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鲁迅故居作文

2021-02-03 鲁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鲁迅故居作文(通用2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鲁迅故居作文1

  鲁迅是我们绍兴的一个名人,也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上次暑假,大阿姨和哥哥来我们绍兴游玩,我们去了鲁迅故居。首先,我们进入了鲁迅的家,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像在走迷宫似的。

  鲁迅家的后面有个百草园,那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里面有许多品种不一的植物,看得眼花缭乱,真想知道鲁迅以前在这里是玩得多么开心。

  在鲁迅家门前有几尊铜像,一边是鲁迅的继祖母摇着扇子在讲故事,另一边鲁迅双手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地在听祖母讲故事,我看着看着,就感觉自己也沉静在鲁迅继祖母的故事中。

  走出鲁迅的家扣,我们没走多久就到了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鲁迅的桌子上还能看见一个“早”字,这是因为有一天,鲁迅给爸爸买药就迟到了,还被老师骂,鲁迅就在上面刻了一个“早”字,提醒他不要迟到。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走累了,我们到一家店里买了两盒臭豆腐,那味道真好吃。

  鲁迅的家的环境好美啊!

  游鲁迅故居作文2

  今天,我和母亲又去鲁迅故里玩。

  鲁迅故里的游客真多啊。我先去鲁迅小时候玩过的百草园。母亲给我讲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我在想,这么高的桑树,蚕宝宝怎么爬上去呀?我在矮墙边发现一只小小的蚱蜢,它一跳就跳进草丛,再也找不到。

  我又去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和鲁迅纪念馆。最好玩的是三味书屋,我早就听母亲讲过鲁迅刻“早”字的故事,但是却没有找到那张桌子。接着,我和母亲坐在三味书屋里,有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上的是《三字经》。老先生很瘦,穿一件长衫,戴一顶有长辫子的帽子。他让我们一起跟他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告诉你,念不出老师要打手底心的。我觉得挺好玩,忍不住大笑起来。老师还教大家作对,对上有小礼物。老师说:“茴香豆。”母亲第一个对:“花雕酒。”还有的对:“霉干菜,臭豆腐。”老师把小礼物送给母亲,母亲又送给我。后来,母亲又用“比目鱼”对出老师的“独角兽”。老师说:“妙哉,这正是鲁迅小时候对的。”原来,母亲刚好看过这个故事,想不到派上用处。

  今天真不错,游鲁迅故里有这么多的开心事!

  游鲁迅故居作文3

  国庆节里,我没去游览山山水水,也没有去有趣的儿童乐园,而是去了绍兴的鲁迅故居。

  来到鲁迅故居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进入了鲁迅祖居,看见了古色古香的正厅,中央挂着“德寿堂”这三个大字,两旁摆着接待客人的凳子,听导游阿姨说这是会客的厅堂。

  参观完正厅后,我们穿过一过道,来到了厨房,妈妈给我介绍了厨房里大大小小工具的用处,使我知道了这些工具的功能。再往里走,就是大大小小的房间了,有小姐的、少爷的,还有琴房、绣房和书房,我不禁感叹到鲁迅原来是个富二代啊!

  参观完鲁迅祖居,我们来到三味书屋,这里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隔着围栏,我看见鲁迅坐的那张桌子,上面刻着一个早字,导游阿姨自我介绍“早”的来历:有一天,鲁迅给父亲买药。导致上学迟到,被老师严厉批评。于是鲁迅并没有找借口,而是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从此就没有迟到了。这时,我眼前浮现出鲁迅勤奋学习的形象,联想到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的愧疚。

  走出三味书屋,我们来到百草园,这里是鲁迅童年的乐园。这里有绿油油的青菜,大大的南反,高高的皂夹树,树上长满了爬山虎。看到这些景象,使我仿佛看到鲁迅在园子里玩,玩得不亦乐乎。

  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游览地,但脑海里挥不去的是鲁迅勤奋好学的景象。

  游鲁迅故居作文4

  冒着蒙蒙细雨,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我们撑着伞游览了鲁迅故居。

  我从书上知道了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从爸爸口中了解到鲁迅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思想家,今天又在鲁迅故居看到了这个有着“浓黑眉毛”、“浓黑胡子”的伟大作家的雕像,并了解了他光辉的一生。

  走进“三味书屋”,我想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那里,我看到了鲁迅生活的“四角的天空”,还坐在鲁迅坐过的课桌前,想象着鲁迅小时候求学时的样子。在他那个大大的书房里,所有摆设都很简朴,只有柜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我在鲁迅博物馆里看到了,鲁迅原名叫周樟寿,后来改名叫周树人,爷爷是做官的,而从他爸爸这一辈开始,家里就变穷了。而鲁迅却很感谢爸爸,因为那段时间的磨练,让鲁迅知道了自己小时候想做医生的理想只能救死扶伤,而拥有知识,做一个用“笔”战斗的人却可以拯救一个民族。我还在这里认识了鲁迅在日本的恩师“藤野先生”,看到了鲁迅翻译的许多外国进步著作。看着照片上的旧中国和那个时代的人,我不禁感叹:鲁迅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中国人。

  也许,在绍兴的鲁迅故居里,我能看懂的东西不多。但我想,这是一颗种在我心里的种子,以后我还想到上海的“鲁迅故居”,去了解鲁迅更多的更伟大的故事。

  游鲁迅故居作文5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我和爸爸一起来到了鲁迅故居。

  一走进大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原来这里种着两棵茂盛的桂树。所以这里叫挂花明堂。

  过了桂花明堂就来到了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向四周一看,到处都是房间。东首前半间是客厅,是鲁迅吃饭会客的地方。西首前半间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她性格幽默,孙子们都很喜欢到她那儿去聊天。蒋氏常给幼年的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楼上东首一间是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她和鲁迅性格不同,所以鲁迅对她无爱情可言。

  穿过蜿蜒曲折的长弄堂,便是美丽的花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百草园名称虽雅,但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天晒稻谷,但那是儿时的鲁迅的乐园。鲁迅经常和小伙伴到这里来玩耍,正是因为这样,鲁迅才会12岁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所以他非常留恋这个属于自己的乐园。

  走过长长的小路,映入眼帘的就是鲁迅笔下的风情园。台门内有一方400平方米的清澈见底的水池,水中的鱼儿们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假如我能像水中的鱼儿们一样,那该有多好啊!

  天色已经暗了,而我却还想在游览下去,不过没办法,我只能回家了。

  不过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令人回味无穷的名人之家!

  游鲁迅故居作文6

  周日,我带着对鲁迅先生的好奇心,与语文课本一起来到绍兴鲁迅故里。

  还未进入大门,我便看到两个孩子的铜像,仿佛正在聊些什么。走近一看,这不就是闰土吗?跟课文中同样的银项圈、同样的小毡帽、同样的紫圆脸。那么,另一边穿着大少爷服装的,一定就是儿时的鲁迅先生吧!那他们聊的应该就是看瓜、刺猹、捕鸟……我也真想听听!

  走进大门,我便进入鲁迅祖居,这院子可真大!不仅有卧室、厨房、浴室这些必要的房间,还有琴房、大客厅、小客厅、仓库……看都看不过来,他们家可真富有呀!

  在语文课本中,闰土与鲁迅先生是在厨房相识的,但并不是祖居的厨房,而是新台门——现在的故居里的厨房。带着好奇心,我们跨进鲁迅故居的大门。故居就没有祖居那么大,但还是有一种大户人家的气派。在那儿,我找到章运水与鲁迅先生相识的厨房。可想而知,章运水其实就是鲁迅笔下的闰土。

  来到后花园——百草园,在那儿,我仿佛看到儿时的鲁迅先生与章运水在一起玩耍嬉戏,一起在井沿上跳来跳去,一起坐在石头上谈那些乡村趣事。

  走一个下午,我们还参观鲁迅先生与兄弟们小时候的学堂——寿镜吾先生的三味书屋,还有鲁迅纪念馆。我仿佛与鲁迅先生一起经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是真正地用他的武器——笔,战斗一生。

  游鲁迅故居作文7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同学们一起去了鲁迅故居游玩。

  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了绍兴鲁迅故居。这里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小卖铺,有卖冰激淋的,有卖绍兴特产的,还有卖纪念品的。

  随着人群,我们走进了这条街,走了不远,就发现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来来往往都是乌篷船。大人们买好了船票,我们穿上了救生服,登上了乌篷船。摇乌篷船的老大爷刚招呼我们坐好,船就摇摇晃晃地开了起来。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随着船身行走在水面上而带来的一点点凉风,再加上船慢悠悠左摇右晃的,人坐在乌篷船上,简直惬意极了!船很快进入了一个隧道,抬头只见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红的、黄的、蓝的,应有尽有,漂亮极了!

  下了船,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曾经的三味书屋现在变得十分先进:崭新的桌椅、可升降的黑板、还有大屏幕投影和电脑呢。转过街角,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种满了各种草药,而如今的百草园,分成了四大块,分别种着大白菜和青菜,这让我不禁有些失望。

  绍兴的臭豆腐,历史久远,因臭而闻名中国。我买了两盒臭豆腐,边走边吃,再加上一路都是烧烤串、关东煮、山楂糕、鲜榨汁等等,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吃货的美地。

  鲁迅故居既有水乡特色,又有文化特色,还是美食天堂,不愧为绍兴的旅游宝地。

  游鲁迅故居作文8

  鲁迅是中国的一代文豪,今天,我有幸跟随妈妈的同事们一起,来到了鲁迅故居。

  鲁迅故里由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和鲁迅纪念馆组成,走过三味书屋就到了鲁迅故居。一进门,我就看到两棵有着茂盛绿叶的桂花树。桂花树的旁边是一个非常大的水缸,凑进一看,缸底堆着好多的硬币,我正疑惑,这时候导游说:“这原来是用来蓄水的,现在被一些游客当成了许愿池。”桂花树边上就是鲁迅的房间,里面还有保存完好的鲁迅曾经睡过的床铺还有一些鲁迅的旧物。过了堂,就来到了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我四处观望,发现都是房间,东面前半间是客厅,是鲁迅吃饭会客的地方;西面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房间,听说她性格幽默,常给幼年的鲁迅讲“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楼上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

  走过两楼两底,就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就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子,但是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到这里来玩耍,是他们儿童的乐园。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纪念他那段快乐的童年时光。

  我们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一进纪念馆大门,迎面几个金色大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写在鲁迅铜像边上的墙上,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吧。纪念馆里有许多先生用过的家具,衣物,孩提时的玩具,每个阶段的简介……。更多的是鲁迅的文稿,我只大略的看了一下,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文稿的字是用毛笔写的,端端正正,但是许多我都看不太懂,看介绍才知道是鲁迅是因为看到那时国内同胞的愚昧,弃医从文,用文章来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看了这些,我对鲁迅敬佩极了。我想:其实,伟人的故居之所以这么特殊,是因为伟人赋予了它非凡的意义吧。

  游鲁迅故居作文9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身为一个绍兴人,我却连鲁迅先生都不了解,所以我决定先从鲁迅故居开始了解他。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我迫不及待的冲进去,扑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

  绕过石碑,向前走一小段路往右转,跨入树阴遮蔽的石库门,就是鲁迅一家的住所,楼房后有一天井,青石板铺面,天井里种植着一株高大的桂树,每到深秋,桂香扑鼻,因而又称桂花明堂。过天井有两间南北朝向的楼房,前后缕披花格门窗,东边楼下中间用板隔开,前半间称小堂前,小堂前里太师椅,方桌,茶几仍照原样摆放,鲁迅小时候常到这里看书,写字,画画,他所写的《诗中画》也就从这里诞生。

  走出鲁迅故居,往前过三间平屋就是百草园。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道尽百草园里的斑谰色彩。百草占地两千多平方,那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至今仍保留原来的样子。百草园虽然名字好听,可却只是一个小菜园,即使是这样,这里还是成为了鲁迅儿时的乐园。百草园的旁边就是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我知道鲁迅一生经历的事情,由于鲁迅的祖父是大官,他死了后鲁迅家就没入贫困,家里的东西一样一样的被当掉,鲁迅从中看透了世态的卑俗。

  短短一天我就游遍了这个地方,鲁迅故居虽然不大,却令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鲁迅这位伟人。

  游鲁迅故居作文10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跟着旅游社去绍兴。经了大约5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绍兴,我们的第一站是鲁迅故居。

  一下车,住在绍兴的小林导游来接我们,她把我们带到了游绍兴第一站——鲁迅故居。

  进鲁迅故居前,小林导游说:“鲁迅故居有4000多平方,比鲁迅祖居多出1000平方,是周家最大的建筑。”说完,并带我们进了故居。

  进去后,我们先看到了迎客的徳寿堂,徳寿堂的上方挂着一幅栩栩如生的画,画下摆着一张张清朝时代的精致凳子,上面刻着龙、凤等吉祥图案。

  接着,我们参观了鲁迅先生的卧室。卧室里有一张精致的木质清代床、刻着动物的木质圆木桌……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木制的。

  我们又参观了鲁迅先生的书房,书房里放着许许多多放书盒,一张精致的木桌上放着许多毛笔,那是鲁迅先生的阅读桌。

  参观完鲁迅故居后,我们去了三味书屋,是鲁迅以前上学的地方。我们看了鲁迅以前坐的椅子和写字用的桌子。我们听小林导游介绍:鲁迅的桌子上刻有一个“早”字,那据说是因为有一次,鲁迅上课迟到了,他感到十分惭愧,所以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每天要早点到学校,不要迟到。

  鲁迅不愧是绍兴名人,他的小时候就严格要求自己,我该向鲁迅学习。

  游鲁迅故居作文11

  幽深的古树,白墙黑瓦的房屋,推开门,“嘎吱”一声,仿佛走进了新的世界,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来到了鲁迅生活过的地方。

  外面是被无数葱绿树木掩映着的白墙黑瓦,里面却是木结构房屋,似乎还能够嗅到一点儿岁月的气息。啊!这就是那位大文豪鲁迅生活过的地方吗?一步一步踏进去,那些青石板砖闪耀着太阳的光辉,似乎在叹息着岁月的沧桑。哎!连这石板砖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鲁迅故居,真的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穿过天井,我们就来到了大堂,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桃木家具,似乎在庄严地宣告:这是主人们坐的地方。家具上精美的纹路,却已是百余年前流行的花样。时间已经悄悄改变了一切,就连大厅上摆放的挂画,都还是一百多年前那种红艳艳的牡丹,如今社会已经难觅踪迹。椅子上落满了尘埃,静静地躺在那里,也许是岁月将它们变得沉默。

  走过大厅,木板房依旧是“咯吱咯吱”的响声,仿佛在抗议着游客们踩得太重了。我连忙放轻脚步,不敢惊动地板上的浮尘,将脚轻轻地抬起,又轻轻地落下,不留一点儿声音。夕阳从狭窄的门缝穿越而来,将我的影子照得又细又长,不知鲁迅当年有不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如果经历过,那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

  鲁迅的故居,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令人捉摸不透。那些高高挺起的古树,那些细细长长的斜阳,还有那些已经成为古董的家具,和落在上面的尘埃,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浮想联翩!

  游鲁迅故居作文12

  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三条胡同21号,从1924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先生一直居住在这里。

  推开两扇黑色的院门,穿过短短的门道,眼前就出现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院里有两棵枝叶茂密的白丁香,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这是鲁迅先生1925年4月5日亲手栽种的。

  小院里的南房是鲁迅接待青年朋友的地方,有时鲁迅自己也在这里休息。

  东房曾经是女工的住室,以后用来堆杂物。

  西房当年是厨房,现在是“故居”管理人员的值班室。

  北房有四间。西头一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自己称它为“绿林书屋”,人们把它叫做“老虎尾巴”,因为它是扩建时展接出来的。东头一间是鲁迅母亲的卧室。

  “老虎尾巴”是所有屋子最小的一间,室内放着一个老式的三屉桌。桌上摆着一盏煤油灯,它使我们想起当年还没有电灯的情景。油灯旁边放着一个普通的木制笔架,一只装在硬木盒里的砚台,还有一个旧马蹄表和一个烟灰缸。一只盖碗像不久前刚用过的一样摆在桌上。桌子一边是个牛皮纸箱,另一边是个什物柜。桌前一把藤椅,墙上挂着一幅炭画和一幅藤野先生像。屋子另一侧放着茶几和木椅,茶几上方的壁上挂着一幅题字:“望崦嵫而勿迫,恐鹈?之先鸣。”

  北房西侧的小门,通过后面和室内的陈设,都是极简朴的。就在这里,鲁迅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包括《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

  鲁迅故居,北京这座简朴的四合院,是人们永远敬仰的地方。

  游鲁迅故居作文13

  前一天得知要去实地参观鲁迅先生笔下的“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竟一直兴奋到了第二天清晨。早早梳洗带装完毕等待出发心之向往的行程,抑制不住的兴奋全部都写在我的脸上,像阳光下盛开的花儿……

  迎着微微拂面的清风,呼吸到了自然的青绿味,顿时神清气爽!一路欢歌笑语,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鲁迅的故居。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大的鲁迅浮雕了,浮雕上的鲁迅,脸上带着些许微笑,这笑淡到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他在笑。他的左手正微微抬起,右手正环抱着左手的手肘。左手上还正用中指和食指夹着一支雪茄呢。联想一下先生那吞云吐雾的样子,会不会让人忍俊不禁呢?

  进而向里深入,便是鲁迅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了,刚刚踏入三味书屋就有一股浓烈的墨香扑面而来,这墨香过了这么多年却仍然不曾散去,历久弥香,让人不禁浮想起鲁迅上课的认真画面:埋头苦读,奋笔疾书,对,一定是这样留下的。正是这里诞生了一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等称号的名人:鲁迅!他影响了很多跟他一样有志向的同道中人,他是中国新的文化的方向。再移动我们的双脚,视线触及到的便是大家熟知的“百草园”了,那是鲁迅家的后院吧,我还在那里留了影呢。

  还记得鲁迅在自己的桌上刻的那个“早”字吗?这个字一直激励着他,也是他一生的写照。鲁迅一生坚守的精神便是:时时早,事事早。虽然历史一页又一页的掀过,许多人和物也物是人非,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走过百草园,一天的行程也将近尾声。而园内的景与物,还有故事却开在脑海里回放,余味深长。

  游鲁迅故居作文14

  5号6号两天,我们一家去绍兴游玩,其间鲁迅故居留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一走进故居前的广场,巨幅的鲁迅画像印入眼帘:一边是小桥流水乌蓬船,一边是正在抽烟的鲁迅先生。缕缕轻烟从烟头冒出,也许这代表着缠绕在无数人心中对先生永久的怀念吧。

  故居在小巷深处,跨进门,“德寿堂”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一家普通的宅院,十分普通也雅致,因为是秋季,还带着几分萧杀。可走进百草园,感觉一片“春暖新绿”:一片很小的田地里,整整齐齐地种满了毛豆,大小不同的叶子,十分有趣;周围错落有致地种着几颗大树;甚至花圃里,都是一片碧绿。真是一个充满了童趣的百草园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去了。”说得一点儿也不错,碧绿、紫红、金黄……百草园真是一个七彩的乐园。

  跨进三味书屋,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又仿佛看见了寿先生严厉的样子。全城最严厉的私塾就是不一样!规规整整的木桌椅,方方正正的讲台,还有青石写字台,望下来都是方正整齐,给人以严肃、庄重的感受。一声声朗读,一次次对答,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不打不成器”的年代。

  要问鲁迅故居什么最有名,那自然是咸亨酒店喽!巷子一长条,到处都是“咸亨酒店”的招牌。原来“真身”开了不少分店呢!一盘茴香豆,一壶花雕酒,呵,我也当了回孔乙已!

  回首鲁迅故居,我仿佛看见了长妈带回的“三哼经”,仿佛看见了小鲁迅在墙角地挖何首乌,仿佛看见了课堂上与寿老先生巧对“独角兽”的生动场面……我明白,鲁迅先生永远活在世人心里。

  游鲁迅故居作文15

  我认识鲁迅是因为他写的短篇小说《故乡》,在那之前,我是完全不认识他的。暑假,我的哥哥带我来到了浙江鲁迅故居。

  来到目的地,“鲁迅纪念馆”大字赫然出现,闪闪发亮。这里是鲁迅17岁之前的住所。一进门就看到一个人夹着烟,眼里露出了疲惫的神色,仿佛在为国担忧,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这便是鲁迅。

  然后我们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两千平方米。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是鲁迅心里美好又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们直奔三味书屋,它约有35平方米,鲁迅12岁开始在这里读书,前后长达五年的时间。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过:“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一出门,一条小河脚刹在三味书屋,钱乌篷船静静的躺在河流上,流动的河水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可谓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学习环境。

  出了“鲁迅纪念馆”,我们去了著名的孔乙己咸亨酒店,店里古色古香,颇有一番别样的滋味,真是“万物得以皆美”啊!

  鲁迅先生看得微、看得远;他就向一个目标奋勇的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

  我们的国家有像鲁迅这样硬的骨头是很可贵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游鲁迅故居作文16

  春节期间,爸爸带我到北京游玩,我在那里参观了鲁迅故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鲁迅生前曾在许多地方居住过,所以现在鲁迅的故居有绍兴、上海、广州、北京等多处,我们参观的是北京的鲁迅故居,也称为鲁迅博物馆。

  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曾在1924年至1926年在这里住过。一进大院,先看到的是鲁迅先生半身汉白玉雕像,沿着小路向西走,就到了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是一个标准的北京四合院,院子不大,北面的正房是鲁迅和原配朱安、鲁迅母亲居住的地方。正房西边的房间为朱安卧室,东边是鲁迅母亲的卧室,中间餐厅北面是鲁迅先生的卧室兼工作室,房间很小,只有一个很窄且简陋的木板床,床上铺着草席,床下有一个很大的网篮。除床外,还有一把旧藤椅和一张木制的写字桌,桌上有一个小闹钟和一盏带玻璃罩的油灯。在这个鲁迅称之为“老虎尾巴”的狭小空间里,鲁迅创作了《野草》、《彷徨》、《华盖集》等大量著作。院子的南面是鲁迅先生的书房兼会客室。院子中间,是80多年前先生亲手栽下的两棵白丁香,因为天气寒冷,丁—香树还没有发芽、长叶。东西厢房是放生活用品的地方。滑着院子西边的小门绕过后边,就是后院:院子中央,是鲁迅先生亲自打的'井,井的四周已经围上白色的栅栏,院子北边还有一丛鲁迅先生手植的黄刺梅。

  伟人的故居非常简朴,这令我非常感叹。我们今天的条件比鲁迅还要好,我们有什么理南不好好学习和工作呢?

  游鲁迅故居作文17

  国庆节里,我没有去一望无际的草原,也没有去有趣的罗蒙环球城,而是去了绍兴的鲁迅故居。

  来到鲁迅故居门口已是人山人海,“我们不是来看鲁迅故居的,而是来看后脑勺!”妈妈在一旁风趣地说了一句。

  我们首先参观了三味书屋,理由很简单,因为那里排队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刚进入我就不满地说:“我看这应该叫“一味书屋”,一股浓浓的是臭豆腐味。”就要到鲁迅学堂了,妈妈兴奋地说:“源宝,等会儿你坐到鲁迅小时候上学时的座位上给你拍张照片。”走进学堂,学堂里的物品都被栏栅围在里面,妈妈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地说:“原来只能看啊!”

  听爸爸妈妈介绍鲁迅先生的位子上还能看到一个“早”字,这是先生提醒自己上学不能迟到。可是鲁迅先生的课桌在最角落,我们不能靠近,我没有亲眼见到“早”字,有点遗憾。学堂后面有个小园子,学习枯燥乏味,当老师讲得入神时,学生可以到这里偷玩。

  我们接着去了鲁迅纪念馆,知道了鲁迅是周家的,原名叫“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在纪念馆里买了一把扇子留作纪念,这把扇子不一般,后面可是用我的名字作的诗呢!

  后来我们走到鲁迅祖居,里面传来阵阵感叹声“鲁迅原来是富二代呀!”古色古香的家具都是用红木做的,连窗户和门都很特别。祖居里面有主人房、闺房、少主房、琴房等等好多个房间,我差点就迷路了。

  最后去了鲁迅故居和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地方,当我们刚踏进百草园,踩在泥土上软一软松松很舒服,妈妈有趣地来了一句“好接地气啊!”看见旁边竖着一块写着“百草园”的大石头,我上前与它合影留念了。

  总之,我呢,对这次旅行给十颗大星。

  游鲁迅故居作文18

  星期日,我们全家去绍兴游玩,参观了鲁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东西。走近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睹雕刻着鲁迅和江南小镇的墙,前面有几个栩栩如生的铜像。不时有人上去跟他们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几个……

  星期日,我们全家去绍兴游玩,参观了鲁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东西。

  走近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睹雕刻着鲁迅和江南小镇的墙,前面有几个栩栩如生的铜像。不时有人上去跟他们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几个。之后,妈妈去买了票,我们便正式进入了鲁迅故里。

  我们先去了鲁迅祖居,一进去便是古色古香的正厅,大大的“德寿堂”悬挂在中央,下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和一副对联,下面的方桌和方凳摆的整整齐齐的,听边上的导游阿姨说,这是会客的厅堂。

  看完了正厅,我们穿过一条过堂,来到了厨房。妈妈突然指着一个像是风车的东西问我是什么,我盯了半天回答不上。姐姐告诉我那是用来筛选谷粒的,外婆家就有。听了姐姐和妈妈的解释,我知道了厨房好多东西的功能,我还特意在厨房照了张相留做纪念。再往里走,我还看了一些房间,有主人的,有少爷的,还有小姐的。还有绣房、琴房、书房。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特色,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出了鲁迅祖居,我们还去了三味书屋和百草园。姐姐说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我在里面还看到了模仿上课情景的铜像,真是有趣。百草园里有颗树龄100年的香樟树,长得好高大,我和爸爸在下面拍了好几张照呢!对了,我还买了把扇子!姐姐笑我扇起来的时候像个混世小公子!这是夸奖吗?

  在一家人的欢笑打闹中游玩了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真的很有趣,有机会大家也要去看看哦!

  游鲁迅故居作文19

  我的老家在浙江绍兴,每年寒假爸爸妈妈都会带姐姐和我回绍兴过年。

  每次回去,我们都会到咸亨酒店吃饭。酒店门口立着一尊塑像,那就是鲁迅笔下穿着长袍站着喝酒的孔乙己,一个穷困潦倒却自命清高的秀才。仔细看,你还会发现他的一只手护着盛茴香豆的碗。和鲁迅书中描写的一模一样。

  咸亨酒店的美食极具绍兴地方特色,茴香豆,醉蟹,油焖笋,梅干菜扣肉等等……茴香豆就是用香料煮熟的蚕豆,吃起来硬硬的,但是越嚼越香;醉蟹是用绍兴黄酒生炝的,肉质细嫩鲜甜;油焖笋是我最爱的,脆嫩鲜爽,百吃不厌;梅干菜扣肉也很好吃,上面一层五花肉肥而不腻,酥烂可口,下面一层梅干菜吸足了肉汁,咸鲜油润,特别下饭。

  吃饱喝足,出酒店左拐200米就是鲁迅故居。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曾留学日本,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故居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其中的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至17岁在这里求学。书房的东北角有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有一次鲁迅上学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了个“早”字以自勉。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鲁迅在他的文章中曾记载他儿时在这里品尝紫红的桑葚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天在雪地上捕鸟雀的童年趣事。

  欢迎大家到我的老家绍兴来玩。

  游鲁迅故居作文20

  “到!到鲁迅故里啦!”我们像出笼的小鸟,下车后,飞奔向这次参观的目的地——鲁迅故居。踏上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只见两边是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肃穆庄严。

  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周家新台门。新台门坐北朝南,砖瓦结构,共分六进,有房间80多间。鲁迅的故居就位于新台门的西面。鲁迅在新台门内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这里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从鲁迅故居临街的两扇棕色的石库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这里是鲁迅家当年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现在则陈列着轿和橹。从台门的侧门进去,有一口井,井水又清又凉。穿过长廊,就到桂花明堂,那里长着一片金桂。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花树下的板桌上乘凉,听继母张氏给他猜谜、讲故事。

  过桂花明堂,便是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天。鲁迅从日本归国后,在绍兴任教时,就住在这儿。他常常在卧室备课写作到深夜。

  离开故居我们来到百草园,《怀旧》这篇小说就是在此写成的。鲁迅曾经回忆说:“我的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枝繁叶茂的大树。听导游大姐姐介绍:童年时鲁迅经常和小伙伴来到百草园嬉戏、玩耍。他们捉蝴蝶、捉蟋蟀、采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乌:夏天在树荫下乘凉,冬天在雪地里捕鸟……听介绍,我仿佛看到鲁迅小时候在此玩耍的情景,听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

  瞻仰鲁迅故居,激起我们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之情。稽山常青,镜水长绿,鲁迅的浩然正气、高风亮节永留人间。

【游鲁迅故居作文(通用20篇)】相关文章:

1.鲁迅故居游作文

2.游鲁迅故居作文10篇

3.游鲁迅故居作文(5篇)

4.游鲁迅故居作文500字

5.游鲁迅故居作文5篇

6.游鲁迅故居作文450字

7.游鲁迅故居作文(集合15篇)

8.游鲁迅故居作文(集锦15篇)

9.游鲁迅故居作文(汇编5篇)

上一篇:游鲁迅故里作文 下一篇:游鲁迅故里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