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典故事

2024-06-21 历史典故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故事。当你说出一个典故的时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吗?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经典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史经典故事1

  从前有个小国家叫杞国。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这个人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身体。他越想越害怕,从此以后,整天忧心忡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

  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团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你整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

  这个杞国人将信将疑地问:如果天真是一团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有掉下来的危险了吗?

  不会,不会!热心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管放心。

  杞国人又继续问: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办呢?

  热心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

  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个热心人,因为解除了杞国人的忧愁,也十分高兴。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

历史经典故事2

  按着王允和貂蝉商定的"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收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妻。

  为挑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后来又把貂蝉送给董卓为妾。

  吕布见貂蝉被董卓霸占,心中愤愤不平。

  貂蝉在吕布面前也假意伤心落泪。

  一日,董卓上朝议事,吕布忙跑加相府来会貂蝉,二人来到风仪亭,貂蝉凄凄切切地说:"我忍辱偷生是为了见将军一面,表白我心意,我本应该服侍将军,现在却被董卓霸占,今日见面,我心意已了,今生不能作夫妻,再等来世吧!"说完纵身要往荷花池跳。

  吕布上前抱住说:"我今生不娶你,绝非英雄!"董卓在殿上正议事,回头不见吕布,心中疑惑,急忙回府。

  进后堂找不到貂蝉,问丫环才知貂蝉、吕布在后花园。

  董卓急赶到后花园,向二人在吼一声,吕布转身就跑。

  董卓回到卧室,见貂蝉哭得泪人一般,责问貂蝉说:"你为什么私通吕布!"貂蝉哭诉道:"我在后花园看花,吕布进来调戏我,我急忙躲开,他提画戟把我赶到凤仪亭……",后来,董卓找吕布追问貂蝉被调戏之事,吕布反目刺死了董卓。

历史经典故事3

  过了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他和乐毅不和。田单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闵王已被杀死,没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只不过两座而已。乐毅害怕新国君找借口杀死自己而不敢回国,他以攻打齐国为名,实际上是想和齐国兵力联合起来,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未归附,因此暂且拖延时间,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时机成熟再称王。齐国人担心燕国其他将领带兵前来,即墨城就必破无疑了。”燕惠王听信传言,派大将骑劫去代替乐毅。

  田单亲自和士兵们一起修筑工事,并把自己的妻子姬妾也编在队伍之中,还把全部的'食物拿出来犒劳士卒。他命令装备整齐的精锐部队都埋伏起来,让老弱妇女上城防守,又派使者去和燕军约定投降事宜,燕军官兵都高兴地忘乎所以。田单又把民间的黄金收集起来,共得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送给燕军,请求说:“即墨就要投降了,希望你们进城之后,不要掳掠我们的妻子姬妾,让我们能平安地生活。”燕军将领非常高兴,满口答应。燕军防守也更加松懈了。

历史经典故事4

  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入京,晋谒慈禧太后,因未能得到回任的命令,一时不敢离京。谁料这一待便是一年。

  张之洞生性旷达,在京城赋闲无所事事,闷得发慌,便经常带着仆人去古玩街琉璃厂闲逛,从东口走到西口,凡古董店必进去看一看。时间久了,琉璃厂的店主没有不认识他的。

  一天,张之洞来到一家古董店,见店内朱栏上放着一口八角形的缸,这缸的八面有字,篆、隶、草俱备,似是古人题跋。张之洞虽有心辨认,但缸体上碧苔紫藓,斑驳陆离,字迹模糊,难以句读。缸口边有一块缺损,露出极细红丝,看起来,此缸是用一整块巨石凿成。缸内有几条五颜六色的.金鱼,在浮萍、水藻之间得意地游动。

  张之洞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石缸,便问店主这缸是什么年代制成的。店主答:“不瞒老爷,我小时候听祖父讲,先祖曾与人,对方输了一万两银子无力支付,便以此缸作抵押。据传,此缸乃是明代宫中古物。闯王李白成人京后,将金银珠宝尽数用车载走,而对此缸弃之不顾,于是此缸便流落民间。至于何代所制,何人所制,小的学识浅陋,实无可考。”张之洞听了店主的一番话,不由地心里发痒,便问石缸的价钱。店主答:“先祖遗言,凡皇亲国戚、八旗阔佬前来购买,须纹银一万两以上,若遇上清正廉明而又嗜好古玩的士大夫,价可略减。依小的看,老爷似无力购得此缸。”张之洞听罢,哈哈大笑,说此缸他买定了。随后,离开了古玩店。

  回到住处,张之洞因身边一时没有这么多银子,便向几个老友借了5000两白银。第二天早上,张之洞来到琉璃厂,想以5000两银子将缸买下,然而店主说什么也不愿卖。张之洞道:“此缸幸好遇上我这识货的主,所以才愿出5000两纹银,京中富有人家虽多,但未必有人肯重金购买此物。”店主答:“老爷是识货大家,固然不错。然古玩一行,一向也就讲究个货卖识家。今日遇上老爷这识货大家,岂可降价出售?”张之洞笑了笑,让店主先收下这5000两银子,说他数日之后,定当补给。店主这才勉强同意。

  不久,张之洞回任的谕旨颁发,他让手下人用厚毡将石缸裹起来,抬到回程的车上。

  回到湖北武昌总督府后,张之洞将石缸放在后院书房外,并仿照京城店家的做法,特意做了一个朱栏放置石缸,然后,邀请省城学识渊博的官员,前来考证石缸究竟是何年、何人所制。

  前来的官员中有按察使梁星海等几名嗜古好学的博物大家。众人仔细看过石缸后,均不知石缸的制作年代,更说不上是何人所制,但一致认为石缸的确为一件稀世宝物,且赞叹不绝。张之洞听了众人的品评,不禁眉飞色舞,抚髯大笑。

  一天夜里,忽然雷雨骤至。暴风挟带冰雹,势如万箭齐发,倾河倒海。早晨,雨过天晴,张之洞来到院中,只见石缸已变成了一堆烂泥,几条金鱼正在水中扑腾。张之洞恍然大悟,这才知道石缸原是赝品,自己上了古董店老板的当。

  正当张之洞懊恼之际,门人忽传梁星海来见。梁星海一见张之洞便问:“昨夜石缸无恙否?”张之洞笑着将结果告诉了梁星海。梁星海为张之洞惋惜,张之洞抚髯大笑:“所幸,当日只借得纹银5000两,若是果真借得万两纹银,只怕也都付给店家了。这世上之人与物看起来貌似高古,实则未必如此哟。”

历史经典故事5

  民国八年仲春的一天,八抬大轿将云彩霞抬进了袁家大院。这一天,暖风徐徐,春和景明,三十二只唢呐、十六面锣鼓吹吹打打,引得田里做活的、道上赶路的,还有村道上晒太阳的老头儿老太太们,像看西洋景一样看着这支规模空前的娶亲队伍。这排场,只有当年康熙爷下江南才有啊!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说。这年刚满十八岁的云彩霞在众人的艳羡目光中成了袁云氏。

  袁云氏是娇艳漂亮的。虽然她的个头并不高挑,可天生有艳入骨髓的风韵柔情。一张小巧的鹅蛋脸,白皙、细腻的肌肤像绷紧的绸缎似的,有种半透明的丝织感。平日里,她的略微潮湿的细眉杏眼总是半眯着,长长的眼睫毛便遮住了眼珠的顾盼有神,充满谜一般的神秘。

  充满羞涩向往的袁云氏,在洞房花烛夜并没有完成从姑娘到女人的根本转变。她的新郎袁子奇在被迫完成婚礼所有程序后,在众亲友还未完全散去时,就悄没声息地离家出走,连夜回到省城。袁云氏在顶着盖头坐到天亮后,对自己的命运有了清晰的感知,才一夜工夫,艳若春花的脸颊上便笼罩上一层若隐若现的阴影,眉目间有一丝幽怨流动。

  袁云氏的娘家在当地方圆百里也是有名的大户人家,祖德淳厚,家风严谨,业资殷实。在明洪武年间,家里曾有人在翰林院做官。到清晚期时,家道中落,父亲云老爷在家坐堂行医,悬壶济世。云老爷膝下无儿,只有彩霞一女,夫妇俩视若掌上明珠。云家族规是不允许女儿读书识字的,女孩从小要接受的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恪守妇道的教育,平时只能由母亲教她们学会做各种女红。可开明的云老爷闲暇之余,也会教女儿读书写字,吟诗作词。袁云氏还常常会陪在云老爷身旁,看他给人诊病,时间长了,竟了解许多医理知识。读书识字的云家女儿自然和别人家的不同,能娶云家的女儿做媳妇,也是袁家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早晨,一夜未曾合眼的袁云氏收拾起满心的惶惑、寂寞、无奈、忧伤等等她无法理清的情绪,梳洗装扮后,去问候爹早安。这是新媳妇过门后每天早晨的必修课。

  袁家大院是中国古典式的园林建筑,由三进院落组成,前客厅,中楼房,后花园。客厅是五间厅,一律古典红木椅案,中堂悬挂着范宽的山水画,两边是吴昌硕的书法联:“道德持家荫子孙,清廉行事济苍生”。袁兆祥是住在中楼的二楼,一楼是他的`书房。自从他辞掉省教育厅副检查司长的职务后,就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儿子袁子奇和云彩霞的新房设在后院。后院也是两层楼房建筑,一溜儿八间,底下是他们的新房,上边是历代家藏古董,名家字画。袁云氏走到中院,进了袁老爷的书房时,袁兆祥坐在书桌前正在看书。他是个生活严谨的人,不苟言笑,有些地方也显出几分愚拙,唯其书生气,使他脱俗得明澄、透亮。于是,便有人说他缺乏城府。也可能正因如此,他虽待下人很宽厚,但袁家上上下下仍然对他充满敬畏。此时,头发花白的李妈递上茶碗,他揭开盖儿,轻轻啜口茶水。李妈说,老爷,少奶奶来了。抬头一看,儿媳袁云氏已站在面前,叫声爹,接过他手中的茶碗放在宽大书桌上。一夜未眠,袁云氏的眼圈有些发青,眼睛半眯着,长长的睫毛将眼珠遮盖住。袁兆祥看不见她的眼睛,但他清楚儿子连夜离家带给这个儿媳妇的是什么样的伤痛。

历史经典故事6

  话说大唐初年,山西境内有一座云龙山,云龙山山势高耸,云雾缭绕。山上有一座云龙寺,寺庙不大,但终年香火旺盛,四方信众广博。云龙寺有一件镇寺之宝,名唤云龙珠。据传云龙珠是一个西域僧人带来的宝贝,西域僧人名叫迦图,游历到云龙山,降服了此山一条黑龙,并用神通将龙锁于云龙珠内。

  云龙珠作为镇寺之宝传下来历经了300多年,方圆百里的老百姓都知道云龙珠的神奇:置于黑暗中云龙珠会映现褶褶辉光;而且能够预报风雨,每当大雨来临前,珠内显现云翻雾涌,风雨渐止的时候珠内则呈现一片清明,预示非常清楚灵验。

  当地的县令张扬是一个阿谀奉承的人,想通过巴结当朝太子李建成,获取高官厚禄。有一天张扬听说太子快要过生日了,便亲自带着几个官差来到云龙寺,索要云龙珠作为太子的生日贺礼。方丈法善当即拒绝了张扬的要求,并说:"云龙珠是前辈高僧传下来的,曾留下遗训:云龙珠永传,护寺惠民安。镇寺之宝不可让你带走。

  张扬一挥手,官差捧上一盘金元宝,摆放在方丈面前,张扬捏着八字胡须笑道:"本官不会亏待贵寺,今带来500两黄金,以示诚意。" 张扬说完,看见法善依然无动于衷,眼睛一转,继续说道:“本官知道方丈顾虑,是怕云龙珠走后寺院香火稀少,方丈不必担心,本官保证今后持续供奉,不绝香火!

  法善听后站立起来,双手合十道:“大人此言差矣,小寺香火事小,百姓安危事大。云龙珠乃祖上承传,自有奇异,一旦离开本寺,祸福难测!”

  张扬脸皮一拉,向身旁的手下使了个眼色,两个官差立即会意地锃出钢刀,凶神恶煞地威逼过来。张扬站立起来,操手背对着方丈冷冷地说:“本官此次立意坚决,一定要带走云龙珠,方丈还请谅解!”张扬说完一挥手,两个官差便不由分说地推搡着方丈前去取云龙珠。

  法善和尚无奈,只得前去后堂,在官差的威逼下从佛像底座下取出一个密匣,正要小心翼翼地拭擦盒上的灰尘,一个官差恶狠狠地一把抢过密匣,同时一脚将法善踹倒在地,骂道:“老和尚不识抬举,惹恼了我家老爷以后由你好看的!”,说完搂着密匣摔门而出。云龙珠到手,张扬欣喜异常,仔细察看确信是云龙珠无误后,立即吩咐换上锦盒,备快马进京朝见太子。

  法善和尚心神慌乱地返回禅房,待定下心神后忙修书一封,唤来徒弟悟正吩咐道:“你立即准备好行囊去一趟京城,面见秦王李世民,呈上我的书信”。原来秦王李世民当年随父镇守太原,曾到云龙寺上香,与当时的主持法善和尚有过一面之缘。悟正是法善的大弟子。平素办事稳健细致,深受法善倚重。他刚从寺外办事回来,见师父面色发白十分着急的.样子,简单问了问缘由,便立刻带上书信,跨上快马急上长安。

  却说张扬一行来到京城,向太子李建成献上云龙珠,太子如获至宝,立即擢升他为州刺史。张扬乐得合不拢嘴,指着云龙珠对太子谄笑道:“太子早晚要登大宝,乃是真龙天子,只有太子才配驾驭拥有云龙珠”,李建成闻言喜不自胜,吩咐重赏张扬。

  悟正和尚策马赶到了京城已经时至傍晚,被守城军门拦在城外。悟正拿出师父书信,乞求军门能放行晋见秦王。殊不知城门官是齐王李元吉心腹,他见悟正鞍马劳顿,神色匆匆,便假意答应帮悟正传递书信给秦王,暗地里却把派人将悟正与书信送至齐王府。李元吉听说是给秦王的急信,连忙拆信来看,看完之后嘿嘿冷笑,脑袋里面马上盘算好了一条计策。原来法善和尚在信中提到:云龙珠乃是伽图和尚囚禁黑龙之法宝,一旦离开云龙山,黑龙受制的法力会顿减,待其十日内恢复精气,必然会引起大祸。

  且说齐王李元吉与太子各怀鬼胎,都把秦王视为心腹大患,预先除之而后快。无奈秦王宅心仁厚,深孚众望,齐王与太子多次暗计陷害秦王都未能成功。秦王手下的谋臣武将纷纷劝说秦王反击。秦王为了兄弟情义,多次忍让。秦王的忍让与宽宏大量丝毫不能阻碍齐王与太子谋害秦王的步伐。最近的一次交锋看来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原来齐王为了夺取秦王的兵权,借着北方突厥入侵的时机,向高祖请奏率兵出征,妄图带走秦王府所有的精兵良将。太子与齐王平素所忌惮的无非是秦王手下的雄兵强将,一旦抽走,对付秦王也就易如反掌。

  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好出现了神奇的云龙珠,此时齐王李元吉想到的是,在自己的奸计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筹码:云龙珠会在十日后造成危害,所以怎么样都要把云龙珠留在秦王府,秦王府的兵将再厉害,也难脱云龙珠造成的祸害,到时肯定实力大减,看怎么跟自己斗!想到这,李元吉暗自兴奋,连忙吩咐手下仿照法善和尚的笔迹书写一封书信,信中称:当地县令为了升官,强抢云龙寺镇寺之宝云龙珠献给太子,希望秦王念及旧交情,向太子要回云龙珠,云龙珠拿回后置于秦王府供奉十日,十日后方丈亲自登门致谢并迎回云龙珠。

历史经典故事7

  第二个被秦国灭掉的是赵国。秦国用的方式主要是收买佞臣,进谗言,离间赵国君臣。

  秦国用反间计使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名将廉颇为大将军,45万军队被一网打尽,此后就一蹶不振。

  事后赵王曾经试图重新起用廉颇。廉颇当时已经年纪颇大,赵王派人去看看廉颇怎样,还能用不。

  廉颇的仇人郭开,才不在乎国家是否灭亡呢,只想着阻挠廉颇又一次被重用,就给了使者很多金子,让他说对廉颇不利的话。

  廉颇见了使者,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挂上盔甲,自己上马,以表示自己还可以继续带兵。

  使者回报赵王,说:“廉颇将军虽然老,饭量还可以,就是跟我说了一会儿话,就拉了三次大便。”

  于是赵王就认为廉颇太老了,身体不行了,不再用他。

  实际上当时赵国还有一个四大名将“起翦颇牧”里的李牧。这个人非常有本事,在戍守赵国边境的时候打得匈奴十多年不敢来进犯。但是再有本事的人也抵不住一个听信谗言,又不自己考察的愚蠢老大。

  秦国在李牧手里吃了败仗以后,知道打硬仗是打不过的,就用重金贿赂赵王宠爱的佞臣郭开。还是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诋毁赵牧,说他要谋反。

  赵王就这么傻乎乎的相信了,派了另外的'不咋地的人去代替赵牧。赵牧不接受,结果就抓起来杀了。

  这样自断左臂右膀之后第二年,赵国就被秦国的名将王翦,攻下了首都邯郸,抓住了赵王。赵国从此灭亡。

  赵王被抓以后,赵公子嘉逃出来了,在“代”那个地方,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和燕国一起对抗秦国,但是没有成功,最后仍然被屠灭了。

历史经典故事8

  杨宗明是个举人,这年他进京赶考路过四清山下,眼看着太阳马上就要下山,忽然从路边密林中传出一阵女人呼救的声音。

  杨宗明是个热血青年,他随手捡起木棍,冲进树林中,看见一个漆黑魁梧大汉正从马车中往外拉扯一个美貌姑娘,马车旁边地上已经有两具死尸,身首异处,都是家仆打扮。

  杨宗明大吼一声,扑了上去,手中的木棍狠狠地砸在那个黑大汉的胳膊上。那黑大汉骂道:“敢坏爷的好事,小子,拿命来!”右手的钢刀改劈为刺,刀尖正扎在杨宗明的胸口上。杨宗明惨叫一声,斜着倒在了车辕上。拉车的马匹受惊,一声长嘶,猛地向官道上窜了出去。

  当杨宗明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豪华的客房里。他救的那个姑娘叫柳美眉,父亲柳员外是柳庄的大财主。柳员外皱着眉头到客房中来过两次,好像很不欢迎他的样子。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杨宗明在柳美眉的搀扶下终于能下地了,可现在的情形根本就不可能上京赶考。杨宗明只得住在柳庄,一边养身体,一边帮柳庄主管账,柳美眉便缠着杨宗明教她读书识字。两个人耳鬓厮磨,难免日久生情。

  这天,杨宗明睡到半夜,忽然听到后院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他纳闷地走到后院,就见后院的空地上立着六根高高的木桩,月光下看得很清楚,柳员外立在木桩的顶端,身形如行云流水,左旋右转,说不出的潇洒漂亮。

  柳员外收拳落地,上前一把抓住杨宗明的衣领,恶狠狠地说:“早就看你不像个好人,果真是来偷艺的!”

  柳庄的人都起来了,柳美眉听见小丫鬟票报,急忙来到后院,杨宗明已经被绑在练功用的杀龙桩上,两名家丁举着匕首就要去挖杨宗明的眼睛。

  杨宗明满脸冤枉大喊救命。柳美眉惊叫一声,挡在杨宗明的面前,咬咬牙说:“你绝对不能挖宗林的眼睛,因为……因为我肚子里怀了宗林的孩子,你杀了他,我也不活了!”

  柳员外气得身体乱晃,“哇”地吐出一口鲜血。他手指女儿的鼻子骂道:“你滚,你们滚得远远的,我一辈子都不要见到你!”

  杨宗明和柳美眉从柳庄被赶了出来。两个人来到了顺德府内丘县境内,草草地安了一个家。望着简陋的摆设,杨宗明急得直握手,说:“美眉,委屈你了!”

  柳美眉从怀里取出一个黄绫布包,原来这个布包包着柳员外称雄天下的杀龙拳谱。

  柳美眉望着杨宗明说:“这杀龙拳是大凶之拳,拳经上说,前十代的`掌门人都会死在杀龙拳之下,到我这一代正好是第十代,我们还是离它远点好!”讲完,她把杀龙拳谱放到了房梁上。

  杨宗明家中祖传有做米粉的手艺,他们夫妻二人便开始靠做米粉艰难度日。一年后,他们的儿子杨天顺出生了。

  五年后,杨宗明经过辛苦经营,竟成了当地的富户。这天,他睡到半夜,忽然就听“轰隆”一声巨响,房门竟被几个蒙面的强盗踢开了,抢了银子后,领头的强盗望着缩在墙角的柳美眉母子说:“这小娘子细皮嫩肉的,可以卖几两银子啊!”说完,伸出毛乎乎的大手,就去抓柳美眉母子。

  杨宗明百般讨饶就是不管用,气得他一声怪叫,飞起一脚,把那为首的强盗的钢刀踢飞,左右双掌齐出,直奔强盗的面门击去!杨宗明出招快若飘风,竟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武功高手!

  柳美眉吃惊地看着丈夫,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偷学了杀龙拳谱。

  杨宗明和那个蒙面的强盗用的都是杀龙拳的绝技,斗了个旗鼓相当。杨宗明忽然冷笑一声,两条胳膊就像风车一样转了起来,那个蒙面的匪首还真的没见过这样的功夫,他一边后退一边惊叫:“这……这是什么武功?”

  原来杨宗明在做米粉的时候,看着那一堆堆没有头绪的米粉,悟到了这招绝技,名字就叫“乱缠丝”!

  强盗头子两条胳膊被杨宗明给绞断了,他一声惨叫,杨宗明又是一拳往强盗头子太阳穴打去。

  柳美眉一声尖叫:“不要!”但来不及了,杨宗明拳头已经打下去了!

  那帮小匪们齐声叫着老爷,全都冲了上来,原来被杨宗明打倒在地的竟是柳美眉的父亲柳员外。柳员外被泪流满面的女儿摘下蒙面巾,他脸若金纸,一口一口地往外咳血,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柳员外总怀疑杨宗明动机不纯,今晚一试,杨宗明果真是来偷学杀龙拳绝技的。柳美眉伏在父亲的身上呜呜痛哭,柳员外摸着自己女儿的头发、虚弱地说:“好闺女,听说我有外孙了,叫我看看他,他可是我们杀龙拳的下一代传人啊!”

历史经典故事9

  西汉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武。

  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窦太后由林心如饰演,并给其起名窦漪房。这是民间传其名为窦漪之因,但《史记》和《汉书》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唐代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称:皇甫谧云名猗房。(古代女子闺名一般不流传下来)

  生平介绍:

  出身贫寒

  窦猗房是清河郡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坠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汉宫侍女

  汉惠帝时以家人子的身份应招入汉宫,侍奉吕后左右,成了第一女主吕皇后身边的宫女。

  称后代宫

  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皇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

  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欢,宠爱并封为美人。

  初入代宫代王刘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独幸的窦美人被封为王后,在代国期间先与代王刘恒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母仪天下

  公元前180年吕皇后病逝,代王刘恒被拥为皇帝即位,窦美人以代国王后身份再入汉宫,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窦美人被册封为皇后。

  太后干政

  文帝驾崩后,窦猗房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直到病逝。

  把持朝政

  窦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皇太后。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付托。 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皇太后更是喜不胜收,后被窦婴急阻,才作罢。过后,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意见。袁盎等众大臣皆一致反对。如此梁王继位之事也就作罢。但同时也为日后诸反对大臣血溅京师,兄弟不容埋下了祸患。

  治国思想

  继承了高祖刘邦的意愿,奉行庄子的无为而治,并由此推动了“文景之治”。

  林心如版窦漪房:

  20xx年电视剧《美人心计》,改编自 瞬间倾城《未央·沉浮》。西汉初年,幼年时期的窦漪房(原名杜云汐)因母

  亲卷入后宫斗争被追杀,母亲跳 崖自杀,只好投奔舅舅舅母。长大后误打误撞被选入宫为奴成为佳人子。 她设计将周采女生的儿子换给吕后的外孙女—皇后张嫣,吕后欣赏她的聪明能干,以赐婚为名派往代国监视刘恒母子。为天下苍生不再受苦,也为吕后能更信任她,漪房提议刘恒以修陵寝为名秘密练兵,令所有人都觉得她是祸水。只有刘恒始终相信她并封后,夫妻俩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成就千秋大业。 母仪天下的她发现,拥有权力的同时感情却在渐渐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儿子们互相残杀,运用女性独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并且为西汉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载入史册,为后人所称颂。

历史经典故事10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故事

  公元1307年,元成宗铁穆儿病死,海山即位,是为元武宗。海山为了感谢为在争夺皇位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便将他立为“皇太子”,从而确定了爱育黎拔力八达合法的皇位继承人资格。

  爱育黎拔力八达年少时,祖母阔阔真便为他选定汉族儒学名士李孟做老师。在李孟的耐心指点下,爱育黎拔力八达深受儒学的熏陶。10年后,爱育黎拔力八达学有所成,锋芒初露,这时铁穆儿身患重病,不理朝政,皇后卜鲁罕独揽大权。她担心爱育黎拔力八达争夺皇位,于是下令爱育黎拔力八达跟随生母答己离开大都,到怀州(今河南沁阳)去居住。3年后,元成宗病死,爱育黎拔力八达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赴大都,杀掉左丞相阿忽台和安西王阿难答等人,为元武宗海山的即位扫清了障碍,并拥立其为帝,因此,海山才如此感谢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才将他立为皇太子。

  爱育黎拔力八达成为太子后,在提倡儒学,招揽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他派人四处求寻儒家经典,让人节译《大学衍义》一书,赐予左右蒙古大臣。之后,征得哥哥赞同,建成了白成宗起开始兴建而一直没有建成的国子监学,培养和选拔人才。

  公元1311年,元武宗海山病死,对哥哥武宗生前的做法早就不满的爱育黎拔力八达决定先以皇太子身份执政,整顿吏治,振兴先祖旧业。他宣布废除武宗设立的`尚书省,恢复原来的中书省,并以祸国殃民等罪名,将丞相脱虎脱、三宝奴、平章乐实、右丞保八等人处死。接着,任命原云南行省左丞相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太子詹事完泽、集贤大学士李孟为平章政事,又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熟谙政务的老臣召至京城任职,初步组成中书省班子。与此同时,他下令恢复各地的行中书省,惩治地方赃官污吏,严禁诸王、贵戚的扰民行为。采取了这些措施以后,他才即位称帝。

  仁宗即位后,仁宗认为尊孔崇儒,以儒家的伦理纲常作为统治思想是治国安邦的大计,因此在李孟等汉人儒臣的辅佐下,确立了尊孔崇儒,推行“汉法”的政治方针,并一再勉励蒙古大臣了解和掌握儒学要旨和汉人政治。

  爱育黎拔力八达深知,国家昌盛的重要保证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因此他委托李孟掌管国子监,规定国子生名额为300人,另外增加20名陪堂生。并极力提倡大臣荐贤举能,广招人才,即便是出身平民百姓,只要德才兼备,也可以任命他们担任各级官职。

  世祖、成宗和武宗都有过实行科举制度的打算,但都没有付诸实施,直到元仁宗时,科举制度才得以实施。公元1313年,仁宗下令正式实行科举,规定科举考试每3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士、殿试三道;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别考试出榜。在考试科目方面,蒙古、色目人试二场,汉人、南人试三场,命题则以“四书五经”为主。仁宗在位期间,共举行过两次科举考试,第一次是在公元1315年,取进士56人,第二次是在公元1318年,取进士50人。

  在推行“汉法”政治的同时,仁宗也没有放弃经济改革,但他所推行的改革,最终换来的是失败的结局。在他即位后不久,就下令废除“至大银钞”和“至大通宝”,恢复使用中统钞和至元钞,力图缓和政府的财政危机。但他的改革犹如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他所进行的货币改革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爱育黎拔力八达又决定采用汉人传统的理财方法经理田赋。公元1314年,他分别派官员到江浙、江西、河南三省核查田地亩数,理算租税钱粮,以增加政府财源。这就是所谓的“延佑经理”。但此项改革遭到贵族及官吏的抵制,赋税改革也告失败。

  公元1320年,身心疲惫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时年36岁。

历史经典故事11

  莽谦恭未篡时

  事例内容

  西汉时期,朝廷重用外戚。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家子弟几乎人人官居高位,个个骄奢淫逸。唯独王皇后的侄子王莽,生活俭朴,待人谦和礼让,朝野上下广为称赞。后来,王莽“翅膀”逐渐丰满,终于在一片称颂声中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他毒杀了十四岁的平帝,挑选了两岁的刘婴做儿皇帝,自己当起摄政王。这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篡位,做了十五年的皇帝。

  周公的故事却正好相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病逝后,他辅佐十三岁的侄子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虽然他尽职尽责为成王着想,但是满天下都是流言蜚语,说他欲取而代之。不过周公旦对流言泰然处之,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等到成王长大成人后就把权力都了交回去。

  为此,白居易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历史经典故事12

  胡亥于是同意了赵高的主意,赵高对胡亥说:“如果不与丞相谋划,恐怕我等的事情不会成功。臣愿意为公子去说服丞相!”很快,赵高私下里找到了李斯,悄悄地告诉他说:“天子临终的时候,给公子扶苏写了一封信,叫他到咸阳来参加葬礼,册立他为皇位继承人。信尚未发出的时候,天子就去世了。所以,这件事情没有别人知道。发给扶苏的信件和天子的玺印都在胡亥那里,因此,确定太子的事情,取决于丞相与我罢了,您看,这该怎么办?”

  李斯听后,心头一惊,立即严厉地责备赵高说:“你怎么能够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这个事情不是我等做臣子的所应该谈论的!”赵高早就有所准备,他十分得平静,反问李斯说:“丞相自我估量一下,与蒙恬相比,谁的才能更高?谁的功劳更大?谁的谋略更出色?谁更受天下人的拥护?谁更得到扶苏的信任?”李斯思考了片刻,回答说:“这些我都不如蒙恬,但你对我的责备,未免也过于深刻了吧!”

  赵高笑了笑,接着说:“臣只是个微贱的宦官,因为对法律、文书有所了解而侥幸协助始皇处理一些政务。理事二十余年,臣还没有见到被始皇罢免的功臣之中,有谁可以把爵位传到下一代的,他们最终都被诛杀。始皇的二十余个儿子,丞相都非常了解。长子扶苏刚强、勇敢,对人信任又善于鼓舞士兵(很明显是赵高在歪曲扶苏柔软的事实),他对丞相焚书坑儒的做法确是非常反感的。如果他继位的话,一定会任用蒙恬为丞相。所以,丞相最终不用妄想带着荣华富贵告老还乡,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我受皇命教育胡亥,让他学习法令,已经有好几年了,未尝见过他的过失。胡亥为人仁慈、忠厚,轻视钱财而重视士人,内心很明辨,但是不善于言辞,礼贤下士,秦朝的公子们都比不上他。因此,臣认为胡亥更适合做皇位的继承人,希望丞相仔细地考虑,然后决定这件事情。”

  李斯回答说:“我遵照天子的遗诏,听从上天安排的命运,没有什么可以考虑决定的!”赵高进一步说:“安危可以相互转化。如今,安和危尚未确定,你我怎么能够保住尊贵?”李斯严肃地说:“我本是一介平民,始皇之所以如此器重我,使我的家人也受到恩宠,是因为要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给我。我难道可以辜负始皇的信任吗!忠臣不逃避死亡,无论何时都要恪守职分。你还是不要再说了,再说的'话只会将我陷于不义!”赵高说:“臣听说聪明人的处世方法,是能够顺应变化、依从时势,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看到事物的苗头就知道它原本的方向,看到事物的发展方向就知道它最终的归宿。事物是没有永恒的法则的!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的手中,臣能够揣摩出他的意向。秋霜一降,花草就凋落;春暖冰化水流动,万物就生长,这是必然的结果。丞相为什么迟迟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呢?”

  李斯说:“从前,晋国的骊姬之乱,齐桓公即位的血腥斗争,商纣王杀死叔父比干,这三件事情都是违背天理的,而最终导致了国破家亡,连祖先都没有人祭祀。我李斯还是人哪!怎么可以参与篡位的阴谋?”赵高意识到李斯的心里实际已经有了不小的动摇,便继续说道:“胡亥和丞相同心协力,就可以长久地享受荣华富贵;丞相与我内外响应,事情就不会有差错。丞相要是能听从臣的计策,就可以世代的封侯、显贵。丞相如果放弃了这个好机会,日后,您的子孙必定会遭殃,这是臣所不愿意看到的。聪明人是可以因祸得福的,丞相是个聪明人,打算如何处置呢?”于是,李斯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道:“唉!我偏偏遭遇这样的乱世,既然不能以死效忠,又要向哪里来寄托我的命运呢?”他终于在赵高的软硬兼施下,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决定参与这个阴谋。于是,赵高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胡亥。

历史经典故事13

  一

  民国三年冬季的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博雅斋门前来了一个陌生的客人。此人50多岁,乘一驾骡车,身穿毛锦团蟒纹长袍,宝蓝色马褂,头戴镶红宝石青缎小帽,脑后是一条油亮的长辫,富态而安详。博雅斋主人隋抱朴慌忙迎出店来,见此王爷打扮之人,一下子愣住了。

  隋抱朴私塾先生出身,在此地立足小有20年了,打交道的一般都是王孙贵族,但对这位爷却很脸生。博雅斋是两间门面的店铺,以经营名人字画为主,也兼做玉石印章、老墨古砚,捎带碑帖。隋抱朴由于深藏巧夺天工的修补绝技,故而以修画补画著称,所以他所接触的玩古藏古之人,非官即富。但见来人被两名御者扶下狐脊皮围、乌银镶饰的玄车,与此同时那匹黑骡子也跟着打了一个响鼻。他对两名牵缰的小厮道:“你们都在这儿候着。”随之从车上拿出一个细长的包裹夹在怀里,器宇轩昂地走进店来。

  来者一进店,当仁不让地坐在靠近风炉的紫檀太师椅上,将包裹放在红木平头案上,哈了哈肥厚白皙的手,开始慢慢去展那包裹。隋抱朴从来人的穿着举止上猜测,今儿个一准遇到了一个大主顾。他侍立一旁,看着包裹慢慢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一个画轴,随着画轴渐渐展开,隋抱朴的两眼顿时闪现出光亮来。这是一幅明代大画家沈石田的《秋林话旧图》,纸色古旧,呈灰褐色,由6尺整宣画成。整幅画气势磅礴,画中大山雄伟,奇谷陡峭,远山朦胧,近山百木云集,柳叶枯槁,枫叶渐红,秋风萧瑟,凉意横空。林木间草堂之中,有二高士盘坐对话,意境深沉,回味无穷。左上角题诗一首,款题“沈周”二字。此画更为弥足珍贵的是,上面密密麻麻落满了款识和印鉴,还有好几个帝王的玉玺金印,可见此画流传至今,已经是数易其手,为历代有名收藏家所珍爱。也可看出,这位王爷亲自带画到博雅斋,对此画也是爱之有加。

  隋抱朴直看得气收神凝,如入画中。沈石田的画自从他出道以来耳闻不少,但目睹寥寥,流传下来的真迹屈指可数。来者一直用眼的余光扫视着隋抱朴脸上的表情。最后,他看到隋抱朴的两眼定格在了画中那两个人物上。其中一人是一位仕者,身着高贵的官服,大腹便便,眉目清晰,类似于眼前这位身份显赫的王爷;而另外的一个人却给人留下了一个遗憾,从服饰上看,那人应该是布衣打扮,类似一隐士,只可惜他的“头”已经不见了,那里出现了一个空洞,这一破损成了这幅画的致命伤。从画中的情景推想,这位高官好像是借“话旧”在劝说隐士出山,抑或是来探讨安邦定国和仕途上的一些道理。隋抱朴将遗憾的目光收回,然后移到王爷的脸上。

  王爷依旧不动声色,微启双唇道:“我给你10天的时间将这一‘人头’补好,10天以后我就来取画。”

  “这……”隋抱朴有点犹豫。他所接的活儿一般都是依旧翻新,即使是修补,也是一些边角上的微疵,山水树木能根据走势长势的样子来修补,即便是服饰也是一样的道理,唯独这整个人的头部修补,他还是第一次碰到。假如他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完成一个人的五官容貌,不一定达到顾客的满意,往往是受累不讨好,这就要和主人商议,依据主人对画中人在破损前的'样子回忆个大概轮廓来定位。

  而这位神秘的王爷似乎无心和他探讨和交流,唤进来一个叫张二的御从,留下10两白银作为订金,之后上了骡车绝尘而去。

  二

  上半夜,隋抱朴噩梦连连,出了一身又一身的虚汗,好像是在干着一件十分繁重的活儿一样。夜半醒来,他觉得头昏脑涨,四肢僵硬。他喝了一口昨晚剩下的凉茶,唤醒了徒弟三儿,师徒俩穿好衣服,冒着寒冷的夜风走出了博雅斋。

  距离博雅斋不到2里远的地方,有一“鬼市”,那是隋抱朴淘宝的地方。鬼市是北京特有的古玩、旧物市场。最先创立鬼市的据说是那些破落子弟,他们靠天恩祖德耀富逞威。而今大清灭亡,靠山已倒,前朝贵戚、王府第宅,一朝沦为平民,谋生乏术,只有变卖家产,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古董字画。他们卖东西怕人看见,就趁着天亮之前夹着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到鬼市上去卖。在这乱世之年,博雅斋主隋抱朴很是发了一笔,他的生意开始风生水起、如日中天。但在鬼市中,作为小本起家的他,还是对那些有价值的残画十分感兴趣,只要经他的手略一加工翻新,价格就会翻上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不等。因此,自从鬼市出现以后,赶鬼市的人中不乏行家里手、俗世高人,一些多少年不见天日的宝贝会在这里悄悄消失,流进这些人手中。但传言鬼市经常出没一些前世的鬼魂,在幽暗的灯影中游走,监视那些败家子们,不让他们暴殄天物。

历史经典故事14

  战争突然而止,抓到希特勒后立刻将他押解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军事法庭判他死刑,但怎样处死他,意见有很大分歧。枪毙他吧,让他上绞刑架吧,都未免死得太快,那太便宜他了。后来有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个恶魔带来的灾难惨绝人寰,烧死他才可解恨。

  “但是,”一个法官提出不同的看法,“我们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广场只能容纳一万人,行刑时,我们荷兰男女老少700万之众,谁不想到刑场去诅咒他一番呢?”

  之后另一位法官出了一个点子。希特勒应绑在木桩上烧死,但木柴应由火药爆炸后点燃,火药的引线应该从鹿特丹开始点燃,沿着主要大道途经代尔夫特、海牙、莱顿、哈勒姆,一直烧到阿姆斯特丹。这样,数以百万的群众拥上连接着这些城市的宽阔大道后,都可以亲眼目睹这根引线向北一路烧去,直到把烧死希特勒的柴堆点燃。

  这种惩罚方式是否最大快人心,人们进行了全民公决,4981076票赞成,1票反对。提出反对的人认为,希特勒应该被五马分尸。

  最后,这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来临了。死刑在6月的一天早晨4点开始。引线由一位母亲点燃,她的3个儿子由于一次莫须有的“蓄意破坏行动”而被纳粹分子枪杀。同时,唱诗班唱起了一首庄严的感恩赞美诗,接着人群里爆发出一阵胜利的欢呼声。

  火慢慢地从鹿特丹向代尔夫特烧去,一直烧到了阿姆斯特丹的大广场。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还专门为老人、有残疾的人以及被害人的亲属准备了座位。

  希特勒穿着一件黄色的衬衣,已经被用链子锁在木桩上了。他故作一副泰然处之的样子,直到有个男孩爬到围着这位前元首的柴火堆上,在上面放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鄙人乃盖世魔头。希特勒一股闷火喷发出来,他凶相毕露,破口大骂。

  观众都傻了眼:这个阶下囚竟敢大放厥词,活像在给他的.党羽训话,真是一大奇观,荒谬至极。接着观众吼声震天,嘲笑声四起,把他吓住了。

  最扣人心弦的时间到了。大约下午3点,火花到达阿姆斯特丹的郊区。霎时间鼓声震天,接着,人们唱起了国歌。希特勒此时面如死灰,拽着身上的锁链,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国歌唱毕,火花离火药只有几米了,5分钟之后希特勒将会在恐惧中死去。人们仇恨心切,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吼声响彻云霄。一分钟,两分钟……就在此时,怪事出现了。

  一个干瘪的小老头,拐弯抹角地混过执行警戒的士兵队列,来到希特勒面前。没有人不认识他。他有两个儿子,被伞兵部队用机枪扫射而死,妻子与3个女儿在鹿特丹大屠杀中殉难。从那时起,这个可怜的人一直精神错乱,他到处游荡,全靠人们的善心供养着,见到他,无人不心存怜悯。

  但他眼下的举动触犯了众怒,大家气得脸发白。他竟然故意跑去踩那根引线,把火踩熄了。

  “杀了他!杀了他!”群情激愤。只见老人面对杀气腾腾的人群,从容不迫。他缓缓地朝天举起双臂,然后,怒吼一声:

  “咱们再从头点起!”

历史经典故事15

  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春意盎然。廉明看着千姿百态、云雾缭绕的远山,又看看眼前那悠悠碧清的淮河河水,心情感到好一些。但他高兴不起来,他今天要去私访调查大恶霸周虎的劣迹,等有了铁证,他要搬掉这块妨碍他实行明政的拦路顽石,以使淮河县大治。

  廉明自幼丧母,是父亲把他养大的。父亲是个能干的庄稼人,打廉明记事起,他就看到父亲一天到晚不歇着,农忙时,父亲种地;逢冬闲父亲就背着鱼网到处打鱼。父亲的勤劳能干使父子二人衣食不缺,并且还供廉明读书。廉明读书很用功,除了用功读书其他什么也不想,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报答慈父的养育之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高中皇榜当了安阳县丞,经恩师礼部尚书郑文大人的极力举荐,他又由县丞升迁到淮河县当县令。

  淮河县是中原最富庶的一个县,虽地处中原,却可与江南媲美。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堪称鱼米之乡。可是,廉明上任来这里以后,看到的却是民生惆敝,土地荒芜,几乎是哀鸿遍地的破败景象。经他暗下访察,原来是这里的豪强不法欺压百姓所致。他们鱼肉百姓、欺男霸女,为首的就是周虎。

  周家是世代富豪,到周虎这一代更是了得。他表姐是西宫娘娘,他兄周龙官拜吏部尚书,掌握着官员升迁贬职的大权,谁人不怕?周虎仗着皇亲国戚和官宦之家的势力,在家乡横行霸道,欺压乡里,四乡百姓恨之入骨。多年来,虽有一些胆大的百姓到县衙去告他,但历任县令不但不管,还把这些告状的拿办问罪。百姓们见到官府偏向周虎,不行公道,纷纷怨声载道,逃亡他乡。廉明深知,要想治理好淮河县,必须要除掉周虎这一大害。他也知道搬掉这块拦路石十分不容易,可他不能辜负恩师举荐之恩,立志做个清官,报效朝廷,报效国家。

  今天,廉明带着堂弟廉良,扮成乞丐模样下乡私访,主要是查找周虎犯罪铁证,好除掉这个首恶。

  已经临近中午,廉明和廉良已走到淮河渡口。他们觉得累了,饿了,便倚坐在渡口上的一块大石旁。廉良解下饭包拿出一块干粮递给廉明,二人边吃干粮边等候渡船。

  “虎来了!快跑啊!”突然几个村姑惊慌地向渡口奔来,看样子是遇到什么凶险猛兽。廉良一下站起,大声问那几个村姑:“什么虎?”村姑见这后生乞丐问她们,停下步说:“什么虎?是恶霸周虎!”随即向对岸呼喊起来:“哑老伯!快把船开过来救我们啊!周虎来了!”廉明见对岸渡船箭一般地向这边撑来,村姑们不待渡船靠岸停稳,便慌忙跳上渡船,船上老艄公把篙使劲一点,船飞快地向对岸驶去。正在这时,不远处有一群人大呼小叫地向渡口追来,不用说这就是恶霸周虎了。只见他们气势汹汹,肆无忌惮地践踏而来,内中那个骑白马的胖子还指指点点地斥骂着身边的奴仆。他们跑到渡口,胖子命令道:“周三,叫船。”那个叫周三的瘦子即伸长脖子向对岸吼叫:“哑巴!快把船撑过来,二爷要过河哩!”

  廉明看到这一切,心中陡然生气,心想周虎果然无法无天,光天化日之下追撵村姑,这不是强抢民女?妈的,今天让我撞见,干脆随他们过河,看他还做什么恶!他叫廉良收起饭包,耐心等着渡船。

  不知道是艄公没听见,还是装的,好一会那船才调过头向这边撑来,看艄公似乎很卖力地撑,可船就是走不快,半天才到码头。船一停,周虎一班人便跳上去,廉明和廉良也要上船。

  “滚蛋!你这俩穷鬼也配和二爷同船?”周三骂着,伸手去推廉明。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凭什么不叫我们上船?”廉良扶廉明上了船和周三吵了起来。

  周虎见对岸几个村姑消失在桑林内,很是恼火,他劈面给老艄公俩嘴巴,回头看看这两个乞丐,吼道:“打这俩穷鬼!”周三和众奴仆听周虎发话,便围住廉明廉良打了起来。按廉良的武功,这一群人不在他的话下,可船上施展不开,还要遮护着廉明,身上早挨了几拳,气得他口鼻生烟,刚要还手,见一恶奴狠狠地向廉明劈胸一拳,廉良忙去护廉明,不想一脚踩空掉到河里。廉明见廉良落水,忙跳下水去拉廉良。恶奴们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挥起棍子去打廉明。这时,只见老艄公把篙向岸上使劲一点,船顿时摇晃起来,随即离岸而去。事后一想,不是老艄公这一撑,廉明恐难躲这一棍之击了。廉明把这看在眼里,心里很感激这个老艄公。

  廉明拉起廉良,两个人相扶上岸。廉良落在深水里衣服都湿透了,初春乍暖还寒,廉良冻得直打牙磕。廉明见廉良冷得浑身打颤,心疼地扶廉良在大石边替他脱去小袄,解下自己的上衣给廉良披上,一时没有在意,把拴在腰上的官印扯掉了。他们见不远处有座荒废尼庵,便抱着湿透的小袄相扶着向荒庵走去。

  老艄公把周虎一群渡到彼岸,这些人下了船便大呼小叫地追寻已跑得无影无踪的村姑去了。老艄公就又把船撑到河这边,拴好船走上岸准备到石旁歇歇。突然他见地上有个红布小色,看形状里边包个长方形的物件,解开包一看原是一块石头,一面刻着字。他不知这是什么,但他知道这是渡河者丢的,便包好红布小包收在怀里,倚石半躺晒着太阳等候渡者。

  廉明和廉良来到荒庵,在院中拾些干枝、树叶,廉良取出火镰,打火燃着柴禾,火烧起来了。二人取暖烘衣,身体渐渐暖和起来。当湿衣快烤干时,廉明下意识地往腰上一摸,发现官印丢了,大惊失色,跌脚道:“不好了,官印丢了,这怎么办啊?”廉良听说官印丢了,急忙穿上小袄,拉起廉明就走:“咱快找去!想想丢哪了?”廉明急切中想起在渡口旁给廉明脱衣,印可能掉在那里。他们就急忙向渡口奔去。他们跑到渡口天已正午,没有往来渡船者,只有老艄公依石躺着晒太阳。廉良跑到老艄公面前叫道:“老大爷,你看到我们丢的.物件没有?”老艄公慢慢睁开眼,见面前立着两个年轻乞丐,正是刚才周虎和恶奴打的那两个人,即起身打手势,“啊啊啊”地叫了几声。廉明这才知道老艄公原来是个哑巴,忙躬身一揖柔声道:“请问老伯,可见到我们的丢失之物?”随着用双手比个形状,老艄公明白了,即从怀里掏出红布包。廉良一看:“官印!”即上去要夺,老艄公一转身将红布包藏在怀里。看着憨厚老实的老艄公,又回想刚才船上他那一助,廉明对廉良说:“这老伯是个好人,你就对他实说了吧!”

  廉良应命,对老艄公和气地说:“老大爷,我和我家县太爷是下乡访察恶霸周虎作恶证据的,哪料在这被歹徒殴打,丢了官印,不想您老拾去,请还给我们吧!”老艄公听廉良一说,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他掏出官印,向廉明比划着手势。廉明不明白他的意思,就走上前和气地说:“老伯可是要钱?这个不难,我会给你的,就是你老不说,我也会酬谢你的!”

  老艄公脸一下变了,他摆着双手,“哇哇”叫起来。

  廉明见老艄公这么激动,也有些犯糊涂了,他不要钱,莫非要物了?他忙对老艄公说:“老伯莫非要衣物吃食?”

  老艄公双手摇得更厉害了,脸挣得通红。他“哇哇”怪叫,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后指指自己,双手合拢起个“圆”。

【历史经典故事】相关文章:

历史的名人故事12-13

有关孙权的历史故事10-20

历史名人故事10-08

尧舜让位的历史故事06-09

历史名人故事02-03

苏联战争历史故事12-18

关于华清池的历史故事05-05

关于先礼后兵的历史故事10-09

关于岳飞的历史故事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