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

2021-04-14 鲁迅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的作文 篇1

  记得在小时候,妈妈从外地给我买来一本书,书面上画着一个人物。我好奇的问:“妈,这是谁?”“这是一代文学巨匠鲁迅!”从那时起,我便对这位削瘦弱小的老人有了印象,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文学巨匠。

  虽然,我还依稀忆起那一幕在我心中留下的记忆。但是,真正认识鲁迅,还是在小学。从那时起,我不仅眼睛看到了鲁迅,还在心中看到了鲁迅。

  我从《故乡》中看到了鲁迅的身影,那对少年时代朋友闰土的怜爱之情,感受到了少年鲁迅的纯真和无奈,感受到了鲁迅一股从心中涌出的隐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又把我拉到了久远的年代里。我听到了童年鲁迅的欢笑,听到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听到了孩子们对戒尺的责备。

  进入初中,我又进入了鲁迅的另一个空间,看到了鲁迅曾和我们一样从童年走过。

  《祝福》中的善良的劳动妇女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残酷的统治和压迫下的悲惨命运,震撼了我的心灵。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使我们这代学生真正感到了封建制度是怎样的一个鲜血淋漓的吃人制度。

  当我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它使我认识到鲁迅先生正是这样以笔来疗救我们这个受半封建半殖民统治的民族。“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到日本留学,从学医治病到弃医从文治国,无不充分显示了鲁迅对民族、对祖国的忧患意识。在腥风血雨里的年代,“且介亭”中的鲁迅先生正是这样以笔作投枪匕首,为民众而“呐喊”。

  生铁虽然硬但脆,钢却既硬又有韧性,因此,钢制的器物远比铁制的优越。做人也需要有点儿韧性,既不一味低头,又不鲁莽从事。我们中国,正是有鲁迅这样的人,才逐渐强大。

鲁迅的作文 篇2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过鲁迅的文章,被他的文章所感染。鲁迅,成长,中的,道路

  在成长道路中,是鲁迅牵着我们的手,教诲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使我们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路上,是鲁迅和他激昂犀利的文字,牵着我们的手,告诉我们要不断改变中国人的国民性,使中国人不再愚昧无知,不再麻木落后。他想说的话没说完,想做的事也没有做完,想看的都没有看到,就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牵住了我们的手,更牵住了千千万万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手。他告诉我们要奋斗,不妥协、不低头,要抗争、要自强。他通过他的手传达了他的思想,使我们在人生之际刹那间明白了方向,有了韧性与信仰。

  作为一个世纪后的我们,为您的生命的短暂而惋惜,生活在封建黑暗时期的您——鲁迅,以文章为利剑,抒发了自己对当时封建专制的不满,你笔锋幽默辛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又不自命清高;你的幽默中闪烁着睿智与深刻,忧愤中蕴含着一颗深沉的爱国之心啊!

  您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同时,您还是一位出色的孝子,在自己父亲生病的时候,你立志学医救父亲。

  一百年前,面对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鲁迅以犀利的眼光看透了那个吃人的时代,无畏地向浑浊和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挑战。

  鲁迅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他属于历史,又属于现代。他严厉而又慈祥。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却牵着中国人民的手,一步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那一天!

鲁迅的作文 篇3

  鲁迅,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使用的笔名,他的原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本是一名医者,一次,他东渡日本留学,却在一部影片中看见中国人被日军捕获,且即将被抹杀,而周围虽挤满了同胞,但个个都无动于衷的场景后,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

  此时,他才真正明白,中国人麻痹的不仅仅是身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灵魂已然麻木。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第一要务,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从此以后,他便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那些麻木的人们,用那支平淡无奇的笔去唤醒那沉睡在心底深处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个人理想和民族复兴二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在那个“腥风血雨”的战场上,他的这个决定无疑是危险重重,但他却不得不踏上这条充满艰难险阻且看不见尽头的道路,因为那时的中国已经陷入了黑暗,可见他是拥有何等伟大的气魄

  自此,鲁迅便奋笔疾书,刻苦钻研,以那时的黑暗社会为背景,创作了多部文学作品,借此来激励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1918年,鲁迅出版的《狂人日记》风靡一时,它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黑暗,表达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以及自身深刻的忏悔意识。后来,他还创作了《朝花夕拾》、《坟》、《彷徨》等经典著作。

  中国领袖毛泽东曾评价他:“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他“引领”着我们冲破黑暗,走向光明。在我的眼中,他永远是那样圣洁、高雅、伟大

鲁迅的作文 篇4

  每每读完鲁迅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个面部特写。

  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而清晰,终于画出了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在众多的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

  与其他举世瞩目的文豪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以写杂文见长的鲁迅,何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异彩来?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屠格涅夫那清新优美诗一般的笔调,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伟大的战士。

  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与敏锐。他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做剑,寸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读鲁迅的作品,实际上是在了解鲁迅的为人。他敢骂,骂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婢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他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润土,为受封建势力压迫的祥林嫂。他疾恶如仇,使那些反动的御用文人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

  而他又始终在刀光火色的衰微中渴求着光明。夏瑜的坟头,他放上一个红白相间的花圈;碎影依稀中,他追寻着那个“好的故事”……他笔锋幽默辛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不是自命清高的冷嘲热讽,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其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我时时解剖着别人,更多的却在解剖着我自己。”确实,鲁迅的坦率无所不在,无论对人对己。在热情勇敢的农村孩子中间,他看到了一个无知无能的“我”,在衣衫褴褛的人力车夫面前,他感受到了体面外袍下的自私自利的“我”。从学医到从文,从迷信“进化论”到辨证地看问题,鲁迅就是这样不断的自我督促,自我更新,“一面清算旧帐,一面开辟新路。”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那黑暗荒芜的年代里,多少青年聚集在这位先行者周围,听他呼吸,跟随他呐喊。他用自己的心血引导莘莘学子,走上真理和正义之路。

  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他思想的光芒是不会受时间与空间的阻隔的。

  即便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鲁迅那深邃的目光依然会使你幡然悔悟。

  当你醉心享乐、虚度光阴时,“浪费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的警告,会使你吓出一身冷汗;当你无法把握自我,却又自欺欺人、逃避现实时,阿Q的形象能使你窥见自己的影子,猛然从梦中惊醒;当你钻入虚无主义的圈子里不能自拔,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产生怀疑甚至自卑时,那一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

  的反问,又使你重新挺起了胸膛……

  这,就是鲁迅。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属于历史,又属于现实。

  他严厉,又慈祥。

  他消失了,又永远在人们心中。

鲁迅的作文 篇5

  从小时候的顽童“哥儿”,到青年的“愤青”,再到中老年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一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和他接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鲁迅的求学之路。

  幼年时期,由于家境不错,鲁迅很早就上了私塾。私塾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作为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它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私塾完全采用注入式教学。而且,由于私塾先生具有相当的权威,因此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还打手心、罚跪,以达到惩戒的目的。比如,鲁迅著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不常用并不意味着不用——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虽然接受私塾教育的学生大多是只会背诵的“念”死书,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再如小说《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得意于“回”字有四样写法,但它无疑还是让少年鲁迅有了最初的文化启蒙。

  1889年,18岁的鲁迅考上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一年后,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新式学堂”。新式学堂是晚清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晚清,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变革。这种学堂不再是只教四书五经的私塾了,而是增加了很多别的现代学科,如清政府在1902年颁发的《钦定中学章程》,对所开课程作了这样的规定:“修身第一,读经第二,算学第三,辞章第四,中外史学第五,中外舆地第六,外国文第七,图画第八,博物第九,化学第十,物理第十一,体操第十二。”从小城绍兴,到大城南京,青年鲁迅不仅见了新世面,更是在新学堂里看到了一片新天地,也接触到了新思想。

  当时的中国已经认识到自己和别的先进国家的差距,所以晚清政府派了很多优秀学生去欧美和日本等强国学习现代知识。1902年,二十一岁的鲁迅得到了到日本留学的机会。1904年,鲁迅由东京弘文学院改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在这里,鲁迅碰到了我们所熟悉的藤野先生,也是在这里,他看了中国人麻木围观国人被枪毙的画片,醒悟到医术只能拯救人民的身体,拯救不了他们麻木不仁的灵魂。正如他在呐喊自序里说:“从那一会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候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为的就是从思想上解放中国人民,因为只有人民自己站起来反抗,才有得到自由的一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鲁迅一生最好的写照。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而鲁迅之所以为鲁迅,都是在时代背景下,与他的求学之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个人视野的不断拓展、思想的日渐成熟紧密相连的。

鲁迅的作文 篇6

  我的家乡在绍兴,绍兴的鲁迅里,特别美丽。大门口有一块石壁,上面写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打字旁边有鲁迅故里的雕像,她的下面有许多古时候的人。一进大门口就看见许多古代房子,有鲁迅的书房、鲁迅的休息室。里面还有一个个大小不同的酒杯。跨出来有一口井,如果一不小心掉进去,可能就爬不出来了,继续往前走,是一家家的小吃店,还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旁边有玩具,又大大小小的太阳伞、有望眼镜等等。再往前走,有百草园,百草园这块石头就像士兵一样,一动不动的站在那。还有一位一颗很年老的书在旁边,就像一为老爷爷在和我打招呼!突然,传来一阵琴声,那琴声,实在是太优美了。我静静的坐在哪,听着优美的声音,真舒服啊!就在我旁边,开着许多鲜花,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等各色鲜艳的花儿,时间不早了,我往回走,看见一个唱戏的场地,我连忙走过去,为他们鼓掌。实在太精彩了。我又往回走,终于走出了这个大迷宫。

  看!这就是鲁迅故里,太美丽了!

鲁迅的作文 篇7

  这个名字如此熟悉,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便扎根于记忆中。

  这个名字那么陌生,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后,却仍只是个名字。

  鲁迅先生:

  请原谅我少年的单纯与稚气,只怪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懂得太多无奈与绝望;请原谅我此刻的困惑与不解,只怪我的生活太过安逸,不明白太多愤慨与悲哀;请原谅我曾经的散漫与自私,只怪我的旅途未历风雨,不知道生命何其短暂,责任何其重大……先生,请允许刚开始思考的我慢慢向您的心靠近,试着感受那伟大的热度。

  您是我敬畏的人。从前是因为您站得太高,太远,模糊的印象让我产生敬畏。如今,我努力向上攀爬,渴望更近、更清晰地认识您,然而直到现在为止,我只是发现,对您的敬畏更多更多了。

  您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是毋庸质疑的。可我更愿意抛开这些空洞的称号,因为我知道,您只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有思想、有骨气、有人性的中国人。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混乱的年代啊,那是怎样的堕落的社会啊,那是怎样的愚昧而懦弱的民族啊!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和平的年年岁岁中,但也为难以体会您的心灵而深感遗憾。我只是试着,试着感觉那交织了无数情感的炽热的心,一种不能用言语诉说的感情,只能像这样,像这样化作我对您深深的敬畏。

  世上的人们常谈论起您,对对错错,是是非非,没有一个定论。而我——一个涉世未深的小丫头,实在不敢妄加评论。您在我心目中,简单又复杂,平凡又伟大,如一个耐人寻味的谜。对于您,我仍无法清晰地了解,只是一遍遍读着您的东西,反复推敲着您的文字,尽可能准确地揣摩您犀利的话语,仔细地发现您敏锐的目光,深切地感悟您燃烧的情感……

  当我努力向您的心靠近时,周围弥漫着沉重而压抑的空气。但是我嗅到了,我真的嗅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的气味。我似乎能听到心脏有力地跳动,我似乎能触摸到心底的滚烫,那样的炽热,必蕴涵着一种力量,源于人性的精神的力量!

  我,仍在这样凝固的空气里,努力,努力,试着亲近那颗炽热的心……

鲁迅的作文 篇8

  他的笑声是明朗的,他走路是轻捷的,他拿烟的方法也是独特的,他的精神更是永不磨灭的。他就是我国的大文豪,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

  嗜书如命

  鲁迅从小爱读书,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鲁迅先生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冬天看书冷,他吃辣椒驱寒。而且平时很爱护书籍,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还自己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正因为鲁迅先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才有那惊人的成就。

  惜时如金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就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到了晚年,身体不好了许多,可还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工作。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用笔作武器,一直战斗到他逝世的那一天。

  幽默风趣

  鲁迅说话谈谐风趣。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个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乞丐,坦然地转过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而且,他的侄女不认真读书,他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婉转幽默地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让他的侄女感到既羞愧,又悔恨。

  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是一个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劳动人民当牛做马,人民永远铭记着他,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鲁迅的作文 篇9

  绍兴似乎从古至今是一个出名人的城市,也可以说,这个城市是以名人而新的。但是一踏上绍兴,脑海里便只有“鲁迅”这个深刻的印象罢。也是因为鲁迅,给绍兴添上了些许浓郁的“书气”。

  绍兴总会给予人一种“老夫子”式的感觉。在冬天里,绍兴可算是非常的冷,只不过还带一点清新,让人从沉闷中释放出来。昨晚的雪还未化完,便堆积在檐上。小水珠从中渗出来,极有声韵地“嗒叭”垂下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的孩提住所就坐落在绍兴市区。第一次看见,真仿佛是几十年前的古镇,永不褪色的意蕴,与这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映成趣。在鲁迅故居的一条街上,有不少民间特色工艺品摆在那儿。还有弥漫的臭豆腐的香味飘散,似乎再次强调了绍兴的饮食特色。中间的水道上三三两两的停着乌篷船,似乎还在重现昔时的江南水乡。不少戴着乌毡帽的游客与老人穿插在人群中,别有特色。

  在这个昔日辉煌的大户人家里,虽是大年初二,却还是挤满了前来探寻的游客,不乏有闻名而来的老外。鲁迅的故居很多被修建,只留下故屋里的木板中的裂缝去探个仔细了。最真的,还是鲁迅故居里破损不堪的椅子,还有不成样子的一触即崩的棉絮,还有鲁迅睡过的木床,反应着当年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我们还从被从远处“搬”来的三味书屋中看到了鲁迅所用的课桌与椅子,桌子上的那个“早”已经依稀,只是那黑白拓片还在描写着这一段“轶事”。则在“百草园”中,或许上面的杂草们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替更,但是那片土地还在,用洁净的轻纱一样的雪把这方寸土地轻轻地盖住,令人不禁想觉三尺土追寻当年鲁迅的脚印。这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从那连珠中,竟让人品味出江南的浓郁气息。更像是一幅水墨画,挂在故乡的记忆中。

  一片属于绍兴的棕黄色,记忆中的人儿还在吃着茴香豆,喝着温黄酒,安静地听着,属于乌篷船的故事……

【有关鲁迅的作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1.有关鲁迅的作文合集5篇

2.有关鲁迅的作文合集9篇

3.有关鲁迅的作文合集七篇

4.有关介绍鲁迅作文合集10篇

5.有关介绍鲁迅作文合集5篇

6.有关介绍鲁迅作文合集九篇

7.与鲁迅有关的作文

8.有关鲁迅的故事作文

上一篇:鲁迅故居游作文 下一篇:鲁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