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2024-03-18 民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1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山西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2

  山西的春节,在腊月就开始了。腊八一到,家家熬腊八粥,接着买皇历,麻粘儿,是山西民间特产,用芝麻与糖做成的,孩子们最爱吃。

  过了腊月二十,进入节前最忙的阶段,山西谚语:“二十三,打发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写呀么写对子,二十五,擦摸打扫笤卒;二十六,黑的白的蒸啊两不鹿;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坛坛打酒酒;角儿(角儿就是饺子)捏啊三不鹿。”

  小年到了,山西人传统要祭灶,祭灶多在黄昏之时举行,先把灶饼、芝麻糖等物品供奉在灶王爷像前,然后在像前点三柱香,一家老小要给灶王爷磕头,再把芝麻糖到火上烧成稀,糊住灶王爷的嘴,再把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然后把灶王爷像揭下来,一边焚烧,一边祈祷。之后,燃放鞭炮为灶王爷开路。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起来,吃起来酥脆香甜。

  大年三十到了。炒冷荤,蒸扣碗,拌馅包饺子,都是要干的事情。男人们贴对子,门神,女人们摆供品,灯瓜瓜,也就是桌灯,大年的灯是通宵的,不能熄。

  晚上,各处都是放鞭炮与花炮的,大人们放“大礼花”,一道金光冲上了天空,竟然变出了一颗颗红宝石,红宝石边上还壤着黄色,美丽极了,紧接的'道道金光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菊花,接着炮仿佛如流星一样过来,孩子们一般放窜天猴,一下就飞上天的那种,还有小蜜蜂……接着又熬年守岁。

  子时一到,钟声一响,第一件事情就是开门上香,据说这是旺香开门,谁家早点,谁家就预示一年兴旺,第二件事情则是上庙上香,越早越好,商号一般是掌柜的去,衣帽整齐。

  大年忌讳多,语言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饺子破了得说“绽了”。

  初一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给长辈磕头拜年,互赠礼品,还要祭祖拜神。

  传统正月初五不出门,所谓破五。正月初七称为人节。

  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家家户户吃元宵,元宵是一种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尤其是孩子们,特别爱吃。

  最重要的是还要挂花灯啊!从十四到十六,每晚都开,处处张灯结彩,五颜六色,花灯样式很多,数不胜数。有动物的,有猜谜的,有宫灯,如意灯,飞机式的灯,料丝灯,玻璃灯,走马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孩子们与大人们都要放烟花,毫不逊大年三十的炮火。

  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各村都要组织大大小小各种样式的汇演,有民间艺术,晋剧,有古老乐曲,有代表喜庆的演出,有代表幸福的演出,还有古老传说的。

  一直到正月十七,春节结束了,但还留着浓浓的年味……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3

  大年三十那天,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口都贴满了春联,老的、小的都穿上了新装,整个城市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大家都赶着去拜年、送礼,我们家也不例外,早早地去了外婆家。

  外婆家的东西真齐全,不包括礼品,单单烟花就有小山似的一般高。我一眼便瞧见了那细长的“烟花棒”,嚷着要爸爸帮我放。当打火机接触棒头的那一瞬间,小小的火苗顿时变大了,一团七彩的的火焰,像离弦的箭般冒了出来。它们闪着艳丽的光芒,像一朵小花,盛开并飘散着金色的粉末。我喜上眉梢,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渐渐的`,我已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只想一直停留在那一刻,把精彩的画面永远记在心里。

  晚上,全家人喜气洋洋地做菜,除夕之夜,最不能缺少的是饺子和鲜鱼,它们都代表了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年年有余。当美味佳肴摆满一桌子时,就可以大饱口福了,每一道菜都让人过目不忘,都充满着团圆的气息。

  “噼噼啪啪”放烟花了!大家早已放下手中的碗筷,去看烟花了。快看,一团七彩的烟火直冲云霄,在天空中绽放,烟花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向四周扩散开来,那流光溢彩四散开来的点点金光,把夜空装点得灿烂夺目。

  那升空绽放的烟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除夕之夜变得无比美丽。

  大年三十除夕夜,欢欢喜喜过春节。祝所有的人春节快乐!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4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5

  明天就是农历新年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农历新年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妈和姐姐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和姐姐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累死了,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农历新年啊!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6

  照我们安徽砀山的老规矩,农历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在腊八这一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而且还有“谁家喝的粥越早,谁家明年准是大丰收”的俗语呢!除此之外,我们小孩子在这一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好吃的糖果、果冻、瓜子等等。第二件事是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的事,那就是买爆竹。第三件事就是买各种玩具了,风车、口哨、气球……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天还没亮呢就听见别人在放炮了,害得我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眼睛四周黑黑的,都成熊猫眼了。

  腊月二十四必须大扫除,这一天我可累坏了,又是擦玻璃又是洗地板的,出了一身的汗。大人们则忙着备年货,把鸡肉、猪肉、鱼肉、青菜、年糕等年货准备充足。

  最热闹的就是初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和放鞭炮。大人们围在一起,有的人在和面,有的人在擀皮儿,有的人在拌馅儿,有的人在准备烧火的柴火……包饺子时还要在饺子皮里放上钱和红枣。

  预示着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我则忙着放鞭炮,“霹雳”“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最热闹的就属晚上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烟花在天空不停地绽放,有的像一串串明亮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散花。这些美丽的烟花刹那间把整条街都照亮了,整个村子的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大年初一是新年,这一天大家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就去给老人拜年,我们这儿叫串门。我可高兴了,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就可以串亲戚,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要吃元宵,我和村里其它孩子们则打着各色灯笼四处游玩,烟花又在此刻重新装点起美丽的夜空。一个个孔明灯就像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乡的农历新年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热闹、祥和的农历新年中。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7

  山西,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在这些众多的节日庆典中,春节无疑是最为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一个。每逢春节,山西的大街小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人们用各种方式庆祝这个象征着团圆、和谐与希望的节日。

  春节前夕,山西的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大扫除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会认真清扫房屋、庭院,寓意着辞旧迎新,去除一切不吉之气。同时,家家户户还会贴上红红的春联和门神,寓意着辟邪驱鬼、迎福纳祥。

  在山西,除夕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当晚,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饭桌上,山西特有的面食如饺子、馒头等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此外,山西的年夜饭还会有各种肉类、蔬菜等菜肴,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除了年夜饭,山西的除夕夜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放鞭炮。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整个山西都会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仿佛要将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炸得烟消云散。人们相信,鞭炮的爆炸声能够驱走一切邪恶之气,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吉祥。

  大年初一,山西的街头巷尾都会变得热闹非凡。人们穿着新衣服,走亲访友,互道恭喜。在这一天,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发红包,寓意着送去祝福和关爱。同时,山西的民间艺人也会走上街头,表演各种精彩的节目,如舞龙、舞狮、高跷等,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山西的春节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比如,有些地方会举行盛大的.庙会,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购买到各种年货;有些地方则会举行传统的社火表演,将各种历史故事和传说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灯会,五彩斑斓的灯笼挂满了街头巷尾,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总的来说,山西的春节是一个充满喜庆、祥和与希望的节日。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会放下一切烦恼和忧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充满欢乐和祝福的节日中去。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 8

  在中华大地的深处,山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一种别样的春节民俗文化。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山西这片土地上,被赋予了更多的色彩和内涵。

  山西的春节,从腊月开始便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年货,打扫房屋,贴窗花、对联,营造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在这个时候,山西的农村里,人们会忙着蒸馒头、包饺子、做年糕,准备各种美食,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之夜,是山西春节的高潮。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山西特色的面食如刀削面、饸饹面等必不可少,还有各种炖菜、烤肉,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饭后,家人们会一起观看春晚,享受团圆之乐。

  到了初一,山西的.春节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人们会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拜年祝福。在山西的一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打鼓等传统的民俗表演,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山西人民的精神风貌,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此外,山西的春节还离不开一些独特的习俗。比如,在晋南地区,人们会在大年初一早上吃“头脑”,这是一种由羊肉、藕片、长山药等食材制成的特色小吃,寓意着新的一年头脑清醒、身体健康。而在晋北地区,人们则会在春节期间举行盛大的庙会,各种小吃、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总的来说,山西的春节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既有传统的元素,又有地方的创新。它不仅是山西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春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山西,感受那份独特的年味和文化魅力吧!

  • 相关推荐

【山西春节民俗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民俗文化的作文11-12

山西的春节作文通用04-25

春节民俗文化作文12-19

春节民俗文化的作文4篇11-13

春节民俗文化作文(5篇)12-19

山西的春节作文(通用46篇)01-18

山西的春节作文(通用59篇)02-27

山西春节作文范文(精选15篇)03-01

春节民俗文化作文(通用45篇)02-06

关于山西的作文:游山西村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