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2021-09-12 民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俗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俗作文 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民俗作文 篇2

  随着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和新农村的住建完善,许多人都告别了大杂院,相继搬进了高耸如云的楼房。以前,那种端着饭碗去串门的情形越来越少了;以前,芝麻糖、年糕等年货都是自己做,小孩可以整夜不睡觉等着吃那第一口美食,可现在什么都能买到,什么时候都能买,不用亲自动手,也不用盼到过年再吃;以前初一一直到初十五都在拜年,现在几乎都被电话或手机信息所代替了。所以总听大人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今年我又来到老家过年,原本以为只是在家看看电视吃吃零食,没想到今年村里组织了串马灯的活动。

  马灯?我们城里小孩甚至大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它是芜湖民间在春节间搞的一种带有游玩形式的演出活动,它还被列为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马灯里面的人物全是“三国演义”与“杨家将”等戏里的英雄,我在里面扮演的是岳飞的儿子——岳云。马灯的走法也是有讲究的,是按照孙子兵法演变而来的。我们这些小孩都得提前一周,由大师傅带领着,每天要训练好几个小时呢!否则你一人走错,会影响整支队伍的。

  到了正月初一,我们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准备。要花上京剧的妆容,戴上华丽的戏帽,身上套着假马,穿着戏服,裤子上系着两个铃铛。一直忙到9点,我们在鞭炮声中开始了“表演之旅”。

  我们要去关系比较好的邻村表演,每到一处,我们都会选一处空旷的地方表演,我们随着锣鼓点,变换阵势,包括:八卦阵、四马亲嘴、荷花出水、龙虾戏水……

  到了午时,村里都会准备丰盛的佳肴招待我们。这里的门道也很多:进门不能踩门槛;安排好你坐在朝门的长凳上,坐了就不能随意走动;不能自己夹菜,进门就不能说话,不要就摆摆手;吃完饭得围着他们家的餐桌和床绕一圈,双方围绕对方绕一圈,然后才能走。

  就这样我们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到家,一天下来要走四五十里路,虽然十分辛苦,但是我尝到了马灯的乐趣。

  在串马灯中,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久违的亲切感,邻里之间热情的招呼,乡村之间浓浓的乡情,同时也体验到民俗——马灯的魅力和它的文化内涵。

  今年我的中国年,过得很有年味儿!

民俗作文 篇3

  早就听说厦门是个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城市,又被人们誉为“海上花园”,这个假期,我们便来到了厦门。

  厦门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由厦门岛、鼓浪屿、西岸海沧半岛、九龙江等组成,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

  其中,最美的,非鼓浪屿莫属。鼓浪屿面积1.91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只有两万人。岛上除了电动警车、救护车外,没有其他机动车。人们都是靠人力板车作为运输工具。

  9月30日上午,我们坐轮渡来到了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鼓浪屿。

  一下船,我便看到了以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建成的优雅别致的红白两色小洋房,每一座小洋房内都有一座一年四季百花盛开、花团锦簇的小花园,这些五颜六色的花朵衬托着红色的墙,形成了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再加上房前屋后那挂满棕色气根的巨大榕树,给人一副岁月沧桑的感觉。

  纵横交错的步行街上繁华昌盛,人头攒动,马路两旁的底层住宅都改造成了商店,每家商店的装修风格别具特色,别出心裁。

  另外,鼓浪屿上还有13个领事馆,有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等。厦门就是一个“公共租界”的城市。在当年厦门被占领时,步行街上可不像如今这样繁华昌盛,当时的步行街可谓是萧条。

  鼓浪屿上最有名的,非港仔后浴场莫属。那柔软的沙滩呈淡**,就像红糖一般。站在沙滩上,朝远处望去,是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大海微波荡漾,可以看见海底那**的细沙。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偶尔有几只展翅高飞的海鸥。

  披着围巾,在微风的拂动下,在那海水和沙滩交界的地方跑上几步,再加上扑上沙滩的海水,好飘逸!

  静下心来,聆听海的声音,也是别有一番风趣。

民俗作文 篇4

  周末,我们宝鸡日报全体小记者兴致勃勃的跟随老师参观了了宝鸡民俗博物馆。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宝鸡风尚”展区,展区以我们宝鸡的世俗生活为主线,将淳朴,求乐的日常生活用栩栩如生的蜡塑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小记者情不自禁的融入到生活的场景中,看,你也许此刻正在忙里偷闲、嬉戏打闹的元宵队伍中,也许你此刻正在锣鼓开道,炮火震天、踩高跷的齐天大圣、骑毛驴赶船的社火队伍中,转眼你又回到满窗纸花、喜庆丰收的大年中。儿时的小伙伴或者抓羊羊、或者翻绞绞、或者斗鸡、或者添方、或者打陀螺。好奇的我们一会看看这,一会摸摸那,时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最后进入省级非遗展区,主要介绍马勺脸谱,巨大的插翅马勺脸谱,1只大的马勺脸谱周围插了10长9短,共计19只小马勺脸谱,夸张的造型、细腻的纹样、鲜明的色彩,想象奇特,脸谱线条穿插变化,使得脸谱的忠奸善恶各具特色,将人物特点尽显脸上。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西府人生”展区,这部分以人生礼俗为主线,从人之初开始,到婚嫁娶、福禄寿展厅详细的介绍了西府人民一生的经历,主要分为现实生活和信仰两大部分,有好多听爸爸说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像出生满月的落胎毛、钻曲联,挂长命锁,当天还要抱着满月的小孩出门“碰干大”来祝福小孩富贵长命、如意吉祥等等,最有意思的是给长辈祝寿的蜡塑,当你走到门口时,会自动感应播放祝寿的场景,鞭炮声响、礼仪开始,惟妙惟肖。整个展厅教育我们要孝敬尊长,珍惜生命,传承美德。

  最后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们可以同全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张选武(岐人张)老师学画马勺脸谱,听老师讲马勺脸谱一般选择优质的桐木、柳木、桃木为原材料,它的图案多取自《封神榜》、《三国演义》、民间传说或地方戏曲中具有法力正义感的人物作为脸部造型,每一位小记者都专注的听张老师将画脸谱的步骤,先勾边,再上色。我们这一次画的是关羽,你看每位小记者手中的关羽,通红的'脸颊、怒睁的双目,一展三国关羽的英雄气概。

  短短的时间,博物馆给我们展示了宝鸡西府淳朴而神秘的民间艺术,通过地域特色浓郁的木板年画、刺绣、剪纸、草编工艺品、皮影社火脸谱等,给我们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乡土民俗教育课。

  看完了这些,你对西府民俗知多少?

民俗作文 篇5

  襄樊是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古城,也是我的家乡。说起咱家乡襄樊那特有的民风民俗可还真不少呢!现在,就根据我了解到的民俗给大家讲讲吧!

  襄樊人历来好客。在待客方面,只要有客人来,必定不停喊着“稀客”,忙着端茶倒水,陪客人闲谈。而当客人走时,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就走”,强调酒的重要。一般先酒后饭,不可先饭酒。饭酒必强劝,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端来一碗,趁其不备,叩进客人碗中,直到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叩饭”(襄樊人土音念“KANG”饭)。

  而寿诞,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丧葬,旧时土葬,对棺木很讲究,我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死后,洗身、穿寿衣,放进棺内,名曰“入殓”。灵柩放入灵堂“停灵”三天。然后送至墓地掩埋。然而建国后,封建迷信的活动渐渐废除,火葬渐渐兴起。

  而穿天节为襄樊古代特有节令。宋代的左季裕《鸡肋编》称“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穿天节,去交南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在滩中找有孔穿的不白石,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

  襄樊的风俗之丰富,远不止如此,每一个风俗都是一个优美的故事或传说。如今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处处充满了幸福、宁静、祥和。生活在这里的我,也越来越爱上了她!

民俗作文 篇6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

  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大家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日,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大家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大家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俗作文 篇7

  寒假回到了故乡——千岛湖。在奶奶家我发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辣豆腐、米羹,米果,长寿面……

  一样又一样的新鲜东西令我百吃不厌。尤其是辣豆腐,听奶奶说豆腐也是自己做的,我的好奇心立马涌上心头,追着奶奶问这问那。奶奶乐呵呵地说:“我正在做豆腐,快过来看吧!”话音刚落,我就放下手中的东西,飞奔厨房。以前我听说过做豆腐,也吃过豆腐,但就是从未见过做豆腐,今天终于可以亲眼见到了。

  爷爷提着满满一桶乳白色的磨好的豆浆,将它倒入锅中,奶奶往土灶里添加柴火。我的眼睛瞪地跟铜铃一样大,丝毫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过了一会,锅中开始冒热气,接着开始沸腾了。我着急地问奶奶:“豆腐做好了吗?”奶奶不紧不慢地说:“别急,慢慢看。”这时,奶奶飞快地把豆浆舀到水桶里,又将它舀到铺了一层纱布的竹篮里,这个竹篮可是架在锅子上的。豆浆从缝隙里流了下去,但有一些东西依然留在了纱布上。我问奶奶:“留在纱布上的是什么?”奶奶边舀边说:“那是豆渣子,是不要的。”

  等豆浆全部流进锅子,奶奶飞快地拿掉篮子之后,转身拿起一个大勺子,轻轻地在锅子里搅拌。奶奶边搅拌边从杯子里倒了一些像油一样的东西。我好奇地问:“那杯子里的是什么东西?”奶奶解释说:“那叫碱,加了这个东西,豆浆就能变成豆腐了!”我高兴地又蹦又跳!仔细一看,咦!锅中有着一块一块的豆腐花。我急切地问:“是不是做好了?”奶奶无奈地说:“还没好,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灶边,爷爷早就准备好模具,奶奶把豆腐花全部舀进模具里……

  今天的观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知道了:做豆腐是民间的一大习俗。

民俗作文 篇8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日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大家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日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日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日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日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必备】民俗作文合集八篇】相关文章:

1.【必备】民俗作文合集9篇

2.【必备】民俗作文合集10篇

3.【必备】民俗作文合集六篇

4.【必备】民俗作文合集7篇

5.【必备】民俗作文合集6篇

6.【必备】民俗作文合集5篇

7.【必备】民风民俗作文合集10篇

8.【必备】民俗民风的作文合集8篇

9.【必备】民俗民风的作文合集5篇

上一篇:节日民俗作文 下一篇:民风民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