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

2022-06-28 鲁迅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迅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的作文 篇1

  大家好,我就是今天带领你们参观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匡迪。这里就是鲁迅故里了,大家都认识鲁迅先生吧?他的原名叫周树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名作,如《孔乙己》、《阿Q》等。鲁迅是他的笔名,他的“鲁”字是照他母亲取的,因为他的母亲十分有才华,他希望自己也和母亲一样有才华。

  大家看见的这个富丽堂皇的大厅了吗?这就是周家卖给当地富翁朱家的老台门,周家因为慢慢衰落下来,不得不与族人商量,卖了老台门。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座典型江南特色的深宅大院。朱家买到后将老台门开始了重新修建,后来因朱家慢慢衰落也不得不停止了修建,将老台门大部分原样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才看到这原汁原味的老台门。

  这里就是百草园了,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中提到过,这里种着大量花朵、蔬菜、桑树。春天,花朵开放,十分美丽;夏天,桑果成熟,紫里透红,让人直流口水;秋天,蔬菜成熟,一个比一个绿,一个比一个嫩;冬天,这里白雪一年,百草园就像穿了一件雪白的衣裳……

  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这里就是那时城里最严厉的书屋了,他们的先生姓寿,是位一丝不苟的老人。你们看,这就是鲁迅坐的位子,你们看他的桌上有个“早”字,这还有段来历呢!因鲁迅父亲生病,家中不得不将一切东西都去换药,就在一天,鲁迅不小心延误了上学,被寿老师批评了。从此,鲁迅不仅不恨老师而且更加发奋读书,终于,他成了第一个“用笔与日本人打仗”的人。

  今天到此为止,大家可以分散参观了,请注意安全。

鲁迅的作文 篇2

  踏上人生的旅途吧!

  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

  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鲁迅

  几番踌躇,最终却也不知该如何下笔。究其缘由,只因一则自己思想肤浅、智慧贫乏,要谈论先生,真有力不从心之感;二则实难体悟反映于先生身上的那种神圣悲愤,那种“置身于茫茫旷野、四顾无人的大寂寞,压在万钧闸门下的全身震裂的大痛苦,在烈火中让皮肤烧焦,心肺煮沸,决死对敌奋战的大沉醉”。

  坦率地说,至今我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仍是非常浅薄的,我甚至还没有完全、真正地嚼透先生的伟大。在我眼里,先生实质上更以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身份,而不是以大思想家或者更伟大、更神圣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在先生的作品文字中,体现出来的都是我们不能轻易揭示的一些东西,能够在平凡的文字和叙述中,把人物的思想心理进行彻底的揭露,实可谓是能看透别人的心理。不过,我想这样也好,去掉后人加在先生身上的光环或许能够减轻谈论时的心理压力。

  对待先生的心态,可以说是“敬而远之”。我实在找不到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先生残酷地剥去我们身上的伪装,揭示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弱点,时常令人感到坐立不安;加上自己的惰性在作怪,我真的惧怕先生的冷峻与严苛。先生能够把现实社会中的人进行透彻的分析,而且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所谓的“真、善、美”进行彻底的批判,脱去他们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假壳”,让其在批判中获得被救赎、被改造的可能。同时,我们也为先生作品中那消磨不尽的痛苦而困惑,换句话说,我们简直不会甚至无法欣赏这种悲剧之美,无法分享先生在人生角斗中得到的生命沉酣的大欢喜。

  诚然,我们钦慕先生那样“无所顾忌的生活,无所顾忌地去爱、去恨、冷嘲热讽,坦荡地面对着别人的热舌头、冷唾沫,让他们去说,去诬蔑去以为”,然而现实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否定和困惑。尽管我们看到了诸种弊病,可是我们不敢反抗,当然也反抗不了。在先生的悲哀中我们也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以先生为师,能真学先生吗?想想先生的精神十字架,可能太沉重,我们背负不起。

  我想这也许是正确的。作为年轻人,我们只希望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力使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何必人为的去加重生活的砝码呢?我们没有必要脱下T恤牛仔,换上长衫,把自己关在“铁屋子”里去体味那一份苦涩。当然,我们也不怕生活的沉重,也决不会轻意去逃避。我们很欣赏先生那种面对现实,正视现实的精神,但为何不能更超脱一些,多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平等与慈和不知先生是如何认为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理解先生,学习先生,但我们却没有必要用先生背负的历史包袱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此来追求一种悲剧式的精神境界。少一点因袭以往的顾虑与牵挂,多一些对未来的高瞻远瞩,这样我想先生恐怕也不会斥责我们的莽撞。

  按照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去生活是可悲的,我却宁愿让自己的心流浪而不去模仿别人生活。我敬仰先生之人格,却不喜欢先生的性格。我想,我从先生那里所得到的既不是智慧,也不是热情,而是一种毅力,一种促使我们一步步向前走而决不停留下的力量。“遇见深林,可以辟为平地;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这对于正在刻苦学习、奋斗,不久也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便是极大的收获:以先生独立不依的精神和奋然前行的毅力,尽可能少地为自己设立羁绊,开拓自己的道路,或许这就是先生现在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先生踯躅于荒原之中,孑然回顾,苍茫无及。这是一幅极富于象征意义的生命图像。没有对话者,这是思想者最大的孤独;无法直面的人生,这是思想者永恒的困惑。在孤独这座祭坛上,几乎所有伟人和思想者都要走上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生命的造型就是一群沉溺孤独的羁旅者。

  在先生这样的大境界面前,我们永远只是蹒跚学步的稚童。

鲁迅的`作文 篇3

  记得那是五年级的一天,我学了课文《早》,一下子就迷上了鲁迅。通过阅读和查找资料,我了解了时代背景,明白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朝花夕拾》《呐喊》堆满了我的书架,孔乙己,闰土也一个个走进了我的世界。每天伴着一丝茶香,一缕阳光,我久久沉醉在鲁迅的世界里,为那个时代的不公而呐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些日子,鲁迅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趟绍兴,走进鲁迅先生的故居,触摸那段尘封的岁月。

  终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上,我来到了绍兴。这里没有太多的现代化气息,有的只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我仿佛穿越到从前,回到了鲁迅那个时代,在咸亨酒店,遇到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在街头,目睹了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祥林嫂……

  坐在历史悠久的咸亨酒馆,没错,就是孔乙己天天都来的那个酒馆,我沉醉于鲁迅小说中:客人慢慢散了,老板娘仍旧在噼里啪啦拨着算盘,孔乙己颤颤巍巍地走到门口,仍旧是那句话:“给温碗酒,加一碟茴香豆,账明天一定还。”说着,就穿着那身破烂不堪的长衫,轻轻地坐在我面前,一边嚼着茴香豆,一边向我诉说他的不幸与痛苦,不禁老泪纵横……我同情孔乙己,更多的是同情那个时代的最底层的老百姓。

  我再一次沉醉在鲁迅的世界里,是在鲁迅故居前。我轻轻地向同行的人介绍着,说着鲁迅的故事。我多希望鲁迅先生能笑一笑,可当我来到鲁迅铜像前时,他有的只是一脸的深沉与忧伤。别人也许看不懂,但我看到了他的眼睛里,写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告别了鲁迅故居,告别了绍兴,我仍久久不能自拔,鲁迅的民族情怀让我敬佩,悲天悯人的情怀更让我视为知己。但同时,我又有些欣慰,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些沉醉在鲁迅世界的日子,使我顿悟,使我感慨,使我不知不觉地成长起来。

鲁迅的作文 篇4

  关于你的记忆在我的童年就开始流淌,一向延续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也许你的身影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博得我的敬佩,以往觉得你没有什么不一样,也就是一个文人用他笔述写着那个时代,那些往事。

  在我还未洒脱一身稚气时,拜读你的文章,我曾有过这样一段暗想:你的文采也可是如此嘛,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没有一连串使人折服的修辞,什么打伏笔,什么前后照应,什么突出中心,也都不在情理之中嘛。只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和涌动在你的文字中。

  于是,你的光芒没有在那个时候于我的心中闪烁,然而,时间的流逝却让你在我心中蜕变,那个崭新的你在不久后就出现了。

  成长让我明白你笔下的尖锐,让我看到你的诚实,你的爱国,你的无所畏惧,你的大义凛然,孰重孰轻……你就这样被铭记——鲁迅。亲眼目睹为准绳,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鲁迅先生那叫鲁迅,愚鲁而迅行,大愚如智而行事迅速快猛,文学家与革命家在此刻并现。

  你用伶俐的口齿,解放人们的思想;用一只笔杆子,痛打资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过“二丑艺术”;用凸起的颊骨,骂过“聪明人”和“奴才”。思想光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这便是你,鲁迅。

  你创造了孔乙己和阿Q,以此来唤醒麻木的世人,来告诫你生活着的社会。可谓举世浑浊你独清,众人皆醉你独醒。应对他们腐朽的灵魂,你更多的是批判,而不是同情。再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表面上道貌岸然,或是封建道德的假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一一给予严厉的批判,你的思想给黑暗的社会带来了新的曙光。

  毛主席评论你: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我深信这样的评价是准确的。你的思想影响着世界的昨日,今日和明天……每当想起你,我便有了前进的力量。无论前沿的道路有多么坎坷,我都不再畏惧。因为有你,我能够挺起胸脯,大步向前。

  也许评价你的人已经太多了,你灵柩上覆盖着的“民族魂”三个字的旗帜已是你一生的写照。我的文字也就变的微乎其微,但这是心底的声音,是我的情感之言。

  鲁迅先生,愿为你的思想喝彩,你的行动喝彩。你耳濡目染的文字里,有着最为深沉的感召力,成长中的我会细细领悟,去体会你笔下的涌动,震撼。

  鲁迅,我心中的鲁迅。

鲁迅的作文 篇5

  游鲁迅故里 今天,我和妈妈又去鲁迅故里玩。 鲁迅故里的游客真多啊。我先去了鲁迅小时候玩过的百草园。妈妈给我讲了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我在想,这么高的桑树,蚕宝宝怎么爬上去呀?我在矮墙边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蚱蜢,它一跳就跳进了草丛,再也找不到了。 我又去了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和鲁迅纪念馆。最好玩的是三味书屋,我早就听妈妈讲过鲁迅刻“早”字的故事,但是却没有找到那张桌子。接着,我和妈妈坐在三味书屋里,有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上的是《三字经》。

  老先生很瘦,穿了一件长衫,戴了一顶有长辫子的帽子。他让我们一起跟他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告诉你,念不出老师要打手底心的。我觉得挺好玩,忍不住大笑起来。老师还教大家作对,对上了有小礼物。老师说:“茴香豆。”妈妈第一个对:“花雕酒。”还有的对:“霉干菜,臭豆腐。”老师把小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又送给了我。后来,妈妈又用“比目鱼”对出了老师的“独角兽”。老师说:“妙哉,这正是鲁迅小时候对的。”原来,妈妈刚好看过这个故事,想不到派上了用处。 今天真不错,游鲁迅故里有这么多的开心事!

【鲁迅的作文】相关文章:

鲁迅故里读鲁迅作文05-30

鲁迅话题作文:与鲁迅的对话01-09

鲁迅作文01-11

鲁迅作文11-17

鲁迅话题作文:游鲁迅故居01-12

鲁迅话题作文:读《鲁迅》有感01-08

鲁迅话题作文:走近鲁迅先生01-14

相遇鲁迅作文1000字-鲁迅12-27

高中我读鲁迅作文-鲁迅12-18

梦见鲁迅作文800字-鲁迅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