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二月二作文

2023-12-26 家乡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二月二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风俗二月二作文1

  农历二月二,在惊蛰前后。传说这一天是龙惊醒的日子。龙一醒,就会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了。

  这一年的二月二,妈妈带着我们来到附近的一个村子参加二月二的仪式。我们到的时候,“请龙”仪式已经开始了。只见长“龙”在民间艺人们的“指引”下,出场了。那是一条足有37米长的巨龙,一身金甲,无比威严,好似真正的蛟龙下凡了一般。

  那么,为什么会有“请龙”仪式呢?这可大有来历。

  传说,这附近的一座山上有一个龙潭坑,里面有一条老龙。它保佑着周围的村民们,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风调雨顺,平安富有,庄稼年年都是大丰收。可是后来,水被污染了。龙是祥瑞之物,见到脏水,自知难以久留,于是离开了。从此,天不再下雨,旱情严重。百姓们生活艰难。于是,大家在农历二月二举行隆重的“请龙”仪式,恳请老龙回来。老龙被他们感动,便回来了。霎时,春回大地,庄稼疯长,人们又过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

  现在,艺人们舞动着巨龙,仿佛那条真龙就在我们的面前:只见它一会儿把身体盘踞起来,只有一个龙头露在外面摇动;一会儿扭动着身子,侧过头去啄龙珠;一会儿又猛地一抬头,那架势,仿佛要冲上天。

  表演结束了,人们一拥而上,在龙肚子下面穿来穿去,从龙尾穿到龙头,摸摸龙身,拉拉龙须,沾些祥瑞之气。瞬间,龙的`周围被大家挤得水泄不通。

  农历二月二,不仅是沉睡的龙苏醒之日,也是百花仙子的生日。这一天,百花仙子化为一股春风,吹醒了一片五彩的百花,更吹醒了一地碧绿的草籽。

  “天外年糕”就是这一天必吃的美食。洁白油光的年糕搭配着翠绿的草籽,光是看着就令人食欲大振,垂涎三尺。夹一些放入嘴里嚼着,满嘴都是草籽清新的味道,仿佛田野的春被草籽带入了嘴中,美味极了。

  其实,二月二的习俗还有很多:剃“龙”头、炒豆子、打春牛、教牛耕地……就是这些有趣的风俗,唤醒了龙,唤醒了百花,唤醒了草籽,唤醒了春天。

家乡的风俗二月二作文2

  中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据说,农历二月二这天,是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之日,此后,雨水渐多,春季来临,万物复苏。提起二月二,大多数人只会想起该剪头发了,可在我的家乡――陕西,二月二的时候,可不只有这一种习俗。

  爷爷跟我说:“二月二,是传统的春耕节,此时,东风解冻,阳气回升,雨水滋润,最宜耕种。相传,身为三皇之一的伏羲,也会在每年二月初二亲自到田里耕作,自理一亩三分地,引得人们纷纷效仿。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二月二的时候,所有农民都会一起下地干活,这种行为,就称为通农。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村里的男人们会相约一起下地,开始一年的耕作。”

  昨天,也就是二月二,晚饭的时候,奶奶给我们一人做了一盘饺子。我问奶奶:“为什么春节吃了那么多天的饺子,现在还要吃饺子?”奶奶回答道:“二月二嘛,就得吃饺子,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我又问:“吃饺子,有什么寓意吗?”“这叫咬龙耳,目的是把龙唤醒。”奶奶说。“那为什么要把龙唤醒呢?”我继续追问。“这我就不知道了,我也是听老一辈人说的。”眼看奶奶是指望不上了,我只能自己上网查查资料。资料上写着,唤龙意为把龙唤醒。古时候是农耕社会,人们靠天吃饭,民间普遍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与依赖思想。人们会在二月二这天想方设法地把龙唤醒,好让龙及时兴云布雨。咬龙耳朵,也就是吃饺子,是一种民间流传下来用于唤龙的方法。二月二这天,奶奶还炒了一大盘的棋子豆,这是我们家乡的'特色零食,咬起来嘎嘣脆,还有一股油香味。据说,把面做成龙鳞一样的棋子豆,寓意着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家乡这些二月二的传统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寓意:勤劳朴实的人们都期望着一年的风调雨顺,过上幸福、平安的生活。

  • 相关推荐

【家乡的风俗二月二作文】相关文章:

初二《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8-16

初二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03-07

家乡的二月二作文(精选6篇)03-07

作文:家乡的风俗08-16

家乡风俗作文11-03

家乡的风俗作文05-08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2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7-24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27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06