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记忆作文

2022-04-11 记忆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记忆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1

  今天是20xx年的大年初一,一大早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姑姑都给我和妹妹发个红包。

  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妹妹奶奶一起去人民公园玩,刚进公园的大门有一座长着绿色大树的假山我和爸爸登上了瞭望远方好大公园啊,一会把我的腿都累软了空气真新鲜呀。

  我们在公园玩了摩天轮,这是我第一次坐摩天轮,好高呀在摩天轮上能看到郑州好远的地方,我看见公路上的汽车很少,爸爸说这是因为过年,很多人回老家或者去外地了,从摩天轮上下来,我还带着妹妹坐了小汽车,激光气球降落伞,空中车,空中车已很好玩这个我坐了很多次了,好像骑自行车似的,转了一大圈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奶奶说要回去,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人民公园。爸爸开车带我们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爸爸说,倩倩你想骑马吗,我立马说想呀想呀,可爱的爸爸又带我去森林公园,现在的森林公园什么都没了,以前那里很多人去玩,我记得以前去那里很多玩的还有很多卖小吃的,爸爸说森林公园以后要改建成别的,所以今年就没人来了,转了一大圈,终于看见还有几处有骑马的地方,我就跟爸爸一块儿骑马了,那里还有人放小苹果的音乐训练马。回到家已经是下午快四点了。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起去飞机场,换登机牌的阿姨说你们快点吧,到三亚的检票时间还有15分钟,我们飞快的跑到了检票口,然后过了安检,就等呀等呀明明票上时间是9点起飞,可是一直等到10点多我们的飞机才起飞,到三亚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家四口在三亚湾沙滩玩沙子与游泳,游泳时我发现海里有贝壳,有尖尖的,有半圆的,还有礁石,哈哈我还捡了一些带回家了。第三天我们又去天涯海角玩了,爸爸妈妈说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我们坐上了观光游轮,看了许多的不同石头,还有长贝壳是的石头,还有两个山石上一个写着‘天涯,一个石头写着海角,开游轮的叔叔还带我们到天涯海角的后面看了一个碉堡,说这是以前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建的,一直没有拆。我们还去了亚洲嘉年华看了灯盏。

  啊,今年的春节我太美了我太开心了。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2

  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了,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日,交织成了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

  ——春节的灯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大年三十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了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把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了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了些什么。

  ——春节的年画

  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童年的春节,几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儿女孩儿抱着大鱼咧嘴笑,有身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小幅的画组成了一大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儿,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小幅画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画中的人在做什么。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画,画中的小女孩儿梳着两条黑亮的辫子,穿着花衣裳蓝裤子,坐在那里神情专注的剪着窗花,旁边一只小花猫在耍弄着一个毛线团儿。小女孩儿细眉笑眼,脸蛋儿粉里透红,翘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画儿出神,想变成画中的人,或者是画中的女孩儿从画里面走出来,和自己成为小伙伴。

  再大一点儿了,过春节也贴年画,但都是些样板戏的剧照,怎么看也喜欢不起来。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过春节,不再贴年画,但却非常想念那个画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儿。

  ——春节供奉的家谱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大年三十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把一面墙都照亮了;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黄色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了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大年三十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对于家里等女孩子们来说,结婚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按祖上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和家谱照面的,所以即使春节回父母家也是过了初三,那时供奉的家谱已经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儿也许真像是泼出的水,不值得眷顾吧。现在的人们不再讲究过去的老规矩了,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都可以回家。但许多人还是遵循过去都 都做法,也许认为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坏吧。

  春节的记忆有许多许多,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记忆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一串串记忆,把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穿起,汇成美丽的生活画卷。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3

  春节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很有氛围的节日。因为它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降临,万物复苏草木更新。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来到之际,我们充满着喜悦载歌载舞的迎接这个节日。

  相信同学们都喜欢过春节吧,有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买年货,还能吃年夜饭。

  大年初一早上,爸爸妈妈弟弟还有我赶回到了老家。一下车,就看到奶奶从屋里“狂奔”出来,往我脸上“啵”的亲了一口,说:“哎呀,我的小孙女吃胖了呀。”……我心想:人家本来就不胖,您这么说不是打击我嘛。呵呵,不过我还是不敢说出来的。接着,奶奶又把我弟弟抱到手,往他脸上“啵”又亲了一口,说道:“这小p孩,啥时候会走啊。”(我正浑身冒冷汗)这时奶奶才发现被扔在一边的我,边说:“呀,孙女儿啊,来上屋坐。”我们放了行李,又向左邻右舍打了招呼,再把对联换了一换(还是我贴的呢),最后把从家买来的烟花爆竹拿出来。放在地上,点火,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哇塞,真响啊,不捂住耳朵的话就要把耳朵震聋哩。

  接下来就要吃完饭喽。我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等着饭菜上场,真是衣来伸手饭里张口啊。(还是不要说我的坏话了呵呵)哇塞,你瞧多丰盛:炸鱼、莲菜、丸子、鸡肉、年糕还有饺子,这真是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啊,我看得眼花缭乱的。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阵放烟花的声响,我不禁朝外一看,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漆黑的夜空上,除了星星月亮,竟还有几朵栩栩如生的“花朵”!各色各样,各不相同,各有其美。真是找不出什么合适的成语来形容我眼前所看到的的“美景”。

  过年要过得奇思妙想,要过得与众不同,更要过得开开心心。

  最后也祝大家鼠年快乐,喜气洋洋!

春节的记忆作文 篇4

  过几天,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关于春节,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每一片记忆,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脑海中闪过往昔的节日,交织成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

  春节的灯,最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很大的、带有玻璃灯罩和白玻璃灯伞的能挂起来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和灯伞擦的锃明瓦亮,挂在屋天棚的中间。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童年的春节,还有一种灯让人难以忘怀,就是那些现在看来很简单,当时却带来无穷乐趣的灯笼。父亲的手很巧,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找来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几支秸杆做成灯笼的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糖纸把四面糊好(这些糖纸都是一年中慢慢攒下来的),就成一个别致的灯笼。节日里,天一黑,就和弟妹们每人提着一只灯笼,出门和邻居家的孩子们玩儿,那时别人家孩子的灯笼多数是彩纸糊成的,而我们的灯笼用糖纸,即透亮又鲜艳,引得别人好生羡慕。

  现在的灯笼多是专业化制作出来的,比起过去的更精致更漂亮,但感觉却少些什么。

  春节贴年画,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童年的春节,几乎每年都是新糊的墙纸,很多年画贴在崭新的墙上,看上去满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儿女孩儿抱着大鱼咧嘴笑,有身着各种各样衣服的人们在舞蹈,还有带故事情节的象连环画那样的年画,许多小幅的画组成一大幅画,很喜欢这样的年画,不光可以看画儿,还总是缠着母亲给读那些小幅画下面的文字,知道画中的人在做什么。记忆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画,画中的小女孩儿梳着两条黑亮的辫子,穿着花衣裳蓝裤子,坐在那里神情专注的剪着窗花,旁边一只小花猫在耍弄着一个毛线团儿。小女孩儿细眉笑眼,脸蛋儿粉里透红,翘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画儿出神,想变成画中的人,或者是画中的女孩儿从画里面走出来,和自己成为小伙伴。

  再大一点儿,过春节也贴年画,但都是些样板戏的剧照,怎么看也喜欢不起来。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过春节,不再贴年画,但却非常想念那个画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儿。

  小时候在家过春节,每年供奉家谱是一项重要的仪式。除夕那天,父亲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一年的家谱请出来,挂在一面墙上,下面摆上供桌。供桌上两边各放一个大的蜡烛台,很漂亮的红蜡烛点燃后,把一面墙都照亮;中间放上一个香炉,香炉里面插上香点燃,香烟袅袅升腾起来。蜡烛台和香炉之间摆上装满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亲做的,有雪白的馒头,上面用麻果点出红的花点儿;有切成大片的肉,摆成图案;有油炸成金黄色的面鱼,有染成彩色的宽粉,嫩黄的鸡蛋饼……每当母亲摆供品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出神,想不出这么多好吃的放在这里,那些先祖们是如何吃,而且吃过还看不出变样。

  供奉的家谱是三幅画儿。中间一大幅,上边是坐着的两个人像,一男一女,年长而且很慈祥,下边是许多站立的人像,各种姿态,空白的地方写着家族先祖们的名讳;两边是条幅,画有美丽的花卉和装饰图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饺子前,伯父就带领着堂哥们来家里和父亲、弟弟们会合,那时爷爷还在世,由爷爷带头一起在家谱前磕头跪拜。给先祖跪拜磕头是家里男人和母亲那样的媳妇们的必修课,而女孩子们是不做的。有时候好奇问大人们,回答说是女孩儿膝下有黄金,不能下跪的,现在想来满不是那么回事。

  家人们每年的春节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对先祖们的名讳,默默的拜望。对于家里等女孩子们来说,结婚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按祖上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和家谱照面的,所以即使春节回父母家也是过初三,那时供奉的家谱已经收起。在先祖的眼里,嫁出的女儿也许真像是泼出的水,不值得眷顾吧。现在的人们不再讲究过去的老规矩,在春节的时候,出嫁的女儿们都可以回家。但许多人还是遵循过去都做法,也许认为先辈们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很神圣的,不想去破坏吧。

  春节的记忆有许多许多,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记忆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一串串记忆,把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穿起,汇成美丽的生活画卷。

【【推荐】春节的记忆作文四篇】相关文章:

【推荐】春节记忆作文10篇03-26

【推荐】春节记忆作文6篇03-26

【推荐】春节记忆作文3篇03-12

【推荐】春节记忆作文4篇02-13

【推荐】春节记忆作文四篇02-12

【推荐】春节记忆作文5篇02-08

【推荐】春节记忆作文三篇02-05

【推荐】春节记忆作文7篇02-03

春节的记忆作文6篇04-08

初二春节的记忆作文04-07

小学记忆作文 小学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