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名言

2021-08-18 名言警句

国学的名言1

  1.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

  2.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3.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4.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5.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6.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

  7.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8.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9.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0. “我常说自己是‘样样通,样样松’,这话并不确切。很多方面我不通;有一些方面也不松。合辙押韵,说着好玩而已。

  11.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12. 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国学的名言2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国学的名言3

  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不以一眚掩大德。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

  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国学的名言4

  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1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国学的名言5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1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2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以上的这些简短名言名句,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并且,理解之后,也很容易记忆,那么,孩子们就根据上面的这些名言名句,好好指导自己的人生吧。

国学的名言6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9.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国学的'名言7

  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

  不失色于人,指重视修身养性,经常保持气定神闲得姿态,无论仪容、应对都是庄重大方,有规律,不轻率;不失口于人,指说话谨慎,不寻人之短,不伤人之痛,也不讽刺挖苦.

  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人有礼貌,待人做事讲究礼节,说话恭敬文明,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与人相处和睦,不会伤害到别人,也不会被别人伤害;否则,待人粗暴,说话粗鲁,无大无小,无长无少,难免与人发生矛盾,产生口角之争,甚至拳脚之斗.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恒”是“永久、持久”的意思.爱护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爱护;尊重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4、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荀子》

  人没有礼节,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做事不讲究礼节,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国家没有礼法,就会动荡不安.

  5、好言相待,舒心暖怀;恶语伤人,结怨招灾.(俗语)

  说话态度和气,语言礼貌文明,会让人心情舒畅,倍感温暖;说话态度粗暴,出言不逊,会让人心生怨恨,招来灾祸.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俗语)

  一句感人的话让人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会让人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一句伤人的话,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会让人觉得心里冰冷.

国学的名言8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举荐贤能对外不(因私人恩怨)摒弃仇人,对内不(因避嫌)而摒弃亲人。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通俗的解释就是当身处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学会变通,思维变通后自然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2、有紧有松,不过分紧逼,也不过分放纵,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道理。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君子应该不善于言行而敏于行动。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21、道路多么漫长,多么遥远啊,我将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

  22、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3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4、从事于学问,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从事于道,知识一天比一天减少。

  35、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6、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37、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都是因为运动的缘故。

  38、尽信书,不如无书。

  39、在河边羡慕人家的鱼,还不如回家自己织网。

  4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43、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

  44、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7、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4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53、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5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6、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57、只有自己摆正姿态,不用强制命令,别人也会学习,自己思想行为不端正,虽然命令了别人也不愿意服从。

  5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6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6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6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6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6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6、建一座山建到九仞高的时候停止了,只差最后一筐没有完成,比喻功败垂成。

  6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6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6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7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7、仓库丰盈就能顾及到去讲究礼节,能吃饱穿暖,那么就会考虑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7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9、君子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要善于行动而语言谨慎。

  8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8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8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8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8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8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8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8、治理一个大国其实就像烹煮饭菜,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国学的名言9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7.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9.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6.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1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8.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0.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国学的名言10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国学的名言11

  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

  2.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大学》)

  3.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大学》)

  4.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

  5.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

  6.大成若却,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

  8.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

  9.无贪欲,心胸宽;广交友,德为先;抑愤怒,能方圆;烦恼事,抛云端;和邻里,解人难;家和睦,心里甜!

  10.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欲养身,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精神不蔽,四体长春!

  11.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2.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3.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14.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5.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国学的名言12

  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出处】清·魏源《默觚·学篇三》

  【译文】有志之人珍惜每一年的时间,贤能之人珍惜每一日的时间,圣德之人珍惜每一小时的时间。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处】《论语·学而》

  【译文】不贪图生活上的安逸,工作勤勉尽职,谨言慎行,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虚心讨教,及时改正自身缺点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治学之道。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处】《论语·为政》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悟出新的见解,领会出新的道理,这样就能够做老师了。

  4.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则百姓亲睦。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出入相互敬爱,守望相互帮助,疾病相互扶持,如此,百姓间就会和睦相处。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出处】《荀子·劝学》

  【译文】积善成德,就可以达到“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的道德境界。

  6.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出处】汉·王充《论衡》

  【译文】品德不高尚,难以做到胸襟开阔;知识浅薄,难有远见卓识。

  7.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出处】晋·傅玄《正心篇》

  【译文】成就道德,其根本在于保持善良之心;心正,然后人品行为才能端正。

  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记一》

  【译文】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

  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出处】《论语·为政》

  【译文】人与人之间庄重诚恳,则会互敬互爱;上慈下孝,则会忠诚以待;举贤任能,教诲不能,就会相互劝勉,以善为尚,蔚然成风。

  10.摩顶放踵利于天下,为之。

  【出处】《孟子·尽心上》

  【译文】哪怕是从头到脚都磨伤,只要有利于天下,就一定去做!

国学的名言13

  礼者,敬人也。——孔子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王安石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 曹雪芹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孝经》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况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丘明 《左传》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礼致敬,不见好,迹不招尤,所谓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学家 陈道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 荀子

国学的名言14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7.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9.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1.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1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1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4.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国学的名言15

  义的释义:

  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估计比孔子早提出礼的概念。

  孟子则进一步阐综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义折之。”

  名言: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明)施耐庵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上一篇:读书名言 下一篇:读书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