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名言

2024-05-10 名言警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书法的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书法的名言1

  1、盖士人读书,一要有志,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川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3、书山有路芳为经,学海无崖苦作舟。

  4、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5、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6、书因鸟迹方成篆,文是龙心不待雕。

  7、立身以至诚作本;读书以明理为先。

  8、榜书名家石荣禄《观海听涛》

  9、鸟啼碧树闲临水;竹映高墙似傍山。(集唐诗句)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之计在于晨。

  11、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12、奋斗人生迢迢路坎坷勇往直前莫退缩装饰字画励志书法

  13、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14、笔尖舞动,意境飞扬,书写人生,展示个性。书法古诗,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用笔书写,用心传承,让古诗书法,永远流传。励志书法古诗,激励人心,点燃梦想,成就辉煌。

  15、适合办公室的书法内容还是很多的,比较经典的就是四字书法、名言警句以及古典诗词之类的,根据自己喜好定吧。

  16、文征明:笔墨纸砚,便是人生。

  17、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18、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

  19、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20、这些名言警句通过简洁、精炼的文字表达,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1、勤学苦练,永争上游。

  2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23、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24、王阳明:知行合一,方能臻于至善。

  25、学习书法的名言

  26、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7、行书挥毫展宏,笔墨书写壮丽诗。

  28、愿你能百炼成钢,经得起摔打,受得了煎熬。在岁月的淬炼中,熠熠生辉!

  29、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易学的八个字名言练习,如“和气生财”、“知足常乐”等,逐渐掌握基本的毛笔字书写技巧。

  30、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

  31、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32、立脚怕随流俗转;高怀犹有故人知。(黄兴)

  33、例如,王羲之的名言“书法如人品,品德如书法”,强调了书法与人的品德之间的紧密联系,启示人们要注重修身养性。

  3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5、“振衣千仞岗,濯足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36、天道酬勤书房诗词书法客厅十字绣字画丝线精准印花

  37、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38、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39、简单易学2因为八个字的名言字数较少,且每个字的笔画比较简单,所以学起来相对容易。

  40、通过书写这些古诗,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笔法和艺术修养,还可以激发自己的热情和动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成就。同时,这些古诗也可以启迪人们,让我们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迎接挑战,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41、蔡元培:教育要培养人的灵魂,而不是灌输知识。

  4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43、这是因为毛笔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44、辛弃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5、笔墨纵横,挥洒自如,书法之道,古诗为基。

  46、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有许多经典的十六字书法名言流传至今。其中包括:笔墨纸砚,书法千古传;书法如人生,笔墨尽人情;笔墨如人生,用心方能成;书法如人生,笔墨见真情;笔墨如人生,用心方显真;书法如人生,笔墨见真情;笔墨如人生,用心方显真;书法如人生,笔墨见真情;笔墨如人生,用心方显真;书法如人生,笔墨见真情;笔墨如人生,用心方显真;书法如人生,笔墨见真情;笔墨如人生,用心方显真;书法如人生,笔墨见真情;笔墨如人生,用心方显真。这些名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书法与人生的关联,强调了用心与真情的重要性。它们激励着书法爱好者不断追求艺术的境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47、“书法笔上磨砺出六艺,一笔之间见大儒。

  48、梁启超:志士不立,天下无状。

  49、婉若银钩,源若惊鸾(晋·索靖、

  50、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51、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52、书法励志名句经典

  53、立志须存千载想;闲谈无过五分钟。

  54、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55、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56、青春年华踏征程,磨砺意志铸辉煌。

  57、这一世,伊人醉眼看繁华,白雾青崖,杯中美酒醉意天下。这一世,伊人执笔书尘事,窗外明日,纸上他名言尽相思。这一世,伊人煮酒话今昔,三月桃李,树下与友悲叹古时。这一世,伊人披襟上高台,青丝尽白,昔时韶华方知情爱。这一世,伊人戏水欢声语,卵石细铺,河畔青草应风慢舞。这一世,伊人拈花叹悲苦,美人迟暮,当下银鬓君郎容朴。这一世,伊人笑卧百花间,清香四散,园里蝶舞蜂绕芳颜。这一世,伊人抚琴轻歌吟,东风吹尽,曲间长恨十年孤魂。这一世,伊人独守旧情郎,空寂满堂,房中待君不计时长。这一世,伊人梦里心愿了,芳华容貌,堂上三拜洞房情绕。

  58、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59、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60、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61、努力奋斗追梦想,书写辉煌不止步。

  62、老虎的皮和骨头是很难画的。

  6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4、立脚怕从风俗转;高怀犹有古人知。(集宋诗句)

  65、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66、许多名人、文人墨客都喜欢用毛笔书写,他们的作品中蕴含了许多智慧和哲理,成为了名言警句。

  6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68、回头望望,还有挚爱的人,满是期待的眼神,你怎么会忍心放弃!

  69、一个人的书法水平不仅是技能问题,更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养,毛笔字名人的.名言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

  70、书写人生壮丽篇,书法古诗永流传。

  71、人的大脑和身体是一样的,多用精神,不浪费。

  7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73、生命随年月流去随白发老去随着你离去快乐渺无音讯随往事淡去随梦境睡去随麻痹的心逐渐远去我好想你好想你却不露痕迹我还踮着脚思念我还任记忆盘旋我还闭着眼流泪我还装作无所谓我好想你好想你却欺骗自己我好想你好想你就当做秘密我好想你好想你就深藏在心——吴青峰《我好想你》

  74、立品早妨冯妇虎,读书不好叶公龙。

  75、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76、励志书法传古韵,点燃心灵梦想翅。

  77、立志须如三古盛;为书自起一家言。(集争坐位帖字)

  78、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79、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80、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81、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82、发奋进取,勇夺第一。

  83、中书协会员李成连《诚信赢天下》

  84、李白: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欲问江南何处好,山水画中游。

  85、古诗意境,启迪智慧,书法之美,犹如山水。

  86、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87、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88、要说说不完,凡练书法者必有体悟。

  89、立定脚根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徐岱云)

  90、范仲淹: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91、励志成语四字书法名句大全

  92、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93、四字书法:

  94、冬雪戏梅千里画;春风摇柳万行诗。

  95、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9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97、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98、乐善不言而果事;养心有取老庄书。

  99、书法是国学,从古至今不乏格言名句,比如:

  100、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

  101、八字名言: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102、博学敏思,立志共兴。

  103、建议背诵唐代张九龄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因为这首诗描写了古原草远近难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读来令人感到无限感慨,十分励志

  104、刻意为文应善变,平情应物不须雕。

  105、柳公权: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06、春天,奋斗越曲折,搞笑段子,心灵越纯洁。

  107、这些毛笔字帖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定制。如果需要更加复杂的毛笔字帖,可以联系书法家进行定制。

书法的名言2

  54、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55、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56、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57、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58、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59、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60、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61、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62、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63、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64、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65、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66、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67、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68、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69、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70、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71、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72、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73、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74、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75、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7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77、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78、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79、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80、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81、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82、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83、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书法的名言3

  1、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2、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3、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4、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7、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8、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9、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10、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11、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12、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13、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4、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1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6、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17、人生在世就要冒一险!

  18、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19、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0、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1、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2、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23、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24、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25、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2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2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28、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29、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0、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31、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2、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33、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34、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35、学不可不熟,熟不可不化,化而后有自家之面目。清。方薰《山静居论画》。

  36、草书真有异,真则字终意终,草则行尽势未尽。唐。张谚远《法书要录》。

  37、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8、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39、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0、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41、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42、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43、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44、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45、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4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7、字怕练,马怕骑。

  48、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49、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50、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51、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52、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53、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4、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55、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56、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57、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58、莫找借口失败,硬笔书法,只找理由成功。

  59、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6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1、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6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6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6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65、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6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67、字怕练,马怕骑。

  68、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69、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70、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7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俄罗斯)屠格涅夫。

  72、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7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74、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75、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76、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77、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78、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79、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80、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81、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82、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83、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84、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85、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86、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87、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88、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89、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90、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91、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92、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93、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

  9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9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9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9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9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99、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10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0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10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0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0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0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0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07、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08、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10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12、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13、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1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11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1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117、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11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9、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0、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1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2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2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24、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2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2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28、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29、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13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3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3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3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13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3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37、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13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39、临池日久,腕力生风,自能神韵入妙。《画学心法问答》。

  140、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清。杨守敬《学书迩言》。

  141、学书忌浮论而无实功。“爱而不学知不真,学而不笃得不深。”清。梁献《学书论》。

  142、自古贤哲,勤乎学而立其名,不学即没代而无闻矣。唐。虞世南《笔髓论》。

书法的名言4

  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4、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

  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7、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8、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9、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0、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1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12、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13、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14、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15、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16、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17、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18、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19、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20、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2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2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4、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5、勿为今日不学有来日,勿为今年不学有来年。

  26、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7、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28、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29、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30、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3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32、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33、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34、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堪大任。

  35、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

  3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3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8、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39、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0、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4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42、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43、跪着坚持,也好过站着死去。

  4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45、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46、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47、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48、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4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0、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51、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5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改过。

  53、现在不努力拼搏进取,将来你该拿什么跟别人比。

  54、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55、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5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57、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5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9、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6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1、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62、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6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64、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65、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66、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67、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68、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6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7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71、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7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73、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74、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7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76、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7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78、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9、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0、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81、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82、坚强者能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

  83、字怕练,马怕骑。

  84、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85、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86、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87、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88、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8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90、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1、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书法的名言5

  1、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

  2、所谓法则,恹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五代.李煜《书述》

  3、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张长史折叉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风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法: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论书》

  5、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辩按尤当于起笔处,辩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需飞提,用笔轻处正需实按,始免堕飘二病。清.刘颐载《艺概》

  6、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7、用笔之法:拓大指,偃中指,敛第一指,拒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此大要也。唐.卢携《临池诀》

  8、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宋.姜夔《续书谱》

  9、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黄庭坚《论书》

  10、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结构之道,尤在乎笔法之精妙也。佚名《永字八法》

  11、执笔欲紧,运笔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之,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长短深浅;使谓纵横牵挚;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岂偶然哉!宋.姜夔《续书普》

  12、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权全。次实指,制实则筋力平均。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宜。唐.李世民《笔法诀》

  13、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一外法在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元.郑铄《衍极并注》

  14、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献酎之丽。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5、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笔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6、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唐.卢携《临池诀》

  17、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唐.韦续《墨薮》

  18、董文敏谓:书家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清.梁章距《学字》

  19、古之所谓实指虚掌者,谓五指皆贴管为实,其小指贴名指,空中用力,令到指端,非紧握之说也。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20、昔人传笔诀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论书势:“如屋漏痕,如壁坼,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如折钗股。”明.丰坊《书诀》

  21、大字运上腕,小子运下腕,不使肉衬于纸,则运笔如飞。明.丰坊《书诀》

  22、思翁言:坡公所书《赤壁赋》全用正锋,欲透纸背,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殊非石刻所能传。此皆用墨到极微妙地位,亦书家莫传之秘也。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23、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24、卢公忽相谓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耳,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唐.林蕴《拨镫序》

  25、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26、古人作纂,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纂则一毫不可测也。明.丰坊《书诀》

  27、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唐.欧阳旬《用笔论》

  28、大凡学书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29、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便,拙则浑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佻浑浊之病矣。清.秦祖永《绘事津梁》

  30、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31、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明.丰坊《书诀》

  32、古人作大字常藏锋用力,故其字画从颠到末,少有枯燥处。今往往多以燥理为奇,殊不知此本非善书者所贵,惟斜拂及挚笔令轻处,然后有此,所谓侧笔取妍,正蹈书法之所忌也。南宋.陈僬《负喧野录》

  33、执笔之法,实指虚拳。运笔之法,意在笔先。清.冯武《书法正传》

  34、用笔须手腕轻虚。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唐.虞世南《笔髓论》

书法的名言6

  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2、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3、书肇于自然。——蔡邕

  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7、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8、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9、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经典书法名言15

  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1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书法的名言7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东汉。赵一《非草书》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风行水石,自然成文;云出严间,无心有态;趣以触而生笔,笔以动而含趣,相生相触,辄合天妙。能含天妙,不必言条理脉络,而条理脉络自无之而不在。清。沈宗謇《芥舟学画编》

  5、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馀。北宋。苏轼《论书》

  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7、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虞世南《笔髓论》

  8、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晋。王羲之《书论》

  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1、圆劲古澹,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南宋。姜夔《续书谱》

  12、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北宋。赵构《翰墨志》

  13、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14、赵子昂: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15、旭、素得超逸之兴,而失之怪。

  1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17、小楷难,小草犹难。楷以法胜,草以神胜。法可勉强合,神非绝迹无行地,不能超脱八法之外,游行九宫之中。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8、书之求能,且攻真草。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19、以楷法作行则太拘,以草法作行则太纵。

  20、志存高远:心存远大志向

  21、梁同书: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来。

  22、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23、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2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5、书法励志名句经典

  26、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这一路过来,有过目标,也就有过誓言,所以才有动力,为将来,也为现在,奋力去追梦,用真心在奋斗。想的是多年以后的问心无愧与微笑过活。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一路走来,我们需要精神的支撑,而一幅幅饱含正能量的励志书法,便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幅非常励志的书法作品,供大家欣赏。

  27、大字虽大而小,小字虽小而大,正书须有草意,草书须有正笔。郝经《原古录》

  2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29、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30、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31、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萧洒纵横,何拘平正?南宋。姜夔《续书谱》

  32、业精于勤:学业精深的基础是勤奋

  33、体有疏密,意有倜傥,或有飞走流注之势,惊竦峭绝之气,淘淘闲雅之容,卓荦调宕之志,百体千形,巧媚争呈,岂可一概而论哉!南朝。萧衍《草书状》

  34、一画之间,变欺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唐。孙过庭《书谱》

  35、天道酬勤: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

  3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3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8、任意所之,自然之理也。南朝。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39、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

  40、山谷云:凡作书之害,姿媚是其小弊,轻佻是其大病。直须落笔,一一端正。至于放笔,自成行草,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矣。清。梁章钜《学字》

  41、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

  42、魏伯子曰:古人作字,于楷细秀婉中,忽作一重大奇险者,盖其精神机势所发,无能自遏,不觉纵笔,览者亦遂怵然改观。后人见此,学为怪异,而所书不足动人。本无情兴,徒欲作怪故也。人有哈欠喷嚏,又舒肆震动而泄之。苟无是而学为张口伸腰,岂得快哉。清。梁章钜《学字》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4、然欲自然,先须有意,始于方整,终于变化,积习久之,自有会通处。清。王澍《论书胜语》

  4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6、自强不息: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47、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48、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9、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平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5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51、用笔均极随意,绝无拘牵束缚之态,惟稍有霸悍之气,未能若烟客之冲和自在也,学者能得其意,一切尘俗蹊径,自扫除净尽矣。秦祖永《桐阴画诀》

  52、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

  53、作字不须豫立间架,长短大小,字各有体。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比相肖。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一方死法。清。王澍《论书胜语》

  54、盖行草之笔多环转,若信笔为之,则转御皆成扁锋,故须暗中取势换转笔心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5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6、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57、八分为富于波磔之字体,汉人八分书,笔锋中出。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5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59、变者,如高低,长短,阔狭,其变无穷也。《书法三味》

  60、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61、卫夫人: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

  62、积健为雄:日积月累方能成就霸业

  63、金石为开: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64、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65、学无止境: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66、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7、有志者事竟成

  68、精益求精:在好的基础上要求更好

  69、结字须令整齐中有参差,方免字如算子之病,逐字排比,千体一同,便不成书。

  70、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71、孙过庭:察之贵精,拟之贵似。

  72、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弋戟森列,自成一家。宋。朱长文《续书断》

  73、一字之体,率多由于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如此应,各有义理。姜夔《续书谱》

  74、真书以平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净为上,而雄肆次之。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书法的名言8

  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尚的`东西——乔臾

  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书法的名言9

  1、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2、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3、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4、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5、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6、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7、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8、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9、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11、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1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13、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14、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5、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16、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17、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18、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19、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0、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21、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22、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23、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24、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25、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2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2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28、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29、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0、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31、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32、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33、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34、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35、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36、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37、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38、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39、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0、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41、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42、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43、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4、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45、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46、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7、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8、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书法的名言10

  1、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2、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3、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6、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8、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9、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10、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1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2、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3、书肇于自然。——蔡邕

  1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1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7、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18、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19、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2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3、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2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25、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2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7、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8、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9、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0、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31、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32、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33、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3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35、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36、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37、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39、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4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42、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4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4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4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4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4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5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5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

  52、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5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5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55、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57、拳要打,字要练。

  5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59、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60、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6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62、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63、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64、字怕练,马怕骑。

  65、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66、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67、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68、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6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70、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71、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2、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73、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74、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75、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76、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

  77、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78、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79、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80、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81、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82、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83、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8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85、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86、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87、字无百日功。

  88、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89、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90、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91、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92、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93、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9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9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96、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97、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98、拳要打,字要练。

  99、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00、字怕练,马怕骑。

  101、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102、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03、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104、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105、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106、书肇于自然。——蔡邕

  107、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108、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09、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10、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111、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1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13、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114、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15、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1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1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118、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2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121、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2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12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

  12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12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2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2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12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3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3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13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3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3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3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136、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137、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138、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3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41、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14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4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144、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14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4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4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150、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5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5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

  15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15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5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5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5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5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16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61、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162、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国)

  163、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16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6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6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1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

  16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6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7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书法的名言11

  1、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梁谳

  2、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谳《平书贴》

  3、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

  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刘熙载

  6、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王羲之

  7、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

  8、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9、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10、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2、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3、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14、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1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16、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17、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

  19、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谳《学书论》

  2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

  21、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清。梁章钜《学字》

  22、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黄庭坚《论书》

  23、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两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下笔点画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卫铄

  24、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25、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清。梁章钜《学字》

  26、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黄庭坚

  27、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

  28、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2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30、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31、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

  33、故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为何家者,而通篇意气归于本家者,真迹也。一望知为何家之书,细求以本家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4、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梁谳

  35、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恽寿平

  36、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37、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38、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39、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40、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4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

  4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

  43、风云论道,笔墨通天。

  44、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

  47、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48、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郑板桥

  49、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清。钱泳《书学》

  5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51、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坏灌《六体书论》

  52、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53、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蔡邕

  54、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

  55、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56、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王淑

  57、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5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

  59、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董其昌

  60、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明。解缙《学书法》

  61、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62、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朱和羹

  63、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清。冯班《钝吟书要》

  64、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65、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徐浩

  66、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

书法的名言12

  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2、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4、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5、怒猊抉五,渴骥奔泉。

  6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7、时时只见龙蛇走。

  8、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9、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10、字怕练,马怕骑。

  11、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12、笔下龙蛇似有神。

  1 3、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14、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

  1 5、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1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17、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1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9、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20、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2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2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23、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24、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25、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26、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2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28、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29、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30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书法的名言13

  1、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2、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3、疏势不补,密势补之。

  4、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5、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6、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7、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8、未曾从事于汉隶,而欲识晋唐楷法,恐数典忘祖,终不济事。

  9、诗苑书林觅古情,山阴道上踏歌声。兰亭虽远终须到,莫向行人问路程。

  10、颜柳得庄严之貌,而失之板。

  11、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12、赵孟頫得温雅之态,然过于妍媚。

  13、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4、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

  15、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16、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17、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8、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9、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

  20、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1、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22、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23、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24、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25、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26、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27、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28、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可。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

  29、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30、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31、结字因时而转,用笔千古不易。

  32、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苟且。

  33、无垂不缩,欲往仍留。

  34、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

  35、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6、过庭得逍遥之趣,而失之俭散。

  37、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38、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39、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40、好古不知今,每每入于恶道;趋时不知古,侵侵陷于时俗。

  41、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42、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43、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44、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45、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46、“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47、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48、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49、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5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51、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

  52、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53、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54、旭、素得超逸之兴,而失之怪。

  55、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56、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

  57、学篆字必须博古,古器之款识,神气敦朴,可以助人。

  58、篆字必须正锋,须用饱笔浓墨为之。

  59、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60、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61、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62、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63、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64、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65、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66、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6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68、书贵熟后生。

  69、李北海得豪挺之气,而失之疏窘。

  70、米元章书得纵逸之致,惜时有谐笔。

  71、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72、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73、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74、小心布置,大胆落笔。

  75、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76、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77、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78、唐代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途同归,无所分别。

  79、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80、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思诗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81、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82、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翥而整齐,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岭而高举,或落择而自披。

  83、欧阳得秀劲之骨,而乏温润之容。

  84、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85、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8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87、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8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89、智永、世南得宽和之量,少俊迈之奇。

  90、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91、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92、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93、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94、字无百日功。

  95、颜书贵端,骨露筋藏;柳书贵遒,筋骨尽露。

  96、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能如人意。

  97、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9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

  99、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100、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书法的名言14

  1)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2)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3)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4)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6)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7)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8)厚德载物。

  9)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10)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1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1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1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1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1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17)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18)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19)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20)书肇于自然。——蔡邕

书法的名言15

  1、琅琊风骨,开宗立派传衣钵。六朝江左风流歇,万岁通天,摹得诸王帖。书法宋元犹挺拔,明清两代几中辍。古人遗墨千秋诀,何幸如今此处看陈列。"

  2、第一点,宣传部的基本功我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书法基础,从高中开始就开始在宣传部工作,熟悉宣传部内的基本工作流程,在同是大一的新生里面,我觉得我对电脑的操作不算是差的,这也是我的`优势。

  3、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4、为了修身养性,母亲让我岁开始学习书法因为还没断奶就会说话,母亲又断定了我有语言天赋,从小安排大量的语言训练又因为母亲年轻时的作家梦,我从岁开始接受正规的写作辅导。

  5、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6、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7、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法朗士

  8、解读这句话本身是在谈书法。从练字来说,永远摹帖,不过是照猫画虎亦步亦趋;只有别出心裁,才有可能自成一派。

  9、(作者简介郭沫若,川省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10、有一句名言宁向西去一步死,绝不东归半步生。玄奘大师一生告诉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玄奘大师就是取经译经传经,如果过分贪大,就不精了。你没有理由去要求姚明会翻跟头吧?你没有理由去要求刘翔是书法家吧?每个人把自己一件事做好就不得了。

  11、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大队委,更要有出色的成绩。我热爱班级体,热爱少先队,善于团结同学,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德我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除了书本的知识,还积极学习其它科普知识我爱好广泛,书法比赛,曾经取得全校二等奖。

  12、这本书不仅是咱们中小学生的良师,也是古诗书法绘画爱好者们的益友。它内容丰富,书画优美,功能齐全,形式多样,装帧精美,是诗歌赏析园中的奇葩,相信一定会吸引无数的鉴赏者。

  13、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14、汤展中与书法结缘,缘于一次偶然。一天,哥哥放学回家后,用毛笔写描红作业。他觉得很好奇,跑到厨房,用脚夹了块小木炭,在地上学哥哥写字。这一幕,让刚干完农活回来的父亲看到了,父亲想乡下人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都喜欢写对联,何不训练儿子练好书法,以后靠卖这换口饭吃。

  15、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16、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法的名言】相关文章:

书法的名言11-26

经典书法名言02-16

关于书法的名言03-07

书法名言警句12-27

关于书法名言11-07

关于书法名言集合12-01

书法的名言警句(通用180句)07-19

关于书法名言(8篇)11-25

关于书法名言330句04-11

书法小学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