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典故吧,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你还记得哪些典故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和尚骗局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分享。
和尚骗局的历史典故1
北宋时期,有一天,某地忽然来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随身之物除了一件僧衣、一个瓢、一串念珠之外,什么也没有,他向众人表明,说自己已经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不用吃任何东西就能生活。
大家不太相信,因为谁都知道人不吃饭就得饿死,于是,和尚便主动要求到一个商人的船上打坐,他在那里打坐了十天,大家果然没见他要东西吃,这才有点将信将疑。
那个和尚看大家还是不太相信,就又坐到了一条小船上,小船上只有他一个人,他让人们把小船推到水中间,他仍然坐在船上打坐。这样又过了十天,人们果然没有看到他要东西吃。
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他是个活佛了,就向他跪拜,还争先恐后地要供养他,那个和尚便说:“我不用吃饭,所以不需要供养,但我住的寺庙大殿年久失修,快要倒塌了,想请各位前往布置一下,如果你们能安排,我日后自会保你们功德无量。”
众人一听,连忙痛快地答应了。到了约定那天,众人相约着一起来到那个寺院,果然看到寺院很破旧,大殿的确快要倒塌了。但问过寺里的几个和尚,他们说并没有大家要找的那个和尚。
就在大家迷惑之际,他们忽然看到了寺中的伽蓝菩萨塑像,发现这个塑像竟然和那个和尚长得一模一样,于是众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此前见到的那个和尚,是伽蓝显灵,于是便纷纷拿出钱来捐给这个寺院。
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寺院捐钱,寺院因此得到了一大笔巨款。
但半年以后,人们发现寺院里的`所有僧人全部消失了,后来得知,这个寺院原来根本就是一座空寺,里面的僧人是假扮的,这伙骗子特意选出了一个人,并按照他的容貌塑造了伽蓝菩萨像,然后让他出去表演“不吃饭”,他之所以能二十多天“不吃饭”,是因为他脖子上挂的那串念珠,是用牛肉干做成的,他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吃“念珠”来充饥,因此迷惑了众人。 这伙骗子敬业得很,因为他们知道当骗子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就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彼此相关联的局,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一步步引入陷阱,并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
和尚骗局的历史典故2
清朝康熙年间,姑苏某座寺庙有个主持和尚名叫空照,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在寺中举行一次盛大的佛会;由于空照和尚是出家人,不方便出门,所以他将召集善男信女的事情,托付给邻居王氏。
王氏是一个三十多岁,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子,为人精明狡黠,能说会道,她丈夫已经过世,家中只有一个十多岁的儿子。
每次举办佛会,都会来上百个善男信女,每个人都会捐出几百文铜钱,因此一次佛会能收到不少的香油钱,这些钱由王氏代收,事后和尚和王氏约定五五分账,这样持续了几年。
几年之后,怪现象出现了,王氏变得越来越富,空照和尚却越来越穷,赚到的香油钱,两人明明是五五分账,为何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差异呢?空照和尚和王氏对此事都三缄其口。
有一年除夕,有人到寺庙向空照和尚讨债,空照和尚没钱还债,只得连夜逃离寺庙,从此不知所踪。第二年,当地人又请了一个名叫了空的和尚,来寺中做主持。
这一年的上元之夕(正月十五),了空和尚按照寺中旧例举办佛会,还是请的.王氏召集善男信女。事后,了空和尚去向王氏索要属于寺庙的那一半香油钱,王氏找了各种借口,拖延了很长时间,就是不给。
了空没办法只好继续等。这一天,了空从外面回到自己的禅房,即将进门的时候,听到房间有人,他以为是小偷,赶紧进去查看,发现一个人躺在自己床上,盖着被子睡觉。
了空和尚把那人呵斥起来,原来正是王氏。了空和尚问王氏:“你怎么在我的僧房?赶紧出去,不要污了佛门净地!”王氏只是笑着,却不肯说话。
了空着急了,一把扯开被子,想要把王氏拽出去,结果发现王氏“裸无寸缕”,顿时大吃一惊,赶紧跑了出去。了空和尚这才知道王氏设下骗局,想要勾引自己,怪不得之前的空照和尚会一贫如洗,原来他是被王氏所诱惑,上了王氏的当,钱都被王氏给骗了。
了空想了想,一路跑到王氏家中,对王氏的儿子说明情况,要求他把王氏接回去。王氏的儿子表示不信,了空和尚强拉着他来到了寺庙。王氏见了空和尚不识趣,又怕儿子笑话自己,于是反而诬陷是了空和尚囚禁羞辱自己。
了空和尚见王氏如此阴险,也很生气,他跑到厨房,拿出一把菜刀,一刀斩断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当着王氏母子的面对天发誓说:“贫僧横遭构陷,只有断指以证清白!”王氏母子见了空和尚如此有定力,知道计谋无法得逞,狼狈而去。
最终,了空和尚得到自己该有的香油钱,并且断绝了和王氏的合作,另寻他人合作举办佛会的相关事宜了。
和尚骗局的历史典故3
明朝时有个经营柴草发家的富商名叫荆秀云,一天,荆秀云的家门口来了个和尚,他带着干粮来在荆秀云家的门口,直接坐下来高叫:“化缘!”
荆秀云听说有人化缘,便叫仆人给和尚一点小钱,谁知那和尚看都不看,说:“我才不要这些小钱呢。我与你们主人有缘,要一千两银子。”
仆人报告给荆秀云,荆秀云震惊了。一千两银子!要知道当时一两银子都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可以买几百斤米了,更何况一千两银子。就算对于荆秀云这样的富商而言,一千两银子也毫无疑问是一笔巨款了,怎么可能就这么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和尚?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荆秀云亲自出来见那和尚,很不高兴地说:“你一个和尚,要一千两银子这么大一笔钱干什么?”
和尚也不含糊,开门见山:“离这里二百里远的地方有座叫天元寺的寺庙,跟施主你有缘,所以你才富起来了。但是这个天元寺的建筑现在有些毁坏,需要五百两银子来修理。还需要五百两银子来买田来供养僧人,这样这座寺庙就能长期存在下去了。”
但荆秀云也没那么好糊弄,一座几百里外的寺庙,跟我发家致富有啥关系?他反问和尚:“既然如此,你为这座寺庙化缘,又跟它有什么缘呢?”
和尚回答:“我们和尚本来就是住在庙里的,怎么能说没有缘分呢?如果没有缘分,又怎么能一直住下去呢?”
荆秀云还是不愿意给钱,干脆不理和尚了,把他晾在了门口。谁知那和尚也是个倔脾气,干脆就赖在门口不走了,一连在门口坐了三天。仆人送饭给他,他就吃。仆人不送饭给他,他就吃自己带的干粮。
又僵持了四天,荆秀云实在顶不住了,没见过这么邪门的和尚!让这和尚一直坐在自己家门口也不是个事儿,只好跟和尚说:“我可以捐三百两银子,你找别人吧。”
和尚却不领情:“有缘人这里尚且化不到银子,我去找那些没有缘的人干什么呢?”
荆秀云没辙了:“你把功德簿拿来,我写上三百两。白纸黑字,肯定会捐的,行了吧?“
谁知这和尚竟不依不挠:“功德簿在寺庙里,更何况三百两根本不够,有什么可写的呢?你要想今生享福,就得捐五百两。要来世也幸福,就得一千两。“
荆秀云却表示:“我才不信什么今生来生的说法,你就拿三百两银子走吧。“
和尚很执着:“我哪要银子?你要捐的话,就捐到寺庙里。“
荆秀云只得说:“行吧,我十天后送到天元寺里去。“
和尚终于走了,荆秀云倒也是信守承诺,在十天后果然来到了天元寺。天元寺的住持问了荆秀云的姓名,便上茶招待荆秀云:“施主从哪里来呢?”
荆秀云回答:“之前和你们寺里来化缘的和尚约好了,今天就来了。”
住持一脸疑惑:“我们寺里这段时间没有化缘过啊。”
荆秀云很奇怪:“那个在我门口坐了七天的人不是你们寺庙的?”
住持若有所思:“我们寺里的僧人这段时间都没有外出,肯定是有骗子假冒的.。”
荆秀云更加疑惑了,如果说那和尚是个骗子的话,他为什么不直接拿银子走呢?他带着这样的疑惑在寺里闲逛,很快走到了伽蓝祠。抬头一看,祠中的护法神伽蓝竟然跟当时的那个和尚长得一模一样!
荆秀云的心中隐约有了答案,难道那个和尚就是伽蓝本人?他想验证一下,于是在祠中求了个签,对着伽蓝的塑像说道:“如果之前那个和尚是你变的,那就给我一个圣签吧。”果然得了一个圣签。荆秀云接着说:“三百两银子我已经带来了,希望能有个好运气。“又得了一个圣签。
荆秀云又验证了两次,都中了。他恍然大悟,那天果然是伽蓝化身来找自己!他赶紧找到住持:“听说你们这要维修,要多少钱?”住持果然说需要五百两。于是荆秀云直接表示,这五百两都由我来出,再给你们五百两银子买田!住持很是高兴,赶紧答谢。荆秀云也很高兴,自己竟然与伽蓝有缘!
一切似乎皆大欢喜,然而就在荆秀云走后,一个和尚来到了天元寺——正是之前坐在荆秀云家门口的那个和尚。住持在对他恭维答谢一番后,分给了他二百两银子。
原来,这一切都是提前谋划好的。这个和尚法号若冰,之前来到寺里,住持发现他跟寺里的伽蓝长得很像,就百般讨好他。若冰好奇这是为什么,住持就给他交代了这一套计划,请他帮忙找个富商给寺里捐款。
吃人嘴短,若冰答应了,找上了荆秀云,便有了之后的故事。若冰的说辞,住持对荆秀云的招待,甚至荆秀云求的签,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此故事出自明代防骗小说《骗经》,看完后不禁让人感叹一句:“防不胜防啊!”荆秀云的警惕意识已经不差了,却依然被忽悠了进去。可见许多骗术古已有之,而且同样十分高明。面对各种花样频出的骗术,我们更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意识,绝不可掉以轻心。
【和尚骗局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玄奘和尚取经的历史典故10-04
梁武帝做和尚的历史典故08-24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8-02
「历史典故」08-11
精选历史典故12-11
经典历史典故09-23
历史典故:旱魃拜夜叉-历史典故素材03-28
晁错削地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02-27
无双黄童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素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