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游记作文

2022-04-16 开封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封游记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封游记作文 篇1

  她是一座千年古城,她是一座七朝古都。

  她最辉煌的时期莫过于北宋年间的东京汴梁,杨家将和包公的故事被人们世代传唱,由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一窥当年的盛世繁华。

  她又是一个悲情城市,黄河一决堤,这里便汪洋一片,历史上不知道被淹了多少回;它又是一个坚强的城市,每一次毁灭之后,都会在废墟中重生,向人们展示它的倔强与壮丽。

  初到开封,放眼望去,但见汴河蜿蜒,楼宇交错。城外小桥流水,城内烟雨楼台,酒肆茶楼,农家小院,真是人头攒动,好一片繁华景致。

  云,慢慢地飘,因为它要尽览你的佳貌。水,轻轻地流,因为它要目睹你的芳容。车笛声、嘈杂声虽然大,却掩盖不了青砖绿瓦中浸着的古韵,青石御道上曾有的繁华,更难掩我对你的仰慕之情。

  一朝步入园中,恰似梦回千年。清明上河园有着和你一样的美貌,整个景区芳草如茵,音乐萦绕,钟鼓阵阵,形成一种“丝柳拂面,酒旗随风”的古风神韵。漫步其间,划小船,绕石径,登楼台,穿街市,听曲艺,看皮影,不经意间便让你梦回宋朝。

  古都,你有着小巧玲珑的身躯,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因为你的小,造出了精品;就因为你的小,酿出了精华。那包公祠、开封府、相国寺、龙亭、铁塔等这些著名景点就是最好的见证。

  古都,你拥有一个清晰的背影,让我们看见你傲立的风姿,让到过这里的游客留连忘返。古都,你拥有一个沧桑的背影,那一场抗击金军的战争是一场抹不去的记忆,还有那书写历史福与祸的滔滔黄河水,积淀了你历史的沧桑。

  所以,开封你是一幅画,浓妆淡抹总相宜;你是一首诗,轻吟浅唱总关情;你是一首歌,余音绕梁久不衰……

  古都开封,请记住:见过你,忘不了……

开封游记作文 篇2

  因为妈妈是省级骨干教师,所以她去年在开封学习了三个月!她告诉我们那里的菊花很漂亮,所以今年在菊花节开幕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六朝古都—开封。

  到了开封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我们找了好多家宾馆,可大多数都客满了,看来喜欢看菊花的人可真不少呀!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一家快要客满的宾馆住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原本打算去清明上河园的,可因那儿的人实在太多了,门口的人排队排出几里远,所以我们只好在导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万岁山。

  景区大门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金黄色的巨大蟒蛇,它全身是用金黄色的'菊花点缀的,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今年是蛇年的缘故吧!大蛇身下的草坪上有一座亭子,它是用绿颜色与红颜色的小草做的,上面还点缀了好几朵小花,设计者真是独具匠心呀!亭子边上都种着五彩缤纷的菊花,我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花的世界。

  走入景区大门,只见,深红色的木板上写着“大宋武侠城”五个大字,字的下面是几只塑胶白鹤。其中一只白鹤的嘴里还叨着一只虾哩!

  妹妹问我:“姐姐,这里根本没有海,它是怎么捕到虾的呢?”我说:“你真是太笨了,花海不是

  海吗?”说完后,我们几个哈哈大笑起来。

开封游记作文 篇3

  世事无常,天气变化更是让人措手不及。数天前我穿着单衣从深圳乘坐高铁到武汉,下车时赶紧加上随身携带的外套,依然感觉春寒料峭。可是,几天来中部的气温竟节节攀升,从十几度忽地飙至近30度,还是农历正月底,却如初夏般的燥热,许多人开始穿上单衣短袖的夏装了。有朋友邀我去开封、洛阳一带揽胜怀古。那些地方都是我早就想去游历的地方,只是以前总是俗务缠身,未能如愿。见此难得的温暖春天,又有闲暇,便欣然前往。

  高铁穿过鄂豫交界的群山后(应是大别山西头余脉),眼前便是辽阔无垠的中原大地。从高铁车窗俯瞰中原,大地辽阔,仟陌纵横,村落有序,麦苗嫩绿,一望无际。好一派吉瑞祥和,春光无限的景致。一个多小时就从武汉到达郑州东站。没想到中原早春也是如此气候温馨怡人。接车的朋友电话告诉我,车就停在广场边上,白色的越野车,车牌尾数是**7。既是我喜爱的车型和颜色,更是我钟爱的**7这样熟悉的数字,于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一眨眼便在茫茫车海中将那接我的车锁在视线之中了。

  汽车一路驰骋,直扑我向往已久的这座号称七朝都会,曾经为世界最辉煌的都城——开封。

  没想到,老天爷说变就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地却飞沙走石,黄尘蔽日,地暗天昏。气温也开始翻脸猛降,颇有些让人心惊。特别是这些天我所经历的气候变化,可谓转瞬历经数重天。从温暖如春眨眼到寒凉袭人,从艳阳高照忽地遭遇冷气相逼,仿佛春秋一梦,千年骤醒。友人说这样百年难遇的极端气候,不是谁都有幸遇上的。权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好好感受吧。

  郑州东行70多公里就是开封。车上郑开大道,向开封进发,沿途与正在建设的郑徐高速铁路平行向前。据说郑徐高铁是国家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之一的兰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在郑州——开封之间,郑徐高铁与已经建成的东西横向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郑民高速,连霍高速同向平行,横跨纵向的京九铁路,京珠高速、大广高速、京杭大运河以及数条国道、省道后宛如一道长虹横空向东。空中地上交通立体交媾,高架桥凌空相错,火车呼啸而来,汽车匆匆而去,我坐在车上,听着CD机里正播放我异常熟悉的那首歌《鸿雁》,“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扬.......”旋律悠扬动人,苍茫婉转。眼前风尘漫天,一片迷茫,心中感慨无限,思绪万千.....看着这样的天气,略微有些懊丧忧虑。甚至有些后悔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气候,跑到这样的地方去追寻繁华早已远去的旧梦。

  整个下午一直狂风大作,黄尘滚滚。汽车却迎着风沙,在狂风沙暴中咆哮前行。我从未见过如此铺天盖地,来势汹汹的沙尘暴,比我见过的所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任何雾霾都要来得凶猛,让我这“久经沙场”自以为还是驾车的高手也步步惊心,面色凝重。心中顿时想到黄朝霞《驱散心空的雾霾》那篇散文中的句子:“天空的雾霾要靠阳光驱散,心空的雾霾要用爱来驱散”。说来极巧,同一天我还收到戴宏才写的一首小诗,恰如其分的代我描述和抒发了这一刻的所见所思,诗曰:“蔽日黄沙呼啸来,祛霾逐雾亦堪哀。轮回噩梦驱不尽,长叹苍天眼未开!”(戴宏才 三月九日北京雾霾持续而沙尘暴又来有感而作)。好在夜来有微雨浥尘,天公作美,一场恰到好处的淅沥春雨洗去了沙尘暴扬起的漫天尘埃。翌日,天气竟有些出人意料地一如既往的晴朗,只是温度有所降低。漫步在开封的街头,踏在古老而又朴实的土地上,眼前的景象让人一时还没有回味过来,昔日的繁华犹在梦中,只能用想象和历史的碎片还原拼揍远去的辉煌。

开封游记作文 篇4

  今天我们去开封来看开封的标志。

  我们听导游介绍,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建在开宝寺福胜院,八角十三层,高360尺(约120米),是为供奉佛舍利而建。负责建造这座木塔的是北宋优秀的建筑大师喻浩(又作喻皓)。据记载,木塔建成后,人们发现塔身微微向西北方向倾斜,便去询问喻浩是怎么回事。喻浩解释说,京师地平无山,又多刮西北风,使塔身稍向西北倾斜,为的是抵抗风力,估计不到100年就能被风吹正。然而,这座木塔仅存世56年,就不幸被雷火焚毁。

  公元1049年,宋仁宗下令按照木塔样式重修宝塔,为了防火,将木料改成铁色琉璃砖。重建时,塔址从福胜院移到上方院,亦称上方寺塔,又因铁塔外形看似铁色,故俗称铁塔。整个塔身由下至上逐层递减(底层每面阔为4 16米)形成自然的收分,呈现出秀丽舒畅的轮廓。摹层塔身东、西、南、北各辟一室,门以叠涩手法作圭形尖顶,东、西、南三面为洞室,唯北门设砖梯(共168级)可环绕塔心柱盘旋升至塔顶。

  塔身层层八而开窗,一层南,二层西,二层北,四层东,依次类推为明窗,其余皆为盲窗。这些明窗的设计不仅为了采光、通风、嘹望之用,而且起到了调节缓和强大风力的作用。支撑铁塔的核心力量是粗壮的塔心柱。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蹬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成为一体,形成了强有力的抗震体系。

  塔身外壁镶的花纹砖有50余种,计有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立僧、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图案。这些精美的图案是研究宋代雕刻、塑造艺术的珍贵资料。塔的内部,根据不同部位,又有许多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结构砖”,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安到一起,正好合缝。

  我们在哪里拍了许多照,还坐了游艇但慢的比蜗牛还慢,那儿的花很美但最美的还是那白白的荷花,发出淡淡的幽香,旁边有几朵大大的荷叶绿油油的像是在保护那朵荷花。

  刚开始我听导游介绍时没听明白但我后来知道了开封的标志就是它铁塔。

【实用的开封游记作文四篇】相关文章:

【实用】开封游记作文四篇04-14

【实用】开封游记作文4篇04-13

【必备】开封游记作文三篇04-15

【精品】开封游记作文3篇04-15

【精选】开封游记作文4篇04-15

【推荐】开封游记作文四篇04-15

关于开封游记作文八篇04-15

有关开封游记作文5篇04-15

【必备】开封游记作文4篇04-15

有关开封游记作文三篇04-15

开封游记作文 开封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