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时间:20**年12月28日晚
共读书目:《妈妈心 妈妈树》
文字作者:方素珍
图画作者:仉(Zhang)桂芳
绘本梗概:小苹果不想上学,于是妈妈做了一颗妈妈心,让小苹果带到学校,就像妈妈陪在身边一样。但是,没有妈妈的阿志,常常抢小苹果的“妈妈心”,让老师伤透了脑筋。聪明的老师该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准备活动:这是上期得了状元文以后校讯通奖励的一本绘本。当时选书的时候,就已经征得了默默的同意,所以默默对这本书还是很有阅读的欲望的。其实拿到家之后默默就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但是我想:好书不厌百遍读,而且,前几次都是她自己读的,我感觉只是了解故事情节而已,如果我再与她进行一些交流,她的阅读印象肯定会更为深刻。于是我们又安排了这次共读。由于默默已经读了好几遍,我决定这次采取我读她听的方式,好让她从妈妈的阅读中再一次感受一下妈妈的爱。而且在我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觉得有几个词语需要可以作为默默积累的素材,于是在部分语段,我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了暗示。
共读过程摘录;
(一)亲了又亲
“小苹果缠着妈妈,不想上学。妈妈在她的脸上亲了又亲……”
读到这一句中“亲了又亲”这个词语的时候,我故意地拉长声音,以引起默默的'注意,不成想,默默真的中计了:“妈妈,我觉得‘亲了又亲’这个词好!”
“怎么好呢?”
“它写了小苹果不想上学时的样子。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你上班的时候我就对着你亲了又亲。”
嗬,不但理解了这个词的表达作用,还把自己的陈年旧账给翻了出来,也好,会联想了。
“那你想想,你孩子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用到这个词呢?”趁热打铁,拓展一下这个词的用法。
“爸爸要出差了,我抓着爸爸的手亲了又亲。”嘿,不愧是亲闺女,瞧对老爸的黏糊劲儿。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使用,不错!
(二)老师的眼睛红红的
“……可是,有一次,阿志大声地对老师说:‘我讨厌你!我讨厌妈妈心!’阿志哭着跑出了教室,老师愣住了!她的眼睛红红的……”我的语速由高亢渐渐转为缓慢,尽量用不同的语气把阿志的愤怒和老师的伤心传达出来,让默默感受到阿志和老师内心的波澜。
“妈妈,我知道老师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红的?”默默用一种很低沉的声音向我诉说着,很显然,这孩子正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当中,“老师觉得自己没有教育好阿志,阿志才这样的没礼貌,老师有点伤心了。”
我没有想到默默会想起这样一种老师伤心地理由,看来孩子的理解还稍微有点偏差,但是孩子的理解有她自己的理由,我不能断然否定她,因为下面的语句会让默默懂的,我继续往下读,相信我们的默默会知道老师伤心的理由:
“小苹果走过去,小声地问:‘老师,你为什么哭?你是不是也不想上学?你也可以请你妈妈做一颗妈妈心呀!’老师没说话……豆豆拉一下小苹果,说:‘你好烦人呀,老师说过,她只有奶奶,也没有妈妈,谁给她做妈妈心呢?’”
“妈妈,我知道老师为什么伤心了,因为她觉得没有妈妈的阿志很可怜,而且老师也想起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妈妈。”
不要急于打断孩子,在合适的时机,她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说的。
(三)笨手笨脚
“放下电话,爸爸立刻翻出彩纸、浆糊、剪刀、彩笔和订书机,笨手笨脚地开始剪剪贴贴……”在“笨手笨脚”处,我有一次加重了语气。
“妈妈,什么是‘笨手笨脚’啊?”
“你觉得呢?”先别忙着告诉答案,看看孩子有什么“高见”。
“笨……笨……妈妈,是不是做不好啊?”默默若有所思。
“你再看看是谁,在干什么?”我进一步启发。
“爸爸……做妈妈心……我知道了,爸爸手不巧,不会做妈妈心,显得很笨,所以叫笨手笨脚!”默默兴奋的语调显然是对自己的新发现很满意。
“就是这样的。默默,你能不能用‘笨手笨脚’说几个句子啊?”抓住机会不放过。
“爸爸给我笨手笨脚地缝扣子。”天!爸爸什么时候这么贤惠!
“我笨手笨脚地打字。”这倒是真的。
“妈妈笨手笨脚地用钳子修理机器。”你觉得妈妈应该文武双全啊。
在俺默默的眼中敢情全家没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呀!
(四)如果我是小苹果
“妈妈心代表关心和爱心,一直在身边爱我们的那个人,不论他是谁,她的关心和爱心,就是妈妈心。”绘本读完了,我和默默都沉浸在这个有点悲伤又很温馨的小故事中,我突然觉得意犹未尽:“默默,如果你是小苹果,阿志就在你的班上,你会怎么做?”
“妈妈,阿志没有妈妈好可怜,假如我是小苹果,阿志抢走我的妈妈心以后,我不会哭,我会把我的妈妈心送给阿志,让我的妈妈心天天陪伴着他,他就不会抢别人的妈妈心了。或者我回家让你再给阿志做一颗妈妈心,这样全班同学就有妈妈心了。对了,我还要做一颗送给老师,因为她也没有妈妈。”
【妈妈感受】
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真诚最无私的爱,享有这份爱是每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可是没有妈妈的孩子呢?母爱的缺失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怎样的伤害?我们会不会理解孩子小小的心灵中这时时发作的隐隐的痛?这本小绘本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点伤感又充满温暖的小故事,我很欣慰,默默在读完绘本之后,能站在阿志的角度为阿志着想,虽然她的做法很幼稚,但是,谁说孩子的幼稚行为不能抚慰另一个幼稚的心灵?
渴望有更多这样优秀的读物,渴望优秀的读物能启迪更多孩子的善良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