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懒蚂蚁效应记叙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懒蚂蚁效应记叙作文1
生物学家发现,当蚁群食物源断绝时,常常是那些平时看上去无所事事的懒蚂蚁挺身而出,带领团队找到新的食物源。
为何懒蚂蚁会有如此超凡的才能?原因在于它们虽然平时很少做出体力上的付出,但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对组织薄弱环节的观察和新食物源的研究上。对待这种有趣的“懒蚂蚁效应”,人类还能简单地用“勤”与“懒”加以评论吗?
“懒”蚂蚁其实不懒。它们靠的是自己一副勤奋思考的大脑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这种脑力劳动的勤奋对于只知道搬运食物的体力勤快的蚂蚁来说,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更值得人们肯定和称赞!
动物世界的生存需要“懒蚂蚁”,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样需要这样的“懒蚂蚁”。有人曾经戏谑地说:“世界是懒人创造的。”此话乍听虽有些偏激,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又觉得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是的,纵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发展,“懒人”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渴望省力、方便、快捷,才会想方设法制造先进的器械代替低效的人工:大机器生产代替了体力劳动,激光照排印刷代替了手工抄写a,电话、电报代替了千里投递,汽车、火车、飞机的高速行驶代替了双足步行……“懒”促使人们不满足于已有的生产生活状况,“懒”激发了人们改变社会的热情,“懒”逼迫着人们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率,让人类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社会需要四肢勤快的体力劳动者,也需要东张西望、不满现状的脑力劳动者。他们常常能够想别人之未想,见别人之未见,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诸葛孔明既无关云长之勇,也无张翼德之猛,手无缚鸡之力,从未披挂上阵,羽扇纶巾,谈笑自若,看似逍遥自在,实则胸怀无限韬略,腹有万卷兵书,指挥若定,料敌如神,排兵布阵,百战不殆。诸葛亮虽不能动刀动枪,却善于用心动脑,他对刘备的作用是十个、百个关、张都无法替代的。
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常常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常人心目中典型的“懒”人,但正是这样的“懒”人,在不到三十岁的年龄就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跻身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行列。爱因斯坦生活上的“懒”恰恰成就了他科学上的“勤”,如果人们求全责备,要求爱因斯坦成为常人眼中的“完人”,那么人类就会失去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因此,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和固定不变的思维来衡量和评价身边的每个人,也许你眼中的“懒”人将来就可能是诸葛亮,可能是爱因斯坦。
有趣的“懒蚂蚁效应”揭示了换一种眼光看问题的道理,如果今天的人们还死抱着传统评价标准不放,不懂得换一种眼光的重要性,那就更加迂腐可笑了!
懒蚂蚁效应记叙作文2
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既不是那些最勤奋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识最渊博的人,而是一些善于思考的人。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最平常的`现象,但牛顿却感到好奇——苹果怎么会往地上掉呢?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闻之哑然失笑,认为太荒唐了,但牛顿却偏要寻根究底,结果发现了万有引力,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水开了,蒸汽便会将锅盖顶起,也许这是千百年来天天发生的事情,许多人熟视无睹,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英国人瓦特却偏要弄个明白——蒸汽怎么会冲起锅盖呢?结果他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引发一场工业革命。
科学发明是这样,我们做其他任何事情也不例外。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思考,不敢创新,可以肯定,不管他学识多么渊博,也不管他如何刻苦勤奋,他都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唯有那些眼光敏锐、思维活跃、具有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发明大王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许多人片面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认为成功只需要付出超常的勤奋,但却忽视了一点,如果没有百分之一的灵感(也就是那种带有爆发力的积极思维),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将自流。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三思而后行”,意思是说思考是我们工作和事业的指南。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说:凡事多动动脑子想一想。其实要想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事时多动一动脑子,多想一想,不要一味蛮干,要想好了再干。懒于思考、不会思考的人,做事不可能成功;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往往随波逐流,一生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有句老话说得好“会者不忙,忙者不会”,还有句话是说“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一个道理。笔者认为,凡是像上面的勤蚂蚁一样忙得昏头昏脑的旅行社老板,一定是一个不懂管理的老板。如果一个管理者不懂得管理,他就永远不会发现问题的关键,可能会一次次延续错误的方法,这样的企业难以成功。
懒蚂蚁效应记叙作文3
有位学者,他看到日常生活中一群蚂蚁在搬运食物,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来去奔波,往返劳累,不辞辛苦地工作着。可总有那么几只,整天东张西望这里转一圈,哪里兜一圈,游手好闲。他感到很奇怪,一次他突发奇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决定把原来的食源给蚂蚁断掉,结果发现,原来拼命工作的那些蚂蚁,一个个都像没头苍蝇似的、毫无目标的到处瞎跑,而那几只原来看似懒惰的蚂蚁,却很快地找到新的食源,并很快地组织其它的蚂蚁,开始搬运食物,他把这一现象叫做“懒蚂蚁效应”。
原来,那几只懒蚂蚁,平时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在不断地工作——找寻新的食源,并做好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懒蚂蚁效应”被聪明的日本人,很快地运用于很多企业管理阶层,使得这些企业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诚然每个企业都需要,像普通蚂蚁那样的员工,积极肯干,吃苦耐劳,他们是企业的经济来源。但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则更需要像懒蚂蚁一样的人才。因为他们才是企业真正的希望,是企业的.脊梁骨、顶梁柱。每个企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需要不断地技术革新,产品更新换代,更需要挖掘开发新市场,只有“懒蚂蚁们”才具有这种睿智和才能,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对“蚂蚁效应”有着切身的体验,我是搞通用技术的人,因我来自技术欠发达的地方,开始进入我公司时,只能进入普通蚁工的行列,发现,与苏南相比,不是以往所说的落后二十年,而是五十年,甚至有些技术有上百年的差距。我本来在本市可以说技术是名列前茅的,可一看到苏南领先的技术时,如堕云烟,很多处于陌生状态,都得重新学习。
我用了近四年时间,不断地翻阅书籍,查阅资料,甚至多次偷师于大家风范,异军突起般地迈入“懒蚂蚁”的行列,成为没有工程师职称而又享受其待遇的人。老总为了鼓励我,为我购置商品房,将我的户口迁入江南。与此同时,对我上下班时间不作规定,他说:“只要我的机器在正常运转,你爱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当然,我也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做到凡在我技术范围内的,从不求援别人。
正因有宽容的氛围,我利用技术,同时兼管五六家公司,发现越是制度或管理过严的企业,它的效益倒不一定好,甚至有的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业已倒闭。综观其内在原因,当然有多种,但有一条是铁定的,就是没有正常发挥或轻视了“懒蚂蚁”的作用。
打个比方说:在有的公司里,禁止在上班时间看包括技术书籍的任何书籍;而我公司不仅允许看,还可以借助电脑平台,只要对技术有帮助的,还一律给予报销。一个杜绝,一个鼓励,产生的结果肯定是天壤之别。再如有的公司禁止员工外出打“野鸡”,而我公司老总则多次叫我帮客户和兄弟单位维修设备,甚至还帮我介绍兼职单位,还说:“没事,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说不定还能带回点新技术,新产品回来。”越是他这样做,使我更不愿意把专业技术外传,相反地在工作完毕后,立即加上密码,更不说走漏商业秘密了。
再拿年年老声常谈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说吧,一边是饥饿得象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的企业,急需人才,另一面则是挑肥拣瘦,没有好岗位拒不谋面的大学生,形成了极大分歧,其实这一分歧很好解决,一是企业适当增加一些待遇,学生适当降低一点期望值,双方朝一个焦点看,最好。
我要奉劝大学生们一句,最好要从普通的蚁工做起,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懂得企业内在后,才能争取做懒蚂蚁。形成学历的忧伤或悲伤的症结就在这里。首先假如你不进企业,怎能够了解企业;进入企业,你不了解企业,怎么又能做好懒蚂蚁呢?
打一比方来说一下,从整个中国的教学书本来说,它是落后于生产的真正应用。你就是一个门门功课都OK的大学生,在你即使专业对口的情况下,而学的知识本身就是落后于现实应用的,所以你必须重新学习。另一方面,真正生产应用的,往往还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从而形成了工作力不从心,如果你不能端正思想,后果可以想象。
一进企业,就成为懒蚂蚁,你将会更累,因为你不仅要学习本职工作经验和技术外,还要补上普通蚁工的那一课,显而易见,就要加倍努力,还得要从普通蚁工学起。何况还有“高处不胜寒”的威胁,企业需要懒蚂蚁,但不可能需要没有作为的懒蚂蚁,产生“懒蚂蚁效应”是企业的追求。
【关于懒蚂蚁效应记叙作文】相关文章:
4.懒马效应的作文
7.懒马效应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