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惠山古镇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惠山古镇作文1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小记者来到了江南文化旅游胜地——无锡惠山古镇开展活动。
从古华山路进入古镇,里面桂花香气扑鼻。放眼望去,街道上全部是古代建筑物:雄伟的牌楼、古老的墙砖、石头铺成的小路,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遥远的古代。向右拐,我们走到了“江南第一山”。刚走到里面,就有许多五彩缤纷的鲜花映入我的眼帘,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
继续前进,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二泉。池里的水清纯甘冽,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真想捧一掬泉水尝尝。我们还参观了九龙壁。只见上面的九条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每条龙的颜色各不相同,仿佛个个神通广大。我们赶紧在九龙壁下留下合影,将精彩的瞬间带回去。
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国泥人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泥人是用惠山脚下离地面一公尺以下的黑泥做成的。这种泥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适合用来捏泥塑。”我们还欣赏了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各样的泥人,真是巧夺天工啊!最后,工作人员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泥人。我有些迫不及待了,拿到泥就开始捏,可总捏不像。后来经过反复地捏,总算有点像了。这也让我体会到:看起来简单的小泥人,做起来却不容易,需要耐心细致。
今天的活动我受益匪浅,真切感受到了无锡灿烂的历史文化,我爱美丽的惠山古镇。
游惠山古镇作文2
秋高气爽,我们来到了无锡惠山古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这儿是无锡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地区。的确,一下车,我就被一座高大的牌楼所吸引,上面写着“人杰地灵”四个大字。走进古镇,我置身于古色古香中,到处都是古宅:木制的小阁楼、雕刻精美的屋檐和门窗。石头铺成的道路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小摊,有卖惠山泥人的,卖装饰品的,当然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的民间小吃:白绒绒的棉花糖、甜津津的麦芽糖、香喷喷的豆腐花……让人垂涎三尺啊!
接着,我们来到了有“锡惠圣境”之称的惠山园。此时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一盆盆花儿争奇斗艳,有的一朵挨着一朵,好像亲密无间的朋友;有的'含苞待放,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我们穿梭在小桥流水之间,行进于假山绿树丛中,好不惬意啊!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处叫“八音涧”的地方。只见一股清泉沿着假山壁顺流而下,淙淙的泉水声好似一首动听的乐曲,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中国泥人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泥人作品。我们一边参观,一边不住地赞叹那些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最后老师还让我们亲自动手做泥人呢!虽然泥人是用模具压制出来的,但看到那可爱的阿福,我还是爱不释手。
踏着夕阳,我们结束了这次活动,美丽的惠山古镇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游惠山古镇作文3
今天是国庆节,我和妈妈去惠山古镇游玩。天气阴沉沉的,好像老天爷在生闷气。可是不到九点,惠山古镇已是人山人海。
人们穿着靓丽的衣服,扶老携幼,将古镇塞得满满当当。青石板路的两边是各种商品和小摊,有卖惠山泥人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卖豆腐花的……此时他们正卯足了劲吆喝着,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古镇洋溢着一种快乐的生气。
瞧,那个卖糖葫芦的叔叔,此时他的身边正蹦跳几个七八岁的孩子。他们正仰着头仔细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糖葫芦。而卖糖葫芦的叔叔看着孩子们,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突然我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小摊围着两三圈的人。我很好奇,拉着妈妈的手挤上前去一看。哦!原来是一位戴着老花眼镜,身穿布工作服的老爷爷在制作糖人。只见他左拿装满糖浆的.汤勺,右拿竹竿,眉头紧皱,正专心致志地一笔一画地在一块铁板上作画。不一会儿,糖浆干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狗就完成了。老爷爷笑眯眯地把小狗递给一位五六岁的小女孩。小女孩高兴地又蹦又跳。我看着羡慕,便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只“糖猪”。舔着小猪的尾巴,我嘴里甜滋滋的,一直甜到了心里。
再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我听到了一声喝彩。一看原来是几位老人在玩抖空竹。只见他们身穿白色太极服,双手一上一下有节奏的摆动,黄色的空竹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上下跳跃。只见其中一位老人,一个转身,把空竹抛到上空,再转身,又将空竹稳稳的接住,周围人见了连声喝彩。
转眼,就到中午,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惠山古镇可是那里的热闹还在继续。
【游惠山古镇作文】相关文章:
游惠山古镇作文11-11
游惠山古镇作文(通用24篇)08-15
游惠山古镇作文(通用49篇)01-06
无锡惠山古镇作文03-02
初一写景作文欣赏:游惠山古镇08-21
在惠山古镇作文(精选16篇)11-28
关于惠山古镇的作文(精选24篇)08-23
游惠山记作文500字(精选26篇)04-23
惠山泥人作文09-27
惠山之美作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