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来历作文

2023-05-05 清明节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的来历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的来历作文 篇1

  清明节的历史非常悠久,你们一定想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吧,我来跟你们讲一讲。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之一”。八节为: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蒋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些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寒食与清明并合为一日,即为现在的清明节。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荡秋千等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民间百姓都以荡秋千为乐。踏青之风也极盛行。北宋时期清明节极为盛行,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河上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也就是今日的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从二零零八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二零零九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的来历作文 篇2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澳门则是其中一个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另一个是冬至)。

  在古代,清明还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寒食节主要节俗为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于日期接近,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渐移到清明之中。清明节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但寒食的习俗却有若干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南台湾部分地方、韩国仍举行寒食节。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只在清明时举行。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郊游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在古代,清明还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寒食节主要节俗为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于日期接近,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渐移到清明之中。清明节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但寒食的习俗却有若干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南台湾部分地方、韩国仍举行寒食节。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只在清明时举行。

清明的来历作文 篇3

  20xx年4月5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有扫墓、放风筝、春游等习俗。在杭州,还有吃清明团子的风俗习惯。

  清明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用这种汁同糯米粉拌匀揉和后制作的团子。团子的馅心可以用豆沙、芝麻制成,团子入笼蒸熟后就可以食用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因此,清明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清明节期间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清明节吃清明团子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有一年的清明节,有位农民正忙着在自家地里耕田,忽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来,抬头看时,只见清军马队在追赶穿一身太平军服装的军官。这位农民急中生智,上前帮军官脱下军服,用脚踩入泥底下,帮他装扮成耕地的农民。清兵追来,看到的是打着赤膊、满腿泥浆的农民在耕地,不像太平军军官,然而狡猾的`清兵又一想,前面是湖泊,不可能从湖上插翅逃走,就在附近添兵设岗,四处查寻。机智的农民示意军官暂时不要进村,自己想办法给他带点食物充饥。回到村里,农民见清兵四处搜寻,村口还有清兵检查每一个出村人的竹篮里有没有给太平军军官带吃的东西。农民想若带米饭或面食怕是不行,他正低头思索时,不小心一脚正好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

  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挑着担子到了村口。哨兵见水草中夹着圆滚滚软乎乎的东西,看不出是米粉做的,也没有进一步查问就放行了。军官待四周无人时,一边犁地一边吃起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等到天黑后,他便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为纪念那救命的青团,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此后,太平军打到哪儿,吃青团的习俗便流传到哪儿。

  渐渐地清明节吃清明团子的习俗就流传开来了。

【清明的来历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的来历作文05-27

清明来历作文01-27

关于清明的来历作文08-12

清明的来历简介03-30

清明节来历的作文08-08

清明的来历初三作文07-04

关于清明来历作文09-03

清明节来历作文08-31

清明节的来历作文08-09

清明的来历作文13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