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最后一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儿子气呼呼地冲进厨房。因为一时做不出,这小家伙又气又急。这种性格或许是我遗传的吧!
“你再想想!你会做出来的!”我说。
“我都想半天了!还是做不出来!老师说不会的题可以空在那,干脆明天听老师课堂上讲算了!”这道题简直让他气急败坏了。
怎么能“算了”呢?!可是,该怎么办?声色俱厉地教育他:“去独立思考!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还是和颜悦色地耐心地给他讲解呢?我决定这二者都放弃。因为前者效果不好,耗时而徒劳。后者只能勉强让他会做这道题,而且易养成他的`依赖性。至于把那道题空在那,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不能容忍的。
我一边做他爱吃的南瓜饼,一边平静地说:“咱们一起来想想!你把题目给我读一遍,好吗?”
儿子带着情绪“飞快”地读了一遍。
“儿子,我没有听明白,你再读一遍好吗?读慢点!”
儿子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得清晰些了。
“恩!这道题是挺难的!我还一时想不出来呢!咱俩一块好好想想!”我停下手中的活儿,大声地、慢慢地将题目读了一遍,故意把一些数量关系读得较重。“真的挺难!不知道画线段图行不行……”我自言自语,一边在面板上画。眼睛的余光中,我发现儿子也正盯着题目,皱着眉头,凝神思考。
“哇!我想出来了!”儿子突然欢呼。“你看!把甲的四分之一与乙的五分之一的和乘以四。总数减去这些,剩下的就是乙的五分之一…….这样就可以求出甲、乙是多少了!”儿子“叽里呱啦”地说完,掂着作业“飞快”地往外跑。(又用“飞快”一词了。这纯属受儿子的影响,他常常喜欢这样形容我。)
“儿子,我还没整明白呢!”我笑着嚷嚷。(其实,我整明白远没有儿子整明白更重要。呵呵)
“等我写完了,再给你讲!”他头也不回地跑了。
过了一会,儿子跑过来,对我说:“老妈!我的作业写完了!最后那道题我验证了,应该是对的!”那份高兴劲就甭提了。这是听讲解后做出来所体会不到的。
“儿子真棒!你一向喜欢向难题挑战,思路比妈妈灵活!”我笑着说。
儿子哼着小曲看书去了。那本《毛毛》他已看了几遍了,仍看得津津有味。
孩子的快乐多么简单!
其实我们每个家长都可以帮孩子找到更多的快乐。比如当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孩子,我们一起来想想!”这句话其实透露给孩子很多信息:首先,让孩子知道遇到问题不逃避,要通过思考去积极解决;其次,让孩子明白家长愿意和他一起解决问题;再次,有利于孩子静下心来思考。常常并不需要家长絮絮叨叨地讲很多,多读几遍题用心地想想,孩子自己就会顿悟。一起想想,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