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母亲,人人都拥有一种浓郁的亲情;谈到母爱,人人都抱有一种崇高的爱慕。我的母亲虽然不曾讲过一句豪言,也没有做过一件壮举,而她总是执著地在平凡中打造德行,在平常中播种慈爱,在平淡中彰扬孝道,在平易中雕塑人生……她传给我们既珍贵、又金贵的美德文化,是一笔永远咀嚼不够、领悟不尽的精神财富!
母亲,是一位从小就从容地接受艰苦岁月磨砺的老人。时代的烙印留给她的多是吃苦耐劳的记录,学大寨时期的妇联主任,经受了战天斗地的风雨洗礼,上过忻师培训班,当过农村赤脚医生、公社医院护士药剂师,又接受了医务抚民之道的熏陶。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又总是把党性光辉默默地洒上人生大道,用点点滴滴的言行,为我们点亮一盏做人炼品的明灯。随便打开记忆的门闩,就有她常常磨叨的四句口头禅回响在耳畔——
“每天做好手上的事,尽管是小事,也要认真地去做好每一件,日子长了,小事就积累起来成了大事,养成这种习惯很重要呵!当医生就要安心用心地给病人看病,只有每天看才能和病人有了感情,自己也会总结经验,天天进步,就跟娘烧火做饭打火底一样,三天不干就觉得手生哩!”这是母亲在日常唠叨中对我的谆谆教导。我在医务工作中就是照着母亲说的.认真看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不能疏忽与怠慢,渐渐地就养成了习惯。特别是在被提拔为副院长后的日子里,尽管工作多了,担子重了,我还是努力要求自己扎根第一线,胸前常有听诊器,保持跟病人的零距离,这样不断地从实践中吸取营养,永远保持一个人民医生的本色。
说到过好金钱关,母亲常说:“路边有多少不费力气就能拣到的钱,那不是你的劳动所得,就绝对不去拿。再比方,路上有一堆垃圾,旁边还放着一百元钱。你的态度应该是把垃圾清理干净,但不去拿那一百元!”这话对我触动很深,并成为我勤医保廉的动力。在临床实践中,我总是要求自己,带上责任感、使命感和白衣天使的大爱之情为患者看病,既要用好技术精心治病除病,一丝不苟,又要用好态度传播温馨,感化心灵。而对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请客、送礼、红包等,则坚决拒绝,把防范医腐的清廉大坝构筑得高高的,牢牢的!
我奶奶活了97岁大寿,她老人家有将近40个年头是在母亲力行孝道的和煦春风中度过的,奶奶一直不另过,不孤单,和谐团圆成为我们四代大家庭的主旋律。母亲陪伴奶奶的生活细节,就像是一本耐读常暖的孝老尊老教科书。她还教我孝敬岳父、岳母大人。近20年来,我把两位患病老人接到家中,跟妻子共同抚养,始终照着母亲的样子,尽孝尽力。母亲说:“你这些年的成绩就是积德积出来的,不是老人们和你妻子心情舒畅,有这样的温暖大后方,你哪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工作呢。”我想,母亲的话很深刻,还富有哲理味呢!
母亲呵,母亲,那是一份永久挥之不去的母爱亲情!母亲呵,母亲,那是一缕永远铭之不忘的母恩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