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作文

2022-03-23 秋风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风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风作文 篇1

  秋风吹呀,吹呀,吹呀;吹得我身上冷冷的,把秋天也吹来了。

  看,天空蓝蓝的,像一望无际的大海,朵朵白云像甜甜的棉花糖,挂在天上,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边飞边喊着:“小动物们,快造窝吧!”一棵棵果树上结满了可口的果实,那果实你挤我碰,等着农民伯伯去摘呢!高粱举着火把,昂着头,像一位位战士,等着大将发号令呢!小草好像不畏严寒的威逼,昂首挺立,尖上只有一点儿黄色,似乎在给人们报告:“离冬天还远吗?”水稻像翻起的一排排金色的波浪,连绵起伏,重重的山上有着一棵棵枫树,清澈的水里映着枫树的影子,好像在照镜子呢!

  啊,美丽的秋天,我是多么的想把你留下来呀;啊,美丽的秋天,我爱你!

秋风作文 篇2

  秋天悄无声息的降临了,他掀起了一阵阵秋风,带着凉爽,来到大地。

  在耕地里,在农民伯伯没日没夜的劳动中,秋风来到了这里。当麦浪波波涌动时,它尽情玩耍,把稻谷吹成了金色,把绿草染成了黄色,把树上的苹果变成了红色,让世间的一切都变为丰收的颜色,让劳动人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于农民伯伯来说,这就是丰收的号角,也是幸福的来到。

  在公园中,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中,秋风来到了这里,它随风飘扬,自由飞翔。吹落了枯黄的落叶,吹动了悲泣的野草,给生机盎然的公园涂上了金黄色的油漆。冰冷的大地上,秋风与落叶在风中共同优美的舞蹈,自由的在地上环绕,这就是秋的舞蹈。在苦涩的秋风中,树叶悲伤地走完了无味的一生,可它却不知道,这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在繁华喧闹的城市中,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秋风刮起尘土,肆意咆哮,洒下大雨,放出雷电,人们纷纷跑回了家。它想让嘈杂喧嚣的城市静一静,让奔波劳累的人们停一停。

  秋风萧瑟,它带来的不只是凉爽,带走的不只是落叶。

秋风作文 篇3

  教室里的窗户开着,一股秋风吹了进来,吹在我的身上,使人不禁抖了抖,感觉到一股秋的凉意。我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几片从树枝上飘落的枯黄叶子,不知不觉陷入了回忆中。

  在这所学校呆了也有三年了,这三年中,我长大了许多,或许也成熟了许多,懂得了舍弃、懂得了忘却,可唯独有一道身影在我的记忆里久久挥之不去。

  初一刚开学没几天,便迎来了军训,一路上,我们都异常兴奋,到了目的地后,我们不禁叹了口气。这里四面环山,十分荒凉,还不待我细细观察,教官便走了上来,他叫王军,二十四岁,留着一头精干的短发,黝黑的皮肤使人能联想到军队生活的艰苦,当你看向他时,他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能看穿人的内心,下巴有着几根短短的胡渣,似乎是他训练太累,没时间去整理自己的面容。虽然他很年轻,但他的脸上却有几分老气,甚至有点沧桑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训练时对我们格外严厉,但在休息时,却如同我们的朋友。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我们的兄长,同学在跑步时摔倒了,手被玻璃渣扎破了,他立刻跑过去,虽然嘴里骂着我们笨,但眼神里却是充满了关切,领着同学走向医务室。

  七天时间一眨眼就过了,在我们上车时,这个在军队里无论多苦多累,绝不掉一滴眼泪的男人,眼中却闪着泪花,冲我们行了一个军礼,这或许就是他给我们送行的礼物吧!虽然他努力克制着不让眼泪流下来,可还是有一滴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看向我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

  秋天又来了,当我不经意踩碎那枯黄的落叶,秋风刮到了我的身上,它没有冬日的风那般凛冽,也不像夏日的风那般慵懒,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和熙。于是,我回头望向小路,并没有满地的金黄渲染大地,但是秋风,刮起树的愁思,刮起夏的酷热,刮走了单调的绿。

  我又悄然回忆起两年前的那几天,一幕幕仿佛占据了我的视线,每每秋风刮起,我习惯性地回头望去,空气中似乎弥漫着凋零的味道。

  又是一年秋风起,迷茫中时间过得有些仓促,但那道身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秋风作文 篇4

  秋风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

  秋风姑娘走过了树林,树上的叶儿随风而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无数的秋叶落在了地上,大地立刻披上了三彩衣,我喜欢这样的秋天。

  秋风姑娘走过田野,瓜熟蒂落,豆角的肚子像是吃撑了圆鼓鼓的,好像要爆了似的。

  辣椒被秋风姑娘亲了亲脸,刷地一下变红了。麦子笑弯了腰。

  秋风姑娘来到农伯伯的身边,农伯伯乐得哈哈笑。我喜欢这样的秋天。

  秋风姑娘走过果园,丰收了!

  苹果羞得红彤彤;石榴笑得咧开了大嘴巴,露出一颗颗白里透红的牙齿;葡萄像一串串玛瑙点缀着果园;黄澄澄的大鸭梨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玩起了“碰碰车”;柿子树上挂满了小红灯笼似的果实,你挤我碰,那样子真可爱!我喜欢这样的秋天。

  秋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也是“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秋风作文 篇5

  那一年的九月,我从妈妈口中得知,我要转学了。顿时我感到头上像被五雷轰顶一般。一是因为我要远离我的母校,二是因为我要离开我的好朋友——李东泽。我只好出去散散步,来缓解我压抑的心情。我走在小路上,看见一棵枯树在院子里孤零零的站着。萧索的秋风吹起了忧愁的落叶,像是在为我哭泣。

  记得前年的秋天,我和李东泽在校园里无忧无虑的玩耍。秋风像个听话的孩子一样,将一团团的落叶捧到了我们的脚下。我和李东泽总是爱比赛,看谁能把落叶踩得响。而这时的秋风,却又变得调皮起来总是跟我们作对,把我们堆好了的落叶吹到了四面八方。有时,秋风是一位裁判员。它将一片片落叶吹到了终点,而我们则像运动员一样朝着终点飞奔,到达终点时,我们总会是相视一笑,包含着我们无穷的快乐。

  本来我们可以做一生一世的好朋友,可是现在我们已经分别了三年,这秋风曾带给我们快乐但也给我带来了忧愁。只要现在一刮起秋风,就会让我想起我与李东泽随着秋风一起嬉戏玩耍,尽情享受的美好时光。

秋风作文 篇6

  和我一样嗜秋如命的人大概不少,立秋的节气刚过,大家都急不可待地抓起笔,一笔一划的描写凉爽的秋色,眼前很快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秋色,恍惚让人以为秋以降临人间。然而,事实上远非如此,中午,竟然是变本加厉地沉闷难当地像蒸桑那,只在一天早晚两头,可有点羞答答秋风的味道,这使那些望穿秋水的人,平添了不少的狼狈,我也在内。

  无论如何,“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总是让人充满遐想,而蝉儿鼓噪的叫声,不时适宜地提醒着人们,还早着呢,别做美梦了!它直接跟人**似地,拼尽全身的力气撕破喉咙般地重复着:“热啊,热啊……”

  那天,和哥哥聊天,他说,大概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埋藏着一个流浪的情结。我捏了几个茶叶片放进嘴里,哥哥说,整个青岛的上空都弥漫着你嚼出的茶香了。

  在我看来,适合流浪的季节当属秋季,秋季是干净的。而喜欢流浪的人,该是些有点愁绪,有点忧郁,有点念想的人了。

  每年的秋风一起,那种淡淡的思念挟裹着没来由的哀愁和莫名的不安分,便会如期而致。在一场远远风中,和友人并肩牵手踏歌而行……那就是我曾经一度的念想。

  几年了,坐在这张桌子前。桌子上放着电脑,右转脸就是窗子,因了这个窗子,我是第一个感知季节到来的人。

  我喜欢春花的烂漫。春天一到,扑簌簌地花开了一树一树的,看着让人心惊。而我尤喜欢看满地的落红,总是不由地想起葬花的黛玉,想起她葬花的影子。

  我喜欢夏雨的清美。在夏天的傍晚,听雨点吧嗒吧嗒地落地的声音,看雨珠从房檐上或快或慢落地的姿势,看雨点在积水中溅起的水花。在我没有出生之前,雨就以自己的特有的形式存在着,多年以后,等我不在了,它们还将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存在着,丝毫也不因为世间曾经多了个痴爱它的女孩哪怕是皱一下眉头,也许,它根本就没有留意过我的注视。但,这并不妨爱我对这天地间的古老的旋律痴迷。

  我喜欢冬雪的洁白。那是个被严寒封杀的寂寥的季节,冷漠地连嘴里呼出的热气都很快成爽。而不定时造访的雪花,仿佛来自童话王国,遮盖着世间的丑陋,精灵似地为大地母亲装点着没有委屈的天空。

  它永远是千年的永恒回荡的主题。

  相对于春花夏雨冬雪,我更眷恋秋风。

  秋风飞扬中,秋虫声声汇集成一条呢喃的河流,呜咽着梦中藏不住的忧伤;雁阵南归时,肝肠寸断的叫声,是旅人纠缠心头的乡愁;而酒入愁肠化做的相思泪,是否也曾打湿过你敏感的心?

  提笔写秋,蓦然惊起,心在秋中,便是“愁”字,这该是爱秋人无法逃脱的宿命了吧。

  近日来,连续的几场秋雨,使得整座城市的性情也开朗起来。

  于是,犹如摇曳了整个春天的风情,膨胀了一个夏季的欲望,统统地沉积成一种疏离的气息,幻化成秋风的形式,不顾一切地赶来和我赴这每年必有的约会。

  愚钝如我,却始终无法破译其中的某些神秘。

  于是,

  一声叹息,便是我和秋风交会时一击掌的默契;

  一行清泪,成了我和秋风擦肩时一回眸的对白。

  其实,每个季节都能撩拨的让人有按捺不住提笔的冲动,于是,古往今来,在不同的季节,总会留下记录心情的不同文字。

  我忍不住提笔提笔再提笔,总是在萧萧的秋风中。

  过去的几个月,仿佛就是那么一下子的事,上帝突然给了我一个严肃的课题。于是,我就得时时刻刻地去感受,感受,文字之重或眼泪之轻;灵魂之重或生命之轻;念想之轻或现实之重。我从来还不知道世间有那么的轻重需要我去掂量,而我只能取其一扛在肩上,义无返顾地前行。

  突然,这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和想在秋风中流浪的感觉不同,虽然都是一路前行。

  在这种煎熬中,我感到了一个无法释怀的痛楚。

  突然想到,前些日子,有个朋友告诉我,人文有个女网友去了,你看看去。到那里一看,仿佛是一夜之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那么多中年男人,他们聚在一起,说着她的名字,说着她的文字,眼里还有闪烁的泪光,我没有加入到哀悼的人群中去,而是着急起来,我很着急要找到她,我想让她知道有那么多人在那里念叨她,如果她知道有那么多人在为她哭泣,她不会那么决绝而去。

  我很希望,希望她是太累了,累得不小心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睡着了。

  然后,我找到她,把她摇醒,看她一脸惊喜地听我说那些男人的哭泣,然后,看她微笑着回到那些人群中,笑吟吟有些羞涩地对他们说:“嗨,我只是不小心睡着了”,然后,看那些男人破泣为笑。

  然而,我知道,我没有可以叫醒她的机会,她也没有可以再次醒来的机会。即使有那样的机会,我想,她在听完我的讲述后,还是会疲倦地合上她美丽的双眼,继续长眠不起。

  我浏览过她的文字,很美。一个很容易满足的女人,她要的并不多,一个爱她的人。

  看着让人泪如雨下。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天生的敏感和柔情去品位。

  面对死亡,有个很流行或者说经典的说法,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其实,换个角度去想,这句话就派生出另一个层面上含义,只有对死亡无所畏惧的人,才不会贪恋红尘。

  这个世界太大了,大的都没有什么可以让她牵挂。

  写到这里,一阵胃绞痛,右转脸,又见秋风起。

秋风作文 篇7

  来自飘摇的北海面,寒冷的风儿萧瑟地铺天盖地。它其实拥有一颗小小的心脏,像被暖热的风熏过的烛火,隐现的橙红散发温热的气息。但它还是哆哆嗦嗦,连滚带爬地闯了过来。

  它经过一片蔚蓝的天空。但那种蓝色不是雨天应有的颜色。自遥远北方初来乍到,它小心翼翼的拿出颜料,在某个无人注意的时刻,悄悄将整个天空涂抹成凄惨的苍白。云朵好像已经被它驱赶走了,又好像已与天空融为一体,让地面的人们已看不清了。只是自人们的头顶向天际线望去是一片萧瑟的无颜色。

  这时秋雨便一同作祟,倾其落下,雾气氤氲在每一个角落,冷了房前屋后的青苔,湿了人家窗前的红砖。矮矮围墙上的爬山虎,被它吹的快要连根掉下。人行道上的路人大叫不好,跑的跑,躲的躲,无奈了被秋雨淋透的人们,又难逃秋风彻骨的寒冻。没人兴高采烈的对它们说欢迎,只有人叹他们的突如其来。

  在它停息的时候,天空的白颜料会褪色,渐渐露出原有的浅蓝,于是它又不能放过似的再次风起。天空被冻的发白,被冷的发白,让人看久了心头也突生凉意。这时它便快乐起来,吹的愈发使劲,冻坏了墙角篱下的一朵野花。

  小学生在教室里刚刚描绘完秋高气爽时的湛蓝天空,放学回家抬头却发现满目的苍白,灰心般的低下头来。想要出门散步的老人,从窗外望去整个世界都是惨白惨白的,就好像已经看到了秋天出现在眼前,不管外面到底冷不冷,也会缩回头去。才情大发的画家,想描绘下秋天特有的景色,却看见外面的天空,像下满雪的大地倒挂在天上般那样,画笔都失望地掉在了地上。

  它其实也是很顽皮的。身为秋风的它,总喜欢和秋雨一起将世界搞得湿漉漉又凉气四溢。这是它们一起的杰作。它穿过曲折的小巷,穿过长长的马路,穿过街口的拐角,跑进每一个人的窗户缝离去,钻进每一个人的衣角。每个人都窝在暖和的被窝里,喝下一大杯热乎乎的咖啡,或者熬一大锅热汤,喝的咂咂嘴,这样才能勉强抵御一点钻心的寒冷。

  它的强势让这里的人们很是担心,才入九月中,天气已寒冷至此,往后的深秋寒冬还怎么熬呢?家家户户已不再每晚没事就出来满街闲逛,写完作业的学生也幸福地钻进被子,舍弃了电脑游戏,专心地做一只冬眠的小熊。妈妈们也翻箱倒柜的找出过冬的毛衣,为孩子们穿上厚厚的袜子,早起烧上一大壶开水,往孩子的杯子里灌满热气腾腾的热水。女孩们不禁秋风的热烈拥抱,手紧紧地缩在袖口里,若稍不留意露了出来,便将收获一双冻得没有知觉的小手。专心写着有关秋天文章的笔者,一会儿听见窗外飘飘洒洒的下起雨来,一会儿又被窗缝吹进来的秋风冻得瑟瑟发抖。无奈的坐下面对电脑,敲打出一句真冷。迎来深秋的人们没有暖气,这是最难熬的。人们默契般的无一不渴望着刚刚过去的夏天,热死也比冷死好啊。但夏天想冬天,冬天想夏天,这是每年人们不变的定律!

  偶尔放晴的时日,是秋风稍作小憩的时候。这时候天空露出难得的蓝,每个人心里都美滋滋的,都出来享受穿过云层的金色阳光,为他们带来暖意。几场不留一点空隙的秋雨之后,天真是洗过似的蓝,空气也是格外的清新,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祥和温暖的意境中。就像是风雨之后见了彩虹一般,人们对久违的太阳光露出发自内心的笑脸,喜悦的气氛洋溢着好几天。脱掉了厚重的外套,换上轻便的衣服,全身沐浴在暖烘烘的阳光下,真是让人喜悦无比。秋雨浇过的花丛,还沾染有晶莹的水光,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无比,像镶嵌在花瓣上的琉璃、水晶、钻石,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晕染着金色的阳光,大地显示出少有的.像初春似的生机,一切都是暖橙色的,人的心也快融化在一片蜜糖般的暖橙中,看到的景物都有一种梦幻的眩晕感。

  这时的秋风散漫的偶尔吹来吹去,却因为经过太阳的炙烤,少了原有的刚硬与萧瑟,变成了淡淡的暖风。枫叶还未全部变黄,但这时的秋天才是真正的美景,天高云淡便是形容此刻的景物了。秋风携带着泥土的清香,温柔地走过大街小巷,抚着少女的衣袂与发丝,路过开满黄色小花的马路,穿过白桦叶林,静静地守望着城外的一片麦田。

  秋风化心,风是纯净清朗的,吹在人的脸上也是清朗的,只因太过干净,便变成了一凉。只有它来了,你关心的也就只是天气的冷暖,而不是人心的冷暖。忙碌应对秋意的每家每户,忙碌中也收获着简单的温暖。浸没在风中的,是一种复杂的心情,有喜悦也有苍慌,有无奈也会沉思。深秋过后,便是冬。窝在温馨的家中,喝着暖心的热梨汤,翘盼着的年华对面,是遥望却将来临的新年。被或疯狂或淡淡的萧瑟吹过,灰尘与躁动也会被吹散,人心也会安静下来,静静享受着余温犹存。

秋风作文 篇8

  夏婶婶看到梧桐叶子落了下来,急忙跑回天上。告诉风伯伯,风伯伯到人间,就立刻打开画板画了起来。呀!一不小心风伯伯手用的力气太大了……

  顿时,街道上冷清清的,寒风刺骨。梧桐叶响起一阵阵簌簌声。路旁的树木有的狂乱地摇摆着

  的树木都弯成一张弓;有的在风中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有的树叶哗啦啦地掉了下来。

  风呼呼地吹呀吹。树叶和灰尘被卷入空中,弄得满天飞扬。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只好从缝中看外面的世界被风伯伯毁坏的……

  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担心被风伯伯这次的“杰作”弄得发烧。咳嗽。有的人还戴上了护耳呢!

  有几位勇敢的人到天上玉帝那儿告了风伯伯一状。这会儿风伯伯可能正在写检讨吧!

  第二天,风小了些。但人们还是穿着大棉袄。风伯伯一不小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安。但我并不怪他,因为他对人们做出了贡献,今后我也要对大家做贡献。

秋风作文 篇9

  中秋前的十几天,小孩子们到处去捡别人盖房子剩下的碎瓦片(或者是以前太老的房子倒蹋后那些碎瓦片),或是用一个木头做的四方模具(我们叫“涂角印”)大概和砖头一样大小,然后用沟渠里面的稀泥做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砖块”,晒干以后等到中秋节的下午,吃了中午饭以后,找几个大一点的“大人”帮忙,砌成一个“蚁窑”,其实是一个用碎瓦片或是土砖块砌成的“塔”。然后小孩在吃了晚饭后就到各家各户去“讨草”(这是以前的事,现在都没有“草”了,改成捐钱)或捐钱买些硫磺或柴油。小孩子们“讨草”的时候要和大家说好听的话,“阿婶阿姆把草把来方(读Bun)”,如果这一家给得多,就说得好听一些,“如哩如,阿**婶饲猪大过牛”等等,我也不记得很多了;差不多七点多八点来钟的时候也就“讨”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月亮也升空,大家开始点火“烧蚁窑”。

  起火“烧蚁窑”的时候,也是大人们摆好香案拜月娘的时候,大人们都摆好了香案,在“天井”或是祠堂前,朝东边点香祭月,小孩正在哦“烧蚁窑”忙得不亦乐呼。烧火的时候,大人们向“蚁窑”撒点硫磺粉,火焰变成淡蓝色,特别好看,或是用喷农药的喷雾器,抽点些油向“蚁窑”喷出去,增加火焰。等烧到瓦片变红的时候,草差不多,油和硫磺粉也差不多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拿一把盐,朝着“蚁窑”撒去,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响声,这和火在烧死白蚁的声音一样,意为烧白蚁。以前的时候这一个地区好象很容易发生蚁灾,人们以此祈祷平安。

  拜月娘摆的东西也相当讲究的,中间摆着“月饼”然后一边摆着柚,一边摆着另外一些水果,如香蕉,梨,柑,(潮州话叫“蕉梨桔”与“招来吉”同音)。还有“芋头”也是少不了的

  (潮州人称他们为胡兵,胡兵的头胪当然为“胡头”又因为“胡头”与“芋头”谐音,所以“台芋头”即是把芋头切开成对半或四片,以示对胡人之恨)。如果这一家有小孩上学,那一定有“书册糕”、铅笔和田字格薄这三种东西,也是摆在中间,都是希望小孩能聪明,进步。然后还有一些“纸钱”(迷信品,凤塘玉窖一带做这种东西比较多)还有叫做“贡”、“岛”、“花篮”等等,差不多十点左右就结束。

  都有五六年没有回家过中秋了,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些旧俗。想想真是好玩!

  中秋“烧蚁窑”源于本地一个争取自由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宋末元初,元政府对当地汉人采取镇压政策,限三户共用一把菜刀,防止造反。对汉人采取非人的统治政策,汉族人终于相互约定于中秋造反,把刀藏在月饼盒中,以“放火”为号,一齐杀死当地驻守的元兵。后来时代变迁,演变为烧塔,又再因为本地“白蚁”为患,“蚁”与“瓦”恰好同音,即为今日的“烧蚁窑”祈求平安!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八篇03-22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8篇03-13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9篇03-10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六篇03-07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7篇03-06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6篇03-06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六篇03-03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8篇02-28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10篇02-20

【精品】《秋风》作文汇总九篇02-18

秋风作文 秋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