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运动员王晓福的成长故事

2023-12-04 名人故事

  王晓福1988年11月16日出生于云南玉溪,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2008年9月6日举行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的旗手。下面是小编收集来的中国残疾运动员王晓福的成长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残疾运动员王晓福的成长故事

  王晓福1988年11月16日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中,5岁时意外遭到高压电击导致右上肢被烧伤,右大腿肌肉被电流从上到下撕裂烧伤,腿骨外露,身体其他部位多处严重烧伤。为了抢救他的生命,他父母东挪西借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一个贫困家庭的巨大债务吓的连自己的亲伯父和亲姑姑从此不与他家来往。父母仅靠收获季节卖点谷子一点点还债,到了春节家中买不起东西过不起年是常事。王晓福懂事后,妈妈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要有志气,要争气,要让那些瞧不起咱的人看到一只手的人并不比两只手的人差”。贫困的家境,不幸的命运铸就了王晓福坚强的性格。

  2001年4月,省残联来人到他家乡选拔残疾人运动员,发现了这个大手大脚大个子的孩子,5月他便被抽到昆明参加游泳集训。王晓福牢记妈妈的话,非常珍惜这个难得机会,立志刻苦训练,立志成才。在集训期间游泳池水温偏低,一段时间他又患感冒,每天下水后身子冷的不由自主的发抖,他给妈妈打电话时禁不住掉泪,但放下电话便又跳进水中,一声不响地完成教练安排的课程。王晓福有一股强劲,他下定决心,不管游在自己前面是新运动员还是老运动员,自己都要超上去,一定要游在最前面。一开始他将与自己同级别的队友也是世界纪录保持者作为赶超目标,别人的动作他认真看,教练教的认真听,下到水里反复体会。经过拼搏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追上并超越了队友。随后他又把目标盯上了比自己级别轻的运动员,将其保持的世界纪录作为自己赶超的目标。在训练中,他从不偷懒,上强度时每天要在水中泡7个多小时,游一万多米,起水后累得饭都不想吃,倒头便能睡著,但他自己告诫自己,只要在训练就要做好每一个动作。后来他成为教练们公认的游泳动作最规范的运动员。

  由于刻苦训练,在一年零一个月中,王晓福的成绩飞长,其运动成绩已经相当于经过四年系统训练的健全人游泳运动员的水平。

  生长在大山里,从小没见过游泳池的孩子靠自己的顽强毅力很快跨入了世界冠军的行列。

  王晓福在2008

  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王晓福在2008年9月6日举行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的旗手。晓福说:“9月6号晚上的北京让他一生难忘”。

  2008年北京残奥会,王晓福共参加S8级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100米蝶泳、SB8级100米蛙泳、SM8级200米个人混合泳共七个个人项目,以及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共九项比赛。共获得2金2银2铜的好成绩。

  战绩如下:

  50米自由泳——金牌——26秒45——破世界纪录

  100米自由泳——金牌——58秒84——破残奥会纪录

  100米蛙泳——银牌——1分12秒39

  100米蝶泳——铜牌——1分01秒68

  4×100米自由泳接力(34分)——铜牌——3分53秒92

  熊晓铭、魏燕鹏、王晓福和郭智

  4x100米混合泳接力(34分)——银牌——4分12秒67

  郭智、林福荣、魏燕鹏和王晓福

  过往战绩

  2002年6月,他首次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暨世锦赛选拔赛,便一举夺得3枚金牌。同年10月参加韩国釜山第八届“远南”运动会,以绝对优势夺得5枚金牌,并被评为“最佳运动员”。2002年12月的第三届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他又夺得5枚金牌并打破4项世界纪录。

  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夺得3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

  2006年,在南非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王晓福又取得5金1银的成绩,打破5项世界纪录。

  2007年,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王晓福获得了9枚金牌,超2项世界纪录。

  王晓福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度全国最佳残疾人运动员、2004年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中国电视体育奖以及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残奥会冠军王晓福的人生励志故事

  残奥归来,王晓福风尘仆仆,家里人觉得他长大了,北京残奥会终于让昔日那个懵懂少年成熟不少——在历经峰巅与谷底之后,这个20岁的传奇男孩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残奥厚礼”。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老歌《爱的代价》算是王晓福喜欢的非摇滚类的歌曲之一,本届残奥会他终于感受了如何才能“自己长大”。赛前中国代表团旗手的殊荣一度让他“挺得意”,但次日就在S8级100米蝶泳中意外失手,只拿到铜牌;他很快在100米自由泳决战中夺回金牌并打破了残奥会纪录;但接踵而至的1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的两次犯规再次把这个游泳天才推入谷底;14日,他又以50米自由泳冠军度过了一个完美的“金牌中秋”……

  “回头想想,好像整个游泳队就我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大的波折。”王晓福从容微笑着,似乎在谈论别人的事情。但当时的大起大落差一点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尤其第二次被判犯规之后,他把毛巾狠狠摔在地上。“你想啊,刚被判个犯规,就憋着口气想拿回来,不料又给判了……”

  金牌和犯规之间的折返跑让他备受煎熬,但教练、父母、队友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我的性格中永远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你不是取消我成绩了吗,那好,我下一个项目非得证明给你看!我也要告诉所有关心我的人,我才不会那么快就趴下。”在中国代表团积极申诉后,两次判罚王晓福犯规的澳大利亚裁判终被取消资格,但结果已无法更改,这也让王晓福深深领略了复杂的人生况味,也头一次感受了体育竞技的酸甜苦辣。

  “必须迅速调整过来,因为你后面还有比赛啊,绝对不能放弃!”这一次,王晓福开始思考比赛的输赢、胜负以及付出、失落之间的深刻哲理,思考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在雅典的时候哪儿知道什么奥林匹克啊,跳下泳池游就行了。拿冠军都拿得稀里糊涂。但今年不一样,我觉得只要摆正心态,积极参与,全力付出,就不会有遗憾。我想,这大概就是奥运精神。”

  参加9项角逐、赛前被称为“中国的菲尔普斯”的他没能抵达菲尔普斯的高度,但他笑了,“我就是我,为什么要做菲尔普斯?我觉得我这届残奥会收获的东西不比他少。” 2金2银2铜、两破纪录、两次犯规,这样的奥运成绩单让他满意吗?“还行。这还不够丰富啊?”他又笑了,“我认为失败带给我的触动远比金牌更大。我收获了成熟、稳定的心态。”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这个热衷“德国战车”、“愤怒机器”、“金属”等摇滚乐的年轻人也能从《爱的代价》这样的“平淡老歌”中深刻领会成长的意义和爱的代价了。“我热爱泳池,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挫折,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你必须付出的爱的代价。下一届?当然要参加。我还会继续证明自己!”

  回到云南新平县老家的王晓福每天都陪在父母身边,他已经半年多没有回家了,比赛期间妈妈做了手术,她担心影响他比赛没敢告诉他,王晓福为此还很生气,他说:“现在好了,金牌是我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 相关推荐

【中国残疾运动员王晓福的成长故事】相关文章:

残奥会冠军王晓福的人生励志故事01-28

刘晓彤为中国女排夺冠背后的故事01-27

名人故事:王宝强的成长故事04-30

中国名人成长的故事02-03

哲理故事:吃亏是福01-28

祸与福的哲理故事01-21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01-27

名人故事:罗斯福的故事01-21

中国名人刘德华的成长故事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