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的习俗作文

2022-11-27 清明节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扫墓的习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扫墓的习俗作文1

  清明节的酒事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就有相应的饮酒活动,饮酒不受限制。清明节里,一般举行家宴时,都要为去世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像前,还要

  插上蜡烛,放一杯酒和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

  清明前二至三天的寒食禁火与冷食,寒食虽然禁火、冷食,但不禁酒,寒食期间酒还是必备常饮之物。在不生火做菜煮饭的情况下,工作可能比平时更为空闲,利用已经做好的饭菜下酒是最好不过了。

  晋陆翙在《邺中记》中有“寒食三日作醴酪”的记载,说明当时有寒食节制作饮用甜酒浆的习俗。唐赵嘏在《赠皇甫垣》诗中有“相劝一杯寒食酒”。唐张祎的《巴州寒食晚眺》中有“东望青天周与秦,杏花榆叶故园春。野寺一倾寒食酒,晚来风景重愁人”。唐朝韦应物有《寒食寄就师诸弟》诗,“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唐朝记寒食酒俗最为有名的是白居易的《六年寒食洛下寒游赠冯李尹》诗中的句子:“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

  宋时,陈与义在被贬为陈留(今属河南开封)税酒监任上,曾作《寒食》诗:“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意思是为应付差事,只好寂寞地把寒食佳节的景色,回乡的情思,都倾入这满杯的酒中。可见,寒食饮酒的习俗也是颇有渊源且十分普遍的。

  清明扫墓除整修坟墓、清除杂草外,最重要的是上坟酒,上坟酒是全家在家举行祭祀仪式,仪毕后即全家聚在一起,饮酒进食。称为吃上坟酒。吃上坟酒时要留下一些食物与酒,备到坟前供祭,江浙地区上坟时最重要的三件食物是青草鹅鹅肉、发芽大豆和老酒。鹅象征清明洁白,芽豆象征后继有人,老酒则

  是祭祀之礼不可或缺的。家庭聚食后,再去扫墓,在坟前祭桌上供上食品与酒,点烛烧纸进行祭奠。祭奠毕,上坟食物与酒要送与守坟人家,散给少食物的人,也可在坟前与家人席地而食。

  而今,人们更是赋予清明饮酒之“俗”以新的文化内涵,在苏糖糖酒酒类直营店买上一些好酒,亲友聚会、共筑和谐。

清明扫墓的习俗作文2

  清明的习俗中,要数古代流传下来的扫墓习俗,对后世影响最大。即使在那“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该习俗也没有被忘记、被破除。那么,“扫墓”是指什么呢?所谓“扫墓”,是“清扫墓地”或“扫除墓地”的简称,不是真的要人们去打扫墓穴。这样的习俗,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比如,《汉书·严延年传》就有“扫除墓地”的.记载,不过并没有确定时间就是清明。

  秦汉以前,多是有墓无坟,葬死者的棺木,离地表面很近。因此,“清扫墓地”或“扫除墓地”时,除了打扫卫生让墓地保持干净外,还要用土填补地面的洞穴,防止狐鼠野兔等进入。后来,墓之上堆土形成了坟,但是,堵洞添新土的做法仍然没有改变,扫墓的说法亦流传了下来。古人选择的墓地,一般说来地势都比较高,于是到墓地去就是往上走,即产生了“上墓”的说法。

  无论是“扫墓”还是“上坟”,其日期较早是被确定在“寒食”期间,而不是清明时节。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关于寒食作为一个纪念日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起源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根据这种说法,寒食与纪念死去的人确实有关。但是,从汉代到南朝,不少著作都记载了寒食那天的习俗是禁火,未特别提到扫墓。到了唐朝,情况有了变化,寒食上墓不但成为习俗,还被纳入了“礼”的范围。普遍用祭品来祭祀祖先,既流行于百姓之家,皇家也同样遵守。对此,《旧唐书》和《新唐书》均有相关的记载。

  然而,寒食扫墓后为何变成了清明扫墓?原因之一是寒食仅在清明前一二日,寒食期间和清明期间在时间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原因之二是寒食禁火只是民间习俗,历代王朝没有硬性规定,有的还不让百姓这样做。加之寒食期间北方还比较寒冷,不宜吃冷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禁火的习俗,吃起热食来了。寒食不禁火又吃热食,就很容易被淡化、被遗忘。清明是不能忘记的农历节气。特别是农民,他们通常都忘不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因此,越到后来,人们越是记住了清明以及清明扫墓,慢慢地忘掉了寒食上坟。经过历代变迁,清明扫墓的内容逐渐定型,包括给坟墓添新土、挂青(实为挂白幡),烧钱化纸和上祭品等等。

清明扫墓的习俗作文3

  转眼间,又一个一年过去了。记得前年:“啦啦……”车里只有我一个人在唱歌,其他人都面色凝重的的坐在车上,只有我不识趣地想打破这寂静,我问妈妈:“今天我们去哪玩啊?你为什么还买了鲜花呢?”

  “今天我们去扫墓。”妈妈平静地说。“扫墓?这是干什么呀?好玩吗?”我一脸疑惑。“今天是清明节。”妈妈只说了这一句话,我当然是不死心的问下去,“清明节是什么?”可妈妈却不说话了。

  目的地到了,大人们都说要我在一栋老宅前等他们,他们一会儿就来。我拗不过他们,只好蹲在屋子前和一只小猫玩了起来。可是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偷偷摸摸的跟了过去,只见大人们都跪在地上,外婆嘴里好像还在念叨些什么:“妈,我们来看你了……”咦?外婆的妈妈不是姥姥吗?大人们面前好像有一块石碑,上面似乎刻着“陶寿珍老人之墓”。虽然只是瞟了一眼,但也就够了。

  “姥姥真的死了吗?”我自言自语着,脑子里却不断涌现出这样的画面:“妈妈,姥姥呢?”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我这样问妈妈,她先是犹豫了一下,便说:“姥姥回乡下老家去了,问这么多干嘛,快睡觉!”妈妈虽然是这么说着,可我似乎瞧见一颗小小的闪着光的“豆子”从妈妈脸上滑过。

  “哦。”于是我委屈的应了一声,心想肯定看错了,便倒头大睡起来……难道姥姥那个时候就去了吗?想到这,一滴泪水从我脸上悄悄溜走。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清明节。如今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了,我望着墓碑,虽说好了不哭,可眼泪还是不争气的流了出来,越流越多……“曾孙女,来,姥姥这儿有好吃的桃子。”“谢谢姥姥!”说着,我就一边接过桃子,一边美美的吃了起来。姥姥望着我的吃相,笑着说:“别急,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了!”谁会想到这是我和姥姥的最后一次见面!

  我失声痛哭起来,谁能想得到呢?她追悼会那天,我还在那玩呢。妈妈说:“今天家里没大人,你要好好看家啊!”“遵命,母亲大人!”妈妈后脚刚跨出大门,我便打电话催促着朋友来。

  后来,我也曾问过妈妈,为什么不告诉我姥姥走了?她却恍惚的说:“不想影响你的学习。”“这算什么解释,我知道学习很重要,可是姥姥她走了,走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我像发了狂的狮子,恨不得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妈妈身上!“姥姥,我又来看您了,你在那里生活的还好吗?会寂寞吗?”

  清明节过去了,时间能冲淡一切,但冲淡不了我的思恋。

【清明扫墓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扫墓习俗作文04-05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作文「精选」04-02

清明扫墓习俗的作文(通用10篇)03-22

清明扫墓习俗的作文(通用6篇)03-20

最新清明节习俗作文:扫墓03-20

清明节习俗扫墓作文(精选10篇)03-22

清明扫墓_扫墓作文03-27

清明节的习俗扫墓优秀作文(精选10篇)03-20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作文700字范文02-11

清明节扫墓习俗谈_900字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