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俗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俗作文 篇1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
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大家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日,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大家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大家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俗作文 篇2
4月12日我跟随宝鸡日报小记者团来到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参观,并跟大师学画马勺脸谱。
上午9点半,我怀着好奇激动的心情跟随讲解员进入馆内,我们先参观的是二楼的展厅,里面陈列的是各种西府民俗工艺品和劳动工具等。比如说剪纸、马勺脸谱、泥塑等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剪纸和马勺脸谱了,因为喜欢,自己平时也剪一些简单的剪纸和画一些简单的脸谱,但看了这些,才知道我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让我感到民俗艺术是多么伟大啊!
接着我们又来到一楼的展厅。这一层陈列的是西府人生,包括人出生、满月、成人,婚丧嫁娶等不同的阶段的习俗。在讲解员阿姨绘声绘色的讲解下,让我了解了我们宝鸡人的很多风俗习惯。那些表现风俗的蜡像做的跟真人一样,真的是活灵活现,那么多的风俗多么有意思啊!
参观结束后,就由陕西民间艺术大赛金奖获得者、省工艺美术大师张选武(岐人张)老师交教我们画马勺脸谱,刚从展厅里看到各种的马勺脸谱,感觉好神奇!现在我就要自己亲手画了,还真的有点激动。
首先,老师给我们发的是不同的马勺,一、二年级的同学拿已经勾好边的马勺,而剩下的人则拿没有勾边的马勺。今天发的是包公的马勺,老师先让我们将边勾好,然后把包公的头顶涂黑。我勾的边很好,可是在勾最后一笔的是侯,我旁边坐的男生突然撞了我一下,让我在不需要勾边的地方留下了一个“一”字型的“伤疤”。当我在愁怎么办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带了白颜料,我立刻将白色拿出来,在留下“伤疤”的地方涂了涂,立刻恢复和原来一样了。线勾完了,开始涂头顶,头顶只是黑色,很简单,不一会就涂完了。头顶涂完了,现在开始涂脸,脸是赭石色的,也很简单,两下就涂完了。涂完后,老师又让我们用红色把包公头顶的月亮和嘴涂了,涂完后,就可以进行评比了。
评比是老师在每个组评选出画的最好的脸谱来上台领奖。我真的没想到我的作品被老师选中了,奖品是张老师亲手画的一个马勺脸谱,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后来老师还鼓励我要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我也更加有信心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了解许多宝鸡的习俗文化,让我感受到了宝鸡文化艺术的美,它是我们宝鸡人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要保护它,让它永远发扬传承下去!
民俗作文 篇3
在深圳,当然要去国贸大厦、人民广场、中英街等处,看那高楼林立的街市,感受开放前沿的气息。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游锦绣中华民俗村。
锦绣中华民俗村座落在美丽的深圳湾畔,占地30多万平方米。该园将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微缩复制在园中,是中国最全最精致的微缩景观群。
园中绿树葱翠,曲径通幽。迈步在充满南国情调的花丛间,沿路观赏精制的景观。这些景观并非随便塑造的外观模型,多为按1比15的比例原样仿建,个别景点为1:10或1:8。较之于原物,虽然形体小了,但结构、构筑方法完全相同,是一砖一瓦砌起来,一梁一柱搭起来,一楼一院垒起来,一间一厅并起来,毫不含糊。况且,除了用建筑、雕塑方面的能工巧匠设计制作外,还请原景地的专家学者亲自参与制作和实地感受,充分保留了景观的原形原貌、原汁原味。就连山林园树,都能达到与建筑景观比例协调,真是不简单。当你看到这么的大“盆景”一组组排列时,怎能不双手称赞。
园中景物皆按祖国版图上的相应方位布置,既有塞北高原的蒙古包,也有江南水乡的小村落;既有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也有美丽海岛上的椰树林。此处看到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彼处望见长江三峡的曲折动人;这边是应县木塔、悬空寺,那边有少林寺院与塔林;看齐鲁,得见泰岳高峰、孔庙大殿;观荆楚,则有滕王飞阁、黄山峻影。考云南见崇圣三塔,寻贵州遇布依村寨。长城能留影,晋祠可生情,避暑山庄的风韵异常动人。景观多,看不尽;感受多,说不全。一个个景观,没见过实景的,在这里看个大概,聊以解双眼之谗。已览过实景的,再借此加深印象,回味无穷。再说了,这些景虽小,却也小得可爱,其精巧之韵,具有无穷的魅力,不然,游人们“一日游遍全国”的梦想怎能实现呢!
配合这些反映祖国山河之美、能够激发爱国之情的微缩景观,园中还有一些精美的点缀。比如景区门口那块耸起的石头,石头旁边那架高大的木制水车,就很能激起游人的`情味。园内有彩桥架河,奇石卧草,绿水行舟,美图挂墙。累了有路边连椅可坐,乐了有轻快音乐可听。游人们或一二携手,三五成群,或老者携儿带孙,或青年牵夫挽妻,或远来者匆匆观去,或近居者缓行慢观。一群少年天真烂漫,说笑声如唧唧喳喳的小鸟。几个穿着彩衣的艺术生舞动着手脚,翩然飘过我们的眼前。
景区里,在特设的地点,有特别的民族风情表演。一拨拨少数民族演员,穿载本民族代表性的衣饰,载歌载舞,尽情地传递着那个民族特有的风韵。有的表演还可让游客们参与,当你加入到唱唱跳跳的队伍会,会感到十分新奇。比如,参与傣族朋友的泼水节,挎包收起,肌肤露出,小盆端来,水花溅去。把洁净清凉的圣水泼向空中,泼向对面,泼向众人,那种欢快与热烈,火爆了周围的空气。
正好,我在这个景区看过微缩的石林,接着去了云南。在云南假了包换的石林真容面前,拿出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石林前的留影,两相对照,别有一番滋味。
民俗作文 篇4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多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出感受那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吧!
年的春节虽然过去了,但有些是让我们回忆至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文章,看看北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吧。《北京的春节》,不言而喻,介绍了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展现的是老北京那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如:守岁、吃饺子、贴倒福、放鞭炮、焚香祭祖等。透过这些民风民俗中,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老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而隆重的。那丰富的民俗,反映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被称为“活化石”的藏戏艺术,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四百多年,以其戴着面具演出;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的特点,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剧种——藏戏。有着数百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犹如一朵盛开在雪域高原的雪莲,深深的扎根在藏族人民心中。
从《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个问题文题中,我能感受到中华民居的丰富多彩以及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确,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就像本文中的客家民居、傣族竹楼,以及其他地方而享誉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民居蕴含的文化内涵。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宝贵的遗产,体现了各民族的智慧和深厚文化底蕴。作为古代艺术的精华,它是我们的骄傲!
提起和田,我们可能都知道那是古绸思路的重镇和产玉石的地方;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维吾尔族而载歌载舞的场面。让我们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族》这篇课文,感受他们的精神和风貌吧。他们热爱土地、向往美好,打磨边缘恶劣的自然环境扼杀不了他们的爱美天性,艰苦的生活条件踌就了他们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有了这样的性格追求,相信他们一定会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学了这单元,我了解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正如本单元介绍的那样:老北京的春节有着传统而独特的习俗;藏戏有着戴面具演出的特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着豁达乐观的性格。
今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
民俗作文 篇5
今年过年,我们去了龙游外婆家。外婆准备了很多年货,样样都体现了龙游的年味民俗。
发糕是这座小城最正宗的“年味”,因为发糕代表了“年年发,步步高”的美好愿景。每逢过年,外婆就在自己家“炊糕”,还在发糕上用“洋红”点几下,喻意好彩头。
八宝菜,即用八种蔬菜混合炒在一起,红红绿绿的,看着很诱人,其实这是为了人们酒肉后清理肠胃的一道素菜。
葱花馒头的味道好极了,它的做法是先把五花肉剁碎,然后再将笋沫和葱花拌在一起,塞进馒头里,蒸熟后就是香喷喷的了。
芋头肉粽是我最爱吃的,它是用芋头和五花肉拌在一起的粽子。
大年三十这天,我和姐姐一起把大门上的旧对联换下,贴上新的。晚上,外婆还送我一个大公鸡灯笼,这也象征着“红红火火”吧!
过年,必然少不了鞭炮,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鞭炮声、烟花声不绝于耳。还有象征着一家人团圆的年夜饭,大家说说笑笑,温馨愉快的吃完了。
外婆家的年味很浓,这个年过的很开心!
民俗作文 篇6
元宵节,就是一个人知户晓的节日,每个人不管有多忙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陪家人:元宵节,就是亲戚朋友从五湖四海赶来欢乐地聚在一块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欣赏那夜空中的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
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市中心周围四条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一家在花园里漫步,真舒服啊!
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一颗颗五彩的烟花腾空而起,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烟花炸开以后,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飘落下来,真好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烟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美丽的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好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几声脆响,夜空又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好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山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整个镇区都沸腾了……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好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
民俗作文 篇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要了解民族风情当云南莫属啦。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悠闲的牛羊,热情的歌舞,勤劳热情的金花、阿鹏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昆明的民族村,许许多多的民族村寨一个比一个新奇,一个比一个有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
来到丽江古城,古色古香的建筑,唯美的小桥流水人家,形形色色的精美客栈,绵绵的细雨都给这里增添了一番独有的情调。丽江是纳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这里有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圈儿,一划儿,都隐藏着有趣的含义;这里有美味的纳西小吃、甜甜的米糕、香香的烤肉,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这里有太多独特的物品,摩梭女儿国的围巾披肩、东巴香烟香水,树皮服饰、碳烧画等等,每一样都无比新奇……当然了,这里还有热情好客的纳西人民。
大理位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更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古朴幽静,屋舍俨然,城内流淌着清澈的溪水,碧绿的水草顺着水波轻轻摆动。古城洋人街的各国风味小吃让人垂涎欲滴。大理是白族的主要居住地。白族的风土人情也非常独特,让我大开眼界。比如:白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居民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房子上面放着貔貅,门槛底下埋着貔貅,光从房子的外观就可以知道这家人是经商的、做官的还是普通百姓;白族的 "三道茶"更是有特色,蕴含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道理,喝了之后令人意犹未尽 ……白族的婚俗也更是奇特,比如“掐新娘”,亲朋好友对新娘子的祝福竟然是去“掐”她,掐得越狠代表对新娘子的祝福越深,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
读书可以让我们长知识,旅游更可以增加我们的见识。在云南的一周里,我了解到了许多独特的民俗,希望今后能有机会了解更多的东西。
【有关民俗作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