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作文

2022-04-19 腊八节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腊八粥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腊八粥作文 篇1

  在“腊八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突然发现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大都离不开吃,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腊八当然要吃腊八粥了。也许是因为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中国,吃才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吧。

  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时期。于是,“腊八”这天便成为腊月里一个重要的节日了,俗称“腊八节”。 腊月初八,家家户户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让我想起了一段段幸福的往事。

  母亲是个很传统的中国人,每年的这一天她都要煮腊八粥和家人一起吃。在农村时,是用大锅来煮腊八粥。我生火,用木柴烧,水开了,母亲便把泡好的腊八米放进锅里,用大火烧个开,再变成慢火煮。晚饭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大桌前,热热闹闹的,吃着“腊八粥”,品着家制的小咸菜,其乐融融。那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我家的腊八米主要是粘黄米、大米加红小豆,只有三样,还要煮得比干饭略稀一点点,稠稠的。煮好的粥里再加入红糖拌一拌,又滑又甜,又禁饿。这种感觉让人甜在嘴里,美在心里,那种幸福更是回味无穷。

  浓浓的亲情让人倍感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也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的“爱”。腊八时节,又让我想起了朴实、厚道、正直的姥爷。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他的身上,有着中国式农民最质朴的品质:勤劳、善良、诚实。

  小时候,我家有七口人,姥姥、姥爷、父亲、母亲,还有我们兄弟三个。大人们的负担特别重,除了每日不停地劳作之外,生活上更要精打细算,每顿饭都要煮的刚刚好,不能有丝毫的浪费。印象最深的是腊八节那天,晚饭时又来了两个讨饭的人,一副饥饿相,父亲给他们每个人盛了一碗腊八粥吃,也许是出于家中实际情况的考虑,母亲接下来向他们提到我家人口多,意思是说我们只能帮这么多了。姥爷听了很不满意,他坚持让那两个人吃饱了为止。那天晚上,我们家人吃饭时腊八粥中就只能兑着开水了,稀得能看见碗底,成了名符其实的“粥”,可我仍然吃得很香。虽然那时我还小,可我觉得姥爷做的是对的。姥爷常说,帮人嘛,总要尽些力。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那种温情,会让人久久难忘。

  往事历历在目,时刻提醒我“什么是幸福”。

  而如今,我学会了母亲的手艺,经常做“腊八粥”给家人吃。现在的腊八米种类特别多,各式各样的小豆、杂粮、粘米都加入其中,营养价值和口感都比以前好得多。要说做腊八粥也是个技术活,腊八粥的米一定要泡透,尤其是豆类,要和糯米分开泡,煮开后要用慢火,还得加上冰糖,要用木勺子不停地搅,掌握不好火候,会有硬、糊、不熟、稀等不良的结果。掌握了这门“技术”的我,可以和家人坐在一起,吃着腊八粥,品尝它特有的香甜,再有糯米滑过舌尖油油的感觉,那就是幸福的味道。

  今年的腊八节,我们一家人再次坐到一起,吃着腊八粥,感受着生活的幸福。祝愿普天下人再也没有饥寒和痛苦!祝愿每个家庭都欢欢喜喜,和和美美!

腊八粥作文 篇2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的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是我的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

  记得腊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的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

  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的。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的。

  “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的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的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

  天还没有放亮,但是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的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的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的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的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无论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候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的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尽管现在腊八粥用的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是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

  哦,当我在纷繁俗尘的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的目光里再吃她做的一碗“腊八粥”哟!

腊八粥作文 篇3

  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提起“腊八节”,大概多数人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喝腊八粥”,真正的老北京习俗更多的还是从清朝开始。肖复兴表示,就腊八节来说,几乎所有习俗都是围绕喝腊八粥进行,但最早腊八粥是供穷人食用,“到了年底穷人没有吃的东西,将锅盖、缸沿打扫出的剩米煮成粥喝,慢慢形成习俗,最终传到官府、宫廷和寺庙。”在漫长的民俗演变过程中,许多俗语也随之出现,即“送信的腊八粥”,“过了腊八就是年”等。肖复兴解释,作为节俗来讲,如果说过年是一首交响乐,那麽腊八节就是第一章“前奏曲”,“过年”由此拉开序幕。而腊八粥又称八宝粥,内里“五味俱全”,“八宝”含有吉利之意,而在“五味”中,“苦味”含有一席之地,与“八宝”对照,这是与腊八节中与穷人相关的地方,慢慢演绎成今天所讲的民俗。

  “如果失去了这层含义,那就是被剥离了核心。过去旧社会存在对立分离的现象,腊八粥在那一天的意义才非比寻常。”肖复兴称。

腊八粥作文 篇4

  说,我们每人都要吃一碗粥,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住:“我们永远不要懒惰,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致富的发公民!”

  今天是腊月初八,按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家也要吃腊八粥。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每年到这一天的时候,都要给我们煮腊八粥。一大早起来就开始煮,等别人起床后,粥就做好了。

  可是今天跟往年都不一样了,从昨天晚上我家就开始煮了。、妈妈还有在我们家干活的阿姨们都一起煮粥。由原来的一锅变成了今天的几十锅,有各种口味的粥,粥里放了核桃仁,花生米、杏仁、葡萄干、黑米、粘米、小米、大菜豆、红小豆、绿小豆、黄豆、大米、江米、麦片、红枣、等等。总之把许许多多的杂粮放在一起用锅煮,最后在放入糖,就成了今天的腊八粥了。

  今天是星期六,我没有向往日起的那么早,是妈妈把我从床上叫起来的,我妈妈说:“你不能睡懒觉,快快起床吧,不然会把眼睛捂红了的。”我一听这话,立马就从床上跳了下来,当我从窗口向外看时,我一下子惊呆了,在我家小吃部门前已经排了长长的一队,等着买粥的。我再向店里面一看,在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渐渐的锅里的粥被吃的差不好了,门前排队的人也渐渐的少了起来,妈妈说,我们每人都要吃一碗腊八粥,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住:“我们永远不要懒惰,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致富的发公民!”

腊八粥作文 篇5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奶奶一大早就起来了,说要给我做腊八粥。只见奶奶把各种豆子都洗干净,有红小豆、绿豆、花生豆、大米、小米、红枣、莲籽、薏米等,再加上冰糖放入锅内熬,半个多小时后,又香又甜的腊八粥就做好了。我吃了一大碗,我感到比买的八宝粥还好喝。我问爷爷,“为什么要吃腊八粥?”爷爷说:“关于吃腊八粥的传说有好多种,但对人们有教育意义的一种说法是:从前有一户人家,父亲母亲非常勤劳,家中积存了好多各种各样的粮食,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的很幸福。父亲母亲去世后,他们的孩子们不争气,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粮食就被他们吃光了,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他们饿坏了,就把原来存放粮食的地方扫了扫,把各种掉落在地上的豆子和米检起来熬了一锅粥吃了。从此,他们非常悔恨,决心痛改前非,好好劳动。后人为了教育子女,每年腊月初八都喝腊八粥。”听了爷爷讲的这个故事,对我教育很大。

  我们一定记住这个教训,不忘祖辈的勤俭美德。

腊八粥作文 篇6

  在很久很久以前,苏州的西园寺是一座很有名的寺庙。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送礼来了一位自称从天台山国清寺来的和尚,想在这里住下来,礼佛修行。

  因为天台山国清寺也是相当出名的寺庙,所以,当西园寺的当家老和尚听了别人的通报后,立刻就想见见这个专程来投靠的和尚。可是见到他后,老和尚却异常的失望,因为眼前这个远道而来的家伙,不仅相貌平常,还是五短身材,简直就像个普通的庄稼汉,看不出一点灵气,根本不像一个和尚。

  不过老和尚认为人不可貌相,或许他是真人不露相吧,这也说不定,还是再观察一下吧。老和尚亲切的`问他,叫什么名字,都会干些什么,那个和尚都一一回答,原来他叫阿二,笨笨拙拙的,不会说法,不会念经,笨手笨脚,嘴巴也很笨,什么事都做不成,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挑水种菜。就连普通的洗米,洗菜,削胡萝卜也不太熟练。看来真是个普通的庄稼汉呢。

  不过老和尚学的还是要给他一个机会的,于是就将他收留了下来,让他在厨房里做事,于是他就成了一个火头僧,虽然淘米,洗菜,削胡萝卜这种事他不太会,但挑水种菜可是他的拿手好戏,接下来厨房里的一切的粗活都有阿二一手包办了,天还没亮他就起来干活了,一会儿浇水,一会儿是小淘米,一会儿又是洗菜。她赶紧回来,总是手勤,脚快,高高兴兴的,从早忙到晚忙碌个不停。

  就在这时,阿二的两个师兄,突然发现阿二有一个大破布袋子,而这大布袋子里装的竟然都是每天吃剩下的粮食,袋子里面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实在太恶心了,他们觉得阿二非常恶心,但是阿二没有办法,因为在家乡节俭惯了,他每天都会把吃剩下的菜晒干净了放到自己的破布袋里面,过了几年后袋子里足足有两石半的食物了。

  有一天其他两个和尚在大殿里念经念的太专心了,忘记要去取粮食,可是又不敢违反规定去找他们两个,急得满头大汗,他想去买米吧,却又下起了鹅毛大雪,这时,他急中生智,把自己破布袋里所有的两石半的粮食一股脑全都倒了进去。

  到吃饭的时候,和尚们来到食堂,都不知道这煮的是些什么东西,但是饭又不像饭,是粥不像粥。但是由于寺庙里的食堂规定,不准挑食,所以他们只好把所有的饭喝了下去,没想到还挺好喝,于是就问他是用什么煮的,当听见是用这些粮食煮的之后,他的两个师兄都把刚吃下的饭菜给吐了出来,而老和尚却非常欣赏阿二这种珍稀量是节俭的精神。

  因此每到腊月初八,是大家都会发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玩意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煮成腊八粥。这样做是为了提醒自己永远不要浪费粮食,做一个节俭的人。

腊八粥作文 篇7

  煮粥的方法各地不同,地方制作时也有精粗之别。北京煮粥用料以米、豆、枣三者为主体。米的繁多,分为粳米、糯米,再加黍稷(黄米和小米),大麦米,果类的薏仁、芡实。豆以赤豆为主,也可以少加芸豆。黄豆、豌豆等绝用。枣是果类之首,取其香,起调味作用。考究的煮法是先取豆汤和枣汤,取汤之法是将赤豆煮烂,用做豆沙的方法去皮留沙,再溶入豆汤内。枣煮烂去皮、核,枣的原形,另放侍用,剩下枣、豆的皮渣,用淘米箩在清水中滤一二次,加入原汤,煮粥时用汤做底,加清水下米,再加上的果肉就煮成味道的腊八粥了。用此法煮出的粥,颜色绎红,充满枣、豆的甜香。

  北京煮腊八粥除供佛、自吃外,还馈赠亲友。礼尚往来,不免竞务新奇。用粥果,还粥果在粥面上摆出美丽的图案。所用的干果和果仁中,以核桃仁为最要。蜜饯中以葡萄干为主。粥初七日就煮好了。晚间,把送人的粥分盆分碗盛出,就在粥面上用果子摆起图案来。场面俗称“摆粥”。大人小孩全家出动,各逞技巧。上面所说小小节日气氛就指摆粥活动。尤以小孩子最感兴趣。摆粥剥制果子手续很繁复,剥果仁的皮,属核桃最难,剥的要完整不碎,还小镊子钳净折皱部分的皮,以不伤肉为标准。此外用小刀在蜜糕、青梅、柿饼上刻花样。如原只核桃肉作狮子头,原只枣肉作狮身。枣肉作花篮,生栗子切片切条作篮柄篮框等等随意。一碗粥摆好,外表装饰得瑰丽多姿,博取的欣赏和赞誉。

  北地天寒,粥虽煮得多,也顾虑有馊腐之虞,初八日饱餐一顿外,多的粥,屋外,粥结冻后,可以随时吃。人家腊八粥可以保存到春节。粥结成冰,要块地砍屋内溶解,再加水烧透而食。但蜜饯类的果品粥里加热,蜜饯(是柿饼、蜜糕),经热后就使粥汤稀释,米的黏性完全丧失了。粥加白糖原味有浓厚的枣豆香,加赤砂糖则更带有玫瑰香,都非常可口,加奶油而食,那就更是美味了。加水时,改为加牛奶,也很可吃,决用黄油。

腊八粥作文 篇8

  又到了一年一度传统的腊八节,来跟大家聊聊在这节日里的食俗吧,那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真美味的腊八粥啊,真希望能够天天吃上这么好吃的腊八粥。

【腊八粥作文汇编八篇】相关文章:

腊八粥作文汇编5篇04-18

腊八粥作文汇编六篇03-25

【推荐】腊八粥作文汇编五篇04-18

精选腊八粥作文汇编6篇04-18

关于腊八粥作文汇编5篇04-08

有关腊八粥的作文汇编5篇02-25

腊八粥作文四篇03-23

腊八粥作文三篇03-23

腊八粥作文六篇03-23

腊八粥作文九篇03-21

腊八粥作文 腊八粥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