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胜似亲人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胜似亲人作文 篇1
在一个小村寨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大多是苗族人,唯独我们一家是汉族人,但是大家相处得很好,平时都是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如果你家里的猫或狗 走丢了,大家都会主动去找;你炒菜时,如果油或盐用完了,不用告诉大家,只用在别人家借一点盐或油就行了。
我的邻居是李奶奶,她今年已经有七十多岁了。她的老伴前几年就去世了,唯一的一个儿子也在外地打工,难得才能回来一次。因此,家里进进出出就只有李奶奶一个人。大家都经常去帮助李奶奶。我妈妈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一有时间,就去帮助李奶奶,有时帮李奶奶刷刷洗洗,有时帮李奶奶缝缝补补,还有的时候在李奶奶家做些好吃的,给李奶奶吃。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后,很快就把作业写好了,这时,妈妈对我说:“琳琳,把我做好的包子带去给李奶奶。”我回答道:“好嘞!”我小心翼翼地端着包子,来到了李奶奶家门口,敲了敲门,又大声地喊了几句:“李奶奶!李奶奶!”发现里面没有动静,就轻轻地推开大门,屋子里有点暗,我向四周仔细的看了看,发现李奶奶不在家,应该出去串门了。我看见在墙角处有一个木盆,里面装着又脏又乱的衣服,我就把包子放在桌子上,挽起袖子,端起木盆,走向河边。到了河边,我蹲下来,把衣服倒在一旁,开始洗衣服了,一阵寒风吹来,吹到我脸上,感觉被刀割一样,过了好一会,我才把衣服洗好,我的手被冻成红萝卜了。我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李奶奶还没有回来,我便放下木盆开始晾衣服了。这时,我听见了背后熟悉的脚步声,原来是李奶奶回来了,我兴奋地说:“李奶奶您回来啦!”说完,我便急忙迎上去,扶着李奶奶,李奶奶看见了木盆里的衣服和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就一把搂住我,对我说:“好孩子,你又来帮我干活啦!真的比我亲生儿子还要亲呢。”“李奶奶,您不要这样说吗,我帮助您是理所当然的。”我听了李奶奶的话,有些不好意思了。
此时此刻,虽然门外北风呼啸,屋内也没有生起炉火,但是我们感觉很温暖,这时,阳光照了进来,院子里也慢慢变得温暖起来了。
胜似亲人作文 篇2
在一座山里,有一个村子。村子里住着许多苗族人家,只有极个别的汉族人家,人们和睦相处,胜似亲人。
小芳是一个汉族小姑娘,她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乌黑的头发。小芳家对面是一座木头房子,里面住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因为儿子、女儿常年在外面打工,所以出出进进总是只有她一个人。
星期天,小芳的妈妈到地里干农活去了,小芳拿着洗衣粉和水盆来到老奶奶家,她要帮老奶奶洗衣服。小芳到上半盆水,再到上洗衣粉,然后把衣服放进盆里开始洗衣服。
太阳照在小芳红红的脸上,小芳洗着、搓着,一会儿她的脸上渗出了汗水,她挥手擦了擦汗,继续洗衣服。
衣服洗完了,老奶奶请她进到屋里,给她一杯凉好的开水,看着小芳把水喝完。
小芳该走了,老奶奶抱着她,脸贴在小芳的脸上说:“谢谢你,你比我的亲女儿还要亲。”
小芳的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
胜似亲人作文 篇3
胜似亲人,是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胜似亲人,是在小朋友与老人之间胜似亲人,是在你与你素不相识而又帮助过你的人之间。
暑假时,我们家去苗族乡下旅游,与我们为邻居的是一个年近80岁的老婆婆。她头戴一顶大帽子,穿着长长的黑袍子,里面穿着一件淡黄色的便衣,脚上穿 着布鞋。苍白的头发下,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一看就知道是经历过历史的沧桑变幻的。她行动不方便,有一个儿子去北京当了兵,因为路太远,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即使回来了也很快就要走。因此老婆婆非常孤单。母亲每次外出回家后都要去老婆婆家看一看。
我们(我和妹妹)也深受妈妈影响,只因为我们还小,只能擦擦桌子扫扫地。由于要上学,我们一家就回去了,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已是二十五六岁的'小伙 子,1米8的个子,乌黑的头发特别帅气。妹妹也是二十出头了,穿着粉红外衣,可美了。她头上扎着两个小马尾,还戴着花呢!我们再次来到苗族,老婆婆还是那 个样子,只是头发又白了许多,我温柔地说:“老婆婆,您还记得十八年前夏天的那户来旅游的一家吗?”老婆婆一听,低下脑袋想了想,忽然抬起头来,惊讶地大 叫:“哦!原来是你们呀!至今还记得我这个老太婆!”“是呀!我要在这照顾您一年呢!不过哥哥不能留在这,他要去赚钱,好养活我们的父母,包括您!”妹妹 低声说,她还是那么害羞!
有一次,妹妹必须去买种子播种。妹妹好不容易买了一袋种子,可不知道怎么播种,她就用手来播种,拿着种子一颗一颗按进土里,忙了五天,才把种子都埋 进土里。她气喘吁吁地看着这片土地,不禁大喜。老婆婆慢慢地走了过来,对妹妹说:“姑娘,累坏了吧!”妹妹向老婆婆笑了笑,说:“没事”!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妹妹推着老婆婆出来散步。老婆婆可高兴了,她轻轻地问:“姑娘,你今天多大了?”“二十多了。您呢?”妹妹大方地问。“我老了, 有些事想不起来了,自己多大也忘了。”老婆婆叹了口气,沉重地说:“唉,老了老了。”妹妹立刻把话题扯开,亲切地说:“您现在觉得开心吗?”老婆婆转了过 来,说:“开心!”走着走着,妹妹和老婆婆就到了家。
还有一次,妹妹要给老婆婆洗衣服,老婆婆态度坚定地说:“姑娘啊,现在冬天啊,下是下着雨啊,你不能去洗衣服!”妹妹见说不动老婆婆,第二天就趁老 婆婆还没醒的时候悄悄地溜了出去。太阳已经升了起来,外面很暖和,妹妹把衣服用水浸湿,再用木棒边洗边打,不一会儿就洗完了,开始晾衣服了,老婆婆此时已 经醒了,她感激地对妹妹说:“姑娘,谢谢你啊!”妹妹低下头,老婆婆把她抱住了。
多么感人的场面啊!她们真是比亲人还亲了。
胜似亲人作文 篇4
在一个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中,住着一位苗族的老奶奶和一位汉族的小姑娘,这个空巢老奶奶姓陈,叫做陈奶奶,陈奶奶腿脚不好走路很不方便,天天拄着拐杖走路,却还要做很多家务,邻居的小姑娘方小红知道了这件事后,就天天偷偷地来到陈奶奶的院子里,帮陈奶奶洗衣服、洗床单、烧饭做菜、扫地、拖地……
一个寒冷的冬天,方小红趁陈奶奶出门的时间,偷偷地跑进老奶奶的院子里,帮奶奶洗衣服和床单。方小红先在桶里放满了水,再把桶里叠成堆的衣服一件一件地放进水桶里浸湿。然后把衣服放入冷冷的水里用手使劲地搓着水中的衣服,最后再把衣服用清水漂洗干净,洗好的床单晾在晾衣干上。
方小红的手冻得通红,脸冻得僵硬,冷得瑟瑟发抖,在她刚想晾衣服时,陈奶奶回家了,她看见了方小红,傻了眼,把小女孩抱在自己的怀里,微笑着说:“以前都是你帮我做的家务活啊!你真乖,真是比我的亲孙女还亲。”方小红并没有说,只是抿着嘴微笑,用围裙擦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胜似亲人作文 篇5
我是一个城市里的女孩,每年总到叔叔家来玩耍,听叔叔说,在他们的村庄里,有一位苗族的王奶奶,她有70多岁了,头发已经是白白苍苍了,行动不便成天拄着拐杖,走起路来像蜗牛一样。一个人年过花甲,无人照顾,我对王奶奶非常尊敬,没事就去帮助王奶奶擦桌子,我年纪还小,王奶奶看了,直让我停手不要做了,我哪里停得下来啊!王奶奶激动地说:“谢谢你小姑娘!”我回答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呀!”就这样我一天一天去帮助王奶奶,不知不觉我已经十五岁了,现在能帮助王奶奶洗衣服、洗棉被了,所以我决定趁王奶奶不在家的时候去给她洗衣服、洗棉被。
有一天,王奶奶出门去散步了,我赶紧推开王奶奶的大门,给她换下了棉被,给她洗棉被,洗完后,我揉了揉腰,擦了擦汗,开始晾衣服了。就在这个时候,王奶奶回来了,紧紧地抱着我,王奶奶很感谢我。
王奶奶说:“你真是比我的亲人还要亲!”
期天回到乡下,看到不久前失火的三爷家5间房子已修葺一新,我怀着好奇心直奔他家。
三爷叫金研亮,70多岁了,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当我推开门时,一股暖气扑面而来。环顾外屋,煤火火苗飞舞,墙壁粉刷一新,锅碗瓢勺一应俱全,白面、大米装满了缸。三爷和几位老爷爷们正在下象棋,显得特别悠闲。靠屋西北角支着一张新木床,上边整齐地摆放着一套新被褥,看到这些,我心里暖融融的,感到一种家庭的温馨和惬意。
胜似亲人作文 篇6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其中一家显得特别简陋,那是黄奶奶的家。
黄奶奶的儿女都去外地打工了,常年不回家,黄奶奶隔壁住着一个叫小红的小女孩,女孩的爷爷奶奶去年过世了,如今也是一个人住,父母都在县城打工,隔三岔五会回家一趟看看小红。
黄奶奶同情小红,就经常去隔壁帮小红做饭,时间一长,小红吃着黄奶奶做的饭,心生愧疚,不知该如何回报黄奶奶,很想也替黄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每次话刚说出口,就被黄奶奶婉言拒绝了。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聪明的小红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她趁黄奶奶来家里做饭时,故意找借口说:“黄奶奶,今天天气真好,我要出去玩会。”“好的,记得早点回来吃饭”黄奶奶信以为真的回答。
一出门,小红就飞快的朝黄奶奶家跑去,推开黄奶奶家门,小红先拿扫把把地扫干净,然后麻利的把拖把拧干水拖地。
打扫卫生后,小红看见墙角摆放着两盆脏衣服,她想起黄奶奶的腰不好,腿脚也不方便,洗起衣服肯定很吃力。于是小红又开始帮黄奶奶洗衣服了。
她先把袖子挽起来,系上围裙,找到刷子、肥皂、洗衣粉、桶子和搓衣板。然后将桶子接些水放点洗衣粉,等洗衣粉溶化后,就把脏衣服放进去。再找到衣服脏的地方,仔细的用稚嫩的双手在搓衣板上搓了起来;如果搓不掉,就用刷子刷。最后把洗了的衣服漂洗干净并晾晒。
当小红洗完衣服准备回家时,黄奶奶来了,她看着这些被小红洗的干干净净并带点清香的衣服时,眼睛里泛着泪光。黄奶奶上前紧紧的抱着小红,轻轻的抚摸着小红的脸说:“好孩子,谢谢你,以后别帮我衣服了,会着凉的。”小红害羞的低下头,并用围裙擦着手上的水珠说:“黄奶奶,您每天都来帮我做饭,我这么做是应该的呀。”
从这以后,黄奶奶和小红每天都在一起开心的生活,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精选胜似亲人作文锦集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