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2021-02-26 民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俗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俗作文 篇1

  周末,我们宝鸡日报全体小记者兴致勃勃的跟随老师参观了了宝鸡民俗博物馆。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宝鸡风尚”展区,展区以我们宝鸡的世俗生活为主线,将淳朴,求乐的日常生活用栩栩如生的蜡塑展示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小记者情不自禁的融入到生活的场景中,看,你也许此刻正在忙里偷闲、嬉戏打闹的元宵队伍中,也许你此刻正在锣鼓开道,炮火震天、踩高跷的齐天大圣、骑毛驴赶船的社火队伍中,转眼你又回到满窗纸花、喜庆丰收的大年中。儿时的小伙伴或者抓羊羊、或者翻绞绞、或者斗鸡、或者添方、或者打陀螺。好奇的我们一会看看这,一会摸摸那,时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最后进入省级非遗展区,主要介绍马勺脸谱,巨大的插翅马勺脸谱,1只大的马勺脸谱周围插了10长9短,共计19只小马勺脸谱,夸张的造型、细腻的纹样、鲜明的色彩,想象奇特,脸谱线条穿插变化,使得脸谱的忠奸善恶各具特色,将人物特点尽显脸上。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西府人生”展区,这部分以人生礼俗为主线,从人之初开始,到婚嫁娶、福禄寿展厅详细的介绍了西府人民一生的经历,主要分为现实生活和信仰两大部分,有好多听爸爸说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像出生满月的落胎毛、钻曲联,挂长命锁,当天还要抱着满月的小孩出门“碰干大”来祝福小孩富贵长命、如意吉祥等等,最有意思的是给长辈祝寿的蜡塑,当你走到门口时,会自动感应播放祝寿的场景,鞭炮声响、礼仪开始,惟妙惟肖。整个展厅教育我们要孝敬尊长,珍惜生命,传承美德。

  最后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们可以同全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张选武(岐人张)老师学画马勺脸谱,听老师讲马勺脸谱一般选择优质的桐木、柳木、桃木为原材料,它的图案多取自《封神榜》、《三国演义》、民间传说或地方戏曲中具有法力正义感的人物作为脸部造型,每一位小记者都专注的听张老师将画脸谱的步骤,先勾边,再上色。我们这一次画的是关羽,你看每位小记者手中的关羽,通红的脸颊、怒睁的双目,一展三国关羽的英雄气概。

  短短的时间,博物馆给我们展示了宝鸡西府淳朴而神秘的民间艺术,通过地域特色浓郁的木板年画、刺绣、剪纸、草编工艺品、皮影社火脸谱等,给我们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乡土民俗教育课。

  看完了这些,你对西府民俗知多少?

民俗作文 篇2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民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民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民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民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民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民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民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民俗作文 篇3

  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保留了最宝贵的国家之精粹,同时也诞生了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也同是国粹,它表现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期间,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非常忙碌,院里院外每天进进出出好几趟。这几天,天刚破晓,一大群人就忙活起来了,两个壮汉抬着一口大鼓,后面还跟着一群大人和孩子,还有一些人的身上系着彩色的布条,像扭秧歌,但总是力不从心弄得一个个像滑稽的小丑,但人们不那样说,人们说那是返老还童,非常可爱有趣。他们会挨家挨户去庆贺,到了每户人家,那家人早已准备上烟酒和瓜果,富裕一些的还会给钱。

  最令我激动的是晚上的“跑龙”和棒槌火。晚上总是降临得很慢很慢,人们迫不及待全都涌上了街头,小孩子急躁得抓耳挠腮,当村中心钟表上的时针指向“6”的时候,人们沸腾了。一瞬间,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小孩子在人山人海中拥挤,好不容易挤出来了,却又被观看“跑龙”的另一拨人淹没,如果人们说话,那就要吼着说:“元宵节快乐!”人们又把烟火点燃,天空绽放出斑斓的色彩,落到“龙”的周围,一群小孩子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拿着绚烂的烟火跟在“龙”尾巴的后面。

  到了九、十点钟,人们还沉浸在“跑龙”的喜悦中时,一群人悄悄点燃用黄土泥与砖垒成的棒槌火。它高约一米五左右,直径约一米,炉子周围用木棒槌穿出层层圆孔,外形像圆柱体,升起的缕缕炊烟有带有大地气息的泥土味。“跑龙”的休息了,人们没有放弃对棒槌火的热爱,熙熙攘攘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掏出已在口袋里放冷的馒头,迅速地飞奔向棒槌火,摩肩接踵的人们让中间的棒槌火火势更旺,更火热喜庆,喧闹的人们分批簇拥在一起,烤着香喷喷的馒头。当人们咀嚼金黄酥脆的馒头时,感觉格外香甜诱人,热腾腾的馒头向上冒着热气,袅袅炊烟都是幸福的气味。听年过花甲的老人说,吃了这金黄酥脆的馒头可消除灾祸,寓意着一年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一项项不为人知的民俗,传递的是美好期盼;一张张快乐幸福的面孔,是因为多彩的风俗。不管哪一种民风民俗,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者的怀念。小时候觉得有趣,长大了,才懂得这是不朽的“国粹”。

【【精华】民俗作文3篇】相关文章:

1.【精华】民俗作文三篇

2.【精华】民俗作文九篇

3.【精华】民风民俗作文4篇

4.【精华】民俗作文合集五篇

5.【精华】民俗作文合集7篇

6.【精华】民俗作文合集9篇

7.【精华】春节的民俗作文9篇

8.【精华】民俗作文汇总八篇

9.【精华】民俗作文锦集5篇

上一篇:民俗作文 下一篇:民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