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祭祀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祭祀作文 篇1
清明节前夕,我们三·四·五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去大别山烈士陵园扫墓。
一路上,我们怀着沉重·崇敬的心情迈着大步向前走。我的脑海中回忆起各位烈士在为了我们今天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情景,是多么的壮观,一些年轻的战士们都无辜地牺牲了。想到这里,我的心酸酸的,为无私奉献的战士们伤心,流泪。这是,突然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雨点溅到我的脸上,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东张西望,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烈士陵园的大门口。
只见“岳西县大别山烈士陵园”十个字格外醒目;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颗油亮的大树,它们穿上了新衣服。我们随机而上,当我上那百步梯的时候,我的脚步是那样的笨重;纪念塔下,我们排好队伍。首先,金主任宣布悼念仪式开始,然后少先队员献花圈,接着少先队员发言,最后老爷爷讲解烈士事迹,仪式结束。
我们散开三三两两地去参观烈士纪念馆,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烈士的帽子,四大铜洋,马镫,手榴弹,衣物……哪些物品是多么的陈旧,可是它们却记载了烈士们打仗时的一些重要情节。那些伟人,英雄,烈士们的头像挂在纪念馆的四面八方。看着一张张照片,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动起来,我的心酸酸的,我第一次被这种情景感动。
各位烈士们,你们太伟大了!你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与敌人作斗争,有些烈士甚至只有十几岁就把生命以及一切都献给了党。我自愧不如。没有共产当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各位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烈士们,您们是创造新世纪的人,我在此感谢您们了。
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学习好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各位烈士们,我在此代表所有的少先队员向您们致敬了!您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
祭祀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丝丝缕缕,飘飘洒洒,如烟似雾的春雨中弥漫着祭奠和怀念亲人的气息。
清明节那天,我和妈妈到桃花去给大姨妈扫墓,大姨妈是病逝的。天下着大雨,我看到树木上的新叶,想到逝去的亲人,他们再也看不到这生机勃勃的春天了,十分令我伤心。妈妈告诉我,大姨妈生前是十分疼爱我的,每当这时我心如刀割。我希望大姨妈在那个世界的另一边的过得好,穿的好,睡的好,身体好,您放心,照顾好自己,我们给您买了吃的,用的,花的……您别不舍得,您永远活在亲人们的心里。
在亲人的墓前,我们献上鲜花寄托哀思,轻柔的春风带着我们的思念,送向另一个世界。
祭祀作文 篇3
祭祀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习俗,更是华夏民族的优良品德的具体表现,不能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的活动。祭天地,敬祖先,亲君师,孝父母,和兄妹,合夫妻,爱儿女,友亲朋,睦邻里,实乃永远的主题。下面记述的是农村老家年关祭祀的一些习俗,对于我这个被城市的喧嚣吵得似乎有些麻木的.乡下人,就算是心灵的一次洗礼吧。
祭灶——祭灶就是祭祀灶君。我的老家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的晚上,一般都是由主妇做礼。先把灶间给打扫干净,家中有几口人就取几个碗和几双筷子,放在灶台上,再摆上果品供碟,点上香烛,扯一把稻草(金条)一把麦瓤(银条)燃了,将用秫秸插成的或者用红纸绞成的马驹子放在火上烧了,边烧边向火里撒麦麸豆面草料边祷告道:“一把草一把料,喂得小马欢欢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唱毕,一家老小依次过来磕头。磕完头就开始破供了,将各种供品分别取下一点放在灶台下,全家人便恭恭敬敬地退出了灶间,祭灶就算完毕。
祭门神——祭祀门神是在腊月三十的早晨。把门神绣像贴在大门上,分别在大门两旁燃上两柱香烛,再扯一把稻草一把麦瓤在大门的两旁烧了,主人就跪在门前边烧边祷告:“金条银条尽你扛,来年财气更兴旺;出门保平安,进门保安康。”接着点燃爆竹,据说这时灶君就从玉皇大帝那儿回家来了。取一根长棍拦在门前,一年的福气财气运气都拦在了家中。
祭天地——祭祀天地是在腊月三十的中午。贴好春联,更了桃符,挂上红灯笼,换上新衣服。在院子当中摆上供桌,把家中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摆在供桌上,燃起香烛,点响鞭炮,全家老小就依次前来磕头。磕完头就开始破供,将每一样供品取下一些放在地上,祭祀就算结束了。
祭祖——祭祀祖先是在祭祀天地之后,一般由男主人来主持。取一个箢子,把做好的鸡鱼肉蛋果品烟酒香帛等物装在箢子里,挎到庄头的十字路口,逐一破供祭了,此为祭远祖。然后来到祖坟前,依长次之分逐一祭祀,破供后燃放鞭炮,焚烧香帛,磕头施礼。毕,祭祀主持回家后,全家人才能吃中午饭。
发天旨——发天旨是年关祭祀中的最后一次,时间是在除夕夜的子时,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凌晨,即二十四点过后。女主人下好新年的第一锅素饺子,盛在三个碗中,每个碗里三个饺子,摆在天桌上,点上香烛,男主人破供后磕头三个,既而点响新年的爆竹,挂起迎春的大红灯笼。
红灯高挂光照万户千家,爆竹连响声震北国南疆。普天同庆,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来到了!
祭祀作文 篇4
祭祀是古老的传统习俗,更是华夏民族的优良品德的具体表现,不能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活动。祭天地,敬祖先,亲君师,孝父母,和兄妹,合夫妻,爱儿女,友亲朋,睦邻里,实乃永远的主题。下面记述的是农村老家年关祭祀的一些习俗,对于我这个被城市的喧嚣吵得似乎有些麻木的乡下人,就算是心灵的一次洗礼吧。
祭灶——祭灶就是祭祀灶君。我的老家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晚上,一般都是由主妇做礼。先把灶间打扫干净,家中有几口人就取几个碗和几双筷子,放在灶台上,再摆上果品供碟,点上香烛,扯一把稻草(金条)一把麦瓤(银条)燃了,将用秫秸插成的或者用红纸绞成的马驹子放在火上烧了,边烧边向火里撒麦麸豆面草料边祷告道:“一把草一把料,喂得小马欢欢叫;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唱毕,一家老小依次过来磕头。磕完头就开始破供了,将各种供品分别取下一点放在灶台下,全家人便恭恭敬敬地退出了灶间,祭灶就算完毕。
祭门神——祭祀门神是在腊月三十的早晨。把门神绣像贴在大门上,分别在大门两旁燃上香烛两柱,再扯一把稻草一把麦瓤在大门的两旁烧了,主人就跪在门前边烧边祷告:“金条银条尽你扛,来年财气更兴旺;出门保平安,进门保安康。”接着点燃爆竹,据说这时灶君就从玉皇大帝那儿回家来了。取一根长棍拦在门前,一年的福气财气运气都拦在了家中。
祭天地——祭祀天地是在腊月三十的中午。贴好春联,更了桃符,挂上红灯笼,换上新衣服。在院子当中摆上供桌,把家中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摆在供桌上,燃起香烛,点响鞭炮,全家老小就依次前来磕头。磕完头就开始破供,将每一样供品取下一些放在地上,祭祀就算结束了。
祭祖——祭祀祖先是在祭祀天地之后,一般由男主人主持。取一个箢子,把做好的鸡鱼肉蛋果品烟酒香帛等物装在箢子里,挎到庄头的十字路口,逐一破供祭了,此为祭远祖。然后来到祖坟前,依长次之分逐一祭祀,破供后燃放鞭炮,焚烧香帛,磕头施礼。毕,祭祀主持回家后,全家人才能吃中午饭。
发天旨——发天旨是年关祭祀中的最后一次,时间是除夕夜的子时,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凌晨,即二十四点过后。女主人下好新年的第一锅素饺子,盛在三个碗中,每个碗里三个饺子,摆在天桌上,点上香烛,男主人破供后磕头三个,既而点响新年的爆竹,挂起迎春的大红灯笼。
红灯高挂光照万户千家,爆竹连响声震北国南疆。普天同庆,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来到了!
祭祀作文 篇5
小年的早上,我和外婆及婆婆公公们一起来到南台弄----妈妈老家的一条巷子,祭祀太太、太公。那里有一座大,却古老的房子,是太太、太公生前居住的地方。那里后院开满了梅花,走进房子就一路飘香。后院还有一片竹林,有个荷花池,有口井,有各种各样的果树和花树,真的是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祭祖活动开始了,大家首先拿出自带的专用蜡烛和一些精心准备的食材。这些食材有的是上等猪肉,是用来包饺子的;有的是从工厂买来的现磨面粉,是用来做糕的;还有的是刚从菜场里买来的鱼、肉,或是一些新鲜水果。准备后,大家便忙活起来,蒸糕的蒸糕,切水果的切水果,烧菜的烧菜,而我负责的是装盘和摆桌。大家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十分快活。
菜全部上齐了,大家摆上了筷子、碗和酒杯,整整齐齐。公公倒上了上好的黄酒,那一定是合祖先的口味的。大家上了香,说明祖先们开始用餐了。我们则在烛台前面地上放了一块垫子,跪了下来,祭拜祖先,献上自己的一份敬意。
香烛还未燃完,我们大家便在后院赏梅花。婆婆们在厨房里洗水果,我也在那里帮忙。那里的水果可是有许多讲究,别有一番心意。像柿子,代表红红火火;香蕉代表长长久久;桃子,代表长寿健康┄┄我还发现,准备的水果还考虑得十分周到,因为老太太牙齿都掉光了,果肉都十分好咬。其中香蕉,还是太公的最爱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祭祖活动慢慢就演变成了家族成员的聚会,籍这个活动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交流感情。大人们从花园里摘来一束最香最茂盛的梅花插在陶瓷瓶里,放上水,和水果一起上桌。心灵手巧的婆婆用一根胡萝卜雕成了一条龙,插在水果拼盘里,祝福大家新年腾飞,新年快乐!
祭祀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大家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风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很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祭祀作文 篇7
渴望遍插茱萸登高的王维一定想不到,穿越千年在倍思亲的佳节里,他可以打破空间的壁垒,和亲人对视并传递内心的所有感情。“微信直播代客祭扫”正称为新时代中悄然兴起的服务,但仪式感网络的直播很大程度是网络数字媒体刺激发展的结果,而直播的盛行恰恰是人们丧失本心的最好明证。
这项“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真的能完成祭祀先人的仪式吗?在我看来未必如此.众所周知,在这场直播的祭祀中,祭祀者不过称为一个观看者。纵然能够实时看到直播的每一个细节,但是“不在场”,让这场原本充满庄重感的祭祀活动丧失全部的意义。试想,当你隔着冰冷的屏幕,你看到的所有画面都被框在一个小小的方块世界中,你无法触及到先人墓前飘落的那片落叶,也无法守护点燃的那只蜡烛直到它最终熄灭,你有怎能算是真正祭祀了自己的先人?
骨子里流淌着儒家血液的民族历来崇尚“慎终追远”是因为在这场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中,亲朋好友可以相聚于此,来表达内心的敬畏感和尊敬,能让我们在接下来的道路走得更加从容。然是这种活动演变成了几个内心毫无感觉的外人的表演秀,哪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诚然,那些身处异乡,着实无法回到家乡的人也许会提出反对意见,没有“代客祭扫”,哪么我任凭先人墓前杂草丛生毫无作为,哪岂不是更大的不孝吗?直播不也能让我们在特定的日子里完成这特定的仪式吗?
但是,这样想的人,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前提,网络的存在,会消解行为本身的庄严感,都说现在是一个娱乐之极的特殊时代,互联网下的直播正好充当了这个时代最佳的“刽子手”老子说:“无色令人目盲。”数字媒体借用声光电对人脑的刺激来完成自身的价值,而普通人却极其容易在这场感官盛宴中丧失自己的本心。“直播”也在以这种隐而不显的方式消解掉“慎重追远”的意义内核。
想来,若是王维穿越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他也一定不会选择“微信祭扫自己先人的坟墓。或许他依旧会在周身插满香草,在远隔千里的异乡,用自己的真心来表达对先人的追慕之思吧。
祭祀作文 篇8
清明节里,人们还会干什么呢?还会祷告上帝(俗称老天爷),祭祀烈士!
在扫墓之前,我们听了老爷爷对往事的回忆。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时,把中国践踏的不成样子,中国人奋起反抗,组成了红部队伍。我们农村人也得反抗,抗战队伍叫做土八路。这红军历尽苦头,两万五千里长征啊!
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多么艰苦啊。他们因为俄,丧失了生命!
你们生活在这个无战争的年代,有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一定要好好珍惜。将来把祖国健身的更强大!”
听完老爷爷的讲述,我们迈着沉痛的步子走向了烈士墓,一路上,我再也没有言语,心想着过去的抗战日子。那是多么的艰苦,使人声泪俱下。那时,日本人侵入中国,对我国实行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我国人民奋起反抗,组成了红部队伍,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我国队伍翻雪山,过草地,吃尽了苦头;一路上,又有多上中国人失去生命?
指挥红军取的了胜利,苦日子才到了头!
现在,我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奔上了小康社会,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这样,我们就放松警惕,挥霍金钱么?回答是否定的!
先烈们为了这一天,甚至付出了生命,我们能把先烈们的劳动毁于一旦么?我们能辜负先烈们的希望么?能让先烈们白白牺牲么?当然不能!
我们应该学会居安思危,时刻警惕,不能再让中国被侵占,被伤害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在这个美好,舒适的坏境中,我们应该去努力,去奋斗,,去报效祖国,共同建设美好的明天!
【关于祭祀作文集锦八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