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迅的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鲁迅的作文 篇1
我去过鲁迅留学仙台时读书的阶梯教室,在那里,鲁迅和藤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今天,我又有机会去鲁迅少年时期读书的三味书屋,在那里,鲁迅遇到了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我的心情好激动!
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为我们32位学生提供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乘坐的大巴,在一路欢歌笑语中来到了绍兴。
第一站是鲁迅故居。我们首先参观了宽敞的厨房,在卧室里,我还看到了一张床,那可是鲁迅当年睡过的,不是仿制品。
从鲁迅故居出来不远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第二站,无人不晓的三味书屋。跨入门槛,上方悬挂着一块写着“文魁”的匾,听说寿家出过举人。穿过一扇黑色的竹门,我们便来到了当年鲁迅念书的房间。同行老师告诉我们,“三味”指的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也就是说当普通老百姓,吃粗茶淡饭,认真读书。我看到房间里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桌椅,原来当时的私塾只提供书本,桌椅得自带,难怪书桌这么不统一,看来那个年代的学习条件真的很恶劣。除了讲台之外,房间里还摆放着八张桌子,这就意味着教室里只有八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小班化教学呀!真羡慕!大家一定都听所过鲁迅因为迟到刻“早”字自勉的故事吧,我很想看看课桌的右下角那个“早”字是否还保留着,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字迹已经很模糊了。走出三味书屋时,一株茂盛的桂花树映入眼帘,据说鲁迅经常在这里捉知了。
第三站是百草园,鲁迅儿时玩耍的乐园。和黑乎乎的三味书屋相比,这里空气清新甜润,树木枝繁叶茂,河水清澈见底。不过,菜地上长满了野草,而且没有见到蟋蟀和黄蜂,有些遗憾。
在咸亨酒店美食一餐后,我们又回到了三味书屋。大家穿上蓝色长袍,带上一顶垂挂着长麻花辫子的帽子,准备亲身体验一下当年鲁迅上课的情景。《小学生鲁迅读本》的作者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位老和尚随口编的。刘老师一层一层启发我们,我们终于明白了,老和尚之所以编这个故事,是因为他身为和尚,不能喜欢美女,于是索性让大家都不喜欢美女。一个简单的故事,能引发很多思考呀。
今天,我看到了鲁迅的故里,听到了名师的讲课,认识了很多朋友。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三味书屋的课桌、百草园的野草、咸亨酒店的梅干菜蒸肉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鲁迅的作文 篇2
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让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的作文 篇3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作家,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这一生都是在为人民而奋斗,而他的笔就是他最强大最有力的武器。在平常人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人一事,他们所关注的往往只是事物的表象,而鲁迅先生不同,在他的眼中看到的并非单单是事物的表象还有事物的本质。他曾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自己的作品的基调。对于任何人,任何事,鲁迅先生都是抱着怀疑的心态去对待的,通过表象显现出本质,却又怀疑这表象,这似乎是矛盾的,但是却使鲁迅将凡事看得更为清晰透彻,本将这异于常人的想法赋予诸文。他的笔如同手术刀,将表面的血肉层层剥开,揭露其中隐藏的内涵,他的笔是他最强大最有力的武器,与封建社会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中华之崛起做着奋不顾身的开拓。
但是鲁迅先生最令我佩服的是他那颗纠结的近乎扭曲却又极其坚定的`心。我在《呐喊自序》中写道:鲁迅这是一边要积极地给予新青年们战胜黑暗的勇气和信心,一边要消极地面对那令人窒息的黑暗。我在《孤独者》的阅读笔记中写道:鲁迅之所以为鲁迅,正是因为无论现实多么黑暗,他的内心多么消极,都可以坚持着命运与作斗争。
但是鲁迅先生也是因为这样子过度的劳累才是自己患了胃疾,但是他仍然为着人民而写作,为着国家而奋斗,他对国家的热爱始终是坚定的,可以说是毫无动摇,也正是这一点,是他一直为了中国做小说,为了人民而做小说,只有这样强大的内心才受得起民族魂这份荣誉和嘉奖。其实他并未离我们远去,一直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心里。
鲁迅的作文 篇4
鲁迅先生是我国的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读了关于鲁迅先生轶事的一篇文章,深有感触。虽然这只不过是一件平凡小,但是使我们看到了鲁迅的伟大人格。
这件事是这样的:
鲁迅先生每次出门,口袋里总是裝着一小叠纸,回家后又从口袋中掏出来烧掉。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是他每次出门,把痰都吐到预先准备好的纸里,带回来烧掉,消灭病菌。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有肺病,随地吐痰是很不卫生的,容易传染别人,很不道德,是不文明的行为。鲁迅先生这样注意公共卫生,讲究道德,实在是令人钦佩,他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十分值得学习。
最近,很多地方开展了宣传和禁止随地吐痰的活动, 各单位、各中小学校的学生纷纷上街宣传随地吐痰的坏处,散发宣传材料和自己亲手制作吐痰盒。活动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看到了这些,不禁又想起了过去。前几年,大街小巷、人行横道上痰迹斑斑。不管是年愈花甲的老者, 还是口抹朱红、衣着入时的年轻姑娘,随地吐痰者屡见不鲜,使人感到这些人没有知识、不讲卫生、不尊重社会公德。
现在,人们主动把痰吐到痰盂里,大街上,小巷里,地面干净整洁,象鲁迅先生那样讲究卫生的人愈来愈多。这说明,人们的觉悟不断提高,讲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蔚为风气。
让我们都来向鲁迅先生学习,讲究卫生,注意公德,努力建设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鲁迅的作文 篇5
顺水而流的乌篷船,蜿蜒的小路盘旋在四合院里,那里就是鲁迅的故乡。
悠悠的河水缓缓流淌,走到大堂里,直到看到豪迈的“林翰”二字,才算真正进入了鲁迅的故乡。两边刚劲有力的毛笔对联“持其志而暴其气,敏于事而慎于言”,瞬间点燃了鲁氏家族世代的奋斗目标。中端一幅水墨兰花画占据了不少游客的眼帘,草草几笔所成的水墨画,正如鲁迅自己晚年所写的:椒梵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岂惜芳馨遗志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鲁迅家的百草园,在游客们看来只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油菜地,在鲁迅笔下,却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小时,他在此地欢快地斗、捉蟋蟀,灵巧地爬上高大的皂荚树,干劲十足地拔那与树缠绵的何首乌,顽皮地在石井上跳来跳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可想而知,百草园曾给年少的鲁迅带来了硕大的乐趣,石井、何首乌、皂荚树,对鲁迅来说,仿佛都有生命。正是这新世纪的时光,才使它们依然固守在自己应有的岗位上,好像在耐心而期待地等待着鲁迅熟悉的归来,和它们彼此再见一面,直到永远……想象着如此美妙的幻境,才使自己负有了百草园这种臻致纯洁的喜悦之情。
穿越过静谧的走廊,带着鲁迅著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记忆,我虔诚地寻觅着鲁迅曾在家乡玩耍的身影。处于鲁迅文中的三味书屋,我似乎看到鲁迅幼年上学的场景。站在三味书屋的跟前,眼前的布置令我倍感亲切,有些故地重游的美感。私塾中所谓的“三味”。是古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
现在空洞的桌椅四边,少了几分喧闹,显得有种荒凉的孤寂感,或许是寿先生的弟子们贪玩,去百草园玩赏一番了。鲁迅的私塾先生寿镜吾若在这里,洪亮地犹如古钟般的声音定会绕梁不绝地在大厅里回荡:“人都到哪去了?”回答的人,也只有眼前饱览一切风景的游客了。
远远望去,私塾老师拿着戒尺坐在教桌上的样子似乎依稀可见,书屋边好似还萦绕着那些捧着《荡寇志》的学生们的朗朗书声。房前屋后,老屋依旧,睡床依旧,院落里桂树依旧,棕色刻花的摇椅和圆桌,无不散发出古色古香的无限韵味来。俗话说睹物思人,看见鲁迅窗前空空如也的红木书柜,我的脑海里蓦地浮现出他少年时期与煤油灯相伴,苦读经书到鸡鸣的情景来。
带着淡淡的迷恋与不舍,我离开了这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中华伟人之乡。此时此刻,我由衷地感到,鲁迅的故居不但照亮了历史,还照亮了整个绍兴市。
【鲁迅的作文】相关文章:
鲁迅话题作文:与鲁迅的对话01-09
鲁迅故里读鲁迅作文05-30
鲁迅作文11-17
鲁迅作文01-11
鲁迅的作文07-06
鲁迅话题作文:走近鲁迅先生01-14
鲁迅话题作文:读《鲁迅》有感01-08
鲁迅话题作文:游鲁迅故居01-12
走近鲁迅—游览鲁迅的故居作文11-25
高中我读鲁迅作文-鲁迅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