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典故都不陌生吧,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典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虎溪相送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典源出处
宋·陈舜俞 《庐山记》卷二:“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合道,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
释义用法
晋僧慧 (一作惠) 远入庐山,居东林寺,在山三十余年,为有道高僧,世人称之为远公。据说他送客不过虎溪,过则虎吼。一次陶潜与陆修静去看望他,临别送客,三人谈得投机,不觉行过虎溪,彼此大笑。实则陆修静至庐山时,慧远、陶潜已死二、三十年,三人共会显属后人附会之说。后以此典形容文人高士相聚叙谈或相送。
用典形式
【过虎溪】 唐·李白:“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虎溪远】 宋 ·张元干:“清谈虎溪远,痴坐鹿门庞。”
【长隔虎溪】 宋·范成大:“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勿过虎溪】 宋·陈与义:“慎勿过虎溪,晓霜侵杖屦。”
【远公不出】 宋·苏轼:“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
【虎溪相送】 唐·孟浩然:“日暝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过溪无虎啸】 明 ·徐渭:“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
虎溪相送成语接龙
【顺接】:送茶完饭 送君南浦 送人作郡 送爵荐脯 送暖偎寒 送剑陇上 送暖偷寒 送死发丧
【顺接】:虎溪相送 目逆而送 头皮断送 磬控纵送 挥弦目送 行齎居送 行赍居送 旬输月送
【逆接】:跳龙卧虎 众口成虎 牛哀化虎 如狼似虎 潜龙伏虎 宁成乳虎 拒狼进虎 郑氏群虎
【逆接】:虎豹豺狼 虎口之厄 虎贲中郎 虎狼之势 虎豹之驹 虎溪送客 虎虎势势 虎啸狼号
虎溪相送是什么意思
【典源】 晋·佚名《莲社高贤传》:“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人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陆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固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
【今译】 晋代高僧慧远 (一作惠远)入庐山,居东林寺修持,人称远公。寺下有股泉水,流入虎溪。据说他送客不过此溪水,如果过了就有虎吼叫。当时陶潜 (字渊明) 住在这里,山南有陆修静也是有道之人,他们来远公处作客,远公送二人,一边走一边谈论,非常投机,不觉走过虎溪,彼此大笑。实则陆修静至庐山时,慧远、陶潜已死二、三十年,三人共会显系后人附会之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僧人高士相聚谈论或相送。
【典形】 不过虎溪、长隔虎溪、过虎溪、虎溪相送、闻虎啸、远公不出、过溪无虎啸、勿过虎溪、虎溪远。
【示例】
〔不过虎溪〕 唐·王维《能禅师碑》:“禅师子牟之心。敢忘凤阙; 远公之足,不过虎溪。”
〔长隔虎溪〕 宋·范成大《东林寺》:“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过虎溪〕 唐 ·李白《别东林寺僧》:“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虎溪相送〕 唐·孟浩然《过龙泉精舍》:“日暝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闻虎啸〕 清·程先贞《十月初以事至东皋》:“白社归来闻虎啸,黄庭写出换鹅群。”
〔远公不出〕 宋·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之一:“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
- 相关推荐
【虎溪相送的】相关文章:
好礼相送游戏作文06-19
好礼相送游戏作文2篇06-28
溪溪相印在心中_700字08-19
桃花溪作文09-21
家乡的芙蓉溪作文09-23
游桃花溪作文03-08
美丽的西溪作文03-08
潭溪山作文03-10
西溪里的童年02-29
桃花溪漂流作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