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民俗作文

2024-04-12 民俗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陕西的民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陕西的民俗作文 1

  细腻、精致、美丽,把样式与雕刻,民族文化与人物性格结合在一起,它既是特别的工艺品,也可以组成一部经典的雅俗共赏的戏剧。它,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饰品,它就是皮影。

  人们都知道,陕西是皮影的发源地,但是,你知道皮影是怎么做成的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上等的皮影,首先材质就要好,应选牛皮或驴皮做材料, 先用一种薄木板把皮子上的毛刮干净,刮完了要放凉水里浸泡几个小时,然后拿出来接着刮,一直要刮到皮子变得透明为止。接下来用热水浸泡皮子,使它变得柔 软,还要用的不停地揉搓,为的是让皮子没有杂质,这样雕刻起来就会更加流畅。下面要把软软的皮子紧绷绷在木框上晾干,过了几天后,皮子就会又硬又平了。现 在可以在皮子上雕刻了,人们用一种特殊的炭笔在皮子上画好形状,然后把它刻下来,该镂空的地方要镂空,这时人们就用鲜艳的染料给皮子上色,上完了还要把刻 好的`皮子放入火中烤一烤,这样会固定颜色。至此,一个美丽复杂的皮影就诞生了。

  皮影大部分都是戏剧中的著名人物,尤其是女子最为美丽。你看那个精心雕琢而成的女子,头梳羊兰发,还戴着宫花,耳朵上点缀着一颗金光闪耀的红宝石, 她身穿锦织云纹袍子,腰间佩带着丁冬作响的绿色玉佩,手指为兰花状,姿态显得大方而端庄。一个个生动精致的皮影,一出出经典绝妙的戏剧看得我眼花缭乱。

  皮影,它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它乡土气息深厚,紧密地结合着生活,它是受大地水土孕育的工艺品,也包含着文化的精华。“手承心承手,人传世传人”,皮影也固化剂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体验。

  陕西的民俗作文 2

  陕西皮影是我国的特色工艺品,今年爸爸出差时给我带回来一个皮影。

  它大约高25厘米,里面有一个活灵活现的关羽,他浓眉大眼,一手拿着一把青龙偃月刀,另一只手捋长髯,身上的'铠甲金光闪闪,威风凛凛的,真是栩栩如生!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曩徘徊知逼真。环佩珊珊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鼎盛期为唐代。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娴熟,以后的宋、元、明、清均有皮影表演。

  关于皮影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汉文帝时代,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个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高兴地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

  我爱陕西的皮影,我更爱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陕西的民俗作文 3

  我的老家在陕西,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文明遐迩。陕西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孕育出独特的风俗文化。那里还是旅游圣地,如果你要去了西安一定要去看看那里的兵马俑,它可是世界之最。

  我们老家的风俗业多种多样,虽然我了解的并不是很全面但也可以做一回大家的向导了。在我们老家如果家里人有过生日的全家都要吃面,他们称这种面叫做长寿面,我也吃过但我认为味道跟普通的面条没什么区别。

  老人做寿,外甥与女婿都要送厚礼,其中必有长寿面、寿桃、寿糕、红烛。昔时富贵人家,寿桃高达一米多,上插米塑戏曲人物,配以寿屏、寿嶂。寿堂上,礼品列陈,红烛高烧,敬过祖宗神祗,晚辈按辈份跪拜祝寿,送上寿面,寿翁寿婆分“寿钱”。而后亲友前来祝寿。虽然我并没有真正的见过但大家都是这么告诉我的。

  吃五豆是西安关中地区的.民间习俗。腊月初五,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黑豆等 5 种豆子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须要吃后有余。以此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吃五豆在冬至过后,此时昼渐长、夜渐短。因此吃五豆还带有节令性变化的含义。吃五豆的风俗至今在农村尚流行。在城市中已经很少见了。

  陕西皮影戏也十分的有名,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重点主要在农村,体制多样,组织分工严格有序,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 ,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的家乡不仅是一个旅游圣地而且还有独特的民族风俗。如果有机会可以去我的老家参观参观。

  陕西的民俗作文 4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民风民俗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一 陕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和秦、汉时期的发展

  陕西民俗的地域划分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

  关于关中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地位、早期经营及至西汉初期的尚农遗风,《史记·货殖传》说:“关中自千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都镐,故其人犹有先王遗风,好稼墙,殖五谷。”

  关于陕北地区新的人文风貌的出现、地域特点与习尚,《册府元龟》说:“秦始皇遗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汉书·地理志》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气力,以射猎为先。”这一背景,与陕北腰鼓的声象相联系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关于陕西地区的早期风习,《汉中府志》说:“汉中府,其俗强劲质朴,力农习射。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戆;土地险隘,其人半楚,风俗略与荆州、沔州郡同。”《寰宇记》说:“汉高祖发巴蜀,伐三秦,迁蜀七姓于商洛,其俗多猎山伐木,深有楚风。”《宁强州志》也说:“宁强州”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都充分显示着相邻地区风习的相互影响作用和风习的地域特点。

  关于对先秦风习的评价,《薛思庵(野录)》说:“读《秦风》喜得无淫奔之诗,见得秦俗好。”显现出对岐周良好风习传承的渊源。

  至秦亡汉兴,汉高祖刘邦进军商洛、途经霸上,西入咸阳,南屯汉中;回击三秦,建都长安,关内关外风习会合,使民风民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关于秦地风习的变迁、特点及其重大意义,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诗传》中有段颇为深切的概括和论述。谨转录如下:“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笃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敌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戌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

  这段评论,是对历史发展的概括和总结,也对认识以后的历史发展有重大借鉴作用。

  二、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陕西民风民俗及生产习俗的发展

  汉、魏、两晋这一历史阶段,方土游侠、道教、佛教活动,先后在社会上出现,对民俗文化产生相应影响,对社会生活不同程度上增添了新的因素,习俗产生相应变化。方土游侠至汉时,已渐与民间游艺融合或以民间游艺形式出现,在都市已颇为多见。《随书·地理志》说:“汉中之人,质朴无文,不甚趋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味。好祀鬼神,尤多忌惑,家人有死,辄离其故宅。崇重道教,犹有张鲁贵焉!”当地习俗的特色,还是浓烈的;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至唐,民风民俗与官府的关系也至为密切。《秦中岁时记》说:“唐上已日,赐宴曲江,都人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辇下岁时记》说:“长安每岁诸陵,常以寒食荐汤饼鸡毯等,又荐雷子车;至清明上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帛三匹,金碗一口,都人并在延兴门看内人出城洒扫,车马喧嚣。新进士则于月灯阁置打毯之宴,或赐宰臣以下酴糜酒,即重酿酒也。”

  盛唐,物阜年丰,丝绸之路畅通,长安商贾云集,八方荟萃。饭店、酒楼、茶肆林立,在繁荣的饮食市场,胡风烹调,胡姬酒肆也频增风采,蔚为民俗大观。

  李白《少年行》曾抒写当时情况说:“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当时,胡姬学习用面食作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胡饼,也闻中全国。白居易就有“胡饼饼样学京都”的诗句。据考,现在的芝麻烧饼,即由当时的胡饼演变而来。而面食则是陕西人自古迄今的传统主食。这同陕西的农业生产也是密切关联的。陕西农业,源远流长,生产习俗也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着。

  关中地区,人们群众赞颂水车的谜语,谜面的文字是:“曹操独坐中原,身披八挂衣衫,领兵千千万万!”

  至于陕南水乡,生产习俗则更有一番景象。《城固县志》说:“小满前后,农各插秧,谚曰:‘水执秧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则创造并反映了另一相当高的精神境界。其所含哲理与表现的艺术手法也是令人叹服并值得深入体味的。也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也的确是无穷的,值得重视学习的。

  三 陕西民俗中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一些习俗的'内涵与作用

  (一)陕西与生产习俗相关的有祈富求福迎神赛会等活动。如《天禄阁识禄》说:“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返,谓之‘迎富’”。我国古代以社、稷为土、谷神,立社(祠)祀奉,“春祀秋尝”,祈赐丰收。

  (二)与伦理有关的习俗也很多。“慎终追远”,敬礼祖先方面,有清明节扫墓、夏暑“奠墓”“清暑”“中元,麻姑献祖”十月一日送寒衣,冬至与“腊日”祭先等。

  在敦崇伦常、和睦乡里、重视姻亲方面的习俗也比较多。对骨肉至亲,除元旦合家拜尊长、拜弟史、叔(媳)拜嫂,除夕合家守岁,对童稚有“压岁钱”外,出嫁女儿、女婿、外甥、外甥对母家、岳家、舅家逢春节、麦熟、忙罢、中秋要拜年,“看麦熟”“看忙罢”“送(中秋)节”;母家、岳家、舅家则对女儿、女婿、外甥逢灯节、暑夏、端午、重阳要“送灯”“探夏”“送(端午)节”“送(重阳)糕”!另外在和睦乡里方面,也形成了许多“善里亲邻”的风习。春节时,家拜之后就是出拜、相互邀约饮宴。《咸宁县说》;“元旦,士大夫风兴吉服拜祖先毕,以次拜父史,出拜师长、新族;齐民亦然。”

  此外,关中地区,新婚后还有“新婚妇拜户”的习俗。

  (三)健康卫生文体活动习俗方面,腊月二十三祭灶后要“扫舍”、迎接新春,各地很普遍。冬尽春至,妇女适时外出活动,以增进健康,各地也多类同。冬尽春至,妇女适时外出活动,以增进健康,各地也多类同。冬尽春至,少年士女、全民分别以各种名目、形式作文体活动,以娱悦身心,增进健康,且各有特色。

  (四)岁时节令中,慰孤,施舍和开展公益活动的习俗也有许多。如清明节的拜扫孤坟、无主坟。逢节舍饭,各地也比较多。

  (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省内外、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和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传说中的故事、人物、历史人物以至域外人物也逐步进入民俗生活,以至于专门立会,进行追念。其中如:

  ①追念女娲氏“炼石补天”的“补天补地”,就很普遍,且产生较早。

  ②二月二日是药王庙大会:《西乡县志》记述说:“二月二日高坪寺药王大会,男女毕至,踏青选胜,采野菜供食”。其他如耀县药王山等地都有此会,传说二月二日是孙思邈生日。

  ③清明寒食扫墓,除注入纪念介子推的意义外,也扫军墓。

  ④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除前者注入了纪念屈原的意义后者因有了“白蛇娘娘和许官人”的《白蛇传》故事,更加印证了饮雄黄酒祛邪避灾的效应,而使这一习俗更加深入人心。许多地方端午节竞渡,也极热烈。

  陕西的民俗作文 5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介绍地就是陕西天下闻名的小吃—羊肉泡馍。

  西安有古城墙,有兵马俑,而更加令人垂涎三尺的就要属羊肉泡馍了。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陕西的一家饭店,来品尝这里的特色—羊肉泡馍。一进饭店,扑面而来的就是一阵浓烈的香味,人不算多,但却人声鼎沸,都在赞叹羊肉泡馍的味道,真是非同一般。我们找了一张空桌子坐下,决心要尝一尝这羊肉泡馍的庐山真面目。不一会,三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就端了上来,我定睛一看,香菜像一把把翠绿的小伞,遮掩着馍,木耳则更像一个个帐篷,包裹着葱末,晶莹剔透的粉丝沉浸在最上面,它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却使人感到无比的火热。我用筷子挑开香菜,一个个白腾腾的东西漂了上来,原来我们俗称的馍,其实就是一种面饼,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面饼,在它翻腾上来的一刹那,一种独特的浓香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进我的鼻腔。我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急切,用筷子夹起一块馍就往嘴里塞,猛嚼几下,便咽了下去,吃完顿时感到神清气爽,豪气冲天,一路上的疲劳全都一扫而光,连声赞叹:“好吃,好吃!”

  说着便向父母竖起了大拇指。他们吃了之后也向我点了点头。我食欲又大了起来,这次,我拿起勺子,吃起了汤。一入口,一种和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浸入我的心脾,清爽的感觉洋溢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一筷一筷,一勺一勺,渐渐地我吃完了羊肉泡馍。空闲之余,我就在饭店里走走瞧瞧,突然,一个宽大讲究的厨房映入我的眼帘,几位厨师正在制作羊肉泡馍,一位端菜员见我看得出神,笑嘻嘻地对我说:“小朋友,你是外地人吧,告诉你,我们羊肉泡馍可讲究了,首先要面饼烙好,要烙到正当好处,然后把煮熟的肉切好,要求也十分严格,你看,那们师傅就在切肉呢!”

  我向他指的方向看去,一块肉摆在桌上,一位厨师握着一把刀,左手按住肉,右手小心翼翼地切着,肉片别提有多均匀了。然后他又告诉我,羊肉泡馍还有悠久的历史,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他终放不下记忆中的羊肉泡馍……

  走出饭店,我回头看了看,招牌上的“同盛祥”三个大字,深深记在了脑中,望穿秋水,我终于角摸了民间文化的真谛。

  陕西的民俗作文 6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需要的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的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的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陕西的民俗作文 7

  今年,我和妈妈去了一趟陕西,那里的民俗可不少呢!

  剪纸、陕北民歌……无一不体现陕西的文化民俗之奇特,我最喜欢的,还是“陕西十大怪”。

  第一怪:帕帕头上戴,原意是男女将手帕戴在头上。男人的帕帕用粗布做成长长的宽布条,可保暖,放些烟草,钱物,必要时还可用来捆东西、背孩子、当腰带。女人习惯把手帕戴在头上,即防尘,防雨,防晒,也可擦汗,擦手,包东西,用处可多呢。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陕西的房子多为单檐斜坡房,单面门窗,背靠高墙,冬可取暖,夏可遮阳。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鸡鸭鱼肉,但绝对不能没有辣子。陕西的辣椒,又细又长,颜色鲜红,俗称“秦椒”。

  第四怪:面条像腰带,陕西的扯面,又叫“油泼辣子面”,一根宽度可达七公分,长度在一米以上,极似牛皮腰带。

  第五怪:石头枕起来,陕西人有些习惯让人匪夷所思,他们睡觉不用软枕头,而是喜欢找块砖头枕上,才能酣然入睡。

  第六怪:不坐蹲起来,陕西人的蹲功,在全国可谓数一数二,盛夏傍晚,二三十个人蹲在村口闲聊,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在三五个小时不起来。

  第七怪:烙馍像锅盖,陕西的饼叫锅盔,又大又厚,由于吃时要张大嘴,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又称“瞪眼锅盔”。

  第八怪:碗盆分不开,陕西人用的碗特别大,最大的`直径一尺有余。

  第九怪:姑娘不对外,关中平原,姑娘出嫁,都不愿远嫁他乡,希望嫁得越近越好,又能照顾双亲。

  第十怪:唱戏吼起来,秦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其声山摇地动,震耳欲聋。

  陕西十大怪可真是怪,快去看看吧!

  陕西的民俗作文 8

  陕西皮影是我国的特色工艺品,今年爸爸出差时给我带回来一个皮影。

  它大约高25厘米,里面有一个活灵活现的关羽,他浓眉大眼,一手拿着一把青龙偃月刀,另一只手捋长髯,身上的铠甲金光闪闪,威风凛凛的,真是栩栩如生!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曩徘徊知逼真。环佩珊珊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鼎盛期为唐代。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娴熟,以后的宋、元、明、清均有皮影表演。

  关于皮影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汉文帝时代,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个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高兴地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

  我爱陕西的皮影,我更爱绚丽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陕西的民俗作文 9

  提起陕南安康农村喝的酒,好多人都知道,这一带的农村喜欢喝一种自家烧的酒,这种纯粮食或者纯果酒,喝起来酒劲儿柔和,不上头,不伤身,同时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原来农村条件差,一般招待人只有用自己烧的酒来招待,后来招待贵客一定要用瓶装酒,显得气派有档次,现在随着人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无论走到那里,高度酒接受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都喜欢喝一口农村烧的酒,尤其是县城的人,有机会就去农家乐游玩,顺便来上一罐苞谷酒或者柿子酒等,而农村人则以自家烧的酒拿出来招待贵客,一是珍贵和尊敬。

  说到酒,不能不提醪糟,一种米酒,家里来了人,好客的`主人赶紧走进厨房,先给客人煮上一碗鸡蛋醪糟,所谓“烧喝的”,然后才收拾做饭,把好菜和烧酒拿出来敬奉客人。

  陕西的民俗作文 10

  我的家乡在陕西。去年的暑假,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和表哥去陕西看望爷爷奶奶。

  我的家在陕西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家乡的房子后面是树林、田野,前面有一条小河。

  每天清晨,妈妈都会带着我和表哥去田间小路散步,碧绿的田野里种了许多花生、秧苗,还有蔬菜……空中有好多蜻蜓、蝴蝶在飞舞。草丛中,表哥还发现了一条条小青虫、一只只蚱蜢,表哥捉得很开心。

  我最喜欢屋前的那条小河,河里的水很清很清,沙子又白又干净。每天下午,我都会和表哥一起光着脚丫在河里掏石头。小石头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心形的、椭圆形的、圆形的……还有美丽的花纹呢!

  傍晚的时候,我们在屋前的一块空地上纳凉,捉萤火虫。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萤火虫。我们玩得很高兴。

  我很喜欢家乡的山山水水,我爱我的家乡。

  陕西的民俗作文 11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这里不仅历史悠久,还有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的小吃和特产。

  如果您来回民街转一转,就会发现,这里有肉质鲜美的腊汁肉夹馍,有肉烂汤浓的羊肉泡馍,还有香甜可口的甑糕。

  如果您到临潼来旅游,就会发现,这里有红彤彤的火晶柿子,有咧嘴笑的软籽石榴,还有酥脆可口的石子馍。

  在这么多的美食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羊肉泡馍了。吃泡馍之前首先要把一整块饼细细地掰成小拇指甲盖大小,然后送去厨房,让厨师加入鲜美的羊肉汤,配上肉质软烂的羊肉片和晶莹剔透的粉丝,一碗香喷喷的羊肉泡馍就可以出锅了。吃的时候就就更有讲究了,吃一口入围味的泡馍饼,嚼一块软烂的羊肉片,咬一口酸甜可口的糖蒜,再喝一口鲜美的羊肉汤,这美妙的滋味会久久地在嘴里徘徊。

  欢迎您来我的家乡做客,邀请您来品尝这些可口的美食,相信您一定会流连忘返的。

  陕西的民俗作文 12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兴平渭河附近一个小村庄。

  那里没有青山绿水,没有悬崖峭壁,没有公园,没有高楼大厦,但是我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春天,走向田野,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桃花朵朵红,雪白的是梨花,几只蝴蝶在油菜花中飞来飞去,这时我想到了我们学的:“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

  夏天,村子附近的荷花池中的荷花浮萍点点,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在绿伞之间,有的浮在碧叶上,有的藏在绿伞下,探出半个脑袋,那一张张笑脸充满盎然生机。

  秋天,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两棵柿子树,红通通的,像一个个灯笼,挂在枝头。

  冬天,村子附近的荷花池结了冰,我和小朋友在上面滑冰,冰很滑,一不小心,就摔倒了,一点也不疼,真好玩。

  我爱的家乡。长大后,我要把我的家乡建的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陕西的民俗作文 13

  这个国庆假期,我可算吃遍陕西了。嘿嘿,谁叫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呢?

  国庆假期第一天,妈妈告诉我可以去外婆家。我喜不胜收,因为,我已经等陕西美食很久了。

  刚上车,我就问妈妈:“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到?在车上,急不可耐的我可能问了n遍了。到了西安,我看到路边的肉夹馍店,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妈妈也挺善解人意,立马买了三个,满足我这个小吃货。没过几分钟,这几个肉夹馍统统到了我的肚子里。吃完,我发出感叹:“西安肉夹馍可真正宗呀”!

  随后,我陆续吃了菜夹馍、凉皮、羊肉泡馍等。其中,羊肉泡馍最有特色。

  羊肉泡馍的吃法是:把馍切碎,再陆续把碎馍放进羊肉汤里,静等五分钟。我在那等待的时间里,感觉度“秒”如年。终于,五分钟过去了,内心有点小激动的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那硬硬的'馍经过羊肉汤的“过滤”,瞬间变得软中带硬,配着羊肉吃,那真的是美味佳肴啊!

  这个国庆假期是不是有点别具一格呢?

  陕西的民俗作文 14

  每次回老家,我最爱吃的就是老家的凉皮,平时吃,过年也吃。凉皮也称陕西凉皮,是我们老家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凉皮是用小麦面粉制作的,一般凉拌食用。凉皮的口感很独特,皮滑鲜嫩,咸辣爽口。

  在老家,镇上每个月都会办一次集会。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领着我去赶集,街道上热闹非凡,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奶奶总是紧紧地拉着我的小手挤在人群中。买好家里的必需品后,奶奶就带我去找卖小吃的`摊档,问我想吃啥?每当这时候,我就特别的兴奋,我会要好几种小吃,但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凉皮,吃到嘴里滑滑的,冰冰的,还带有一点微辣。

  过年的时候,奶奶就会自己做凉皮,我感觉奶奶做的凉皮比外面的更好吃。凉皮也有热的,但我更喜欢吃凉的,喜欢那种冰爽的感觉。

  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陕西,一定要尝尝我们这里的凉皮!

  陕西的民俗作文 15

  西安是我的家乡,是陕西的省会城市,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古城。

  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物有古城墙、大雁塔、钟楼、鼓楼等很多名胜古迹。

  白天的古城墙像一条长龙围绕着西安市,每当夜幕降临,城墙就亮起来了,有灯笼、大射灯、彩灯、龙灯,把整个西安市勾画出清晰的轮廓,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大雁塔高约几十米,分为南北两个广场。大雁塔南广场有《西游记》里唐僧的'青铜像;北广场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每当喷泉开始时,喷泉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千姿百态,忽高忽低的水雾高几十米,把古老的大雁塔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钟楼、鼓楼更是美妙无比,鼓楼上有几面大鼓,钟楼上有几口大钟,看起来好像全是木头建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它们名字的来历吧!

  西安的小吃更是多种多样,最具有特色的有羊肉泡馍、美味可口的肉和汤,泡的是锅盔馍,馍泡的越小越好,还有米线、凉皮、裤带面……更是美味无比。

  陕西的民俗作文 16

  船主请一个修船工人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这个工人刷油漆的时候,发现这条小船的船底出了一个小洞,就顺手给修补上了。刷完油漆后,他从船主那儿领到工钱就离开了。

  第二天,船主一大清早就跑到这个修船工人家里来了。

  “师傅,给您修船的钱。”船主边说边把一个鼓鼓囊囊的钱包递了过去。

  “为什么?”这个修船工人感到很奇怪,“您已经给过我工钱了。”

  “对,”船主说,“但那是刷油漆的钱,而这是给您的`修船报酬。”

  “就为那么点儿小事儿您要给我这么多钱?”油漆工更加迷惑,“堵那么个小洞也不费什么事儿,举手之劳而已,我根本就没打算跟您要钱……”

  “但就是您说的这件小事儿却救了我孩子们的命,”船主激动地说,“我忘了船底有洞这事儿了,付了您的工钱后,我就忙别的去了。可我的孩子们却划着那条船到海上去了。我当时就绝望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他们平安回来后,我明白,是您救了他们一命。”

  陕西的民俗作文 17

  学与玩让你选你会选哪个?玩对不对?不必害羞,因为我想,有许多同学会和你一样,包括我。

  但,我到了学了中国后,我感到两个都十分的重要,学中玩,玩中学。两样都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学,我们就会将来闹个“睁眼瞎”,但如果少了玩,我们会变的无比郁闷、缺少童真,那样,就不是我们了。学,每个人都要学,如果不学那将会什么都不知道,会毁了一生,和你的理想。所以,许多同学只玩那也是不行的,要适当的学,适当的玩。你写作业时,一定会感到很累,你只要写一个字停一下,休息一下,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疲惫,而速度,你会发现快很多。而玩,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玩,那将会变成“书呆子”,说不定还会得抑郁症。

  所以说,玩也是十分重要的。那这样的话,两样都不能少,该怎么办呢?听我说,那就要“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陕西的民俗作文 18

  我最喜欢的就是陕西酿皮。那种味道我一闻到就肯定要吃,就算给我松露我也不吃,我就要吃陕西酿皮。

  陕西人最会做这种小吃。先用面和水搅拌成糊糊,再均匀地倒在小笼屉里。用文火蒸煮10分钟,就可以开锅啦!煮出来的面皮薄薄亮亮的,好似一张水晶纸。用凉水泡笼屉,这样就会凉一些。泡完之后,用手轻轻把面皮揭下来。揭下来的面皮油亮油亮,像涂过最好的橄榄油。再把面皮切成条,拌上秘制香料,就完工啦!

  一次周末,家里人不想出去买饭,就叫傻傻的'我出去买饭。我那时才7岁,刚上一年级。我就傻傻的出去买了。刚出店门,我忍不住吃了一条。上天桥的时候又吃了一根,但掉了一根。在小区门口又吃了一条,单元门口我干干脆脆的吃了一大口。谁知道我那一口那么大,把半盆都吃了。到家里只剩下了可怜的几条。我的嘴上挂着芝麻,辣椒油等。妈妈一下就知道了,把我打了一顿。

  酿皮不但好吃,而且容易做。这让很忙的陕西人大饱口福。

  陕西的民俗作文 19

  学习和玩耍,在许多家长看来,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学就是学,玩就是玩。但在我们许多小学生看来,这两种事情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聪明的人大都会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例如我们小学生所喜爱的学乐网和其它一些益智网站等,他们将学习融入玩耍中,这种方法可比让逼着孩子学习强多了,其基本因素有两个:

  1、有些孩子原本可能有学习的兴趣,但父母使劲往孩子的头里硬塞书,这样很容易抹煞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感。但让孩子从玩中学,肯定不会导致上面的结果。

  2、从玩中学,还可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从玩中学不仅能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网 ,还能懂得一些课外的知识和一些为人处事的'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谁不爱玩呢?玩完了也学完了,岂不是两全其美?请各位家长看一看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心声吧。

  陕西的民俗作文 20

  今天是端午节,我知道是要吃粽子的。为什么呢?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的诗人——屈原。今天我们全家一起来吃粽子了。

  奶奶从超市买来了好多的粽子,有各种各样口味的:蛋黄馅的、豆沙的、蜜枣的、还有鲜肉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好想吃啊!

  粽子是金字塔形的.,有四个角,外面包着绿色的粽叶,用花花绿绿的绳子绑着。开始煮粽子了,奶奶把一个个粽子放入电饭锅,不一会儿,香气就扑鼻而来。粽子煮好了,奶奶把粽子端上了桌,妈妈喜欢请吃甜的,挑了一个豆沙的;爸爸喜欢咸的,选的是蛋黄板栗的;奶奶也喜欢甜的,拿了一个蜜枣的;而我当然要挑我最喜欢的鲜肉粽了。撕开外面的粽叶,一股清香直钻入我鼻孔,轻轻一咬,嘴里充满了肉粽的香味。真好吃!

  我一共吃了两个粽子,吃得饱饱的,觉得好幸福啊!

  陕西的民俗作文 21

  大家都知道羊肉泡馍是陕西著名的风味小吃吧!也许有的人会觉得羊肉泡馍很膻,其实一点也不膻。

  羊肉泡馍,不光陕西人自己爱吃,就连许多中国旅客和国际旅客都爱吃。走进羊肉泡馍店,你立刻会感到一股羊肉的香味扑鼻而来。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羊肉泡馍店里有着许多不同身份的人,有粗壮的劳动者、知识分子、国际老外......羊肉泡馍碗里漂着奶黄色的油花,还有又肥又大的`肉片和晶莹细长的粉丝,使人馋延欲滴,尝上一口,鲜美无比!汤辣烫、肉匀嫩、味浓香。

  吃羊肉泡馍可不能坐着等,还得自己动手。买到馍后拿一个粗瓷碗,这碗非常大!对用贯了细瓷小碗的南方人,看见了非下一跳不可。吃羊肉泡馍主要是掰馍。馍掰的越细越好,因为馍馍掰得细,味就可以进入馍里。馍掰好后,把碗送到服务台,不一会儿,你的羊肉泡馍就好了。

  “very good”是许多国际老外对羊肉泡馍的评价。怎么样,现在觉得陕西的羊肉泡馍名不虚传了吧!

【陕西的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陕西的民风民俗作文(通用7篇)09-16

家乡陕西作文10-23

陕西美丽景色作文07-10

我的家乡陕西作文03-05

我的家乡陕西作文范文05-21

陕西的家乡作文五篇02-03

(精选)民俗的作文01-17

【经典】民俗的作文02-20

民俗作文11-23

民俗的作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