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作文

2021-03-23 生活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与生活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与生活作文1

  今天,因为我数学考到了96分,妈妈为了激励我,特意给了我10块钱,并说:“可以去超市随便买东西。”

  我一听,一蹦三尺高,“但是”妈妈一本正经地说:“有一个条件,就是买的东西要刚好10块钱,如果多了要自己付,如果少了下次就没有这个奖励了。”我拿了10块钱,心想:这个很简单啊,然后高高兴兴的去超市买东西了。

  走进超市,看见货架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立刻傻眼了,生吃凉粉,那里面可以加甜酱,看起来还不错,可是一看价格,太贵了不能买。然后,我突然想起来,可以买一个东西,那里面有吃的,还赠送飞船,我可以玩儿,也可以增加动手能力,然后我飞快的找到了卡通乐暑条,一看价格是4.8元,这个可以买。这时我想,10-4.8等于5.2元,剩下的钱我还可以买东西。

  可是我想,那里根本没有我喜欢的玩具,买书又不够,我只能继续挑零食了,可是挑了好久,都不合适,这时,我特别想吃辣条,所以我就拿了两包辣条,可是,这个时候妈妈说不可以买辣条,我只好眼巴巴地放回去了。我突然看到了小麻花,那不是老师用来奖励同学们的小麻花吗?那一次我没吃到,一直对这个小麻花耿耿于怀,今天终于看到你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把,一称,结果是5.1元,我很想放回去,可是妈妈说:“称好了的东西不能放回去了,如果大家都这样,那超市不就乱套了吗?”。我一听,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但是一想到,以后这个奖励就没有了,我闷闷不乐的走向收银台,阿姨微笑着对我说:“小朋友,你的东西是9.9元,要是拿一个袋子刚好10元”。终于,刚刚好10块钱,不但买到了吃的,而且下次考得好,妈妈还会奖励我,我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通过这次超市买东西,我不仅学会了怎样买东西,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以后我要认认真真的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数学与生活作文2

  平时,我们都把学习数学的时间留在数学书上,却疏忽了生活中的数学。许多同学读书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我读书是因为学习中有许多乐趣。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我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吧!

  你一定买过零食吧,你一定帮妈妈买过蔬菜吧?往往我们身边一些不经意的举动,都包含着数学的智慧,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如果我们弄错了这些,就会出现经济损失或被别人嘲笑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买了5支水笔,1支1元;2个修正带,1个3元;1本笔记本6元;一副手套10元。营业员阿姨在算账时,少算了1支水笔的价钱,我刚好看见,可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元,于是,我就算了起来,修正带:3乘2等于6元,5乘1加6加6加10,我突然发现6加6等于12,12加5等于17,17加10等于27。“阿姨,您少算了一元。”我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阿姨开心地说,妈妈也夸我是个好孩子。听了,我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呢。

  现在你知道数学就藏在身边了吧,你只要用一双灵巧的手和一对智慧的眼睛,就能发现它!

数学与生活作文3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的描述。

  数学的范围很广泛,无处不在。小到一个闹钟、一个商店、一个饭店,大到国家发展、宇宙探索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个周密的计算,若有丝毫失误,都会有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之险。

  有次,我到姑妈家去玩。上电梯时,电梯上面会有很多数字,要到几楼,就在电梯上按一下楼层的数字,然 后,很快就到了。其中,电梯上写着核载13人、载重1000千克。意思是这部电梯最多只能载13人,而且,总体重还不能超过1000千克。超过了这个数,电梯就会报警,无法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故障或严重事故。

  我们每天都要去的超市里,也离不开数学。要买哪些东西,需要多少钱,要拿多大的袋子或是带手推车,都需要精细的计算,这样才方便操作和愉快地购物。

  上周,妈妈带我去市场买菜。在一个卖苹果的摊子前,妈妈和卖苹果的中年阿姨讨价还价起来,本来是4元一斤的价格,最后,口头协议买了五斤苹果只付了16元钱。讨价还价的也数字。

  生活真的与数学息息相关啊!人要生活、工作,国家要发展,要强盛,都需要我们学好数学。

数学与生活作文4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妈妈的话引领我去观察、去发现。

  时值深秋,我们回到了乡下。跨进家门,我就奔向爷爷。只见他在使劲地钉木板。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有什么用呢?

  爷爷笑呵呵地看着我说:“小訸,爷爷考考你。我需要长120厘米的木板,可是只有这两根约80厘米的木板。没办法,只能把两根木板钉在一起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叠部分是16厘米,这两块木板需要长多少厘米?为了美观,两根木板需一样长。那我就知道需要锯调多少厘米了。”

  “这可是生活实际问题,我得慎重对待。”我飞快地拿起笔画起了图来。刚开始,我有点无计可施。仔细一想,两根木板重叠了16厘米,这其实是个平移问题,把一根木板往外平移16厘米就是它们的总长。我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把16厘米直接加上120厘米得出总和再除以2,每根木板长68厘米。

  这时,我如吃了算盘子——心中有数,欣喜若狂地告诉爷爷,“每根木板长68厘米,其余的锯调。”一旁的妈妈连连夸我棒,爷爷更是乐开了花,帮他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看来,生活中的确处处有数学。那天,我就用平移的知识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

数学与生活作文5

  学习数学,在于严谨的学习态度。数学不只是几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和符号,它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习数学,意味着解题,解题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思路,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帮助构建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老师不是救世主,老师只不过是我们学习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过程,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记得有一次做一道自我挑战题:4只鸡4只鸭一共228元,3只鸡2只鸭一共139元,请问每只鸡每只鸭多少元?我解了半天也没有解出来,后来我请教姐姐,姐姐说:“你把3只鸡2只鸭放大一倍看看,”我一下茅塞顿开,不就是139×2=278,再用278-228=50,再用50÷2=25,这样不就得出每只鸡多少元了,再139-25×3=64,64÷2=32,这样就得出每只鸭多少元了,看似很难的题,其实很简单,只因我没有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才变得很困难。

  这题让我感触良多,学习数学一定要拓展思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数学与生活作文6

  开学初,我们认识了乘法,还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积。最近我们又学习了除法,知道了除法就是平均分。比如20个小朋友去春游,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5人。算式是20÷4=5(人),其中20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读作20除以4等于5。

  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乘法就是用来求总数,其实除法和乘法是相反的计算,在乘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法就比较简单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你瞧:星期天,妈妈买了12个橘子,我们家有4个人每个人可以平均分几个橘子呢?我可以用除法来平均分,12÷4=3,每人可以分3个桔子。也可以每个人3个,可以分给4个人,12÷3=4;吃饭的时候,妈妈说,“今天我一共做了6个菜,花了50元钱呢!宝贝,你知道每个菜多少钱吗?”我心里盘算了一下,50÷6=?我不会算,怎么办呢?爸爸说:“你可以想口诀啊!哪句和6有关的口诀最接近50?”我一拍脑门,“想到了——六八四十八,那么就是说每个菜要8元多一些!对吗?”爸爸妈妈笑着说:“对啦!生活中很多时候可以用除法,但是有时并不能正好除尽,你可以求出商大概是多少。”

数学与生活作文7

  生活中的加法就是一物多用,为生活增加色彩。情人节到了,别人都准备买花了,可是我和爸爸的脚像灌了铅一样,走的缓慢而沉重。因为去花店买花的人实在太多而且价格翻了好几番。“唉!怎么办?”是爸爸的话打破了僵局。“我怎么知道!是谁在妈妈面前夸下海口,说要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唉,我、我……”爸爸的脸上写满了懊恼。

  走着走着,我想起家里没肥皂了,就拉着老爸去超市。挑肥皂的时候,我忽然看到有一朵用肥皂做的花,正准备给爸爸使眼色时,爸爸却抢先一步把这朵“花”买了。

  回到家,妈妈不停地夸爸爸又懂浪漫又会过日子。本以为爸爸会说是我的功劳,可没想到在夸赞面前,他是照单全收,“虚心”接受啊。肥皂加玫瑰,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第二天,我去上学,发现桌子上放着一盒夹子,顺手拿了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玩了起来。我把大夹子和小夹子夹在一起,然后把手机放在上面,没想到它不但没倒,还把手机撑的稳稳的,真是一个不错的手机支架啊!现在我家的夹子除了夹衣服、夹袜子,还成了随时可以变身的手机支架,真是太实用了。一物多用,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大发明家有大发明,小发明家有小发明。懂得了生活中的加法,我不仅变成了生活中的发现家更变成了生活中的小发明家。

数学与生活作文8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银基买衣服,爸爸给我看上了一件,120元打9折,爸爸说要是你算对了就给你先买,要是算错了就最后给你买。我对爸爸说:“120×90%=108(元),对吧?”爸爸笑着说:“好,第一个给你买。”

  妈妈又看上了一件衣服,130元打7折,我不由自主的算起来:“130×%70=91(元)。”可不料妈妈却说:“那边还不错,走去那边看看。”

  最终,妈妈买了一件97元的衣服,可这时爸爸不见了,我问妈妈:“爸爸去哪儿了?”妈妈说:“我也不知道。”我左看看,右看看,终于,我看见了爸爸,我急忙跑过去,原来爸爸看上了一件143元的夹克衫,但这家店不打折,爸爸让老板便宜十块钱,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之后,爸爸和妈妈又给我买了两条裤子,共127元,妈妈又买了一件羽绒服139元,爸爸又买一双鞋150元。

  结账了,爸爸让我算算共花了多少钱,“108+97+143+127+139+150=764(元)

数学与生活作文9

  太好了,太好了!期中考试英语考了一个一百,妈妈要给我买套新衣服咯!

  我们来到一家童装店,这的衣服又多又漂亮,我都看花了眼。还是妈妈有眼光,她把我拉到一边,指这一套衣服,问我:“这一套,喜欢么?”我顺着妈妈的手望去。原来,这是一件粉色T恤衫。上面画有一个小女孩在花园散步,衣领上镶嵌着3个小珍珠,格外璀璨。配衣服的还有一条银色五分裤,上面有只米老鼠,边缘还围着蕾丝边。我越看越喜欢,使劲儿点点头,决定买下它。"多少钱?”妈妈一边问价钱一边掏钱包。“一共136元。”售货员阿姨笑着回答。突然,妈妈尖叫一声:“啊!我忘带钱包了!”然后,妈妈又转身对阿姨说:“请帮我照看一下孩子。”话音未落,妈妈就没影儿了。

  阿姨照看我时,嘴也没闲着,笑眯眯地问我:“小朋友问你个问题好吗?”“好!天底下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我爽快的答应了。“136换成小数是多少啊?”阿姨问道。哈!容易。我脱口而出:“1。36呗!”我正得意,忽然发现不对劲儿。1。36还没满2元哩。赶紧改正:“不不不,是136。0,136。0!”“为什么呀?”阿姨反问我。“元、角、分最大的单位是元,1。36还不到一元,再说,原数没有多出来的角和分。也因为136。0不管是100、30、6都是整元,所以是136。0。”我解释道。“不错,比我想象中的强多了,奖励你三个小扣子。”说着,拿出三个爱心型小扣子,拿给我。

  这时,妈妈来了,她给阿姨两百元。阿姨边找钱边说:“您家小姑娘真棒,不但能及时纠正错误,而且改得快。”我听了,心里甜甜的,把那些漂亮的小扣子握的很紧很紧……

数学与生活作文10

  今天早上,妈妈提出去紫荆山公园,我非常高兴,一蹦三尺高,恨不得变成超人,拉着妈妈一起飞到紫荆山公园!

  爸爸把我们送到紫荆山公园,但不肯让我没问你下车,爸爸又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答对问题才能下车。”爸爸得意洋洋的对我们说:“假设从家到紫荆山公园有100公里,坐出租车6元起步价,走10公里,剩下每10公里五元,等红绿灯的时间最少5分钟,一分钟1.25元,问从家到这里至少花多少钱?我眼珠一转,灵机一动。

  100-10=90

  90÷10=9

  9乘5=45(元)

  45+6=51(元)

  1.25乘5约等于6.3(元)

  51+6.3=57.3(元)。

  我已算出答案,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了爸爸,爸爸突然像被流星砸着似得,黯然神伤,只好无奈的让我们下车。

  刚一进门,就令我大吃一惊,很多人围在一个地方,仿佛是在开会那样,一个人大喊,免费答数学题赢大奖,从1加到9999是多少?我一听是数学题,就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妈妈一个一个加,加到238就忘了。我一想这答案决对有窍门,我又绞尽脑汁的想,终于克服了这道题。

  (1+9999)乘4999+5000

  =10000乘4999+5000

  =49990000+5000

  =49995000

  我立刻说出答案和我的想法,他激动地说:“这位小朋友答对了!”大家又羡慕的眼光开着我,妈妈说:“真棒杨劲松”

  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数学与生活作文11

  平时,我们学习数学都停留在书本上,好像都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学习。其实,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和乐趣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许多同学不明白的哦。那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呢?

  你一定去买过菜吧,你一定去买个门票吧……往往我们身边一些不经意的举动,却包含了数学的智慧,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我们如果弄错了这些,就会出现经济受损失、别人耻笑等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买了3支水笔,1支1元;1个修正带,1个4元;1本笔记本6元;一副手套14元。营业员在算账时,少算了1支水笔的价钱,我看见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钱,所以就算了起来,“3×1+4+6+14”。我突然发现4+6=10,10是个整十数,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我说道,“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阿姨开心地说,旁边的人听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头说:“你真懂事呀!”

  其实,数学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用一双灵巧的手和一对智慧的眼睛,就能发现它!

数学与生活作文12

  以前,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做数学的计算题。我认为只要会方法就可以了,何苦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计算呢?现在是数字时代,谁还用手算哪,早都改用机器算了。然而一件事情却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

  今天看了一部关于地球演变的电视片。爸爸说“董莹,你知道吗?赤道就像是地球的一条‘腰带’。它的长度大约是4万千米,如果我们把这条‘腰带’四十分之一剪下来可以绕你们的操场几圈?”“这还不容易呀!1000圈呗!”我不假思索地说道。爸爸生气地说:“你怎么不算一算呢?要知道数学的力量就是用数说话。”我连忙拿起笔开始算起来。先算出地球赤道的四十分之一用40000千米除以40得出1000千米。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把1000千米化成1000000米再除以400米等于2500圈。我演验算了一遍生怕再算错。当我把答案告诉爸爸时,爸爸露出了肯定的微笑。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数学中的计算很重要。不能只明白道理就行了,还要计算得准确。

数学与生活作文13

  春天来了,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我的脚也噌噌噌”地长,原来的旧鞋子都小了,妈妈决定到淘宝帮我网购一双新鞋子。

  买鞋子首先要知道穿多大码的鞋。妈妈让我把鞋子脱掉,站在一张白纸上,她沿着我脚的边缘把脚的轮廓画下来,再用尺子在纸上量出我脚的'长度。呀,25厘米。妈妈,我该穿多大码的鞋子?”妈妈随口说道40码”我不解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是40码?怎么算?”妈妈说:你开动脑筋想一想不就知道了吗?”我回到房间,苦思冥想:脚长25厘米﹦40码鞋子,怎么算出来的呢?我记起以前买鞋时也量过脚长,23厘米穿36码的鞋。我拿出草稿纸在上面写道:脚长25厘米﹦40码,脚长23厘米﹦36码。难道是25+15=40,23+13=36?但我再一想,不对呀,这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公式才对。到底是什么公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灵光一闪,先把25×2=50,再50-10=40,是不是这样呢?我验证一下,23×2=46,46-10=36,耶!完全正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激动地高呼我算出来了!鞋的码数=脚长×2-10,对吗?”妈妈笑笑说:真聪明,就是这样。”我心里美滋滋的。

  爸爸下班刚回来,我便缠着他说:爸爸,只要你告诉我你穿多大码鞋,我就能算出你脚有多长。”爸爸说:真的?”千真万确!”我穿42码鞋。”爸爸说。我采用倒推的方法(42+10)÷2=26,我脱口而出:26厘米”爸爸高兴地直点头: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紧接着,我又帮爷爷算,帮奶奶算,帮妈妈算,忙得不亦乐乎。

  瞧,生活中的数学多有趣,让我们一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身边的小事,去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去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

数学与生活作文14

  在古代,古人通过在麻绳上打结或用摆石子、划线的方法计数来分配所打的猎物,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许多问题都是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国庆前夕,派出所的警察叔叔来给我们上法制教育课。在这节课上,警察叔叔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一次,他们抓到了四个偷窃嫌疑犯:甲、乙、丙、丁。在他们的供词中,只有一个人说的话是真的。甲说:“不是我偷的。”乙说:“就是甲偷的。”丙说:“反正我没偷。”丁说:“是乙偷的。”这四个人中,到底谁是真正的小偷呢?听了这个案例,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答案各不相同。警察叔叔说:“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家运用你们所学的假设法就可以解决,找到真正的小偷。”于是,我仔细地分析了这四个人的话,做了如下的假设:

  第一种情况:假设甲是小偷。那么甲说的是假话,乙说的是真话,丙说的也是真话,而丁说的就是假话。

  第二种情况:假设乙是小偷。那么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真话,丁说的也是真话。

  第三种情况:假设丙是小偷。那么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假话,丁说的也是假话。

  第四种情况:假设丁是小偷。那么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假话。丙说的是真话,丁说的是假话。

  通过分析,只有第三种情况符合,由此可以判断丙就是小偷。

  警察叔叔听了我的分析,高兴地夸奖我是未来的小侦探,我的心里乐滋滋的!

  生活无处无数学!数学,就像一座直插云霄的山峰,只有真正喜欢它的人才会有勇气去征服它!去攀登它!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勇敢的登山人!

数学与生活作文15

  我们学了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是面的旋转,我们重点学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还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学会了怎样测量圆柱和圆锥的高。正方形转一圈会成圆柱,三角形转一圈会成圆锥,梯形转一圈会成圆台,半圆转一圈会成球体。然后是圆柱有两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有一面是曲面。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周围的曲面叫做侧面。而圆锥则是只有一个底面,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则是圆锥的高。单是第一节课就让我受益匪浅,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了圆柱和圆锥。

  再下去,我便知道了圆柱的表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虽然算表面积有些烦,但很有用。理解了,用心记了,就不难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很有趣,原来把圆柱可以切割在拼成长方体,而得知圆柱的体积就是底面积乘以高。圆锥的体积计算,施老师用实验的方法,使我们形象地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就不难了。

  学了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以前的我只知道他们只是个体,但现在还知道了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计算,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这是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与生活作文15篇】相关文章:

1.数学与生活作文

2.生活与数学作文

3.数学与生活

4.我的数学与生活作文

5.数学与生活作文5篇

6.数学与生活_初一作文

7.数学与生活作文3篇

8.数学与生活作文6篇

上一篇:把微笑带给生活作文 下一篇:现代生活的桃花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