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作文

2022-04-22 民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天津身为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一直因其奇特的饮食而闻名天下,而作为其中的代表者狗不理包子、耳朵眼儿炸糕、十八街麻花,已经香飘津门。“狗不理”包子更是被人们广为传诵。

  上个星期天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慕名去了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高大的建筑外面有华丽的外饰,大门中央的那块写着“狗不理”的匾牌,显得格外的古朴典雅。我们走进到店里,就被饭店里挂着的介绍狗不理来历的画框吸引住了……相传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包子店主高贵友乳名“狗子”,他十四岁来天津学艺,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很快就小有名气了。他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不理”,因而深受广大食客赞扬与青睐。

  看完了狗不理包子的来历,心里大为感叹:狗不理包子这么红火,今日能吃一顿,真是太幸运了!

  我们等了好久,终于送来了一盘包子,刚出屉的包子热气腾腾,看上去如同薄雾之中含苞秋菊,我立刻尝了一个,咬上一口,香而不腻,味道鲜美,含在嘴里回味无穷,包子里的菜让本来油腻的肉更加爽口,还有汁呢!妈妈告诉我:“狗不理包子要有肉等和很多新鲜辅料和在一起做成馅,用面包好,放入鸡汤煮好再蒸,才能出你吃到的那种感觉那!”听完这些话,我更喜欢狗不理包子了,小小的狗不理包子还有真么大的学问,做起来还真么麻烦,不可思议!

  津城特有的文化底蕴,使“狗不理”在人们的心中早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食物,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享受,以至于“狗不理”这个牌号逐渐成为饮食行业乃至津城的代名词,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除夕夜那天,妈妈早早地把包饺子的原料准备好了,只等新年的钟声敲响包饺子吃。

  到了九点三十分左右,我们全家人凑在一起包饺子。包着,包着,只见妈妈把两枚洗过的钱币分别递给我和爸爸,自己留了一枚,让我和爸爸包在饺子里。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笑呵呵地说:“谁吃到带有钱币的饺子,谁就会福气多多……”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一会儿工夫就把饺子包完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已经准备好的佳肴美味端上了餐桌,紧随其后,热气腾腾的“福气水饺”也摆上了餐桌。我忙着让妈妈给我倒些调料蘸饺子吃,可妈妈给我倒的调料里竟没有消毒杀菌的“蒜泥”,我又问妈妈:“平时吃饺子调料里总少不了蒜,今天怎么没放蒜泥呢?”妈妈有些不耐烦了,生气地说:“大过年的,算(蒜)什么算(蒜)?小孩子家怎么这么多事呢?我见妈妈有些不高兴了便没再追问,只好闷头去吃饺子了。

  我夹了一个饺子放在碗里,小心翼翼地咬开饺子,没想到,第一个带硬币的饺子就被我给“击中”,我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吃到钱币了,我是最有福气的人了……”爸爸、妈妈看我那高兴劲儿,相继也吃到了带有钱币的饺子。

  我自言自语地说:“这都是托我的.福啊!”我也真心希望我们一家新年快乐幸福,学习、工作新年新气象!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这是一个风俗众多的民族,那风光秀丽、山清水秀。

  彝族,源于汉史记载的“西南夷”,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登记了800多万人,越、老、缅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

  那儿服饰多彩缤纷。有细腻的梁山服饰,古朴的折叠凉山服饰,粗糙的折叠乌蒙山服饰,多彩的折叠红河服饰。

  那儿食品多彩多样,素有玉米,荞麦,大米、土豆,荤有牛、羊、猪、鸡肉,好喝酒,有甜、辣两种。

  那儿节儿日盛大,火把节在农历6月24日,家家杀鸡宰羊,煮荞麦饭。晚上点燃火把,唱歌庆祝。

  那儿建筑富有特色,先用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成土墙,多为三间或五间。

  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很想去玩呢?希望你提供更多的旅游宝典哦!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时节,况且今年的中秋与国庆在同一个假期,更增了不少喜庆的气氛。不禁零星忆起旧长沙的一些关于月饼的旧事来。

  长沙南食坊制作月饼,其实在开春之后就已动手作准备。在那个带有浓厚的农业味的社会里,生产的节奏总不会太快。南食坊先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对月饼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储备。诸如果料中的五仁:瓜仁、麻仁、橄仁要去壳,桃仁、花生仁去壳之后还要去皮;及至中秋要来前的一段时节,新鲜猪油要煎好,火腿、瘦肉条要切成丁,还有豆沙、莲蓉、枣泥都是要煮好或炒制好的。从农历七月起,在暑热渐退之时,月饼在长沙就上市了,且眼见着一天比一天生意红火,一直做到八月十五月圆千里共婵娟的时分。节后的月饼如同今日一样是“秋扇见捐,无人问津”在上个世纪30年代前,长沙还只有“油月”、“麻月”、“薄酥月”三种应市,以九如斋的“苏式”和三吉斋的“绍式”最为有名。月饼花色,也只有“麻仁”、“水晶”、“五仁”、“干菜”、“火腿”等简单几种。

  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粤菜馆南国酒家在长沙开业,广式月饼才在长沙大显身手,因其皮薄馅多,用料独特,尤以“莲蓉蛋黄”等品种,滋润爽口,颇受长沙食客的青睐,外来的“广月”自此与“油月”在长沙月饼市场中秋色平分。

  过中秋长沙除吃月饼之外,还兴吃菱角与藕,赏月时也佐以绿豆糕和薄荷饼。

民风民俗作文 篇6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与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当然,广东还有好多民风民俗。比如:煲汤、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它呢!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锦集6篇】相关文章: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锦集8篇04-07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锦集6篇04-06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锦集5篇03-15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锦集9篇02-14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锦集七篇04-16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锦集9篇03-26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锦集八篇03-18

【精选】春节民俗民风作文锦集九篇04-07

【精选】民俗春节民风作文锦集6篇04-05

【精选】民俗春节民风作文锦集九篇04-01

民风民俗作文600字 民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