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开始,教师就被社会喻为园丁。“园丁”原本是指从事园艺的工人,人们通常把学生比喻成幼苗、花朵、小树等,而培育这些幼苗、花朵、小树的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用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园子里的每一株幼苗,使他们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因此,人们用“园丁”这个称谓作为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高度赞扬与评价。
然而把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比喻成园丁,这是不确切的,不科学的。即使他们像园丁那样辛勤,但也不能把他们比喻成园丁。
我们都知道花园里的幼苗、花朵和小树等,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有疾病的,有的长得好看的,有的长得相当丑陋的。同样道理,学校里的学生,有的是成绩好的,品学兼优的,有的是成绩差的,有的是有品德不良行为的。园丁可以把花园里的那些长有疾病的、长得不好看的幼苗、花朵和小树给铲除、消灭,只保留那些健康的、好看的。但是教师不能像园丁那样,把那些成绩不好的、有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给予排斥、讽刺、不理不睬、甚至打击他们,把他们赶出教室。相反,教师对待这些学生更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好好教导他们,使他们成为好学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对于那些成绩不好,有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同样要教育好他们,而且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爱心去教导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转化为学习成绩好,品德优良的学生。大量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这类学生是可教育好的对象,如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教师职业责任的高度表现。因此,教师对于这些成绩不好、有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是绝对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教育的。这一点,教师是不同于园丁的!
还有,园丁管理着花园里的花草树木,把花摘齐了,把长得高低不一的草剪平了,把高点的、长点的、斜出的树木剪成和其他的枝条一模一样,没有旁逸斜出的,没有与众不同的,都把它们剪出想要的形状。放眼过去,一切都是那么的规规矩矩。
试问现在的教师能像园丁那样管理和教育学生吗?用统一的标准来管理教育学生,学生稍有某一方面的独特表现和突出表现,则被教师“剪平”,教师像园丁那样按照自己模式“剪出”想要的形状。那么教育出来的学生又会是怎么样的学生呢?就像那些花园里的花草树木,一模一样,没有与众不同,没有任何的个性可言,每个学生都像是复制品一样。这是怎么样的教育啊?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传统。那么这样的教育还算得上是素质教育吗?还算得上是真正的教育吗?
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特殊才能发展的',是允许学生某方面有与众不同的,有独特的表现和突出的表现的。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学生创造性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创造性的本质特点是与众不同。倘若把学生的与众不同都被教师“剪平”了,那么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吗?不能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是无法培育人的创造性能力的。而现在的教育是提倡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性发展的,那么教师则要摒弃以前“园丁”的这一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发展,别再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去扼杀学生的与众不同。
因此,请别再把素质教育中的教师比喻成园丁了,因为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性质是不同于园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