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橘井的历史典故

2022-11-15 历史典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典故都不陌生吧,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仙橘井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仙橘井的'历史典故 篇1

  苏仙橘井

  西汉文帝时,有个号称苏仙公(名苏耽)的人得道成仙,升天而去。临行前,他跪着对母亲说:“我已成仙,即将离去,不能在您膝前尽孝心了。”

  母亲对他说:“你走了之后,我怎么活下去呢?”

  苏仙公回答说:“明年天下将流行瘟疫。庭院中的井水以及屋檐边的橘树,是你生活的依靠。一升井水,一片橘叶,可以救活一个人。”

  次年,果然瘟疫肆虐,远近的人都闻讯前来求治,其母以井水和橘叶疗治,无不见效。

  后来,“苏仙橘井”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医术高明。

  典出晋·葛洪《神仙传》。

  苏仙橘井的历史典故 篇2

  典源出处

  晋·葛洪 《神仙传·苏仙公》:“先生敛容逢迎,乃跪白母曰:‘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已至,当违色养。’即便拜辞,母子歔欷。母曰:‘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母疗之,皆以水及橘叶,无不愈者。” 《水经注·耒水注》 引 《桂阳列仙传》:“ (苏) 耽曰:‘非汝曹所知。’即面辞母云:‘受性应仙,当违供养。’涕泗又曰:‘年将大疫,死者略半,穿二井饮水,可得无恙。’”

  释义用法

  苏仙公名耽,汉文帝时得道成仙。他临仙去之时,告诉其母,明年要发生瘟疫,院中的井水和橘叶都可以用来治病。后以此典形容治病或医药。

  用典形式

  【橘井】 唐 ·杜甫:“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宋 ·陈与义:“尚留橘井在,与世除狂疾。”

  【苏耽井】 唐·杜甫:“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唐 ·王昌龄:“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苏仙橘井】 宋·张元干:“定与苏仙双橘井,他年续入郦元经。”

【苏仙橘井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安期仙枣的历史典故07-03

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历史典故02-08

苏小妹三难秦观的历史典故08-30

八仙过海的历史典故12-28

【热】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历史典故07-16

历史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10-23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春游苏仙岭作文06-20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