、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续)
5 论文目录要有排名、题目、刊名、时间。奖励更要写名 次。(这有利于评审人判断申请人能力,也是科学作风的体 现)。
6 承担项目情况:要有名称、编号、经费来源、年月、内容;完成情况不能只写“已完成”“顺利进行”(可写发表论文 的水平、引用情况、研究生培养结果等)。
7 前项基金的三篇论文要附上反映基金委资助的那页。
经费预算:主要是资助研究活动的经费,而不是购买仪器用的。
小结:什么是写得好的申请书?
“让评审人挑不出毛病” 的申请书——优点多缺点少的申请书 不如 优点少缺点无的申请书
五、做好申请书以外的几件事
●申请书的格式严格按基金委的规定。不要在小事情上栽跟斗。
●熟知基金申请过程、熟知有关规定。如:申请人的条件[工作年限、在职研究生],限项申请规定[新],5%管理费,15%劳务费。
●了解基金审批过程。一审[三位专家,甲乙丙三等,二审[非共识项目]
●可以提出可提出回避要求:回避名单三人,另附。
●平时多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动态非常重要,以免每年春节后临时抱佛脚。申请书是平时准备工作的积累和升华。
●在了解基金委的同时让基金委了解你的工作和能力。用各种交流方式介绍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乐意交流的)。已经申请到的基金则随时介绍自己的成果 (寄文章等)。
●不反对用“其他手段”,但目的不是“走后面”,而是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而且不是重点。
【怎样把握基金申请书的“度”】相关文章:
如何把握基金申请书的“度”?08-09
把握微笑之度作文10-26
我们应当怎样把握机会作文10-07
救助基金申请书02-10
爱心基金申请书10-28
青年基金申请书01-02
救助基金申请书分享08-17
帮困基金补助申请书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