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作文

2021-03-16 清明节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祭祀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祭祀作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丝丝缕缕,飘飘洒洒,如烟似雾的春雨中弥漫着祭奠和怀念亲人的气息。

  清明节那天,我和妈妈到桃花去给大姨妈扫墓,大姨妈是病逝的。天下着大雨,我看到树木上的新叶,想到逝去的亲人,他们再也看不到这生机勃勃的春天了,十分令我伤心。妈妈告诉我,大姨妈生前是十分疼爱我的,每当这时我心如刀割。我希望大姨妈在那个世界的另一边的过得好,穿的好,睡的好,身体好,您放心,照顾好自己,我们给您买了吃的,用的,花的……您别不舍得,您永远活在亲人们的心里。

  在亲人的墓前,我们献上鲜花寄托哀思,轻柔的春风带着我们的思念,送向另一个世界。

祭祀作文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例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风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与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一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与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与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之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祭祀作文 篇3

  每个人的童年总会有许许多多欢乐而有趣的事。这不,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那件让我至今还笑破肚皮的事情。

  那天是我家的祭祀,每年一次,外婆十分重视。天色刚刚暗了下来,外婆就把一桌子美味端上来。我与姐姐顺着香味,一路小跑,从院子里冲进来。

  “哇~”看到这些冒着香气的美食,我与姐姐都瞬时愣住了,“好丰盛哦!”红烧鱼、鸡汤、炒胡萝卜等等。忽然,我眼前一亮,哇塞!我最爱的炸鸡腿!外壳被炸出了一层金黄,看上去香香脆脆的,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让人还没品尝就已流下口水。

  我与姐姐飞似地去洗手,又以一个紧急“刹车”状奔向餐桌。“哎!先别吃!”外婆拿着汤勺,围着围裙,对着我们低声而急促地说。我们一下子停住了,十分奇怪地看着外婆。外婆放下汤勺,在围裙上粗粗擦了几下手,从抽屉里取出两支精美的红蜡烛,点着了,小心翼翼地立在桌子的一边,说:“先让太公太婆吃完,再让你们这两只小馋猫吃!”“太公太婆?在哪呀?”我指着空空如也的凳子问。“今天是祭祀,太公太婆一年才来一次。等等吧!”外婆微笑着轻声地说。姐姐凑过来,附在我耳边说:“太公太婆已经去世了,只有灵魂,灵魂在吃饭!”“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的!”我装模做样的恍然大悟,可心里还有点稀里糊涂的。

  随着时间的一分一秒地推移,我们也有点等不及了,只感到肚子空空的,越来越饿。外婆经我们的强烈要求,出去买饮料了。我与姐姐皱着眉头,捂着肚子,盯着盘里的美味,围着桌子不停地绕着圈。我实在忍不住了,想出了一个妙招。我对着凳子说:“太公太婆,你们今天好精神哦!你们一点都不老!呵呵,太公太婆,我肚子太饿了,行行好,我就拿一个鸡腿!你们继续吃!继续继续!”说着,我迅速抓起三个鸡腿,笑眯眯地到一边独自享受去了。

  我与姐姐按此方案“借东西吃”。外婆回来了,瞟了一眼餐桌,一愣。那原是满满一桌子的菜,好像被饿了八天八夜的人猛吃了一顿,只剩一些菜渣。外婆好像突然明白过来了,叫来一旁拿着书倒着看的我们,一脸满足地说:“你们看,太公太婆的胃口多好呀!”我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望了望窗外,开心地笑了……

祭祀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描写清明的一首诗。

  清明节里,人们祭祀死去的亲人,心里充满悲伤。所以谓之“欲断魂”嘛!清明节里,人们还会干什么呢?还会祷告上帝(俗称老天爷),祭祀烈士!

  在扫墓之前,我们听了老爷爷对往事的回忆。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时,把中国践踏的不成样子,中国人奋起反抗,组成了红**伍。我们农村人也得反抗,抗战队伍叫做土八路。这红军历尽苦头,两万五千里长征啊!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多么艰苦啊。他们因为俄,丧失了生命!你们生活在这个无战争的年代,有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一定要好好珍惜。将来把祖国健身的更强大!”

  听完老爷爷的讲述,我们迈着沉痛的步子走向了烈士墓,一路上,我再也没有言语,心想着过去的抗战日子。那是多么的艰苦,使人声泪俱下。那时,日本人侵入中国,对我国实行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我国人民奋起反抗,组成了红**伍,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我国队伍翻雪山,过草地,吃尽了苦头;一路上,又有多上中国人失去生命?!毛**指挥红军取的了胜利,苦日子才到了头!现在,我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奔上了小康社会,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这样,我们就放松警惕,挥霍金钱么?回答是否定的!先烈们为了这一天,甚至付出了生命,我们能把先烈们的劳动毁于一旦么?我们能辜负先烈们的希望么?能让先烈们白白牺牲么?当然不能!我们应居安思危,时刻警惕,不能再让中国被侵占,被伤害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在这个美好,舒适的坏境中,我们应该去努力,去奋斗,去报效祖国,共同建设美好的明天!

祭祀作文 篇5

  一路上,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公路两旁,往常常见的清明花,如今已就是寥寥无几。大家先来到了镇上,在镇上,大家买了:馒头、猪肉、纸钱、蜡烛、香、黄纸……之后大家又乘汽车沿着乡间公路到达了老家。

  到了老家后,大家顾不上休息,便上山祭祖去了。来到祖坟前,爷爷把准备好的馒头和猪肉都贴上了红纸盛在了碗中,放到了墓碑前。然后大家把许多的纸钱放在后面,用火点燃,让祖先也用得上钱。大家又把香点燃,磕头祭拜,我心中暗想:祖先啊!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学习和大家家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保佑爸爸在外做事一帆风顺,全家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祭拜完以后,爷爷再把蜡烛插在两旁,把两张黄纸用石头压在墓碑之上。再把猪肉和馒头拿走,进行下一个墓碑的祭拜工作。有的墓由于年代太久远,上面长满了花草,无奈,爷爷只好和叔叔用打火机点燃花草。火助风威,风借火势。火浪卷着黑烟扶摇直上,下面则就是纸钱飞舞。在这种情况下祭拜,别有一番情趣。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寒食野望吟》: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祭拜完后,爷爷他们灭了火,提着篮子下了山。

  下山回了老家之后,在家中供奉的祖先遗像前,爷爷把剩余的纸钱等祭拜用品都烧了。在老家吃了中午饭后,大家就乘车回去了。

  清明节祭祖给我留下的就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忧伤。因此,每年清明节祭祖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这些情景深深的烙了我的脑海里。让我久久难忘,也无法忘怀。

祭祀作文 篇6

  远远的传统,沉沉的哀思。

  四月,初春时节。大自然绿了,铺了满天满地,遍山遍野的绿。

  小草抽芽了,嫩绿;杨柳爆青了,翠绿;林间新发树叶了,碧绿。梨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白的。点缀了大地,为即将举行的隆重而沉重的祭祖大典渲染了白色的哀愁。

  近了!近了!踏着伶仃飘落的白色花瓣,觅着悲痛、相思,远方的子孙归来。手里大捆大捆的黄纸钱,绑着红绳,带到墓前。

  杀鸡、煮肉、倒酒,放碗里供奉了,两边就是伫立的红烛、梵香。点起火来,一张张纸钱恭敬地放上,熊熊的火光燃烧起来。一杯白酒带着悲痛的泪花洒下,骤起冲天的哀愁。

  悼念着,悼念着,炙热的火光,闪烁的泪花。为已逝的亲人献上一束纯洁的白花。愿相思顺着这仪式寄出。

  此时此刻,黄帝陵也就是热闹非凡,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从世界各地赶来悼念这五千年华夏的始祖。

  清明,原由古代介子推逝去而兴起,家家残羹剩饭,昏暗烛火,为了悼念这位忠臣。

  现在随着岁月流逝,成了全中华儿女悼念祖先的节日。每到这月这天,站起来的就是巨大的一个中华的传统与民族的一种精神,它就是大家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炎黄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

  忆清明·祭祖,每当想起,一朵白色的梨花在风中摇曳……

祭祀作文 篇7

  祭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我的家乡金华就有春节祭祖的习俗。

  祭祀祖先要赶早,以示虔诚。因此,大年初一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做准备了。祭祖要准备的东西主要包括贡品、元宝纸钱、蜡烛长香、烟花鞭炮等。贡品一般有糕点、水果、肉类,如果祭祀的是男性祖先,还可以摆放酒。在出发之前,每个人的口袋里都要放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少量的茶叶和米,用来辟邪。所有东西都准备停当,我们全家大大小小十几口人就浩浩荡荡地向墓园出发了。

  墓园在郊外的山上,驱车二十几分钟便可到达。还没到墓园,就已经有鞭炮声传入耳中,公路上也排起了长长的车队,原来有人比我们来得更早。停好车,先找到祖先的墓碑,在碑上压三坨黄纸,碑前摆好贡品,两边放上两盆黄菊花;接着点上两支蜡烛,将元宝纸钱烧了;然后大家每人手上拿三支长香,按长幼顺序依次向祖先的墓碑叩拜;最后燃放烟花爆竹,震耳的爆竹声在山谷回旋飘荡,寄托着我们对祖先的思念。下山路上,我们摘了桂花树枝带回家,意寓平安吉祥。

  这就是我参加的文化年俗活动,你的呢?

【祭祀作文7篇】相关文章:

1.祭祀作文

2.描写祭祀作文

3.关于祭祀作文

4.祭祀烈士作文

5.祭祀随笔作文

6.祭祀先人作文

7.祭祀时代作文

8.祭祀感情作文

9.祭祀趣事作文

上一篇:拜山的作文 下一篇:祭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