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不弃朋友的历史典故

2023-10-25 历史典故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典故吧,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故事。当你说出一个典故的时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吗?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荀巨伯不弃朋友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荀巨伯不弃朋友的历史典故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编纂的一本记录人物言行的小说集。从今天开始,我们讲讲这本书里的故事。

  东汉时候有个人叫荀巨伯。有一天,他出远门到另外的一个郡去探望生病的朋友。到了朋友家,没说上几句话,街上就噪杂纷乱起来。荀巨伯出门打探一番,原来是有胡人用城外杀来。满城男女老少都窜回家收拾钱财细软,或逃或躲,不一会儿就跑了个一干二净。

  荀巨伯把情况跟朋友一说,朋友很着急,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对荀巨伯说:“我病成这个样子,横竖是一死。可我不能害了你,你赶快走!”

  荀巨伯握着朋友的手说:“我走这么远的路来看你,全是因为咱们的交情。你重病在身我却弃你而去,那我们的交情就变成假交情,我荀巨伯的义气也就没有了。你什么都不要说了,只管养你的病吧!”

  胡人攻进城来,四处破坏劫掠。他们冲进荀巨伯的朋友家,看见荀巨伯神色安定地坐着,不由十分惊讶。领头的胡人用刀鞘戳了一下荀巨伯,说:“汉子!我们大军所到之处,汉人望风逃窜。你是什么人,竟敢在此地停留?”

  荀巨伯平静地说:“我不是这城里的人,我来这里是探望我生病的朋友。朋友病重,把他留在这里我不放心,所以留了下来。”?领头的胡人看看床上的病人,又看看荀巨伯,把手搭在胸前向他行了个礼,对其他胡人说:“咱们这些无义之人,今天是到了有义之国。回去吧!”

  胡人很快撤兵走了,全郡的老百姓平安无事。

  荀巨伯不弃朋友的历史典故

  东汉时期有个人叫荀巨伯,他去远地探望生病的朋友,很不巧碰上了胡人攻城。

  朋友就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已经生病了,难以活命,您可以走了。”

  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让我离开,违背道义而苟且性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能做的事?”

  胡人攻进城后,对荀巨伯说:“大军到来,城里的人都跑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敢独自留下来?”

  荀巨伯说:“朋友生病,我不忍心丢下他,情愿用自己的性命去换朋友的性命。”

  胡人听说后非常惭愧,相互议论:“我们这些不守道义的人,却来到了讲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离开了,全城也得以一并保存下来。

  看到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一是为荀巨伯和朋友的友谊感动,二是为胡人所做的决定感动。 其实第二个也不算感动,只是我一时找不到什么好的词表达。

  我也了解一些历史,知道东汉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朝廷腐败黑暗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可以说是人人为求自保,比如说那个求田问舍的许汜。

  荀巨伯知道朋友生病,不远千里前去看望。在现代,交通方便,如果你生病了,有朋友来看望你,那我恭喜你,真的!这样的朋友你一辈子都得珍惜,因为大多情况都是连自己的亲人都没有去看望的,更别说朋友了。

  遇到胡人攻城,荀巨伯也对朋友不离不弃,还表示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换朋友的生命。这在现代,可能有很多人会说他傻,甚至有喷子喷,在我看来,荀巨伯的选择与英勇就义的战士是一样的性质,都是选择心中的道义,遵从自己的本心。如果荀巨伯因这个选择被杀,荀巨伯也无怨无悔。

  我特别钦佩古人的坦荡、简单。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有多少人能始终如一,坚守本心呀?更多的是随波逐流,因为人生有太多的无奈,无奈到一次次违背本心,等回过头一看:“我怎么活成这样子了?”这就是以前常听到的,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再说说那些攻城的胡人吧!

  盗亦有道,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个成语用在这些胡人身上也是非常的贴切。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那群胡人中的一员,在知道荀巨伯的事情后,我们的心理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

  首先应该是惊讶、不可置信吧!

  “现在怎么还有甘愿为朋友换命的人?”

  “荀巨伯你真仗义呀!”

  不敢相信有这么‘傻’的人,可是他却站在我们眼前。

  惊讶过后就是对荀巨伯由衷的钦佩。人人都有一种欣赏美、向往美的特质,即使他是盗贼也不例外。荀巨伯的言行就是在表达一种美,这种美令胡人折服。

  钦佩过后,我们会思考,思考什么呢?会思考我们自己能做到像荀巨伯那样对待朋友吗?或者说我们自己身边有没有像荀巨伯这样的朋友?这个思考很致命,因为绝大多数是没有。

  此时我们就会感到忏愧,惭愧自己的品行,惭愧自己的所作所为。“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这是一种对待美不忍破坏的心态,就像一个仙女站在你面前,美丽得我们不敢有丝毫亵渎一样。或许那群胡人之中,有人在这次过后就金盆洗手了。

  什么是正能量?为什么要有正能量?正能量就是一种美。用正能量来形容美真的非常好,我常常这样想,我们每次遇到正能量的时候,我们就吸收了一点其中的正能量,当我们吸收到了足够多的正能量,是不是我们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正能量?是不是我们也在发光发热?是不是也给了一些人希望?

  • 相关推荐

【荀巨伯不弃朋友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元伯巨卿,鸡黍之交历史典故08-28

伯禽就国的历史典故01-28

尤伯的眼泪历史典故01-22

伯奇掇蜂的历史典故01-24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典故01-31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8-02

精选历史典故01-30

历史的典故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