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父亲的优美散文

发布时间:2017-05-16

  父亲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高大的形象永远雕刻在心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描写父亲的优美散文

  【背 影】

  作者: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父亲的思乡情结】

  一次周末,一家人准备回农场看望年迈的父母。一吃过早饭便和老公一起到街上转转,打算买些东西带上,突然看见一个纸牌上写着杂粮煎饼的摊位,我停了下来,欣喜地掏出钱来要买2公斤,老公说你疯了,我神秘地说你知道啥,我老爸特爱吃这个了,这些年来我从没有在集市上见到还有卖煎饼的。

  父母见到我们一家人十分高兴,尤其是见到个子快比我们高的孙子,父亲又是问这又是问那,母亲慌忙去厨房准备给我做饭,嘴里叨叨着来看我们就行了,还买这么多东西干啥?我说老爸:你看,给你买了你最喜欢吃的煎饼。父亲一听赶快起身走过来,打开塑料袋放到鼻子上闻了闻,笑着说就是这个味,从父亲那高兴得像个小孩似的眼神中,仿佛也让我看到了他的思乡情结。

  父母是上世纪60年代从江苏徐州来疆的,那时候父母亲都是农场连队的职工,4年才有一次探亲假,可能由于我们姊妹多、家庭困难的缘故,父母有时候到了探亲期,又总是往后推。记得一次父母探亲回来,我们姊妹几个原以为会给我们带什么好吃的,没想到居然大老远的背了一口锅回来,父亲说这叫鏊子,是用来摊煎饼的。

  一有时间,父亲就会用面粉、玉米面还有黄豆面,亲手为给我们制作又大又薄的煎饼,同时还会给我们讲起煎饼的来历。说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涑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面粉为浆,将金(铜罗)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习得此法做食。父亲说老家地处三省交界的地方,虽然煎饼起源于山东,但徐州也以煎饼为主食。

  煎饼食用时,卷以各类炒菜、土豆丝、豆腐干,配以醋蒜汤、麻椒油、熟芝麻、酥韧相辅,清香扑鼻,酸辣适度,吃起来十分可口。父亲最爱卷的菜是青椒炒小河虾,但他常常留给我们姊妹三人,他自己每次下地干农活,中午不回家时,卷的则是大葱、乳豆腐和辣子酱,我也因此喜爱上了煎饼。

  前些年,父母均已退休,家也有农场连队搬到场部,由土坯房住进了楼房,也就再没有见到父亲摊制煎饼了,他每次回老家探亲,带回来的依旧是一辈子吃不够的煎饼。

  从此以后,每次看父母时,我都会带些煎饼回家,家让我恋恋不舍,而煎饼味也让我们一家其乐融融。

  【我的父亲】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们总是要到婆婆家过年,这似乎是成了不成规矩的规矩,可是每到正月初二早晨,我便坐立不安,如坐针毡,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我知道,此刻,最让我牵挂的莫过于我的母亲。

  吃完午饭后,匆匆忙忙赶往母亲家,一路上,我脑海中不停地想象着,大过年的,母亲是不是还像往年一样,所有备好的年货都没动?打开家门,母亲正在剁排骨,正如我所想的一样,她只是炸了三种鱼,可是没吃多少,“妈,我来烧火吧。”我坐在凳子上,往锅灶里添柴,母亲和我拉着家常,一会的功夫,排骨炖好了。和母亲面对面坐在温暖的炕头上,我那急切焦躁的心情也渐趋平静。“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当年清秀的母亲如今却鬓斑白的头发和渐渐弯曲的脊背,我不由得想起了父亲,父亲,如果您还健在,那该有多好啊,整整一个下午,我和母亲说起了我的父亲,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听母亲说,父亲出生在大连,父亲的相貌继承了奶奶的优点,浓眉大眼,国字脸,典型的“小山东”的形象。小时候我也见过父亲年轻时的一张黑白照片,一双明亮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茂密偏分的头发,穿着一件带着风钩严谨整齐的中山装,微笑间更能衬托出他的稳重与儒雅,爷爷说父亲出生百天后,他抱着去一家照相馆照相,刚好一对俄国母女在照相,姑娘看着父亲粉嫩可爱的模样,一度抱着不肯撒手,最后还是被她母亲拖走的。可惜的是,我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奶奶。母亲说她三个孩子长得都不像她,尤其是我和弟弟,村里有的人说我长像我姑姑,但眉目间更像父亲。为此正月初三姐姐回家还“据理力争”,说她也长得像父亲,“这么说你认为自己长得俊,所以像父亲?”

  “是因为你长得俊,所以不像父亲。”

  “这是什么理论呀,简直是胡吃包子乱搅面。”我和母亲引不住笑了。长大后的父亲和两位伯父一样,在大连有正式的工作,单位提供食宿,每天和那些同龄的年轻人吃住在一起,唯一遗憾的是奶奶身体一直多病,轮流住在两个伯父家。父亲每月的工资都如数上交,自己从未积攒过一分钱。这是后来奶奶告诉母亲的。爷爷奶奶回到了老家后,27岁的父亲接着也辞掉了工作,回到了老家爷爷奶奶身边,生活在一起,再也没有回到生他养他的城市大连,对此父亲从来没有说明原因。

  回老家后的父亲,被村里安排做了生产队小队的会计(当时有两个生产小队)每天在生产队干完农活后,要到大队饲养室给社员们记录出勤工时。那时的生产队除了农田收获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所以可以说是为生产队服务。后来两个生产队合并,父亲就成了村里的大队会计。从27岁开始一直到63岁,父亲36年的任职期间,村书记换了好几届,与他配合工作的村现金出纳保管更是频频更换,可是父亲却始终以严谨细致的作风对待工作,从未出现过一丝一毫的差错。尤其是接近年底,家家户户忙着采购年货,可是父亲总是要忙着汇总各种报表,为了账目清晰明了,他总是一遍遍反复核对工整填写,一把算盘打的噼里啪啦作响,就这样我在父亲响亮的算盘声中长大。随着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乡镇经管站每年都派人进村核查账目,而父亲精算管理的账目每次都获得了表扬。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经常有村民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更换土地,他们总是找到父亲要求调账,而父亲总是认真一一核算后调整,“说不定过了一年后他们又要求调换回来,让他们自己清算好了,您又何必额外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呢,以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我有些不以为然。

  “做人不能只想到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父亲总是认真仔细地更改,事无巨细,从不抱怨繁琐。

  作为农村的大队会计不仅仅要管理好账务,许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譬如小孩出生报户口,适龄大姑娘小伙子登记结婚都要出具证明。父亲的字圆韵流畅,相比之下自己的字虽然也娟秀但总感觉多了棱角。尤其是年底,父亲总是要去买一张大红纸,将一年来的账目公布于众,大红纸上飘散的缕缕墨香以及隽永的蝇头小楷总是让我羡慕不已,于是趁着父亲不在家偷偷地取出他仔细包裹好的墨块,模仿着他的动作研磨写毛笔字,可是看着纸张上自己歪歪扭扭的字迹,我恍然大悟,一手看着漂亮飘逸的毛笔字,绝不是一日的功夫就能够练就成功的,那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天长日久勤奋练习的。

  最令我敬佩的是父亲50多岁时,参加镇上举办的会计培训班,培训班离家不远,只有7里地,骑自行车大约需要半小时。可是父亲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考虑自己年龄大了,而且记忆力也远远不能和年轻人同日而语,为了能够更好地充分利用学习时间,不甘落后的父亲就住在培训班里,起早带晚,非常认真刻苦,经过接近一个月的学习以及测试,半年后父亲终于收到了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

  天之大,唯有父亲的爱,严厉又慈祥。

  父亲深知自己年幼时因为家庭条件读书少,知识远远不够,闲暇是总是喜欢看书学习,因此也对儿女寄予期望,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初四到高中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学校离家很远,尤其是初四时的学校,当时这个乡镇还没通公共汽车,因此上学需要的所有物品都是父亲骑自行车一次次地去送,上高中后,总算通公共车了,隔一个星期天回家一次。记得有一年冬天返校时从家里出发晚了,等到了车站时已经没有通往学校的汽车了,我坐在候车室的大厅里,看着墙上挂着的那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国画,感觉自己的心也仿佛被掏空了似的,今天不返校,明天肯定是要挨老师批评的,我郁闷地拖着脚步一步步往家走,走到门口看到明亮的灯光,不知为何我竟然放声大哭,母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询问,当得知我没能赶上最后一班车时,父亲看着我红肿的眼睛说,没事,明天早晨我早点把你送到车站。于是第二天早晨4点,父亲便催促母亲做饭,然后叫醒我收拾吃完饭后就骑车送我到车站,由于路面结着厚厚的冰层,非常滑不好骑,好几次车子都滑倒了,我说我自己走吧,可是父亲坚持非要送我到车站,那条不长的路程我和父亲却走了很长时间,我坐上了第一趟通往学校的班车,到学校时同学们还在上早自习……

  那时学校住宿生都要自带粮食,到学校兑换成面粉后,再到教务处兑换成每张四两或者二两的学校饭票,每个星期一订饭交票,菜票另外用现金买。记得很多次父亲到学校送粮给我,都赶上了老师正在上课,可是他每次都宁愿自己站在操场上等到下课,也不愿打扰老师和同学们的上课时间,家长到学校后都是在教室门口一闪,老师就会主动询问,然后招呼学生出去,可是当我告诉父亲后,他总是说,我又没有要紧的事,等一会有什么关系呢?

  晚年的父亲,由于疾病做过三次大手术,每一手术我都心惊胆颤,生命是何等脆弱啊,转身之间是否会有生离死别?第一次手术,从早晨八点开始到下午三点还没有结束,我感觉自己的心蜷曲成一团,窒息到几乎无法呼吸,心弦崩得紧紧的,哪怕只是一丝微风吹过,都有崩溃的可能,不想让陌生人看到自己此刻的无助与无奈,背转过身,大颗大颗的泪珠不断地顺着脸颊跌落,浑身软弱无力……手术后父亲身体恢复很好,没想到时隔10年后,病魔再次来袭,最后一次手术后父亲视力不如从前,偶尔会有头晕的症状。两年后父亲在没有任何疼痛以及病情加重的情况下,拉着母亲的手,嘱托了一句“告诉我的家人……”后便安详地离去了,刹那的离别却从此成为永远,那年,父亲只有66岁。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看着父亲生前的亲朋好友在眼前来来往往,我竟然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眼泪,疯狂似地夺眶而出……

  父亲一生与人与善,凡事总是先替别人考虑,安然淡泊,与世无争。恪守职业道德,两袖清风。从未挪用一分公款,从不走后门拉关系。看到同学们毕业后纷纷找到好工作,内心既羡慕又着急,于是几次在父亲面前委婉提起,可是父亲从不因为我渴求的目光而改变自己的初衷。6年前在营业大厅帮一位大叔填好转账支票后,大叔看着我的眼睛问道“你是不是姓于?你爸是不是村里的老会计?”“您怎么知道,大叔?”我惊奇地问道。

  “因为你长得很像你爸,所以一眼就能认出来。我是你们邻村的会计。你爸现在怎么样了,身体好吗,当初我们都曾一起去参加培训的。”

  听着大叔的话,一股暖流瞬间袭上我的心头,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父亲的同事,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非常好,可是父亲却永远地离去了,“父亲已去世多年。”我轻声回答着,低头间两眼一热,一层泪雾弥漫了我的双眼。“真是没想到,你爸是个好人,工作积极又认真。这里环境很好,我们都是干数字工作的,我和你爸一样,也喜欢数字。”看着我有些发红的眼圈,大叔连忙安慰,是啊,喜欢文字,毕业后却从事着与数字有关的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多年。冥冥之中,是不是有父亲地指引?父亲……我默念着两个字,努力控制自己几乎要掉下来的眼泪,原来,这么多年的时间里,父亲的过早离去早已成为一道我心中永远难以愈合的深刻伤痕,横亘在我心深深处,一旦碰触,便心痛得难以忍受泪如泉涌!

  父亲的一生,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无论是在大连还是在老家,始终以一颗诚挚的心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父亲的一生,虽然质朴无华,但恰恰是您的坚韧与淡定,赋予我无比坚定的力量,当遭遇到挫折甚至失败时,心情郁闷纠结时,每每想起了您,一颗浮躁的心便渐渐平静归航,感谢父亲,是您让我在迷茫的人生旅途中一次次找回原来的自己,始终秉承一颗初心,经历了多年人生风雨后的今天,父亲,我多想告诉您其实我的心一直都懂您,尽管我的懂来得太晚。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总想写下一段文字,表达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可又深恐自己散乱稚嫩的文字无法描摹出您真实的模样,如今与父亲天人永隔已整整16年,父亲当年的笔迹已经不知去向,唯有使用过的一把算盘至今尚且保存完好。手指轻轻地掠过算盘的边框、横梁时泪珠悄然滑落,熟练地拨动着依然闪亮的算盘珠,节奏起伏的韵律里,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的身影与音容笑貌,父亲的嘱咐与叮咛也清晰地在耳边回响……

精彩抢先看Ne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